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CSII)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对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1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CSII)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对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1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指尖血糖监测联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CSII联合CGMS,即“双C疗法”治疗。对比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值、低血糖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漂移度(MAGE)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及MA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4.49%,4/89)低于对照组(14.61%,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与CSII联合应用于T2DM,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患者治疗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疗效显著。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0.82±0.25)低于对照组的(1.3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输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4月收治的8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指导,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目的:比较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输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4月收治的8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指导,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 PG)以及睡前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输注治疗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较好,且更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CSII)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对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1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指尖血糖监测联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CSII联合CGMS,即“双C疗法”治疗。对比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值、低血糖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漂移度(MAGE)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及MA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4.49%,4/89)低于对照组(14.61%,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与CSII联合应用于T2DM,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患者治疗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疗效显著。
文摘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0.82±0.25)低于对照组的(1.3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文摘目的:比较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输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4月收治的8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指导,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 PG)以及睡前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输注治疗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较好,且更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