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柏青杨 兴桂华 +3 位作者 荣玮 徐凤琳 许琪 李织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制作一种选择性高、制作周期短、病变稳定、重复性好的胰岛A细胞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及体视学方法,研究大鼠肌注硝酸钴50mg/kg后胰岛A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注钴后2天胰岛A细胞开始出现损伤改变(P<0.0... 目的制作一种选择性高、制作周期短、病变稳定、重复性好的胰岛A细胞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及体视学方法,研究大鼠肌注硝酸钴50mg/kg后胰岛A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注钴后2天胰岛A细胞开始出现损伤改变(P<0.05),3、4天损伤最为显著(P<0.01),6天后开始再生,10天后恢复正常。胰岛内B细胞、D细胞、PP细胞及外分泌部无明显变化。结论用硝酸钴可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病变稳定,是进一步研究胰A细胞功能理想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a细胞 动物模型 硝酸钴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胰岛a细胞损伤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A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岩 梁文妹 石爱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2-356,I016,共6页
目的 探讨胰岛A细胞参与溃疡自愈调节的可能途径。 方法 应用形态计量、放射免疫测定及透射电镜方法,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A细胞的面数密度、超微结构及血清胰高血糖素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及盐水组比较,A细胞... 目的 探讨胰岛A细胞参与溃疡自愈调节的可能途径。 方法 应用形态计量、放射免疫测定及透射电镜方法,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A细胞的面数密度、超微结构及血清胰高血糖素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及盐水组比较,A细胞面数密度于溃疡后6d、10d 明显增加(P< 0.01)。溃疡后14d 开始呈减小趋势,28d 基本恢复正常。A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在溃疡后第6~14d 较明显,主要表现为:(1)细胞核增大,异染色质减少,核周隙扩张;(2)部分A 细胞粗面内质网增多,有的呈板层状排列,有的扩张成囊泡;(3)部分A 细胞内分泌颗粒增多,大小不等,密度不一。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从溃疡后14d 到21d 呈增高趋势(P< 0.01),28d 时接近正常。 结论 胰岛A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表明,它通过增加其细胞数目及增强其合成与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积极参与了胃溃疡自愈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a细胞 形态计量学 超微结构 胃溃疡 大鼠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表达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韩晶 梁文妹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免疫反应(Glu-IR)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形态计量及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大鼠海洛因依赖期间,A细胞面数密度(NA)及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盐水组比较,...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免疫反应(Glu-IR)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形态计量及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大鼠海洛因依赖期间,A细胞面数密度(NA)及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盐水组比较,A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在海洛因依赖组均增强,阳性细胞增多;A细胞的NA在海洛因依赖第38 d组明显增加,P<0.01;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在海洛因依赖第10 d、24 d、38d组均高于正常组和盐水组,P<0.01。结论A细胞通过增加细胞数和增强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参与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糖代谢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海洛因依赖 免疫组织化学 形态计量 放射免疫测定 大鼠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胰岛A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艳萍 刘健 邱学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A细胞的变化,为探讨吗啡对A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方法观察胰岛A细胞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大鼠A细胞免疫反应增强(P<0....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A细胞的变化,为探讨吗啡对A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用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方法观察胰岛A细胞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大鼠A细胞免疫反应增强(P<0.01)。结论吗啡可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胰岛a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肌电变化及肠麻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彦 林春荣 +2 位作者 张亚珍 李织 黎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865-866,共2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肌电变化,分析肠麻痹的产生机制,探讨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实验组肌注1%硝酸钴盐液,注药后动态观察大鼠空肠平滑肌电及肠麻痹出现时间。结果实验组大鼠肠... 目的观察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肌电变化,分析肠麻痹的产生机制,探讨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实验组肌注1%硝酸钴盐液,注药后动态观察大鼠空肠平滑肌电及肠麻痹出现时间。结果实验组大鼠肠电快波频率及快波出现率减少,肠电快波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即实验组肠麻痹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肠麻痹的发生与肠壁ACh减少有关,说明胰岛A细胞与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a细胞 胆碱能神经 乙酰胆碱 空肠肌电 肠麻痹
下载PDF
胰岛A细胞的功能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柏青杨 李玉霞 兴桂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2期1443-1444,共2页
关键词 血糖调节 胆碱能神经 胰岛a细胞 功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硝酸钴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及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彦 兴桂华 张亚珍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用硝酸钴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及形态改变,探讨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101只大鼠随机分成9组,对照组14只肌注生理盐水,实验组肌注1%硝酸钴盐液5ml/kg体重,分别于注药后1、2、3、4、... 目的观察用硝酸钴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及形态改变,探讨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101只大鼠随机分成9组,对照组14只肌注生理盐水,实验组肌注1%硝酸钴盐液5ml/kg体重,分别于注药后1、2、3、4、5、6、7、10天观察大鼠空肠平滑肌电,并同体取材观察室肠肌间神经丛中清亮小泡。结果注钴后2天肠电快波频率及快波出现率开始减少,3~5天减少最明显(P<0.01),6~10天逐渐增多,(P<0.01)10天后基本恢复正常。上述改变与空肠肌间神经丛中清亮小泡数量减少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1)。结论胰岛A细胞与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钴 胰岛a细胞 胆碱能神经 乙酰胆碱 空肠肌电 清亮小泡
下载PDF
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的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末梢VAChT的定量研究
8
作者 兴桂华 柏青杨 +2 位作者 张春庆 徐广有 李织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A细胞与肠胆碱能神经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硝酸钴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的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末梢VAChT阳性反应物的变化 (注钴后 1,2 ,3,4,6 ,10d) ,并进行显微图象定量分析。结果 注钴后 2d开始 ,... 目的 探讨胰岛A细胞与肠胆碱能神经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硝酸钴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的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末梢VAChT阳性反应物的变化 (注钴后 1,2 ,3,4,6 ,10d) ,并进行显微图象定量分析。结果 注钴后 2d开始 ,VAChT阳性反应物显著减少 (P <0 0 5 ) ;尤以 3,4d后最为显著 (P <0 0 1) ,10天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a细胞 硝酸钴 肌间神经丛 小泡乙酰胆碱转运体 定量研究 免疫组化sp方法-胰腺
下载PDF
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致大鼠心率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孙世晓 贾明明 +2 位作者 刘泓雨 姜海英 曲丽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胰岛A细胞被选择性破坏后大鼠心率的变化,探讨胰腺A细胞和心迷走神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皮下注射硝酸钴方法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并动态观察注药后大鼠心率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注钴后大鼠心率明显加快,并且在3、4、... 目的:观察胰岛A细胞被选择性破坏后大鼠心率的变化,探讨胰腺A细胞和心迷走神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皮下注射硝酸钴方法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并动态观察注药后大鼠心率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注钴后大鼠心率明显加快,并且在3、4、5天时心率加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坏胰岛A细胞后大鼠心率加快,该结果提示,在正常机体内胰岛A细胞能使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a细胞 胆碱能神经 心率
下载PDF
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的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末梢的超微结构变化
10
作者 兴桂华 柏青杨 +2 位作者 崔长海 徐凤琳 李织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A细胞与肠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接受硝酸钴作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的大鼠动物模型,观察注入钴1、2、3、4、6、10天后,空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终末乙酰胆碱(Ach)的超微结构变化,并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注钴后2天,清亮... 目的探讨胰岛A细胞与肠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接受硝酸钴作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的大鼠动物模型,观察注入钴1、2、3、4、6、10天后,空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终末乙酰胆碱(Ach)的超微结构变化,并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注钴后2天,清亮小泡数明显减少(P<0.05),以第3、4、天减少最为明显(P<0.01)。注钴后6天,清亮小泡数仍在减少(P<0.05)。10天后,清亮小泡数基本恢复正常。上述改变与胰岛A细胞所占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6,P<0.05)。结论注钴后,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的清亮小泡数,其变化与胰岛A细胞的损伤有关,提示胰岛A细胞与肠胆碱能神经的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钴 胰岛a细胞 肌间神经丛 乙酰胆碱突触小泡 超微结构 胰腺
下载PDF
降糖灵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及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彦 林春荣 +3 位作者 张亚珍 兴桂华 李织 黎全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12期1411-1412,共2页
目的 观察用降糖灵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及形态改变 ,探讨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将 73只大鼠随机分为 7组 ,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 ,实验组肌注1%降糖灵盐液 5ml/kg ,分别于注药后 1、2、3、4... 目的 观察用降糖灵选择性破坏胰岛A细胞大鼠空肠胆碱能神经功能及形态改变 ,探讨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将 73只大鼠随机分为 7组 ,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 ,实验组肌注1%降糖灵盐液 5ml/kg ,分别于注药后 1、2、3、4、5、6d观察大鼠空肠平滑肌肌电变化 ,并同体取材观察空肠肌间神经丛中清亮小泡。结果 注射降糖灵后 1d肠电快波频率及快波出现率开始减少 ,3~ 4d减少最明显(P <0 0 1) ,5~ 6d逐渐增多。上述改变与空肠肌间神经丛中清亮小泡数量减少呈显著正相关 (r =0 90 ,P<0 0 1)。结论 胰岛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功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a细胞 胆碱能神经 乙酰胆碱 空肠肌电 清亮小泡 降糖灵
原文传递
硝酸钴对大鼠胰岛细胞损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柏青杨 兴桂华 +3 位作者 张春庆 徐广有 张亮 李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483-484,共2页
目的 观察硝酸钴对大鼠胰岛A细胞的选择性损伤作用。方法 将 42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 6只肌注生理盐水 ,实验组肌注 1%硝酸钴盐液 5ml/kg体重 ,分别于注药后 1、2、3、4、6、10天取胰尾部 ,制成石蜡切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 观察硝酸钴对大鼠胰岛A细胞的选择性损伤作用。方法 将 42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 6只肌注生理盐水 ,实验组肌注 1%硝酸钴盐液 5ml/kg体重 ,分别于注药后 1、2、3、4、6、10天取胰尾部 ,制成石蜡切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体视学分析。结果 注钴后 2天胰岛A细胞开始出现损伤改变 (P <0 .0 5 ) ,3、4天损伤最为显著 (P <0 .0 0 1) ,6天后开始再生 ,10天后恢复正常 ,胰岛内B细胞、D细胞、PP细胞无明显变化 ,结论 用硝酸钴可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 ,病变稳定 ,选择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钴 胰岛a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体视学 胰岛细胞损伤
下载PDF
大鼠胰岛甲硫氨酸脑啡肽免疫细胞化学的阳性显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胜洪 张亦农 +3 位作者 李肇春 刘子龙 肖道恒 王庆堂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23-227,共5页
本实验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尚度敏感的免疫金银法,对大鼠胰腺石蜡切片,用相邻切片比较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发现在大鼠胰岛A细胞内,呈现出甲硫氨酸脑啡肽的阳性免疫反应。根据文献报道,胰岛内分泌细胞十还有几种其它的调节肽类的... 本实验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尚度敏感的免疫金银法,对大鼠胰腺石蜡切片,用相邻切片比较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发现在大鼠胰岛A细胞内,呈现出甲硫氨酸脑啡肽的阳性免疫反应。根据文献报道,胰岛内分泌细胞十还有几种其它的调节肽类的物质存在,可以推测,胰岛内分泌功能受较复杂的神经体液(包括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机制的影响。文中对甲硫氨酸脑啡肽与其它神经肽类物质在胰岛A细胞中共存的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胰岛a细胞 M-ENK ICC
下载PDF
降糖灵对胰岛A细胞毒性作用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柏青杨 兴桂华 +4 位作者 荣玮 张春庆 李玉霞 许琪 李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 探讨降糖灵对胰岛A细胞毒性作用的选择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及体视学方法 ,研究大鼠肌注降糖灵 50mg/kg后胰岛细胞的形态变化。 结果 肌注降糖灵 2d后胰岛A细胞有损伤改变 (P <0 0 5) ,4d后恢复。胰岛内B细... 目的 探讨降糖灵对胰岛A细胞毒性作用的选择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及体视学方法 ,研究大鼠肌注降糖灵 50mg/kg后胰岛细胞的形态变化。 结果 肌注降糖灵 2d后胰岛A细胞有损伤改变 (P <0 0 5) ,4d后恢复。胰岛内B细胞、D细胞、PP细胞及外分泌部无明显变化。结论 降糖灵可选择性破坏大鼠胰岛A细胞 ,病变稳定、选择性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灵 胰岛a细胞 毒性作用 形态计量学 大鼠
原文传递
不同月龄组大鼠胰岛A和B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群 李良庆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不同月龄组大鼠胰岛A和B细胞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胰岛细胞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定量方法对不同月龄组大鼠胰腺组织不同部位的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幼年组... 目的观察胰岛不同月龄组大鼠胰岛A和B细胞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胰岛细胞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定量方法对不同月龄组大鼠胰腺组织不同部位的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幼年组大鼠胰岛细胞的免疫反应阳性染色面积大于成年组和老年组;幼年组大鼠胰岛细胞的数量多于成年组和老年组;大鼠胰尾胰岛细胞的免疫反应阳性染色面积大于胰头和胰体,大鼠胰尾胰岛细胞的数量多于胰头和胰体。结论幼年鼠胰尾的胰岛细胞功能好、数量多,认为在胰岛移植手术中对供体的选择应以幼年胰尾的胰岛细胞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LMH对脑损伤后大鼠胰岛细胞及血糖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李艳萍 李强 +3 位作者 姚炜 史福军 唐军民 唐岩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观察L 盐酸赖氨酸(LMH)对脑损伤后大鼠胰高血糖素细胞(A)、胰岛素细胞(B)和生长 抑素细胞(D)及血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落体法致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立刻一次腹腔注射LMH,24h 后断头处死全部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目的 观察L 盐酸赖氨酸(LMH)对脑损伤后大鼠胰高血糖素细胞(A)、胰岛素细胞(B)和生长 抑素细胞(D)及血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落体法致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立刻一次腹腔注射LMH,24h 后断头处死全部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LMH对脑损伤后大鼠胰岛A、B和D细胞的影响;用生化分 析仪测定血糖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脑损伤组大鼠胰岛A、D细胞免疫反应明显增强(P<0.05),胰岛B 细胞免疫反应明显减弱(P<0.05),血糖含量明显增高(P<0.05)。LMH组大鼠胰岛A细胞免疫反应明显 弱于脑损伤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胰岛B、D细胞免疫反应与脑损伤组无 明显差异(P>0.05);LMH组血糖含量低于脑损伤组(P<0.01)。结论 LMH在大鼠脑损伤过程中可能 参与了胰岛A细胞功能的调节,并产生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大鼠 血糖含量 免疫反应 D细胞 胰岛a细胞 对照组 目的观 结论 参与
下载PDF
胰腺内分泌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关系的探讨——迷走神经背核VAChT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杰 兴桂华 +2 位作者 刘婷 梅双 李织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探讨胰腺内分泌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的关系。方法 选用硝酸钴选择性破坏大鼠胰腺A细胞 ,并用特异性较强的VAChT抗血清 ,从形态学上观察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在延脑迷走神经背核的变化。结果 模型大鼠VAChT免疫反应明显减弱。结论 ... 目的 探讨胰腺内分泌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的关系。方法 选用硝酸钴选择性破坏大鼠胰腺A细胞 ,并用特异性较强的VAChT抗血清 ,从形态学上观察模型大鼠胆碱能神经在延脑迷走神经背核的变化。结果 模型大鼠VAChT免疫反应明显减弱。结论 内源性乙酰胆碱的变化与胰腺A细胞损伤有关 ,提示胆碱能神经除受其上级中枢调节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HT 胰岛a细胞 胆碱能神经 迷走神经背核 小泡乙酰胆硷转运体 免疫组织化学 胰腺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在胰岛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莉华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4期184-186,共3页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性神经递质的γ-氨基丁酸(GABA)也存在于胰腺等外周器官中,且在胰腺中浓度最高,与CNS相近。GABA通过两种受体——GABA AR和GABA BR发挥作用。血糖升高时,GABA通过Akt激活导致GABA ARβ亚基磷酸化使细胞膜超极...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性神经递质的γ-氨基丁酸(GABA)也存在于胰腺等外周器官中,且在胰腺中浓度最高,与CNS相近。GABA通过两种受体——GABA AR和GABA BR发挥作用。血糖升高时,GABA通过Akt激活导致GABA ARβ亚基磷酸化使细胞膜超极化关闭电压门控Ca ^2+通道(VGCC)并抑制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GABA AR介导的Ca ^2+依赖性PI3K/Akt通路是胰岛B细胞GABA转运主要的介质。GABA BR通过活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介导cAMP/PAK信号通路,高糖浓度时GABA BR抑制胰岛素分泌而血糖浓度低时则无此作用。GABA BR可调节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B细胞存活和增殖。在1型糖尿病(T1DM)动物模型中,GABA具有保护胰岛B细胞的数量,阻止糖尿病发生的作用;在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中,GABA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在人体试验中,口服GABA增加了移植细胞的增殖,减少了细胞凋亡。GABA系统是胰岛潜在的治疗靶点,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受体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糖尿病治疗
下载PDF
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看DPP-4抑制剂的疗效优势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蜀红 余学锋 《药品评价》 CAS 2012年第34期20-23,共4页
目前2型糖尿病的流行的日趋严重,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近年糖尿病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在2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15.5%。UKPDS研究表明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明显减少2型... 目前2型糖尿病的流行的日趋严重,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近年糖尿病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在2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15.5%。UKPDS研究表明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以及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肠促胰素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20
作者 李新举 《陕西肿瘤医学》 1999年第2期120-121,共2页
胰岛内有多种内分泌细胞,分泌不同的肽激素。不同的细胞形成的肿瘤,可造成各种不同的综合征或症候群。本文综述了一种临床少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胰高血糖素瘤,旨在探讨其转归,以提高认识。
关键词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胰腺内分泌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