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条山地区地壳递进演化与胡─篦型铜矿床的成因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亮明 陈国达 +1 位作者 彭省临 杨牧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2-358,共7页
通过分析中条山地区的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作用和构造型相等对中条山地区地壳演化运动史进行了反演,并用地洼学说的递进成矿思想对胡篦型铜矿床的成因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了中条山地区地壳经历了地槽、地台和地洼3个不同性... 通过分析中条山地区的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作用和构造型相等对中条山地区地壳演化运动史进行了反演,并用地洼学说的递进成矿思想对胡篦型铜矿床的成因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了中条山地区地壳经历了地槽、地台和地洼3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阶段,胡篦型铜矿床是经中条期裂谷环境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中条褶皱造山运动时的变形变质改造成矿作用和西洋河期再生裂谷环境中的热液叠加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多因复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演化 成矿作用 胡-篦型铜矿 中条山
下载PDF
中条山篦子沟铜矿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耿艳光 简伟 +6 位作者 李洪英 叶会寿 毕珉烽 胡乔青 李超 范成龙 王梦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5-1418,共14页
篦子沟铜矿位于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田,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中条群篦子沟组和余元下组中,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为限定篦子沟铜矿后期热液脉状矿化的形成时代,对篦子沟铜矿区方解石-石英脉中与黄铜矿共生... 篦子沟铜矿位于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田,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中条群篦子沟组和余元下组中,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为限定篦子沟铜矿后期热液脉状矿化的形成时代,对篦子沟铜矿区方解石-石英脉中与黄铜矿共生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 539±26)^(1 616±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 577±31)Ma(MSWD=5.5),等时线年龄为(1 522±180)Ma(MSWD=9.6),表明热液脉状矿化形成于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据此篦子沟铜矿的热液脉状矿化可分为3个成矿期次,分别为古元古代晚期发生的微细脉浸染状矿化期、脉状矿化期和中元古代早期热液脉状辉钼矿矿化期。此次事件可能为中元古代伸展-裂解事件岩浆侵位产生的热液对原来的篦子沟铜矿进行再次的矿化、富集。结合已有资料,证明篦子沟以及中条山地区在中元古代早期存在热液矿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胡-篦型铜矿 脉状矿化 中元古代矿化 中条山子沟铜矿
下载PDF
山西省绛县北凹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3
作者 高钦贤 《华北国土资源》 2016年第3期47-47,64,共2页
北凹铜矿床产于古元古界中条群地层,为胡(家峪)—篦(子沟)型铜矿床,该矿床严格受地层和岩性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炭质片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中,受地层、岩性控制,矿体形态比较规整,呈似层状,透镜状。铜矿体主要赋存于篦子沟组炭质片岩和余... 北凹铜矿床产于古元古界中条群地层,为胡(家峪)—篦(子沟)型铜矿床,该矿床严格受地层和岩性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炭质片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中,受地层、岩性控制,矿体形态比较规整,呈似层状,透镜状。铜矿体主要赋存于篦子沟组炭质片岩和余家山组白云石大理岩中,矿体顶、底板为炭质片岩、白云石大理岩。炭质片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为寻找此类铜矿的主要岩石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凹铜矿 胡-篦型铜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徐茂公殿铜矿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4
作者 冯卫共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年第5期107-114,共8页
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区是我国重要铜矿产区之一,胡-篦型铜矿是中条山铜矿的一个重要类型。探讨了中条山区北东段胡-篦型铜矿重要的矿床点之一的徐茂公殿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地质构造特点,对中条山北东段该类型铜矿的寻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徐茂公殿铜矿 胡-篦型铜矿 成矿地质条件 控矿地质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