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肖瑜 张福江 于建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对国内外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方法的文献,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传统的解剖标志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准确性,因此不存在... 目的对国内外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方法的文献,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传统的解剖标志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准确性,因此不存在统一的线性定位。结论胫骨结节内侧缘至中内1/3线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定位区间,线性的定位应根据患者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 旋转对线
下载PDF
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影响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301-3307,共7页
背景:目前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置放胫骨假体的解剖标志尚无金标准,为了达到最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功能,必须作好置换前准备,了解各种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的优劣并合理选择应用。目的:探讨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对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 背景:目前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置放胫骨假体的解剖标志尚无金标准,为了达到最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功能,必须作好置换前准备,了解各种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的优劣并合理选择应用。目的:探讨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对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0副人膝关节标本,制备实验平台,将标本固定在实验架上,实验架固定在材料测试仪上,进行力学实验,设置不同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包括30°,60°,90°,120°。利用膝关节假体对标本进行关节置换,随机分为2组(n=5),分别采用胫骨结节技术及ROM技术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观察2组标本不同屈膝角度下髌股关节内侧、外侧峰值接触压与髌股接触面积变化情况,以及深屈膝角度下髌股内外侧部分接触面积变化。结果与结论:1屈膝角度从30°增加到60°的过程中,2组的髌股关节内侧峰值接触压均呈现出不断增大的情况,之后逐渐下降,屈膝90°时接触压均达到最小值,之后逐渐增加,并在120°时均达到最大值。2组不同屈膝角度下的髌股关节内侧峰值接触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2屈膝角度从30°增加到60°的过程中,2组的髌股关节外侧峰值接触压均呈现出不断减小的情况,之后逐渐上升。2组不同屈膝角度下的髌股关节外侧峰值接触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3屈膝角度从30°增加到60°的过程中,2组髌股接触面积均呈现出减小的情况,之后逐渐增大。2组不同屈膝角度下的髌股接触面积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4在90°,120°屈膝状态下,2组髌股内、外侧接触部分面积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5结果显示,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实施ROM技术或者胫骨结节技术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均可以获得相当的髌股关节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植入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 全膝关节置换 髌股关节 胫骨 旋转对线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跃福 王国栋 +4 位作者 张震 牟志芳 蒋胜波 刘旭东 刘建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4期78-80,8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2种对线技术在减少胫骨假体旋转对线不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9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初次TKA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30例,A...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2种对线技术在减少胫骨假体旋转对线不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9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初次TKA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基于Akagi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B组:基于Insall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末次随访时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评估TKA术后临床疗效,并利用CT影像数据测量胫骨假体旋转角度。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12~48个月的随访,平均(22.9±5.5)个月。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的KS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的胫骨假体外旋总体角度[(3.2±1.3)°]优于B组[(6.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胫骨假体外旋角度小于B组,内旋角度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胫骨假体外旋占比低于B组,内旋占比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kagi线旋转对线技术可有效减少TKA术后胫骨假体旋转不佳,优于基于Insall线的旋转对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胫骨 旋转 对线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改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邵振帅 方源 +1 位作者 朱昊翔 吕成昱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039-1045,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Robotic Arm-Assis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ATKA)患者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及临床疗效,得出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可以改...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手术(Robotic Arm-Assis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ATKA)患者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及临床疗效,得出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可以改善假体旋转对线及早期疗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共113人,比较2组患者年龄、BMI、性别、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KS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等,并测量胫骨假体轴线分别相对于胫骨假体平台几何中心点至胫骨结节内侧缘点的连线、胫骨假体平台几何中心点至胫骨结节中内1/3点的连线、股骨假体轴线的夹角。结果:相对于股骨假体轴线,RATKA组患者的胫骨假体轴线平均内旋1.77˚ ± 0.69˚,TKA组的胫骨假体轴线平均内旋2.40˚ ± 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对于胫骨结节中内侧线,RATKA组患者的胫骨假体轴线平均内旋4.64˚ ± 2.18˚,TKA组的胫骨假体轴线平均内旋5.91˚ ± 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ATKA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较TKA组VAS评分更低,KSS评分较TKA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传统TKA相比,RATKA有助于精确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机器人辅助TKA也明显提升了患者术后舒适度,机器人辅助TKA不仅仅为精准关节外科手术保驾护航,更是手术创伤的挽救者,对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术后疗效等方面存在极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辅助 旋转对线 疗效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力线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坤 刘元东 +1 位作者 樊宗庆 符东林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在股骨轴向位上的旋转力线直接影响膝关节的运动学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定位股骨假体旋转有多种方法,但各有优势和不足。传统的测量截骨技术和间隙平衡技术仍为主要定位方法,兼顾多个骨性解剖标志以及测...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在股骨轴向位上的旋转力线直接影响膝关节的运动学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定位股骨假体旋转有多种方法,但各有优势和不足。传统的测量截骨技术和间隙平衡技术仍为主要定位方法,兼顾多个骨性解剖标志以及测量截骨技术和间隙平衡技术联合定位成为新的定位理念,避免了单一定位方法的局限性。一些新技术如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等已开始应用但尚未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 旋转线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新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肖瑜 张福江 +1 位作者 于建华 阚世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参照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6年5月-2007年4月,对60例膝内翻患者行旋转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55~7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中胫骨...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参照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6年5月-2007年4月,对60例膝内翻患者行旋转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55~7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中胫骨假体定位方法:A组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膝内翻0~9°患者采用胫骨结节内侧缘作为解剖标志,10~19°患者以胫骨结节内侧缘至胫骨结节中内1/3线区间的中线为准,≥20°的患者以胫骨结节中内1/3线为准。测量术后两组聚乙烯半月板垫片的旋转角度。结果术后聚乙烯半月板垫片旋转角度测量,A组内旋(5.6±2.8)°,其中膝内翻0~9°患者为(8.4±3.8)°,10~19°患者为(3.5±2.7)°,≥20°患者为(0±2.4)°;B组内旋(0±1.9)°,其中膝内翻0~9°患者为(0±2.1)°,10~19°患者为(0±2.0)°,≥20°患者为(0±1.7)°。A组组内比较及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结节内侧缘至中内1/3线是较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定位区间,线性的定位应根据患者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 旋转对线
下载PDF
内翻膝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两种胫骨假体旋转定位方式的比较
7
作者 黄晖达 黄永明 +3 位作者 周俊德 刘文渤 林跃玮 苏海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38-2043,共6页
背景:Akagi线和试模复位技术(ROM)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常用方法,但对此两种定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大小及来源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比较内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Akagi线和ROM技术定位的差异,并探讨此差异产生的原因... 背景:Akagi线和试模复位技术(ROM)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进行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常用方法,但对此两种定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大小及来源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比较内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Akagi线和ROM技术定位的差异,并探讨此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纳入2021年7-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且术前伴内翻畸形的70例患者,所有手术均应用后稳定型假体。术前通过X射线片测量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胫骨股骨关节线夹角,并计算其与正常值的差异;术中测量Akagi线和ROM技术定位的差异角度α;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术前测得的各角度和α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与结论:①术前Δ机械股胫角为(10.90±4.82)°,Δ解剖股胫角为(10.81±4.34)°,Δ机械股骨远端外侧角为(-3.26±2.68)°,Δ解剖股骨远端外侧角为(-3.00±2.30)°,Δ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为(2.39±3.05)°,Δ解剖胫骨近端内侧角为(2.98±3.31)°,Δ胫骨股骨关节线夹角为(4.71±2.52)°;术中测得的角度α为(2.39±2.50)°;②术中53例选择Akagi线、13例选择ROM技术进行旋转定位;③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Δ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Δ解剖胫骨近端内侧角显著正向影响α角(P<0.01),回归方程分别为α=0.658+0.432×Δ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α=0.013+0.346×Δ解剖胫骨近端内侧角;④结果提示内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Akagi线和ROM技术进行旋转定位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且此差异(α)与胫骨近端内翻畸形程度大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内翻畸形 胫骨 旋转定位 Akagi线 ROM技术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胫骨假体旋转参考线的MRI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志兵 袁绍华 +1 位作者 李勇奇 武俊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25-2927,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MRI比较髌韧带内缘和后交叉韧带止点连线的垂线(AA)、胫骨后髁轴线(PC)、胫骨前髁轴线(AC)、胫骨经髁线(MMLD)、髌韧带中内1/3和后交叉韧带止点连线的垂线(BB)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与股骨外髁髁上线的关系及差... 目的:本研究通过MRI比较髌韧带内缘和后交叉韧带止点连线的垂线(AA)、胫骨后髁轴线(PC)、胫骨前髁轴线(AC)、胫骨经髁线(MMLD)、髌韧带中内1/3和后交叉韧带止点连线的垂线(BB)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与股骨外髁髁上线的关系及差异程度,分析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参考线的优劣,并进一步研究膝关节内翻畸形时是否会发生变异,确定最为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参考标志。方法:正常膝关节30例,膝内翻30例,扫描MRI后测量股骨外髁髁上轴(STEA)与5条胫骨假体旋转轴之间的夹角并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正常组AA、PC、AC、MMLD、BB与STEA的夹角分别为(-1.48±2.38)°、(-6.16±4.53)°、(6.45±5.24)°、(-5.08±4.99)°、(3.24±2.68)°,内翻组各夹角分别为(-1.88±2.21)°、(-3.13±4.66)°、(11.13±5.72)°、(4.11±4.15)°、(5.12±4.87)°。AA与STEA交角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夹角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韧带内侧缘与后交叉韧带止点中点解剖标志定位基本不受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翻畸形影响,AA轴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参考线可靠,可提高手术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旋转对线 胫骨 参考轴线
下载PDF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沙良宽 董斌 李冬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0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手术患者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基于Insall线...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手术患者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基于Insall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试验组35例,采用基于Akagi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通过CT影像数据对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机进行测量并对比。结果术前两组患者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K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SS评分总优良率为82.86%,试验组为9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末次随访的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总体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胫骨假体外旋角度小于对照组,内旋角度大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胫骨假体外旋占比少于对照组,胫骨假体内旋占比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与基于Insall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相比,基于Akagi线行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发生胫骨假体旋转不佳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也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 膝关节 KSS评分
下载PDF
比较两种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10
作者 金东叁 Ho Sik Choo +1 位作者 郭建斌 孙宏彦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第11期45-45,共1页
目的:探究两种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A组均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根据膝内翻程度,分别选择胫骨结节内侧缘至中内1/3线区间定位和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观察对比临床应用效... 目的:探究两种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A组均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根据膝内翻程度,分别选择胫骨结节内侧缘至中内1/3线区间定位和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观察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后经卡尺测量聚乙烯半月板垫片的旋转角度,B组0°~19°膝内翻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0°以上膝内翻改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胫骨结节内侧缘至中内1/3线区间定位对轻度和重度膝内翻患者的胫骨旋转定位效果较好,临床可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 旋转对线技术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与胫骨假体旋转对线 被引量:1
11
作者 友斯伟 沈宇辉 王毅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假体生存的重要因素。至今尚无明确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定位方法。目前常用的旋转对线定位方法包括关节外胫骨假体旋转参考标志和自我形合技术等,但关节外旋转对线不可靠,易受到膝... 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假体生存的重要因素。至今尚无明确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定位方法。目前常用的旋转对线定位方法包括关节外胫骨假体旋转参考标志和自我形合技术等,但关节外旋转对线不可靠,易受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影响,自我形合技术一般会导致胫骨假体过度外旋,两者易导致胫骨假体旋转不良。近年有文献报道使用胫骨截骨面解剖标志来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其中胫骨平台Akagi前后线及胫骨髁间棘间沟线较为可靠,易于术中定位,是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值得采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胫骨 旋转对线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洪华 曾沣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能够缓解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是TKA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但易被忽视的技术环节,人工假体组件和关节面位置的准确定位对于手术成败具有重大的决定意义。目前关于胫骨假体旋转对线...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能够缓解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是TKA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但易被忽视的技术环节,人工假体组件和关节面位置的准确定位对于手术成败具有重大的决定意义。目前关于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参考相关解剖标志、ROM技术、计算机辅助导航及个性化截骨等,且各有优缺点,临床尚存在较多争议,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本文拟从胫骨相关解剖、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TKA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 旋转对线 解剖结构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及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戚盈杰 胡月正 +2 位作者 吴剑彬 赵敬凯 温宏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21-223,共3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的旋转力线至关重要,旋转力线不良影响手术效果。该文就股骨假体旋转定位参照轴中股骨上髁轴、股骨后髁线、股骨髁间前后轴、屈曲间隙平衡技术,以及胫骨假体旋转定位参照轴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 胫骨 旋转线
下载PDF
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铎安 熊永发 +3 位作者 郭朝堂 陈兆兴 党兴 陈世涛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对比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了80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可旋转稳定型假体治疗,通过观察2组术后... 目的对比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了80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可旋转稳定型假体治疗,通过观察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伸屈度、术前术后KPS评分及随访期间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90.2%,对照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84.6%,2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膝关节屈伸度方面,2组伸直度均为0°;屈曲度方面,观察组屈曲度较大(P<0.05)。术前2组KP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KPS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KPS分值更高(P<0.05)。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方面,共发生2例并发症。结论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对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可旋转稳定型假体屈伸范围较大,安装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易出现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稳定型 单纯铰链型 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 屈伸范围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T扫描确定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振辉 刘军 +5 位作者 张宇 孙云波 曹建刚 王磊 田孟强 王沛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CT扫描对全膝关节置换(TKA)中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精确确定的作用。方法将200例(252膝)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经验组(64例):TKA术中根据术者触摸外科股骨上髁轴线联合Whi-teside线联合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②CT扫描组(136例)... 目的探讨术前CT扫描对全膝关节置换(TKA)中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精确确定的作用。方法将200例(252膝)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经验组(64例):TKA术中根据术者触摸外科股骨上髁轴线联合Whi-teside线联合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②CT扫描组(136例):术前CT扫描确定股骨后髁角,术中采用可调外旋定位器复制CT确定的外旋角度,其余TKA手术操作相同。两组术后均行CT扫描确定股骨假体旋转不良角度并对其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经验组TKA术后股骨假体旋转不良角度为2.8°±0.14°,CT扫描组为1.2°±0.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经验组股骨假体旋转不良率为32.1%,CT扫描组为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1)。结论术前CT扫描确定股骨远端后髁角可以有效提高TKA手术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方法简单、有效、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 旋转线
下载PDF
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联合人工补片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对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金山 马斌 孙银屏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5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研究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联合人工补片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对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观察组接受瘤段切除肿... 目的研究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联合人工补片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对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观察组接受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联合人工补片技术。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主动背伸角度,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步行能力评分、日常功能评分及膝关节主动背伸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步行能力评分、日常功能评分及膝关节主动背伸角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19%,低于对照组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3.33%(35/42),高于对照组的57.89%(2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联合人工补片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优于单纯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段切除肿瘤置换术 人工补片技术 胫骨近端骨肉瘤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胫骨扭转角应用于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术后疗效分析
17
作者 高健 沈志敏 +1 位作者 高冲 王国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胫骨扭转角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术后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2月,对64例(72膝)患者行固定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性21例(22膝),女性43例(50膝),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43岁...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胫骨扭转角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术后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2月,对64例(72膝)患者行固定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性21例(22膝),女性43例(50膝),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4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30膝),B组36例(42膝)。分别于术前3天、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手术患者评分表(KSS及HSS)评分及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中胫骨假体定位方法:A组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患者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及胫骨扭转角联合作为解剖标志,所有测定均为同一医师测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HSS评分:A组为(86.1±3.5)分,B组为(84.5±4.3)分;KSS评分:A组为(68.2±5.8)分,B组为(66.4±6.7)分;VAs评分:A组为(3.2±0.7)分,B组为(3.2±O.4)分。术后6个月:HSS评分:A组为(80.0±6.8)分,B组为(80.1±4.2)分;KSS评分:A组为(63.4±4.3)分,B组为(63.5±3.7)分;VAS评分:A组为(3.4±0.5)分,B组为(3.3±0.3)分。A组和B组患者术前3天与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相比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组间HSS、KSS、VAS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前3天相比,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HSS、K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扭转角作为一种新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定位是可行的,其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扭转角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 旋转对线
下载PDF
可旋转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丁强 尤微 谭纪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可旋转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胫骨近端恶性肿瘤患者83例,根据置入假体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置入单... 目的探讨可旋转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胫骨近端恶性肿瘤患者83例,根据置入假体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置入单纯铰链型假体,观察组置入可旋转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5.23%)高于对照组(80.48%)(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旋转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肿瘤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稳定型膝关节 胫骨近端恶性肿瘤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洪源 冯建民 何川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19-220,234,共3页
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预后的极其重要环节。以哪条轴线作为术中参照轴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股骨假体旋转轴线对位准确,目前仍存有争议。该文就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各种股骨假体旋转定位参照轴的可靠性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旋转线 股骨
下载PDF
全膝置换中股骨假体轴向旋转对线与髌股关节生物性能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838-1844,共7页
背景:全膝置换中需要使用股骨假体,假体会产生一定的轴向旋转对线,并影响到到髌股关节的生物性能。目的:探讨全膝置换中股骨假体轴向旋转对线对髌股关节生物性能的影响。方法:从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标本室获得10个... 背景:全膝置换中需要使用股骨假体,假体会产生一定的轴向旋转对线,并影响到到髌股关节的生物性能。目的:探讨全膝置换中股骨假体轴向旋转对线对髌股关节生物性能的影响。方法:从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标本室获得10个新鲜人尸体膝关节,建立膝关节实验平台,模拟人体踝关节和髋关节,提供3个胫骨自由度以及2个股骨自由度。测定股骨假体旋转角度,实施全膝关节置换,利用敏感型压敏片测定以经股骨上髁轴内旋2°、经股骨上髁轴外旋2°、经股骨上髁轴内旋4°、与经股骨上髁轴平行、股骨上髁轴外旋4°、与Whiteside线平行情况下的髌股接触压以及髌股接触面积。结果与结论:对股骨假体轴向与经股骨上髁轴平行方位旋转的关节内、外侧峰值接触压均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且与其他方式旋转的关节内、外侧峰值接触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假体轴向不同旋转方位髌股接触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全膝置换中股骨假体轴向旋转对线会对髌股关节生物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股骨上髁轴平行状态下髌股关节内、外侧峰值接触压未出现一侧过低或者过高的情况,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术中可以选择将其作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参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关节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 全膝置换 股骨 旋转 旋转对线 髌股关节 经股骨上髁 生物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