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抑素和胶原Ⅹ Ⅷ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的表达
1
作者 张玉英 李春梅 +1 位作者 张之芬 李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和胶原ⅩⅧ在急性心肌缺血后的表达。方法采用心肌梗死大鼠作为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心肌梗死大鼠分别在术后第7、14、21、28天处死,留取梗死边缘存活心肌,采用ELISA和RT-PCR技术检测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和胶原ⅩⅧ水平,采...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和胶原ⅩⅧ在急性心肌缺血后的表达。方法采用心肌梗死大鼠作为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心肌梗死大鼠分别在术后第7、14、21、28天处死,留取梗死边缘存活心肌,采用ELISA和RT-PCR技术检测缺血心肌中内皮抑素和胶原ⅩⅧ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内皮抑素在心肌内的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内皮抑素和胶原ⅩⅧ在梗死7d后表达明显增加,至28d缺血心肌内仍有内皮抑素和胶原ⅩⅧ的表达。免疫组化显示内皮抑素弥散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结论内皮抑素和胶原ⅩⅧ在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内的表达提示内皮抑素和胶原ⅩⅧ在心肌损伤后心肌内血管新生和冠脉侧支循环形成方面起重要的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心肌 内皮抑素 胶原ⅹ
下载PDF
益气化瘀补肾方对退变椎间盘细胞蛋白聚糖和Ⅹ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具宝 赵红云 +5 位作者 赵永见 周泉 李宁 许鹏 施杞 王拥军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138-1144,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退变椎间盘细胞蛋白聚糖和Ⅹ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行颈椎减压融合手术摘除的退变椎间盘组织块,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细胞;SD大鼠10只,灌胃制备...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退变椎间盘细胞蛋白聚糖和Ⅹ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行颈椎减压融合手术摘除的退变椎间盘组织块,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细胞;SD大鼠10只,灌胃制备大鼠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取传代第1代的退变椎间盘细胞,分为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高浓度组(20%)、中浓度组(10%)、低浓度组(5%)及相应体积比浓度氯化钠溶液血清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对椎间盘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给药时间点各组椎间盘细胞蛋白聚糖和Ⅹ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第1代退变椎间盘细胞传代第6天时细胞增殖达到顶峰,8d后开始下降,故选择细胞传代第6天为给药干预时间点。与对照血清比较,不同浓度的益气化瘀补肾方血清可促进退变椎间盘细胞的增殖(P<0.01),提高退变椎间盘细胞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P<0.01),并下调Ⅹ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1),且以中浓度的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通过调节退变椎间盘的胶原及蛋白多糖的表达而产生有效防治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中草药 椎间盘 蛋白聚糖 胶原ⅹ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1-34)对卵巢切除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Ⅰ型胶原及Ⅹ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骆阳 齐璨 +1 位作者 罗鹏远 梁少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Ⅰ型胶原及Ⅹ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及卵巢切除+甲状旁腺素(1-34...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对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Ⅰ型胶原及Ⅹ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及卵巢切除+甲状旁腺素(1-34)组(OVX+PTH)。OVX组及OVX+PTH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12周,OVX+PTH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PTH(1-34)(30μg·kg-1·d-1)。连续用药12周后,处死大鼠并收集标本。各组大鼠软骨终板行van Gieson染色及组织学观察,Ⅰ型胶原及Ⅹ型胶原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软骨终板经van Gieson染色显示,Sham组软骨终板形态正常,而OVX组软骨终板内可见大量骨样组织形成,并且在骨样组织中可见髓腔形成及血细胞的出现,OVX+PTH组软骨终板内可见少量骨样组织形成及少量髓腔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OVX组软骨终板内Ⅰ型胶原及Ⅹ型胶原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5),而OVX+PTH组Ⅰ型胶原及Ⅹ型胶原表达显著低于OVX组(P<0.05)。结论皮下注射甲状旁腺素(1-34)可有效抑制OVX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Ⅰ型胶原及Ⅹ型胶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软骨终板 Ⅰ型 胶原ⅹ 甲状旁腺素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Ⅹ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保中 邱贵兴 吴志宏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8年第Z1期295-300,共6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波刺激下骨折处Ⅰ、Ⅹ型胶原的基因表达规律,从分子水平探索低强度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采用左右自身对照。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分为6组。右侧骨折处每日行超声刺激20min,左... 目的研究低强度超声波刺激下骨折处Ⅰ、Ⅹ型胶原的基因表达规律,从分子水平探索低强度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采用左右自身对照。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分为6组。右侧骨折处每日行超声刺激20min,左侧不行刺激。分别于术后3、7、10、14、21、28d取骨折处骨痂及纤维组织,进行骨痂厚度的测量和组织学观察。RT-PCR方法半定量分析Ⅰ、Ⅹ型胶原mRNA的表达规律。结果自术后10d开始至28d,实验侧的骨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侧。术后10、14、21、28d HE染色显示成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提早出现而且量多,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Ⅰ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14、21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软骨内细胞外基质蛋白合成增加,增加新骨基质的含量。Ⅹ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14d明显高于对照侧,术后21d达高峰,然后下降。结论低强度超声波作用可以增加骨折处骨痂含量,其加快骨折愈合通过刺激骨痂增生,使矿化过程提前发生所致。低强度超声波刺激可以增加Ⅰ、Ⅹ型胶原的mRNA含量,促使软骨内成骨过程中软骨细胞的增多和细胞外基质的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波 骨折愈合 Ⅰ型 基因表达
下载PDF
Ⅹ型胶原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况 柳俨哲 +4 位作者 王子政 王瑨 张雪倩 经纬 胡明根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73-376,394,共5页
目的探讨Ⅹ型胶原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2016年11月-2017年5月的20例胰腺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Ⅹ型胶原蛋白α1链(colla... 目的探讨Ⅹ型胶原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2016年11月-2017年5月的20例胰腺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Ⅹ型胶原蛋白α1链(collagen type X alpha 1 chain,COL10A1)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组织芯片中的63例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OL10A1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OL10A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COL10A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11.5±4.9vs2.0±0.9,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中COL10A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58.7%vs23.8%,P<0.01)。COL10A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和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均>0.05),COL10A1的高表达与T分期较高(P=0.001)、N分期较高(P=0.014)相关,并且胰腺癌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P<0.001)。结论COL10A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COL10A1在胰腺癌中表达上调,且与胰腺癌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胰腺癌 预后
下载PDF
Ⅹ型胶原蛋白α1通过激活黏着斑激酶通路影响前列腺癌的进展
6
作者 丁亚飞 司马晨阳 +4 位作者 冯源康 刘景明 杨文龙 黄珍林 顾朝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Ⅹ型胶原蛋白α1(COL10A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497例前列腺癌组织和52例前列腺正常组织中基因COL10A1的表达差异。将人源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转染空载... 目的探讨Ⅹ型胶原蛋白α1(COL10A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497例前列腺癌组织和52例前列腺正常组织中基因COL10A1的表达差异。将人源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转染空载质粒和COL10A1过表达质粒, 转染2 d后, 使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验证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细胞的迁移能力, 采用蛋白质印迹实验探索COL10A1与p-DDR2之间的关系, 并验证其对黏着斑激酶(FAK)通路的影响。两实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实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细胞EdU着色细胞比例低于实验组[22RV1:(14.760±2.255)%比(53.850±4.463)%, t=7.816, P<0.05;DU145:(20.560±3.198)%比(65.470±2.857)%, t=10.470, P<0.05]、培养96 h后吸光度低于实验组(22RV1:2.076±0.090比2.538±0.075, F=27.820, P<0.05;DU145:2.194±0.078比2.856±0.087, F=190.700, P<0.05)、克隆形成数低于实验组(22RV1:48.330±5.364比162.700±13.120, t=8.067, P<0.05;DU145:132.000±12.100比297.300±17.320, t=7.825, P<0.05)、划痕愈合率低于实验组[22RV1:(21.330±1.202)%比(31.330±1.453)%, t=5.303, P<0.05;DU145:(25.330±0.882)%比(48.670±2.906)%, t=7.683, P<0.05]、迁移细胞数低于实验组(22RV1:55.670±4.910比154.000±6.557, t=12.000, P<0.05;DU145:28.330±5.608比90.330±11.050, t=5.003, P<0.05)。同时, COL10A1能显著增加p-DDR2蛋白的表达(22RV1:0.621±0.010比0.690±0.017, t=3.417, P<0.05;DU145:0.557±0.010比0.734±0.010, t=12.580, P<0.05)、升高FAK蛋白的表达(22RV1:0.487±0.008比0.608±0.005, t=13.530, P<0.05;DU145:0.441±0.010比0.511±0.011, t=4.658, P<0.05)。结论 COL10A1能够通过DDR2/FAK轴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蛋白 黏着斑激酶 盘状结构域受体酪氨酸激酶2
原文传递
Ⅹ型胶原蛋白α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的影响
7
作者 彭景 刘相萍 +4 位作者 宋洪明 毛艳 刘加秀 周泉 王海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68-673,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中Ⅹ型胶原蛋白α1(COL10A1)的表达及其潜在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在线分析工具探索COL10A1在TNBC中的表达并在乳腺癌细胞中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利用小干扰RNA(siRNA)与...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中Ⅹ型胶原蛋白α1(COL10A1)的表达及其潜在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在线分析工具探索COL10A1在TNBC中的表达并在乳腺癌细胞中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利用小干扰RNA(siRNA)与重组过表达质粒GV703-COL10A1转染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BT-549,获得COL10A1敲低实验组(Si-COL10A1)和对照组(Si-NC)、过表达实验组(OE-COL10A1)和对照组(NC)的细胞。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细胞活力测定、平板克隆、划痕实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采用体外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生信分析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NBC中COL10A1高表达,且与更差的总生存期(OS)、无复发生存期(RFS)相关。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COL10A1敲降组MDA-MB-231、BT-549细胞克隆形成率[(10.47±0.91)、(11.10±1.35)%]明显低于其对照组[(16.77±2.33)%、(18.43±2.40)%,t=4.373、4.609,P<0.05);COL10A1过表达后两细胞克隆形成率[(21.50±0.62)%、(27.83±3.72)%]明显高于其对照组[(15.23±2.79)%、(19.40±1.47)%,t=3.792、3.648,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COL10A1敲降组MDA-MB-231、BT-549细胞的划痕愈合率[(17.00±1.07)%、(15.38±0.89)%]明显低于其对照组[(30.58±1.88)%、(23.78±1.58)%,t=6.284、4.636,P<0.01];COL10A1过表达后两细胞划痕愈合率[(47.40±3.09)%、(41.26±4.33)%]高于其对照组[(34.48±2.03)%、(21.80±1.03)%,t=3.491、4.737,P<0.01]。在细胞迁移实验中,COL10A1敲降组MDA-MB-231、BT-549细胞进入下室的数量[(151.70±33.25)、(76.67±10.41)个]低于对照组[(378.00±26.51)、(303.70±15.50)个,t=9.219、21.060,P<0.01];COL10A1过表达后两细胞进入下室的数量[(1519.00±144.10)、(551.00±61.65)个]高于对照组[(426.30±46.07)、(288.30±27.57)个,t=12.510、6.736,P<0.01]。COL10A1过表达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HUVEC,细胞成管的交叉点数和总主干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OL10A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COL10A1可以增强TNBC细胞MDA-MB-231和BT-549的增殖和迁移活性,并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蛋白α1 增殖 迁移 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中DNA甲基化调控Ⅹ型胶原表达
8
作者 罗新乐 朱伟民 +3 位作者 张昊 胡亚威 陈少初 龚铭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在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诱导成软骨分化过程中,探讨Ⅹ型胶原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揭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成软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6例来源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患者的腰椎椎体骨髓间充质... 目的在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诱导成软骨分化过程中,探讨Ⅹ型胶原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揭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成软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6例来源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患者的腰椎椎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心沉淀法进行细胞微球培养,用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2%胎牛血清(FBS)的高糖细胞培养基(DMEM)进行成软骨诱导并作为实验组(3例);在该诱导液中加入5’-氮杂胞苷(5’-AZA)作为诱导组(3例);不含TGF-β3的2%胎牛血清的高糖细胞培养基的为对照组(3例)。在分化3 d后进行定量PCR,检测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及Ⅹ型胶原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改变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及多样本间的均数比较(q检验)分析基因水平表达差异;组间DNA甲基化水平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Ⅹ型胶原的启动子区域可能存在CpG富集区域,在含有5’-氮杂胞苷的成软骨诱导分化过程中,Ⅹ型胶原表达逐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526,P<0.001),而Ⅹ型胶原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66,P<0.01)。结论在体外诱导人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参与维持Ⅹ型胶原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降低,分化能力得到增强;提示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是影响干细胞分化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抑制 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胶原ⅹ
原文传递
吉非替尼对骨折愈合中Ⅰ、Ⅱ及Ⅹ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袁功武 兰生辉 +2 位作者 曾文波 刘曦明 聂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9-944,共6页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中Ⅰ、Ⅱ及Ⅹ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选择48只雄性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灌胃予以溶于0.5%甲基纤维素...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中Ⅰ、Ⅱ及Ⅹ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选择48只雄性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灌胃予以溶于0.5%甲基纤维素的吉非替尼100 mg/(kg·d),对照组予以0.5%甲基纤维素。术后7、14、21、28 d取血清、骨痂组织及股骨,行ELISA检测血清PINP及CTX,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Ⅰ、Ⅱ及Ⅹ型胶原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改良Masson染色对骨痂组织中的胶原蛋白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Ⅰ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7、14 d高于对照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14、21 d高于对照组,Ⅹ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7、14、21 d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INP含量于骨7、14、21 d高于对照组,血清CTX含量在第7 d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改良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第7、14、21 d基质中胶原纤维量多。[结论]通过吉非替尼抑制EGFR信号通路,增加了早期骨折部位骨痂中Ⅰ、Ⅱ及Ⅹ型胶原mRNA的含量,促进了早期骨痂中Ⅰ、Ⅱ及Ⅹ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信号通路 吉非替尼 骨折愈合 Ⅰ型 Ⅱ型
原文传递
瘦素对ATDC5细胞Ⅹ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洋 马宁 +7 位作者 别连钰 王婷婷 蒋茹 马云峰 张晒 赵丽东 邢立新 肖建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9,共4页
为了研究瘦素对ATDC5细胞Ⅹ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试验分别用0(对照),10,100 ng/mL三种不同浓度的瘦素刺激ATDC5细胞,培养21天时,采用RT-PCR法检测ATDC5细胞Ⅹ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Western-blot法检测Ⅹ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瘦... 为了研究瘦素对ATDC5细胞Ⅹ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试验分别用0(对照),10,100 ng/mL三种不同浓度的瘦素刺激ATDC5细胞,培养21天时,采用RT-PCR法检测ATDC5细胞Ⅹ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Western-blot法检测Ⅹ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瘦素浓度增高,Ⅹ型胶原mRNA表达量增加,且瘦素浓度为100 ng/mL时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相比,Ⅹ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在瘦素浓度为10 ng/mL和100 ng/mL时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且两组之间差异也极显著(P<0.01)。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较高浓度的瘦素会促进ATDC5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ATDC5细胞 细胞肥大 骨形成
原文传递
血清COL4A3、COL10A1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11
作者 典辉 何明长 崔路洗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第23期4328-43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蛋白α3(COL4A3)、Ⅹ型胶原蛋白(COL10)A1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癌并计划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共163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血清COL...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蛋白α3(COL4A3)、Ⅹ型胶原蛋白(COL10)A1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癌并计划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共163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血清COL4A3、COL10A1水平,术后随访5 a统计复发转移情况。分析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以及COL4A3、COL10A1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价值。结果随访5 a,期间失访4例,复发转移50例,复发转移率31.45%,复发转移组TNM分期Ⅱ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5个、术后未进行内分泌治疗和术后未进行辅助放疗比率、血清COL10A1水平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血清COL4A3水平低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两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5个、高水平COL10A1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COL4A3是保护因素(P<0.05)。COL4A3、COL10A1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临界值分别为3.26、4.27μg·L^(-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0.717,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3,高于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OL4A3、COL10A1水平增高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有关,联合COL4A3、COL10A1可提高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Ⅳ型蛋白α3 蛋白A1 复发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胶原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建 李大鹏 赵国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关节疾病,其病变特点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软骨反应性骨质增生,目前世界发病率在5%~10%左右[1],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70%,80岁以上人群中约90%有O...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关节疾病,其病变特点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软骨反应性骨质增生,目前世界发病率在5%~10%左右[1],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70%,80岁以上人群中约90%有OA的影像学表现[2]。现在OA的病因还没有完全确定,性别、遗传因素、年龄、肥胖、关节外伤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其发病原因[3]。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关节软骨中的I型胶原、II型胶原、X型胶原在O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这几种重要的胶原蛋白在OA发病过程中变化的研究综述如下,以期为OA的发病机制以及对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关节 Ⅰ型 Ⅱ型 胶原ⅹ 综述
原文传递
桃仁-红花药对对动静力失衡性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艺儒 唐德志 +3 位作者 梁倩倩 徐浩 赵永见 郑为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桃仁-红花药对对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美洛昔康组、桃仁-红花药对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美洛昔康组、桃仁-红花药对组通过手术方法建... 目的探讨桃仁-红花药对对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美洛昔康组、桃仁-红花药对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美洛昔康组、桃仁-红花药对组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动静力失衡性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假手术组切开皮肤后不做进一步操作。造模12周后,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美洛昔康组、桃仁-红花药对组每日分别给予等量美洛昔康悬浊液、桃仁-红花煎剂灌胃,连续给药30 d后处死全部大鼠,完整取出C_(4/5)、C_(6/7)椎间盘。C_(4/5)椎间盘固定、切片,ABOG染色法观察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type Ⅱ collagen,Col Ⅱ)、X型胶原(type X collagen,Col X)蛋白的表达情况;C_(6/7)椎间盘提取总mRNA,实时定量PCR检测Col Ⅱ、Col 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桃仁-红花药对组上调软骨终板细胞Col Ⅱ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软骨终板细胞Col X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仁-红花药对可以抑制动静力失衡性大鼠椎间盘退变中的软骨终板退变,进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椎间盘 退变 软骨终板 Ⅱ型
下载PDF
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髋臼软骨复合体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小明 王恩波 +3 位作者 李建军 周春芳 赵群 张立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6-840,共5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下肢伸直襁褓体位的大鼠动物模型及对实验动物进行大体标本及病理研究观察,探讨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髋臼软骨复合体大体形态及其不同骺板区域软骨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将31只新生Wistar幼鼠用医用胶带将双小腿...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下肢伸直襁褓体位的大鼠动物模型及对实验动物进行大体标本及病理研究观察,探讨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髋臼软骨复合体大体形态及其不同骺板区域软骨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将31只新生Wistar幼鼠用医用胶带将双小腿、双髋关节缠绕固定10d,保持髋关节伸直内收位,模拟双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照组:另31只新生幼鼠双下肢不予处置。母鼠喂养,笼中自由活动。10d后处死,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VEGF和Ⅹ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髋臼变化。结果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大体观察:实验组髋臼变小变浅,内部软组织增生,49髋发生髋关节脱位(49/54),部分出现假臼;对照组髋臼轮廓正常,无假臼出现,2髋脱位(2/60),对照组脱位率与实验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番红O-快绿染色见实验组橙红色软骨区域较对照组宽。实验组髋臼软骨复合体的髂骨、坐骨、耻骨各支肥大层VEGF和Ⅹ型胶原表达较对照组低;实验组髋臼关节软骨髂骨支肥大层VEGF与X型胶原阳性表达较坐骨支、耻骨支低。结论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大鼠髋臼软骨复合体骺板肥大层软骨细胞VEGF、Ⅹ型胶原的表达水平降低,显示该体位可能导致髋臼软骨复合体软骨细胞成熟障碍,干扰髋臼正常发育乃至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伸直襁褓体位 VEG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软骨复合体 新生大鼠
原文传递
γ-谷氨酰羧化酶基因过表达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15
作者 陈红 段伟利 庄中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772-5776,共5页
通过将GGCX慢病毒转染软骨细胞,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中γ-谷氨酰羧化酶(GGCX)基因过度表达对兔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首先从OA兔体内分离软骨细胞,用茜素红染色标记软骨细胞。然后将分离的软骨细胞分为... 通过将GGCX慢病毒转染软骨细胞,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中γ-谷氨酰羧化酶(GGCX)基因过度表达对兔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首先从OA兔体内分离软骨细胞,用茜素红染色标记软骨细胞。然后将分离的软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GGCX过表达组和载体组3组。编码GGCX的慢病毒用于过表达GGCX,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出病毒转染后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用于检测GGCX、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MP13)、Ⅹ型胶原、Ⅱ型胶原、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β。慢病毒编码GGCX提高了OA软骨细胞中中GGCS的表达水平,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的凋亡率为26.12%,载体组的凋亡率为26.12%左右,GGCX过表达组的凋亡率为18.17%,GGCX过表达可明显减少软骨细胞细胞凋亡(p<0.05)。GGCX过表达显著增加Ⅱ型胶原,而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MMP13、Ⅹ型胶原、TNF和IL-1β表达(p<0.05)。相对于载体,GGCX过表达抑制了OA软骨细胞的细胞凋亡。GGCX过表达可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平衡,促进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这与细胞凋亡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GGCX过表达 Ⅱ型
原文传递
GGCX基因在兔骨关节炎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王冰舰 张明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290-5295,共6页
通过将GGCX慢病毒转染软骨细胞,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中γ-谷氨酰羧化酶(GGCX)基因过度表达对兔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从OA兔体内分离软骨细胞,用茜素红染色标记软骨细胞。然后将分离的软骨细胞分为正常对... 通过将GGCX慢病毒转染软骨细胞,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中γ-谷氨酰羧化酶(GGCX)基因过度表达对兔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从OA兔体内分离软骨细胞,用茜素红染色标记软骨细胞。然后将分离的软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GGCX过表达组和载体组3组。编码GGCX的慢病毒用于过表达GGCX,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出病毒转染后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用于检测GGCX、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Ⅹ型胶原、Ⅱ型胶原、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β。慢病毒编码GGCX提高了OA软骨细胞中中GGCS的表达水平,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升高(p<0.05)。GGCX过表达显著增加Ⅱ型胶原,而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MMP13、Ⅹ型胶原、TNF和IL-1β表达(p<0.05)。相对于载体,GGCX过表达抑制了OA软骨细胞的细胞凋亡。GGCX过表达可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平衡,促进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这与细胞凋亡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GGCX过表达 Ⅱ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