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1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加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匡家寿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7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加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DTOCF)合并腓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确诊治疗的DTOCF合并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解剖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胫骨远端骨折单臂外固... 目的探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加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DTOCF)合并腓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确诊治疗的DTOCF合并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解剖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胫骨远端骨折单臂外固定支架腓骨远端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解剖组给予胫骨远端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及腓骨解剖钢板治疗,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BJAS)评估疗效并随访1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解剖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8.9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折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及腓骨远端骨折解剖钢板治疗,可有效提高DTOCF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钢板 半环形外固定支架 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腓骨骨折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固定方式在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愈合中的生物力学差异
2
作者 颜华东 张中 +5 位作者 赵刚 李杰 宋华 孙建华 刘志 王明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14-3821,共8页
背景: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具有挑战性,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外置接骨板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在骨折愈合不同时期、不同负重情况时的骨折端应变、应力遮挡情况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探讨骨折愈合不同时期逆... 背景: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具有挑战性,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外置接骨板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在骨折愈合不同时期、不同负重情况时的骨折端应变、应力遮挡情况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探讨骨折愈合不同时期逆行髓内钉及外置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应用及康复锻炼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1名40岁健康男性的胫骨CT数据,建立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有限元模型,构建胫骨逆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固定模型及骨痂模型并根据骨折的固定原则进行装配。使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骨折愈合不同时期时逆行髓内钉及外置接骨板2种固定方式的骨折端位移、胫骨应力遮挡、骨痂应力、胫骨及固定装置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胫骨骨折端相对位移随着骨折愈合的进行逐渐减小,在术后3个月后位移明显减少;术后0,1个月,外置接骨板组的垂直位移及总位移均大于逆行髓内钉组,2种固定方式的Z轴位移(水平内外侧位移)均较X、Y轴位移明显,且接骨板模型的Z轴位移差异最明显;2种固定方式的Z轴位移最大位置均位于胫骨外侧,位移最小位置均位于胫骨内侧;②骨折愈合的应力遮挡率随骨折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逆行髓内钉的应力遮挡率在骨折愈合不同时期均高于外置接骨板;术后3个月后外置接骨板的应力遮挡率降低到4%左右,逆行髓内钉的应力遮挡率降低到40%左右;③2种固定方式骨痂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外置接骨板组骨痂的应力始终大于逆行髓内钉组;2种固定方式中,骨痂最大应力大致分布一致,均位于胫骨外侧部分;④随着骨折愈合2种固定方式的胫骨最大应力逐渐降低,外置接骨板组的应力始终大于逆行髓内钉组;1500 N载荷下外置接骨板组胫骨最大应力区域平均应力为285 MPa,而逆行髓内钉组为26 MPa;⑤随着骨折愈合2种固定模型中固定装置的应力逐渐降低,外置接骨板组的应力均明显高于逆行髓内钉组;术后3个月以后,2种固定装置的应力下降幅度明显变缓;⑥提示在骨折愈合早期,胫骨逆行髓内钉组中骨折端应变小、胫骨最大应力适中,允许早期负重;外置接骨板组骨折端存在应变过大、胫骨最大应力过大,需在保护下部分负重、不能完全负重;在骨折愈合中后期,胫骨逆行髓内钉及外置接骨板组均可完全负重,接骨板的应力遮挡率明显低于胫骨逆行髓内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痂 骨折愈合 逆行髓内钉 外置接骨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应力遮挡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新忠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42-45,7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支架外固定对于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胫骨远端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胫骨远端内和/或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长和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少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能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辅助复位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胫骨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楼洁 李丹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麻醉用药剂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1 d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剂量小于对照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均更短,而镇痛维持时间则更长(P<0.05);两组术后1 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ES)及蒙特利尔认识评估量表(MoCA)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改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减少麻醉用药剂量,缩短阻滞起效及麻醉完成时间,并可延长镇痛维持时间,减轻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桡骨粉碎性骨折 麻醉效果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Cor、NE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见芳琼 陈娜娜 党志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两组均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用解剖定位法实施麻醉,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完成麻醉用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认知功能、血清Cor、NE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完成麻醉用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局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研究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5 min、麻醉结束时,研究组的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利于缩短麻醉用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减少局麻药用量,同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桡骨粉碎性骨折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0期34-37,共4页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与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有限切...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与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9.67±18.19)min、切口愈合时间(5.47±1.60)d均短于对照组的(137.67±25.29)min、(7.20±2.48)d,术中出血量(94.67±14.53)ml少于对照组的(125.33±22.0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OFAS评分(83.33±5.21)分高于对照组的(76.93±4.51)分,VAS评分(1.47±0.92)分低于对照组的(2.13±0.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AOFA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切口恢复快等优点,对术后早期踝关节功能恢复及缓解术后疼痛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切开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胫骨粉碎性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玉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93-49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 目的 比较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接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逆行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可获得理想疗效,且应用逆行髓内钉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够加速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关节外骨折 逆行髓内钉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设计在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沙鹏 欧阳晓 刘兴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设计在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48例单侧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设计在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48例单侧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每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术后6个月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更高(P<0.05),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水平均更低(P<0.0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指标、术后关节功能、疼痛、生活质量及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均更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设计的内固定手术可有效改善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关节功能、疼痛、生活质量及炎症反应,且临床治疗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数字化设计 胫骨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手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解剖型锁定钛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梦君 陈彦博 +3 位作者 曾钢 陈宸 宋卫东 刘文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对比应用解剖型锁定钛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方法】自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断为胫骨远端AO-A型骨折的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共32例。其中15例采用钛板螺钉治疗,17例... 【目的】对比应用解剖型锁定钛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方法】自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断为胫骨远端AO-A型骨折的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共32例。其中15例采用钛板螺钉治疗,17例采用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VAS评分及术后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2个月。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长于钛板螺钉组,但术前等待时间、住院天数少于钛板螺钉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髓内钉组与钛板螺钉组相比,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AOFAS评分、术后1年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髓内钉组优于钛板螺钉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AOF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板螺钉与髓内钉均是治疗胫骨远端AO-A型骨折的有效术式,远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髓内钉的软组织并发症较少,对踝关节活动度影响更小,康复更快,安全性更高,而钛板螺钉发生术后软组织感染的概率较大。我们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做好患者的术前评估,在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髓内钉并发症更少,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解剖型锁定钛板 髓内钉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损伤3种不同微创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明 张中 +4 位作者 孙建华 赵刚 宋华 颜华东 吕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885,共7页
背景: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一直具有挑战性,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新的选择。目前关于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之间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 背景: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一直具有挑战性,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新的选择。目前关于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之间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治疗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1名42岁健康男性的胫骨CT数据,通过相关软件建立胫骨远端横行骨折的有限元模型,根据骨折的固定原则,构建新型胫骨逆行髓内钉、胫骨顺行髓内钉、外置股骨远端外侧接骨板固定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 2019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施加载荷、数据处理,比较各模型胫骨和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1)3组模型的骨折端位移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所有模式载荷中,逆行髓内钉组位移最小,外置接骨板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平均位移最大;在800 N垂直载荷中,各组位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载荷模式下各组无显著性差异;(2)不同载荷模式下3组模型中胫骨应力均表现为胫骨中段最高,向近、远端缓慢过渡降低;胫骨干部位应力分布均呈现逆行髓内钉组最高、外置接骨板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应力最小的情况;(3)不同载荷模式下3组模型中胫骨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外置接骨板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不同载荷条件下3组模型中固定物的应力值,外置接骨板组最大,逆行髓内钉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最小;不同载荷条件下3组固定物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3种固定方式均具有良好的抗旋转能力及轴向稳定性,其中新型胫骨逆行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 逆行钉 髓内钉 外置接骨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髌上入路髓内钉结合空心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郭胜洋 王秀会 +7 位作者 付备刚 周小小 蔡攀 王明辉 沈超 高峰 高伟 汤欣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评价髌上入路髓内钉结合空心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并获得完整随访的48例胫骨远端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 目的评价髌上入路髓内钉结合空心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并获得完整随访的48例胫骨远端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手术均采用闭合复位髌上入路髓内钉结合空心钉固定。通过随访患者影像学资料及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Johner-Wruhs评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均获的12~16个月(平均13.4个月)的随访,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92.6(84~98)分,按Johner-Wruhs评分:优4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对于胫骨远端骨折合并后踝骨折,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结合空心钉固定是一种可行、安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髓内钉 髌上入路
下载PDF
胫骨逆行髓内钉在高危人群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熊远飞 刘晖 +4 位作者 许遵营 张剑平 郑振华 高建廷 吴进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逆行髓内钉(retrograde tibial intramedullary nail,RTN)治疗高危人群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AO/OTA 43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采用RTN治疗的13例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龄骨质疏... 目的探讨胫骨逆行髓内钉(retrograde tibial intramedullary nail,RTN)治疗高危人群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AO/OTA 43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采用RTN治疗的13例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龄骨质疏松症、出血性水疱、酗酒、长期吸烟、精神分裂症、开放性骨折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为(52.6±19.4)岁(16~85岁);记录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发症、拍摄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13例病人术前等待时间为(7.1±1.7)天(5~10天),手术时间为(61.1±7.1)min(52~75 min),住院时间为(12.6±1.9)天(10~16天)。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8±2.3)个月(11~18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人胫骨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5.0±0.7)个月(4~6个月),未出现内固定失效断裂、无术区持续性疼痛,AOFAS评分为(84.0±7.3)分(69~93分)。除2例病人出现手术切口浅表感染外,无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RTN是治疗高危人群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有效方式,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创伤和软组织激惹小、临床疗效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胫骨逆行髓内钉 高危人群 并发症
下载PDF
胫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附28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京东 杨洪武 +3 位作者 喻忠 王黎明 沈海琦 徐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胫骨 开放粉碎性骨折 2003年 1998年 小切口复位 内固定治疗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胫骨远端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远端不同锁定钉状态的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陈庆贺 邓玲珑 喻爱喜 《骨科》 CAS 2024年第3期235-242,共8页
目的探究胫骨远端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远端不同锁定钉状态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一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胫骨CT Dicom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构建胫骨、髓内钉、锁定钉的3D模型,然后按照髓内钉远端不... 目的探究胫骨远端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远端不同锁定钉状态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一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胫骨CT Dicom数据,应用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构建胫骨、髓内钉、锁定钉的3D模型,然后按照髓内钉远端不同锁定状态分为试验组(两枚横向锁定钉和一枚纵向锁定钉)和对照组(两枚横向锁定钉),分别给予轴向、侧向和扭转方向的不同大小的载荷,以模拟正常人体胫骨和内固定系统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应力分布没有明显差异,二者都集中在骨-螺钉结合部位,但试验组在轴向、侧向和扭转方向的不同大小的载荷下的最大等效应力均略低于对照组,在轴向300、600、900 N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4.84、49.68、74.52 MPa,对照组的为27.80、55.51、83.27 MPa;在扭转2、4、6 N/m的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4.87、290.92、431.80 MPa,对照组为146.01、292.03、434.80 MPa;在侧向300、600、900 N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09.79、419.58、629.37 MPa,对照组为210.47、420.94、631.41 MPa。在形变位移方面,两组的内固定系统都没有发生明显形变,且试验组的最大位移均略小于对照组。在轴向300、600、900 N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位移为0.0229、0.0458、0.0687 mm,对照组的为0.0241、0.0481、0.0723 mm;在扭转2、4、6 N/m的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位移为0.2178、0.4288、0.5978 mm,对照组为0.2185、0.4369、0.6072 mm;在侧向300、600、900 N载荷下,试验组的最大位移为0.9492、1.8985、2.8477 mm,对照组为0.9525、1.9050、2.8576 mm。结论通过应力和位移对比分析,在使用髓内钉固定胫骨远端骨折时,髓内钉远端固定两枚横向锁定钉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稳定性,与使用三枚锁定钉相比,两枚锁定钉能减少额外的手术时间和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要手术医生结合临床的具体情况为病人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有限元分析 髓内钉 锁定钉
下载PDF
新型三角锚复位钳与点式复位钳在髓内钉治疗长斜形或螺旋形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复位效果:一项前瞻性对比研究
15
作者 张鑫 许新忠 +1 位作者 吴钟汉 李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81-1987,共7页
目的比较三角锚复位钳和点式复位钳在髓内钉治疗长斜形或螺旋形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复位方式,分为点式复位钳复位组(n=26)和三角锚复位钳复位组(n=... 目的比较三角锚复位钳和点式复位钳在髓内钉治疗长斜形或螺旋形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复位方式,分为点式复位钳复位组(n=26)和三角锚复位钳复位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末次随访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参加了1年以上随访。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受伤机制的构成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角锚复位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低于点式复位钳组(P<0.05),而骨折复位质量则高于点式复位钳组(P<0.05),其余围术期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角锚复位钳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踝关节功能也优于点式复位钳复位组(P<0.05)。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三角锚复位钳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使用三角锚复位钳可以提高骨折复位质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有所减少,局部未见明显感染增加,是一种有效、可靠的复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复位钳 髓内钉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朱孝勇 杨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索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Pilon骨折)的两种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胫骨远端Pilon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组,对照组采用胫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 目的:探索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Pilon骨折)的两种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胫骨远端Pilon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组,对照组采用胫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影像学复位情况、术后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病人的术后影像学进行分析,按照Burwell-Charnley评价标准,对照组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2组病人根据Tornetta标准分析治疗效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Kofoed、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胫骨远端前外侧入路方式比较,Pilon骨折采用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更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踝关节功能,缩短病人的术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粉碎性骨折 前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17
作者 贾军锋 唐承杰 张挥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胫骨行CT扫描构建正常胫骨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13软件制作得到内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1)、外侧锁定钢板...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胫骨行CT扫描构建正常胫骨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13软件制作得到内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1)、外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2)。使用Ansys 14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在施加轴向力、扭转力、侧向力后,模型1和模型2的承载力及骨折断端的位移情况。结果(1)承载力:施加轴向力后,模型1不足模型2的1/6(P<0.05);施加扭转力后,模型1约是模型2的7倍(P<0.05);施加侧向力后,模型1和模型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折断端平均位移:施加轴向力后,模型1小于模型2(P<0.05);施加扭转力后,模型1大于模型2(P<0.05);施加侧向力后,模型1小于模型2(P<0.05)。结论与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型相比,胫骨远端骨折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型力学分布更均匀、稳定性更好,且骨折断端的微小位移能有效刺激骨痂再生,更利于骨折愈合,在软组织条件允许下更利于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三维有限元分析 锁定钢板 轴向压缩 四点弯曲 扭转
下载PDF
多枚克氏针多方位交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2
18
作者 鲍亚星 杨顺元 王纪湘 《实用骨科杂志》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胫腓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 克氏针 多方位交叉内固定术
下载PDF
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建福 陈才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术后X线检查示骨折对位对线均可,踝穴位置形态较为理想。术后1个月可负重行走... 目的:探讨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术后X线检查示骨折对位对线均可,踝穴位置形态较为理想。术后1个月可负重行走。术后6~12个月骨折愈合。优7例,良5例,差2例。结论: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固定牢靠且不影响软组织创面的处理,是该类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软组织创面 踝穴 X线检查
下载PDF
内、外固定结合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小忠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1835-1836,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治疗 严重粉碎 结合治疗 开放性 Pilon骨折 早期功能锻炼 长期疗效 高能量损伤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