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行胫后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电烧伤的护理
1
作者 杜秀荣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2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逆行后动脉岛状 手术修复 足部 电烧伤 护理措施 功能恢复
下载PDF
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应用18例分析
2
作者 高全胜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评价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18例足踝部组织缺损采取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移植修复,按具体部位设计皮瓣切取范围,判定皮瓣成活率、皮瓣质地性能及感觉恢复重建。结果:逆行胫后动脉... 目的:评价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18例足踝部组织缺损采取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移植修复,按具体部位设计皮瓣切取范围,判定皮瓣成活率、皮瓣质地性能及感觉恢复重建。结果: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面积最小12cm×8cm,最大25cm×20cm;1例出现皮瓣蒂部受压坏死失败,另1例发生皮瓣远端局部坏死,其他16例完全成活,成活率88.9%。结论:逆行胫后动脉轴型皮瓣血液循环丰富,供区范围大,质地性能良,成活率较高,手术简易安全,疗效可靠,适合基层医院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后动脉轴型 软组织缺损 疗效
下载PDF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
3
作者 裴旭辉 孙敏娟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9期2604-2605,共2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3月至2006年6月,对应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0例全部成活,1例大部成活。皮瓣外形理想、有感觉...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3月至2006年6月,对应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0例全部成活,1例大部成活。皮瓣外形理想、有感觉、抗磨耐压、无压迫性溃疡发生,全部恢复负重行走功能。结论: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后期外形好、抗压耐磨性能好等突出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软组织缺损 后动脉逆行岛状 修复
下载PDF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肢体远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4
作者 陈洪福 李焕启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6期811-812,共2页
肢体远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外露创面的修复需选用皮瓣,过去笔者下肢选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游离皮瓣或交腿皮瓣,上肢可选用前臂皮瓣、游离皮瓣或腹部带蒂皮瓣。但这些皮瓣要么牺牲肢体一根主要动脉、要么需血管吻合技术,或... 肢体远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外露创面的修复需选用皮瓣,过去笔者下肢选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游离皮瓣或交腿皮瓣,上肢可选用前臂皮瓣、游离皮瓣或腹部带蒂皮瓣。但这些皮瓣要么牺牲肢体一根主要动脉、要么需血管吻合技术,或需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或痛苦,住院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修复 肤软组织缺损 神经营养血管蒂 后动脉逆行岛状 肢体 腹部带蒂 血管吻合技术 游离
下载PDF
三种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姚伟涛 蔡启卿 +2 位作者 王家强 高嵩涛 王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0-804,共5页
目的比较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和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各皮瓣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24例采用皮瓣修复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足跟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比较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和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各皮瓣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24例采用皮瓣修复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足跟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采用范围为8 cm×7 cm~14 cm×12 cm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A组),7例采用范围为6 cm×5 cm~8 cm×7 cm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B组),5例采用范围为9 cm×7 cm~15 cm×13 cm的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期、病变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3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皮瓣质地、颜色等均正常,无继发性溃疡发生。术后1年A、B、C组皮瓣感觉恢复率分别为0、1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足跟部外形基本正常,A组10例(83%),B组6例(86%),C组4例(80%)可不负重无痛行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000,P=0.135)。但负重行走时患足均伴不同程度疼痛,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侧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术后1个月伤口周围肿瘤复发,其余患者均无复发。结论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和胫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对缺损范围较小者首选足底内侧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足跟部 创面修复 足底内侧 胫后动脉逆行皮瓣 腓肠神经逆行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