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接骨汤联合外支架手风琴技术对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疗效与骨代谢影响研究
1
作者 熊湘龙 王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通过分析活血接骨汤联合外支架“手风琴”技术对胫骨萎缩性骨不连下肢功能恢复情况、骨痂评分、愈合时间、血清骨代谢指标等影响,以期为临床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多新思路。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60例,依据患者入院的前... 通过分析活血接骨汤联合外支架“手风琴”技术对胫骨萎缩性骨不连下肢功能恢复情况、骨痂评分、愈合时间、血清骨代谢指标等影响,以期为临床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多新思路。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60例,依据患者入院的前后顺序交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外支架“手风琴”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活血接骨汤,记录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骨痂评分、愈合时间、血清骨代谢指标状况,并对两组的治疗结果比较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治疗后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骨痂评分、愈合时间、血清骨代谢指标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在通过活血接骨汤联合外支架“手风琴”技术治疗后在功能恢复情况、调节血清骨代谢指数,促进骨痂形成,加快骨折愈合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接骨汤 手风琴技术 胫骨萎缩性骨不连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骨膜转移并植骨治疗胫骨萎缩型骨不连
2
作者 阮成群 张春健 刘兴才 《中医正骨》 2004年第9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骨膜转移 植骨 治疗 胫骨萎缩型骨不连
下载PDF
1例可疑迟发性胫骨肌萎缩症的诊断分析
3
作者 郑光莉 许叶 +1 位作者 段洋洋 王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67-70,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1例可疑迟发性胫骨肌萎缩症(TMD)患者的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可疑迟发性TM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患者女,43岁,因“四肢乏力20余年,加重2年”入院。对背侧... 目的 总结分析1例可疑迟发性胫骨肌萎缩症(TMD)患者的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可疑迟发性TM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患者女,43岁,因“四肢乏力20余年,加重2年”入院。对背侧骨间肌、三角肌、胸锁乳突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进行肌电图检查显示,未观察到自发去神经电位,插入电活动正常,肌膜稳定;轻收缩时胸锁乳突肌、股四头肌内侧头出现多相电位,右侧三角肌的运动单位缩小,可见早期的募集现象。双侧臀部、大腿、小腿横断层面肌肉MRI检查显示,大腿肌前外侧群、后群、内侧群、盆带肌外侧群以及比目鱼肌肌肉组织几乎完全被脂肪取代,脂肪化呈网格状,或融合成斑片状,肌纤维形态消失。肌联蛋白(TTN)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及其儿子存在1个杂合变异体,即c. 88009+4_88009+5delinsGT。结合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家族史,考虑本例为成人起病的迟发性TMD。患者行肌肉磁共振检查未见胫骨肌明显萎缩,建议行肌肉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但患者及其家属拒绝,因此未能明确诊断。结论 迟发性TMD是一种迟发的常染色体显性远端肌病,病情进展缓慢,主要累及小腿前部肌肉,临床上可结合患者的症状、TTN基因检测结果及肌肉活检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胫骨萎缩 肌联蛋白基因 肌营养不良
下载PDF
组织隔离法与机械活动法在兔胫骨骨不连模型建立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征 郭霞 郑振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5期961-963,共3页
目的:评价组织隔离法与机械活动法在建立兔胫骨萎缩型与肥大型骨不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体质量3~4.5kg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2组,A组于胫骨中段截骨,两断端套接1cm硅胶管,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保持两断端间距2mm,8周取出硅胶... 目的:评价组织隔离法与机械活动法在建立兔胫骨萎缩型与肥大型骨不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体质量3~4.5kg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2组,A组于胫骨中段截骨,两断端套接1cm硅胶管,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保持两断端间距2mm,8周取出硅胶管,观察组织隔离法构建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效果。B组于胫骨中段截骨后采用2枚1mm克氏针行髓内松动固定,被动活动断端200次/d,持续1个月,观察机械活动法构建肥大型骨不连模型的效果。结果:A组中所有动物在硅胶管取出后4周,无1例断端出现骨愈合表现,X线片显示良好萎缩型骨不连的复制。B组中所有动物在6周内截骨端出现延迟愈合,部分伴有畸形,骨断端有大量肥大骨痂形成。结论:硅胶管组织隔离法是复制兔胫骨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有效方法,而采用被动机械活动复制兔胫骨肥大型骨不连模型的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隔离法 机械活动法 胫骨骨不连 动物模型 胫骨萎缩
下载PDF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程鹏 徐影 +4 位作者 陈约茜 潘琴 朱淼勇 王慧 傅家兴 《当代医学》 2008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母细胞细胞数量和浓度,评估移植后骨痂形成的数量及临床愈合率。方法在40例无感染的萎缩性胫骨骨不连患者双侧骼嵴前部吸取骨髓后,经细胞分离器进行浓缩,然后注入骨折断端。每个骨折...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母细胞细胞数量和浓度,评估移植后骨痂形成的数量及临床愈合率。方法在40例无感染的萎缩性胫骨骨不连患者双侧骼嵴前部吸取骨髓后,经细胞分离器进行浓缩,然后注入骨折断端。每个骨折部位均注入20cm^3的浓缩骨髓。其母细胞数量通过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量仪来测定。其形成的矿化骨的数量通过CT扫描与注射后4个月复查的CT扫描结果之间的比较来确定。结果每例骨不连部位注入的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量平均为51×10^3。40例中有33例骨折愈合,愈合组患者注入的骨髓母细胞都在1500个/cm^3以上,平均含母细胞数为(54962±17431)个。然而在7例仍然无法愈合的病例中,注入的骨髓母细胞浓度为(634±187)个/cm^3,细胞的总数量为(19324±6843)个,与愈合组相比不愈合组的细胞浓度和数量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P〈001”)。4个月后CT显示矿化的骨痂数量为08~5.3cm^3(平均3.1cm^3)。统计学结果显示矿化骨痂的数量和纤维母细胞集落单位的数量及浓度均呈正相关(分别为“P=0.04”,“P=0.01”)。而愈合时间和纤维母细胞集落单位的浓度呈负相关(“P=0.04”)。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是冶疗胫骨骨干萎缩性骨不连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然而,其有效性与移植骨髓中母细胞的数量有关,自髂嵴获取的骨髓如果不经过浓缩处理,其母细胞数量并不能达到治疗骨不连的理想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移植 有效母细胞细胞数量 萎缩胫骨骨不连 注入数量 理想数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