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筛查试验方法学评价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桂晔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调查2012—2014年南阳地区无偿献血者TP抗体筛查阳性情况及人群分布特征,探讨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方法的质量评价。方法 2012—2014年南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采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调查TP抗体阳性人群... 目的调查2012—2014年南阳地区无偿献血者TP抗体筛查阳性情况及人群分布特征,探讨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方法的质量评价。方法 2012—2014年南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采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调查TP抗体阳性人群分布特点;留取经TPPA确证的95例阳性标本,81例阴性对照标本,同时进行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通过筛查试验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对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4年南阳市无偿献血TP抗体阳性率为0.29%。TP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2014年与2012年TP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4年献血人群TP抗体阳性分布: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T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人群T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学生团体和军人团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稳定工作人群T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稳定工作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3.8%,总符合率为94.3%。双试剂TP抗体筛查试验与确证试验(TPPA)一致性检验中,一致性非常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86,P<0.001)。结论根据南阳市献血人群分布特点,选择低危人群,引导他们成为血液制品的主要来源,同时,提高实验室筛查试验效能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酶联免疫法 方法学评价 梅毒螺旋体凝胶凝集试验 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凌聪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596份标本,其中57例确诊为梅毒感染。结果:ELL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之间... 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596份标本,其中57例确诊为梅毒感染。结果:ELL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98.1%和91.2%,97.2%;TRWST与ELISA法、TPPA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LISA法和TPPA法在临床的诊断中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 胶凝集试验
下载PDF
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春梅 《临床研究》 2014年第11期2-2,6,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凝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制定出结合实际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案。方法同时采用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RPR、ELISA、T...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凝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制定出结合实际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案。方法同时采用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最高,漏诊率为0,特异度也高达98%。结论 RPR、ELISA、TPPA三种方法联合检测是临床工作中梅毒筛查和诊断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凝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欣俞 赵晋文 +5 位作者 张延海 高雅婷 孙斌 高德禄 魏殿军 郭奕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09-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于梅毒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分析及评价。方法纳入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河北燕达医院应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对梅毒筛查结果为1≤S/CO<10的... 目的探讨应用于梅毒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分析及评价。方法纳入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河北燕达医院应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对梅毒筛查结果为1≤S/CO<10的弱反应性的190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CMIA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分别对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以及漏诊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Architect i2000 CMIA初筛S/CO值1~10反应性结果190例,选用TPPA,RPR及TP-WB三种梅毒检测试验方法复核,对四种梅毒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梅毒抗体免疫印迹法(TP-WB)检测结果为确认实验标准,检出56例阳性,134例阴性。确证试验显示为56例阳性(占29.5%)。CMIA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75.3%(143/190);TPPA结果与TP-WB阳性符合率为28.4%(54/190),误诊率为66.42%(89/134),漏诊率为3.57%(2/56),阴性预测值为95.74%(45/47),RPR现正感染阳性预测值100%(2/2),阴性预测值为100%(188/188)。结论在梅毒血清临床样本筛查中出现弱反应性结果时,对于检测弱反应性结果不一致的标本应首选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确证,避免临床诊断中漏诊或者误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梅毒螺旋体凝颗粒凝集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梅毒抗体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The First Report on Sero-Prevalence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Working Horses and Donkeys in the Sudan
5
作者 Shadia Mohamed Ahmed Abdalla Mohamed Ibrahim +3 位作者 Nabaa Kamal Alshafie Rabab Haroun Mohammed Ahmed Ali Ismail Tamador Elkhansa Elnour Angara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3年第12期1284-1287,共4页
A serological survey of Toxoplasma gondii was conducted using LAT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on 205 sera collected from working horses and donkeys in Khartoum State, Sudan. The overall sero-prevalence of the investi... A serological survey of Toxoplasma gondii was conducted using LAT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on 205 sera collected from working horses and donkeys in Khartoum State, Sudan. The overall sero-prevalence of the investigated equines was 32.7%. Antibodies to T. gondii were found in 38% of 100 horses and 27.6% of 105 donkeys. The titers were 1:2 (4 heads), 1:4 (11 heads), 1:8 (13 heads), 1:16 (17 heads), 1:32 (5 heads), 1:64 (10 donkeys) and 1:128 (7 donkeys). Neither the area nor animal speci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vestigated groups. However, age was reported to show significant (P 〈 0.05) effect on equine toxoplasmosis in the Suda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equine toxoplasmosis in the Sud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xoplasma gondii EQUINES SERO-PREVALENCE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Sudan.
下载PDF
梅毒抗原血清学试验筛查在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洪理泉 胡侠翔 +4 位作者 张腊红 钟文英 刘玉华 高缨 陈兆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逆向筛查程序方案,分析其在实验室诊断及梅毒筛查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同时对2015年1至6月... 目的探讨梅毒逆向筛查程序方案,分析其在实验室诊断及梅毒筛查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同时对2015年1至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各门诊及病房梅毒筛查者23 389份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为标准,方法间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通过各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的比较,分析TP-ELISA作为初筛方法的梅毒逆向筛查程序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统计TP-ELISA的S/CO值与TPPA阳性结果的相关性,简化逆向筛查程序。结果 23 389份标本中,TPPA筛查阳性率为3.38%(790份),TP-ELISA、TRUST筛查阳性率分别为3.63%(849份)、1.89%(443份)。TP-ELISA与TPPA在梅毒筛查时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K=0.954),TRUST与TPPA一致性一般(K=0.693),TP-ELISA的灵敏度为99.1%,大于TRUST的灵敏度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发现,当TP-ELISA的S/CO值≥5.0时,其结果与TPPA结果完全一致;当TP-ELISA的S/CO值分布在1.0-4.99之间时,有66例假阳性;当TP-ELISA的S/CO值≤1.0时,所有样本中存在7例假阴性(6例样本TRUST阳性)。结论 TRUST敏感度较低,单独作为梅毒筛查不利于大量隐性梅毒患者的发现;TP-ELISA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与TPPA一致,其操作简单,可以自动化批量检测,成本低,适用于临床大样本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逆向筛查程序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颗粒胶凝集试验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立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策略。方法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梅毒特异性抗体确证方法,采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抗体S/CO值,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策略。方法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梅毒特异性抗体确证方法,采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抗体S/CO值,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S/CO与TPPA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探讨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S/CO复检范围,确保CMIA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准确性,对TPPA复检结果不一致样本进行免疫印迹(WB)检测。结果对29 472份血清样本进行梅毒抗体筛查,CMIA检出1 026例阳性,阳性检出率3.48%(1 026/29 472);TPPA法检出891例阳性,阳性检出率3.02%(891/29 472),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抗体CMIA S/CO与TPPA法结果符合率比较:CMIA检测阴性样本:0~0.70 S/CO组阴性符合率100%(27 432/27 432);0.70~1.00 S/CO组阴性符合率99.51%(1 009/1 014);CMIA检测阳性样本:低值1.0~5.0 S/CO组阳性符合率62.09%(208/335),中值5.0~10.0 S/CO组阳性符合率90.08%(118/131),高值≥10.0 S/CO组阳性符合率100%(560/560),随着梅毒抗体浓度的升高,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也逐渐升高,低值组与高值组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5例CMIA S/CO与TPPA检测结果不一致样本,用免疫印迹法确证与TPPA结果一致。结论 CMIA检测梅毒抗体S/CO的低值样本,尤其是对于检测值在灰区0.7~1.0 S/CO及1.0~10.0 S/CO之间的样本需做TPPA确证实验进行复检,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凝颗粒凝集试验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