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治疗胫骨踝骨折6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亚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胫骨髁骨折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将医院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有手术指证的胫骨髁骨折65例,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后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65例微创技术治疗患者,术后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随访12~72个月,与传统手术... 目的 探讨在胫骨髁骨折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将医院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有手术指证的胫骨髁骨折65例,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后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65例微创技术治疗患者,术后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随访12~72个月,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患者切口长度、术中总出血量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局部皮肤坏死率减小,骨折愈合时间加快,功能恢复时间早、恢复好.结论 微创治疗胫骨髁骨折具有手术创伤较小,疗效肯定,骨折愈合时间加快,功能恢复早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胫骨踝骨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晚期妊娠合并胫骨踝骨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娟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713-1713,共1页
目的:研究如何提高晚期妊娠合并胫骨踝骨折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妊娠合并胫骨踝骨折患者10例临床资料,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骨折护理。结果:通过精心护理,1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妊娠期间的孕... 目的:研究如何提高晚期妊娠合并胫骨踝骨折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妊娠合并胫骨踝骨折患者10例临床资料,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骨折护理。结果:通过精心护理,1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妊娠期间的孕妇,因钙的需求增多以及内分泌的变化,易发生骨折,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妊娠 胫骨踝骨折 护理
下载PDF
胫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在胫骨下段骨折伴隐匿后踝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60-161,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胫骨下段骨折伴隐匿后踝骨折患者应用胫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0—2021-07叶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43例胫骨下段骨折伴隐匿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胫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 探讨对胫骨下段骨折伴隐匿后踝骨折患者应用胫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0—2021-07叶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43例胫骨下段骨折伴隐匿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胫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统计术后患者开始实施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记录术后随访24周期间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末次随访时,以Mazur、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价患侧踝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时间(5.63±3.36)d(范围:4~7 d),住院时间(15.63±2.43)d(范围:13~18 d)。术后随访24周,骨折愈合时间(12.52±1.12)周(范围:10~14周)。骨折延迟愈合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末次随访评价疗效,优20例、良19例、差4例,优良率为90.70%(39/43)。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与Baird-Jackson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下段骨折伴隐匿后踝骨折患者采用胫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优良,有利于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伴隐匿后踝骨 胫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缝合锚钉治疗胫骨平台双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海涛 孟国强 董志勇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6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缝合锚钉治疗胫骨平台双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切开... 目的探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缝合锚钉治疗胫骨平台双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缝合锚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IGF-1、TGF-β1、B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HSS评分、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TPA、P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缝合锚钉治疗胫骨平台双踝骨折的创伤小,患者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双踝骨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 缝合锚钉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治疗胫骨髁骨折65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再勇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在胫骨髁骨折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我院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有手术指证的65例胫骨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胫骨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相比,用... 目的:探讨在胫骨髁骨折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我院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有手术指证的65例胫骨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胫骨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相比,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手术切口长度小、术中总出血量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少、局部皮肤坏死率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早、恢复状况好。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胫骨髁骨折具有手术创伤较小,临床疗效好,骨折愈合时间短和功能恢复早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胫骨踝骨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陆伟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内固定术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胫骨平台双踝骨折合并骨关节炎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骨关节炎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双踝骨折合并关节炎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 目的探究内固定术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胫骨平台双踝骨折合并骨关节炎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骨关节炎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双踝骨折合并关节炎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全面的评估,对合并性疾病要做出积极有效的处理,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软组织而的损伤程度确定最佳的手术时机,所有患者均接受内固定和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治疗。接受手术后3 d X线片确定手术复位和钢板固定情况;术后6周、4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X线片确定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恢复情况,并进行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同时也进行骨性愈合评定。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以及肢体周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此外,对患者免疫球蛋白(ICP)和静脉血流速度进行测定结果术后骨折愈合、膝关节恢良好。结果治疗前患者骨关节疼痛、骨关节障碍以及骨关节压痛患者几乎均达到100.0%,但是接受治疗后患者明显少于治疗前,分别为31.43%、48.57%和45.71%且均有所减轻(P<0.05);ICP治疗后为(12.64±1.65)mg/m 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值(P<0.05)。结论内固定术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对胫骨平台双踝骨折合并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双踝骨 骨关节炎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累及整个胫骨远端后穹窿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雷 张峰 +2 位作者 朱彦昭 申成春 任昊旸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7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累及整个胫骨远端后穹窿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4—2012-10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0例累及整个胫骨远端后穹窿的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解剖复位腓骨后,先复位后踝的后外侧骨折块... 目的探讨累及整个胫骨远端后穹窿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4—2012-10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0例累及整个胫骨远端后穹窿的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解剖复位腓骨后,先复位后踝的后外侧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通过后内侧切口复位后内侧骨折块,透视下证实解剖复位,根据骨折块大小选用钢板或螺钉从后向前固定。结果本组20例均获得13~56(19.7±9.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5(11.7±1.6)周。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85~100(91.3±4.6)分,其中Ⅰ型骨折85~100(91.7±5.0)分;Ⅱ型骨折85~100(91.1±4.6)分。末次随访VAS评分为0~3(1.1±1.0)分,其中Ⅰ型骨折0~2(1.0±1.0)分,Ⅱ型骨折0~3(1.2±1.1)分。结论累及整个胫骨远端后穹窿的三踝骨折是一类较为特殊的骨折类型,采用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解剖复位内固定,着重恢复胫骨远端关节面高度和完整性,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累及整个胫骨远端后穹窿的三踝骨 后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distal tibiofibular synostosis on ankle function 被引量:5
8
作者 侯振海 周继红 +4 位作者 叶虹 施建国 郑隆宝 姚军 倪志明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stal tibiofibular synostosis on ankle function. Methods: Prom October 1998 to October 2004, a total of 281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went operations because of ankle fractures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stal tibiofibular synostosis on ankle function. Methods: Prom October 1998 to October 2004, a total of 281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went operations because of ankle fractures or distal fractures of the tibia and fibula. Distal tibiofibular synostosis occurred after operation in 8 patients. The duration of follow-up averaged 20.6 months (14-44 months). The ankle function was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functional rating system described by Mazur. Results: According to Mazur's ankle evaluation system, 4 patients achieved an excellent result, 2 a good result and 2 a fair result. The dorsiflexion of the synostosis ankle reduced by 8.26 degree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alateral ankle, and there w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plantar flexion. All the patients had a normal gait. Conclusion: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ostosi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ankle fractures or distal fractures of the tibia and fibula usually gives rise to few symptoms and needs no specific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OSTOSIS ANKLE Fractures bo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