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兔胫股角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詹强 唐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1实验材料 健康6月龄普通家兔30只,平均体重(2.50±0.5)kg,雌雄各半,购自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小心。天和骨通贴膏:自制80g/L的硫化钠水溶液,由杭州市中医院提供。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胫股角 实验兔 推拿法 天和骨通贴膏 杭州市中医院 中医药大学 实验材料
下载PDF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胫股角改变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金燕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4期39-40,共2页
目的探索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胫股角(femorotibial angle,FTA)改变与其治疗的相关性,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临床研究依据。方法将200例患者据FTA分为5个区组(175~177°;178~180°;181~183°;184~186°;187... 目的探索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胫股角(femorotibial angle,FTA)改变与其治疗的相关性,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临床研究依据。方法将200例患者据FTA分为5个区组(175~177°;178~180°;181~183°;184~186°;187°~),各区组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推拿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用膝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治疗5周后评析膝关节HSS评分及疗效。结果膝关节HSS评分:区组(1、2、3)的试验组及区组(1、2)的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区组(4、5)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HSS评分均无改善(P〉0.05);区组(1、2、3)内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当FTA〉183°,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TA改变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FTA〈183°时,推拿联合玻璃酸钠疗法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当FTA〉183°,推拿联合玻璃酸钠的治疗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 推拿 玻璃酸钠 胫股角
下载PDF
膝关节面夹角和股胫角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金建伟 王金杰 +2 位作者 朱磊 俞倩丽 庄汝杰 《中医正骨》 2018年第11期17-20,27,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面夹角和股胫角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纳入KOA患者72例,男34例、女38例,左侧33例、右侧39例,年龄(62. 8±7. 2)岁,病程(12. 54±6. 37)年。拍摄负重位膝关节X线片,测量患... 目的:探讨膝关节面夹角和股胫角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纳入KOA患者72例,男34例、女38例,左侧33例、右侧39例,年龄(62. 8±7. 2)岁,病程(12. 54±6. 37)年。拍摄负重位膝关节X线片,测量患侧膝关节面夹角和股胫角;并进行步态分析测试,记录步速及患侧步长、步角、支撑期时间、支撑期百分数等步态参数。分别依据膝关节面夹角和股胫角测量结果将患者分组,对各组患者的步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72例患者,患侧膝关节面夹角0. 2°~7. 8°,中位数3. 1°(<1. 0°13例,1. 0°~3. 5°34例,3. 6°~8. 0°25例);股胫角170°~186°,中位数178°(170°~176°18例,177°~180°31例,181°~187°23例)。不同膝关节面夹角患者的步角、步速、步长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 28°±3. 43°,15. 43°±3. 83°,20. 50°±2. 72°,F=18. 571,P=0. 000;(70. 59±9. 88) cm·s^(-1),(62. 15±11. 47) cm·s^(-1),(41. 10±7. 90) cm·s^(-1),F=27. 621,P=0. 000;(55. 71±4. 87) cm,(51. 94±4. 17) cm,(36. 78±7. 14) cm,F=40. 272,P=0. 000]。膝关节面夹角<1. 0°患者的步角小于膝关节面夹角1. 0°~3. 5°和3. 6°~8. 0°的患者(P=0. 030,P=0. 000),膝关节面夹角1. 0°~3. 5°患者的步角小于膝关节面夹角3. 6°~8. 0°的患者(P=0. 001)。膝关节面夹角3. 6°~8. 0°患者的步速、步长均小于膝关节面夹角<1. 0°和1. 0°~3. 5°的患者(P=0. 000,P=0. 000; P=0. 000,P=0. 000),膝关节面夹角<1. 0°患者的步速、步长与膝关节面夹角1°~3. 5°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3,P=0. 154)。不同膝关节面夹角患者的步态支撑期时间、支撑期百分数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 79±0. 06) s,(0. 86±0. 71) s,(0. 87±0. 12) s,F=0. 811,P=0. 453;(63. 92±6. 34)%,(64. 74±8. 37)%,(66. 74±7. 31)%,F=0. 421,P=0. 660]。不同股胫角患者的步角、步速、步长、支撑期时间、支撑期百分数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 42°±4. 88°,13. 93°±3. 57°,17. 04°±5. 43°,F=1. 311,P=0. 283;(56. 71±15. 72) cm·s^(-1),(66. 24±11. 13) cm·s^(-1),(55. 38±17. 72) cm·s^(-1),F=1. 983,P=0. 154;(48. 63±9. 92) cm,(53. 51±3. 92) cm,(44. 85±11. 54) cm,F=3. 294,P=0. 051;(0. 90±0. 10) s,(0. 82±0. 08) s,(0. 90±0. 15) s,F=1. 838,P=0. 175;(64. 93±1. 37)%,(64. 54±0. 89)%,(65. 62±1. 64)%,F=1. 851,P=0. 173]。结论:KOA患者患侧膝关节面夹角越大,步角越大、步速越慢、步长越短,步态支撑期时间、支撑期百分数则无明显变化;而股胫角的大小对KOA患者步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步态 膝关节面夹
下载PDF
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1年随访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锐鸿 葛鸿庆 陈文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43-3147,共5页
背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上经常会通过单髁置换或者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但选择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更适合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 背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上经常会通过单髁置换或者胫骨高位截骨治疗,但选择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更适合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8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意愿原则分成2组,其中胫骨高位截骨组18例,单髁置换组20例。记录比较2组患者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膝关节负重位X射线片测定胫股角,评定膝关节各间室关节软骨退变情况。结果与结论:(1)术后2组患者手术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并且均获得随访,胫骨高位截骨组随访时间为1.0-2.8年,单髁置换组为1.0-3.2年;(2)2组患者组内手术前后Tegner膝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胫股角比较,2组术后均能改善运动功能及矫正膝关节畸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提示临床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无论是胫骨高位截骨还是单髁置换,均能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高位截骨术 单髁置换术 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膝关节 随访 关节功能 膝关节畸形 胫股角
下载PDF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对髌骨参数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根成 杨自立 刘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对髌骨参数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53例。研究组给... 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对髌骨参数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53例。研究组给予OWHTO治疗,对照组给予单髁置换术(UK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胫股角(FTA)、胫骨后倾角(PTS)、髌骨高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间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FTA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及组间P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ISI、CDI、BP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且力线纠正理想,对髌骨高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截骨术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髌骨高度 关节功能 胫股角 骨后倾
下载PDF
普通X线检查中屈膝角度和髌骨轴位拍摄角度的关联性
6
作者 刘楠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目的研究髌骨轴位检查中屈膝角度和髌股关节拍摄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5例患者进行标准膝关节侧位检查,屈膝角度95°~165°,每隔5°分别测量对应的胫股角、髌股角,统计各屈膝角度对应的胫股角、髌股角相关数据,对测量数据进... 目的研究髌骨轴位检查中屈膝角度和髌股关节拍摄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5例患者进行标准膝关节侧位检查,屈膝角度95°~165°,每隔5°分别测量对应的胫股角、髌股角,统计各屈膝角度对应的胫股角、髌股角相关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屈膝在95°~165°范围内,以胫股角均值为因变量Y1,以屈膝角度为自变量X,回归方程为Y1=1.069X-18.565(F=5178,P<0.001);以髌股角均值为因变量Y2,以屈膝角度为自变量X,回归方程为Y2=-0.772X+148.484(F=1125,P<0.001);以胫股角为因变量Y3,屈膝角度、髌股角为自变量X1、X2,回归方程Y3=0.843X1-0.285X2+24.61(F=6089,P<0.001)。结论髌骨轴位检查中屈膝角度、胫股角、髌股角存在直线相关性,髌骨轴位拍摄中可根据回归方程Y1=1.069X-18.565,Y2=-0.772X+148.484求出相应的胫股角、髌股角,进而求出X线入射角度,选择相应的摄影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位拍摄 屈膝 胫股角 轴位
下载PDF
经关节镜清理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6例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智勇 张旭辉 《实用医药杂志》 2009年第11期30-31,共2页
经关节镜清理和胫骨高位截骨术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1,2],并被广大骨科医师采用。笔者所在医院2002-03~2007-01采用经关节镜清理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6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关节镜清理 骨高位截骨 胫股角(FTA) 内翻畸形 解剖型钢板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股骨远端闭合截骨与股骨远端闭合截骨治疗膝外翻骨关节炎的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游丰源 陈国仙 +3 位作者 林宗锦 许国松 陈伟义 陈金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780-3785,共6页
背景:股骨远端闭合截骨治疗膝外翻型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中无法直接测量截骨角度,需要通过反复透视、调整截骨量来矫正力线,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医源性旋转畸形。目的:比较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股骨远端闭合截骨与常规股骨远端闭合... 背景:股骨远端闭合截骨治疗膝外翻型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中无法直接测量截骨角度,需要通过反复透视、调整截骨量来矫正力线,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医源性旋转畸形。目的:比较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股骨远端闭合截骨与常规股骨远端闭合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外翻所致骨关节炎患者28例(共37膝),年龄28-60岁,随机分2组治疗:对照组11例(16膝)采用常规股骨远端闭合截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植入治疗,试验组17例(21膝)采用3D打印模块辅助股骨远端闭合截骨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植入治疗,记录手术时间与透视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KOOS评分、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与骨折愈合时间。试验经莆田市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手术时间与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1);②在KOOS评分中,两组术后疼痛、症状、日常生活、体育娱乐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两组间疼痛、症状、日常生活、体育娱乐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术后的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均较术前增大(P<0.01),术后两组间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股骨远端闭合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外翻骨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疗效,应用3D打印技术可简化截骨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楔形截骨 膝关节骨关节炎 外翻膝 3D打印 KOOS评分 远端骨外侧 对照研究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坚锋 冯宗权 王全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发展一种膝关节术中直接测量股骨后髁角的新方法,并分析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性,探讨各角度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方法]研制股骨后髁角测定仪。对29例(30膝)在本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骨... [目的]发展一种膝关节术中直接测量股骨后髁角的新方法,并分析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性,探讨各角度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方法]研制股骨后髁角测定仪。对29例(30膝)在本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术前测量患膝负重前后位X线片上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术中用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测量后髁角;分析股骨后髁角与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股胫角的相关关系。[结果]该组股骨后髁角为5.2°±2.6°,股骨髁外翻角为8.6°±2.9°,胫骨平台内翻角为4.1°±4.0°,股胫角为4.1°±7.3°,股骨后髁角和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股胫角无相关关系。[结论]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提供了术中测量股骨后髁角的新方法,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提供依据;股骨后髁角和股骨髁外翻角、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术前测量股骨髁外翻角和胫骨平台内翻角,可为股骨假体旋转角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骨后髁 骨髁外翻 骨平台内翻
原文传递
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软骨损伤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雷 危慕彬 刘爱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索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人,术前采集其基本信息、胫股角、软骨厚度,并在术后记录软骨损伤镜下分级。结果共纳入31例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60~69岁。31例患者共有... 目的探索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人,术前采集其基本信息、胫股角、软骨厚度,并在术后记录软骨损伤镜下分级。结果共纳入31例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60~69岁。31例患者共有186处软骨,其中13处为正常软骨,173处软骨有损伤,股骨内髁、髌骨、股骨髁间窝及滑车这3个区域软骨损伤无明显差异(P>0.05),且较其他部位严重(P<0.05),胫骨外侧平台损伤最轻。WOMAC评分和Lysholm评分与软骨损伤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股骨内髁软骨损伤分级与年龄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股骨内髁软骨损伤分级与体质量指数、胫股角呈正相关(P<0.05)。各部位的软骨损伤分级与相应部位的软骨厚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股骨内髁、髌骨、股骨髁间窝及滑车的软骨损伤程度较其他部位严重,胫骨外侧平台损伤最轻;临床症状体征和关节功能与软骨损伤的程度没有绝对的相关性;年龄对于软骨损伤的影响没有显著意义;体质量指数和胫股角越大,股骨内髁软骨损伤分级越高;各部位软骨损伤的镜下分级越高,MRI下测量的软骨厚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血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软骨损伤 体质量指数 胫股角 软骨厚度
下载PDF
结构性手法在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鲲鹏 曹欣地 +8 位作者 孙恺昕 柳文韬 李云龙 顾非 王成 王峻良 张俊 吉登军 李亚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屈膝拔伸旋转法对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胫股角度数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结合屈膝拔伸... 目的观察屈膝拔伸旋转法对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胫股角度数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结合屈膝拔伸旋转法,两组均1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胫股角度数及VAS评分。结果(1)两组均有3例病例脱落,最终每组入组例数为33例,两组入组人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胫股角度数呈升高趋势,不同治疗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1与T2时胫股角度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不同治疗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1与T2时VAS评分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调整性手法结合传统常规手法既可以改善患者的软组织张力又能调整膝关节结构性关系,使胫骨角趋向正常范围以平衡局部力学,减轻患者内翻畸形的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并使患者的疼痛稳定在一定程度,预防畸形形成或延缓畸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膝拔伸旋转法 胫股角 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疼痛 VAS评分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史俊恒 钟的桂 +1 位作者 范智荣 黄永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82-1290,共9页
背景:目前临床运用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包括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2种假体在术后长期随访中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2种假体均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学术界对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具有优势仍存在较大争论。目的:对比全膝关... 背景:目前临床运用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包括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2种假体在术后长期随访中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2种假体均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学术界对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具有优势仍存在较大争论。目的:对比全膝关节置换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假体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4月有关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比后稳定型假体用于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员单独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数据,运用RevM an软件检验文献的异质性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1 747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观察组的899例患者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对照组848例患者采用后稳定型假体;(2)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膝关节置换选用2种假体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MD=0.13,95%CI(-0.73,1.00)]、WOMAC评分[MD=0.59,95%CI(0.00,1.18)]、术后膝关节伸直活动度[MD=0.04,95%CI (-0.36,0.45)]和胫骨后倾角[MD=-0.09,95%CI (-0.52,0.33)]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对比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选用后稳定型假体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MD=-6.78,95%CI(-8.88,-4.67)]、屈曲活动度[MD=-4.22,95%CI (-6.03,-2.41)]更大,且后稳定型假体的机械胫股角[MD=0.85,95%CI (0.46,1.25)]更接近于理想的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在术后并发症上,全膝关节置换选用2种假体术后膝关节疼痛残留率[OR=1.26,95%CI(0.57,2.78)]、手术部位感染率[OR=0.50,95%CI(0.13,1.88)]和膝关节翻修率[OR=0.59,95%CI (0.15,2.32)]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5)漏斗图提示纳入研究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6)结果提示,相较于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选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后稳定型假体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屈曲活动度更大,机械胫股角更理想,但由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操作要求更高,建议低年资术者优先选择后稳定型假体,高年资术者则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方式的熟练情况来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全膝关节置换术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后稳定型假体 膝关节 骨后倾 机械胫股角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汪锡龙 尚希福 +2 位作者 李国远 贺瑞 郑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对改善术后下肢冠状面力线的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月接受单膝TKA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对改善术后下肢冠状面力线的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月接受单膝TKA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TKA中采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试验组),25例采用传统股骨远端外翻5°截骨技术(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患膝侧别、骨关节炎分级以及术前股骨解剖轴夹角(femoral mechanical anatomical angle,FMA)、机械胫股角(mechanical femorotibial angle,MFT)、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摄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并比较两组MFT;术后6、15个月采用K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d X线片示试验组MFT为(—0.20±1.87)°,对照组为(1.71±3.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2);其中试验组22例(88%)MFT达理想角度(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例(64%)(χ2=2.32,P=0.02)。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5个月,试验组术后6、15个月膝关节KSS评分分别为(88.23±2.57)、(90.76±2.7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2±2.59)、(88.65±1.7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6,P=0.00;t=3.20,P=0.02)。末次随访X线片示假体均无松动征象。结论与传统股骨远端外翻5°截骨技术相比,初次TKA中采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翻角度截骨技术可更好改善MFT角,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截骨术 骨解剖轴夹 机械胫股角
原文传递
单髁置换治疗中青年患者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随访 被引量:14
14
作者 普星宇 骆文远 +5 位作者 钱耀文 才礼扬 张超 陈少龙 王悦 张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1-1166,共6页
背景:随着手术器械和技术的进步,单髁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但在国内目前仍缺乏单髁置换治疗相对年轻患者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相关报道。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治疗年轻患者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6月... 背景:随着手术器械和技术的进步,单髁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但在国内目前仍缺乏单髁置换治疗相对年轻患者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相关报道。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治疗年轻患者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骨三科采用单髁置换治疗相对年轻患者(年龄<55岁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16例,参照术前、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下肢影像学胫股角、髋膝踝角评价单髁膝关节置换疗效。结果与结论:(1)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脂肪栓塞及假体周围骨折等早期并发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2)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3)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 <0.05);(4)术后胫股角、髋膝踝角与术前比较亦显著改善(P <0.05);(5)结果表明,单髁置换治疗相对年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中远期疗效还需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随访研究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 内侧间室 胫股角 髋膝踝 假体松动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膝骨关节病临床X线检查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楚晓丰 王琦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0-51,55,共3页
膝骨关节病的诊断和分期主要依据之一为膝关节的X线摄片 ,且其基本X线表现为骨赘生成和关节间隙狭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下肢力线改变。
关键词 膝骨关节病 X线诊断 骨赘 关节间隙 胫股角
下载PDF
髌旁外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志军 张虎 +3 位作者 赵广义 野战涛 杨云龙 张丹妹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对严重膝外翻畸形经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9年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严重膝外翻畸形61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髌旁外侧入路,对照组采用髌... 目的探讨对严重膝外翻畸形经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9年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严重膝外翻畸形61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髌旁外侧入路,对照组采用髌旁内侧入路。比较2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股胫角、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P<0.05)。观察组术后7 d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关节动活度、HSS评分均升高,股胫角度降低,且观察组关节活动度、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膝外翻畸形经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增加了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了膝关节功能,是严重膝外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首选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外翻 髌旁外侧入路 疼痛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高温热塑膝踝足矫形器(KAFO)矫正儿童佝偻病所致膝内外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丹 王楚怀 +1 位作者 许轶 王康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6年第11期51-53,共3页
目的:通过对12例膝内外翻患儿装配自行设计制作的高温热塑膝踝足矫形器(KAFO)并配戴后膝关节角度变化的分析,探讨高温热塑KAFO矫正儿童佝偻病所致轻、中度膝内外翻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分别为12例膝内外翻的患膝设计定制适合... 目的:通过对12例膝内外翻患儿装配自行设计制作的高温热塑膝踝足矫形器(KAFO)并配戴后膝关节角度变化的分析,探讨高温热塑KAFO矫正儿童佝偻病所致轻、中度膝内外翻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分别为12例膝内外翻的患膝设计定制适合的高温热塑膝矫形器(KAFO),让其每天配戴18dx时以上,且站立行走必须穿戴。随诊1-6个月并测量穿戴前后的股胫角(FTA)和股、胫侧弓角。结果:把股胫角(FTA)和股、胫侧弓角分别进行配戴前与配戴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的统计分析,显示配戴前与配戴1个月后无统计学意义;配戴前与3个月后、6个月后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温热塑膝踝足矫形器(KAFO)对矫治佝偻病所致儿童轻、中度膝内外翻畸形有较好的预防和矫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膝内外翻 膝踝足矫形器(KAFO)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辅以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32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百盛 张敬东 +4 位作者 韩文锋 刘欣伟 王宁 刘海立 李如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4277-4281,共5页
背景:与膝关节内翻畸形相比,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病例数较少,但其手术难度比膝关节内翻畸形大,手术技术要求高,其中截骨技术和软组织平衡技术最难把握,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技术规范。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个... 背景:与膝关节内翻畸形相比,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病例数较少,但其手术难度比膝关节内翻畸形大,手术技术要求高,其中截骨技术和软组织平衡技术最难把握,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技术规范。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32例(35膝)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选择髌旁内侧入路,应用标准化截骨及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以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及HSS膝关节评分评价置换后疗效。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6-44个月;(2)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由置换前(62.1±15.8)°提升至末次随访时(108.7±25.9)°;股胫角由置换前(28.6±7.0)°降低至末次随访(6.7±2.2)°;HSS膝关节评分由置换前(26.8±7.6)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86.9±18.5)分。患者置换前与末次随访时的HSS评分、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置换后3例(3膝)存在膝关节内侧不稳症状,2例(2膝)置换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症状,均已恢复;(4)结果提示,应用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短期疗效满意,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恢复患肢正常力线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膝 关节置换 畸形 软组织平衡 个体化 HSS评分 关节活动度 下肢力线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冠状面上的影像学改变
19
作者 王连新 《云南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50-551,共2页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是对单间室膝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1-3])。导致UKA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人选择、假体设计、手术技术等^([4-8])。在这些失败机制中,假体位置尤其值得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术后假体的位置可以给手术操作及...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是对单间室膝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1-3])。导致UKA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人选择、假体设计、手术技术等^([4-8])。在这些失败机制中,假体位置尤其值得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术后假体的位置可以给手术操作及假体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文献证实UKA术后冠状面上影像学改变在一些失败的病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5, 9, 10])。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评估单髁置换术后冠状面的膝关节关节线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胫股角 骨平台
下载PDF
后稳定型假体结合Wihteside与Ranawat软组织松解在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谭美云 范忠伟 +4 位作者 吴天昊 刘少峰 王森 张忠杰 郭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4926-4930,共5页
背景:软组织平衡对于膝关节置换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处理膝外翻畸形的软组织平衡上往往比膝内翻更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在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并不统一。目的:在膝外翻的全膝关节置换中,评价Wihteside与Ranawat软... 背景:软组织平衡对于膝关节置换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处理膝外翻畸形的软组织平衡上往往比膝内翻更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在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并不统一。目的:在膝外翻的全膝关节置换中,评价Wihteside与Ranawat软组织松解术相结合在软组织平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至2014年收治的膝外翻患者26例(30膝),全部采用经髌旁内侧入路、后稳定型假体、常规截骨以及Wihteside与Ranawat软组织松解术相结合的方法行全膝关节置换。比较患膝置换前与末次随访时的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以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评价置换后疗效。结果与结论:(1)26例患者(30膝)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末次随访摄片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情况;(2)与置换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股胫角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P<0.05);(3)提示采用经髌旁内侧入路、后稳定型假体以及结合Wihteside与Ranawat软组织松解术的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外翻畸形可以取得满意的早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 软组织平衡 后稳定型假体 软组织松解 髌旁内侧入路 常规截骨 膝外翻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