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B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样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涛 宋运久 李艳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4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 SCS)增殖及分化为星形胶质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h内的W istar大鼠海马组织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1周后将其接种在培养板中,观察不同浓度的EGB对细胞的生长作用,并检测胶质原纤...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 SCS)增殖及分化为星形胶质样细胞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h内的W istar大鼠海马组织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1周后将其接种在培养板中,观察不同浓度的EGB对细胞的生长作用,并检测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各实验组N SCS的生长明显好于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同一时间内,诱导N SCS分化为星形胶质样细胞的百分率增高;同一浓度的EGB,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样细胞的百分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结论:EGB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及向星型胶质样细胞的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银杏叶提取物 星形胶质样细胞 分化
下载PDF
海马可溶性因子体外诱导分化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为胶质样细胞
2
作者 李鹏 陈凡帆 +5 位作者 谢伟 张昊 钟文军 涂兰波 曹志恺 全伟 《广州医药》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大鼠海马可溶性因子中的体外发育归宿及分化鉴定。方法显微镜下分离Wistar大鼠海马组织放置于低温DMEM/12培养基,低温振荡2小时后高速离心(15000 g),获取实验所用海马组织可溶性因子。取材出生1天的Wistar乳... 目的探索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大鼠海马可溶性因子中的体外发育归宿及分化鉴定。方法显微镜下分离Wistar大鼠海马组织放置于低温DMEM/12培养基,低温振荡2小时后高速离心(15000 g),获取实验所用海马组织可溶性因子。取材出生1天的Wistar乳鼠海马中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ENSCs),将ENSCs分别于含海马可溶性因子终浓度为0(对照组)、50、100、200、400μl/m L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6天并每日观察,使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印记技术比较各组ENSCs中Nestin、CD133的表达量;同时计量并比较各组ENSCs成球个数,以探索在模拟颅内微环境情况下,ENSCs发育、归宿及分化。进一步于最适宜的海马可溶性因子终浓度中分化神经球,对分化的细胞行神经元特异性蛋白入(如:β-tubullin III、MAP2)及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如:GFAP、S100及p75 NGF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大鼠ENSCs在培养基中呈单细胞漂浮生长,球形;ENSCs于海马可溶性因子各实验分组中培养第2天呈细胞球状态,对照组中无细胞球形成(与100μl/m L组比较,P1=0.00),100μl/m L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1=0.00<0.05);至第6天,在100μl/m L组中的细胞球数量明显多于其余各组(P1’=P2’=P3’=P4’=0.00)。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中,100μl/m L组中细胞球表达干细胞高亲和蛋白Nestin、CD133阳性,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其中Nestin、CD133蛋白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化试验中,细胞球呈贴壁生长的单细胞状态、有突起伸出、长梭形,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化的细胞表达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FAP、S100、p75NGFR阳性,但不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β-tubullin III与MAP2。结论大鼠ENSCs在终浓度为100μl/m L的HSF作用下,可促进ENSCs的增殖分裂;ENSCs在同样浓度下的HSF中可进一步分化为表达GFAP、S100、p75NGFR阳性的胶质样细胞;100μl/m L的HSFS是ENSCs的一种生理性诱导剂或参与促进ENSCs增殖、分化及通过细胞替代或因子分泌等机制修复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可溶性因子 微环境 细胞 胶质样细胞
下载PDF
少突胶质样细胞条件培养液通过调节Sirt1/PGC-1α通路改善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冬冬 凌亚亭 +2 位作者 吕孝瑞 王子瑜 胡嘉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412-419,共8页
目的:研究人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少突胶质样细胞条件培养液(oligodendrocytes-like conditioned medium,OCM)对人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样细胞(oligodendrocytes-like,OLs),免疫荧光等... 目的:研究人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少突胶质样细胞条件培养液(oligodendrocytes-like conditioned medium,OCM)对人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样细胞(oligodendrocytes-like,OLs),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OLs,体外观察其髓鞘形成能力。构建H 2O 2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氧化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氧水平及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化学发光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t1/PGC-1α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人神经干细胞源少突胶质样细胞(human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oligodendrocytes-like,hNSC-OLs)呈现典型的少突胶质细胞形态,表达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Olig2和SOX10,在体外包裹轴突形成髓鞘。OCM处理显著提高了受损SH-SY5Y细胞活力(P<0.01),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升高,GSH、SOD水平升高(P<0.01),MDA含量下降(P<0.01),凋亡水平下降(P<0.01)。OCM处理提高了Sirt1和PGC-1α蛋白水平(P<0.05),并能被抑制剂EX527特异抑制(P<0.05)。结论:hNSC-OLs体外具有成髓鞘能力,OCM可以通过Sirt1/PGC-1α通路改善H 2O 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应激,减少SH-SY5Y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髓鞘形成 少突胶质样细胞条件培养液 氧化应激 Sirt1/PGC-1α通路
下载PDF
氯倍他索干预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分化及机制
4
作者 王秋平 徐众华 +5 位作者 卞璐 赵俊 陈昌胜 王震 史文涛 张志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9-783,共5页
背景:氯倍他索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氯倍他索能否促进其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分化及其潜在的机制尚不得知。目的:观察氯倍他索对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 背景:氯倍他索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氯倍他索能否促进其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分化及其潜在的机制尚不得知。目的:观察氯倍他索对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获取SD大鼠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其特性和纯度。MTT法检测0-10μmol/L氯倍他索对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氯倍他索的无血清诱导分化培养液使其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分化,氯倍他索浓度为0,2.5和5μmol/L。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相关蛋白MBP和OLIG2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HH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体外培养的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vimentin和nestin;(2)低浓度的氯倍他索可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的氯倍他索则抑制细胞增殖,其中5μmol/L可能为最适增殖浓度;(3)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成少突胶质样细胞诱导3 d后,氯倍他索组出现多极化形态,少突胶质细胞相关蛋白MBP、OLIG2以及SH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HH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4)结果表明,氯倍他索可能通过SHH信号通路促进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 间充质干细胞 氯倍他索 少突胶质样细胞 细胞分化 鼻黏膜来源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鼻粘膜 间质干细胞 少突神经胶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用于评估神经退行性疾病基因变异体功能的一种人类小胶质样细胞模型
5
作者 肖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8-798,共1页
小胶质细胞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关键细胞类型,然而在体外研究人类小胶质细胞具有一定难度。Ryan等开发了一种体外细胞模型系统,该系统由源于人类单核细胞的小胶质样细胞(monocyte-derived microglia-like cells,MDMi细胞)组成,这些... 小胶质细胞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关键细胞类型,然而在体外研究人类小胶质细胞具有一定难度。Ryan等开发了一种体外细胞模型系统,该系统由源于人类单核细胞的小胶质样细胞(monocyte-derived microglia-like cells,MDMi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表现出小胶质细胞的主要表型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基因变异体功 人类小胶质样细胞模型 细胞类型
下载PDF
bFGF通过上调ERK表达诱导BMSCs向神经胶质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3
6
作者 买霞 陈小义 +1 位作者 杨丽颖 陈莉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2年第6期541-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获得BMSCs,纯化培养传代后用不同浓度的bFGF诱导,经MTT法检测bFGF对BMSCs生长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获得BMSCs,纯化培养传代后用不同浓度的bFGF诱导,经MTT法检测bFGF对BMSCs生长的影响,应用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GFAP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分析p-ERK蛋白表达。结果 bFGF对BMSCs具有促增殖作用,在倒置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可见到有神经胶质样细胞形成,免疫细胞化学证明GFA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Western blot证明bFGF上调ERK蛋白表达(P<0.05)。结论 bFGF可活化Ras/ER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BMSCs细胞增殖分化为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胶质样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P-ERK SD大鼠
原文传递
人脑胶质瘤组织培养的干细胞样细胞具有体外高侵袭能力 被引量:6
7
作者 仇波 杜江 +3 位作者 张东勇 陶钧 王勇 王运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lioma stem-like cell,GSLC),研究其体外侵袭力。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间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8例,以无血清成球培养法培养胶质瘤细胞球;免疫... 目的: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lioma stem-like cell,GSLC),研究其体外侵袭力。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间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8例,以无血清成球培养法培养胶质瘤细胞球;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其CD133的表达;荧光免疫显微镜观察其分化后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和神经元标志物TU-20的表达;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其侵袭力,并与原代脑胶质瘤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人脑胶质瘤细胞球细胞,该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133;能自我更新与增殖;诱导分化后,GFAP和TU-20均为阳性表达,提示其为GSLC。胶质瘤细胞球细胞侵袭细胞数显著多于原代胶质瘤细胞[(261.23±87.20)vs(116.08±63.88)个,P<0.01];此外,胶质瘤细胞球细胞穿过matrigel胶后可再次聚集成球状生长。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GSLC,其体外具有较高的侵袭力,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肿瘤干细胞 胶质瘤干细胞细胞 侵袭力 转移
下载PDF
Bcl-2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中的表达及病理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仇波 林毅 +2 位作者 王勇 陶钧 王运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在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SLCs)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Bcl-2与来源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GSLCs并鉴定后,检测Bcl-2在GSLCs以及相应原代胶质瘤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在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SLCs)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Bcl-2与来源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GSLCs并鉴定后,检测Bcl-2在GSLCs以及相应原代胶质瘤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比较分析;此外对GSLCs中Bcl-2水平及来源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8例胶质瘤标本中培养出GSLCs并通过鉴定。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显示Bcl-2在GSLCs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原代胶质瘤细胞,配对t检验结果分别为P<0.001和P<0.005,有统计学意义。此外,Bcl-2的在Ⅳ级脑胶质瘤来源的GSCLs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Ⅲ级脑胶质瘤来源的GSCLs。结论首次检测并发现GSCLs中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的原代胶质瘤细胞,此结果与胶质瘤干细胞(GSCs)特点相符,这可能是GSCs产生治疗耐受性并逃避凋亡的原因之一。以Bcl-2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须能诱导GSCs凋亡,才有望治愈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胶质瘤干细胞 胶质瘤干细胞细胞 凋亡 BCL-2
下载PDF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瑞 杨元元 +1 位作者 朱楠 肖大树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566-156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p-GB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例Ep-GBM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p-GB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例Ep-GBM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p-GBM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4例Ep-GBM中,男3例,女1例。4例均发生于颞叶,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恶心、呕吐,言语不清,感觉及语言障碍。影像学多提示囊实性肿物,可见出血、坏死及水肿。肿瘤切面灰白色、灰红色或灰黄色,无明显界限,质软或韧,可见囊性变及出血。镜检见肿瘤细胞以上皮样细胞及横纹肌样细胞为主,含有多少不等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瘤成分。免疫组化:4例Vim与GFAP均(+),3例PCK(+)、INI-1(+);2例S-100、EGFR(+);1例Syn(弱+)。随访4、8、9、13个月,4例均死亡。结论Ep-GBM为罕见的高级别胶质瘤,容易沿脑脊膜播散,其确诊需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上皮胶质细胞 高级别胶质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下载PDF
U87细胞来源的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B7-H6表达上调且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关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翰卿 时正朋 +2 位作者 高兵 傅丰庆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探讨B7家族分子B7-H6在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S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使用亚克隆的方法并利用GSLC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球的特性,从U87细胞株中筛选得到脑GSLC;通过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标志分子c-myc、性别决定区... 目的探讨B7家族分子B7-H6在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S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使用亚克隆的方法并利用GSLC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球的特性,从U87细胞株中筛选得到脑GSLC;通过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标志分子c-myc、性别决定区基因Y盒2(Sox2)、CD133、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通过化疗药物多柔比星、顺铂、卡铂杀伤鉴定其是否具有耐药特性;通过实时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获得脑GSLC中B7家族的表达;采用小干涉RNA(si RNA)干扰下调B7-H6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使用亚克隆方法分离获得的脑GSLC能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球,上调表达多种干细胞标志分子CD133、nestin、CXCR4,具有显著的耐药特性。B7家族分子B7-H1、B7-H3、B7-H4和B7-H6在得到脑GSLC中均表达,与原代U87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B7-H6的表达发生显著上调,使用si RNA干扰B7-H6表达后,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且c-myc基因的表达也下调。结论 U87细胞来源的脑GSLCB7-H6表达上调,并且与GSLC生物学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胶质瘤干细胞细胞(GSLC) B7-H6 细胞增殖
下载PDF
miR-155在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瑞彤 闫昕 +4 位作者 陈辉 赵明明 王淑为 刘爽 尹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 研究miR-155在人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lioblastoma stem-like cells,GSCs)与正常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及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差异,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神经球(neurosphe... 目的 研究miR-155在人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lioblastoma stem-like cells,GSCs)与正常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及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差异,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神经球(neurosphere)培养法体外分离扩增人GSCs与NSCs,并进行免疫荧光及移植瘤实验鉴定。用qRT-PCR的方法检测miR-155在GSCs、 NSCs及不同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的预后,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GSCs的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SCs (P<0.05);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增高,miR-155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WHO Ⅲ级、Ⅳ级恶性胶质瘤的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均P<0.05)。miR-155高表达与恶性胶质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miR-155在GSCs及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胶质瘤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胶质 胶质瘤干细胞细胞 神经干细胞 预后
下载PDF
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中MGMT表达以及与替莫唑胺的耐药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仇志坤 沈冬 +3 位作者 赛克 陈银生 冯冰虹 陈忠平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1年第2期107-114,共8页
背景与目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ferase,MGMT)是一种能将鸟嘌呤DNA第六位氧氧原子上的甲基加合物移除和修复损伤DNA的酶,临床上能影响甲基化类化疗药物的疗效。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被认为是胶质... 背景与目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ferase,MGMT)是一种能将鸟嘌呤DNA第六位氧氧原子上的甲基加合物移除和修复损伤DNA的酶,临床上能影响甲基化类化疗药物的疗效。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被认为是胶质瘤复发的根源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MGMT在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与替莫唑胺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悬浮克隆球形成法自胶质瘤细胞株U251、SKMG-4、SF295、SKMG-1、U373、U87、MGR1和MGR2中富集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相关分子标志;裸鼠移植瘤试验检测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的成瘤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中MGMT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况;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替莫唑胺对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和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分别自8个胶质瘤细胞株中成功富集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U251G、SKMG-4G、SF295G、SKMG-1G、U373G、U87G、MGR1G和MGR2G。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高表达CD133、Nestin和Sox-2等干细胞标志,而且低表达GFAP和TUJ1。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均能在裸鼠移植成瘤。MGMT在8株胶质瘤细胞及U87G、MGR1G和MGR2G中为阴性,而在U251G、SKMG-4G、SF295G、SKMG-1G和U373G中为阳性表达。替莫唑胺对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和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差异具有显著性。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与胶质瘤亲代细胞相比更加耐药(P<0.05)。另外,替莫唑胺对MGMT阳性及MGMT阴性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IC50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MT阴性表达的胶质瘤细胞经干细胞样培养后,MGMT表达可转为阳性;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较胶质瘤亲代细胞更耐受替莫唑胺;MGMT的表达与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对替莫唑胺的耐受之间无明显关联,提示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对替莫唑胺的耐药可能还有MGMT以外的机制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干细胞细胞 MGMT 替莫唑胺 耐药
下载PDF
COX-2在缺氧新生鼠胼胝体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的表达
13
作者 袁云 吴德野 +3 位作者 胡月新 李晓文 郭小兵 李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后新生鼠脑内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amoeboid microglial cell,AMC)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方法:将新生鼠置于缺氧装置内(5%氧气,95%氮气)2 h复制缺氧模型,缺氧后随机分为3 h,24 h,3 d,7 d和14 d五个组(n... 目的:探讨缺氧后新生鼠脑内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amoeboid microglial cell,AMC)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方法:将新生鼠置于缺氧装置内(5%氧气,95%氮气)2 h复制缺氧模型,缺氧后随机分为3 h,24 h,3 d,7 d和14 d五个组(n=5)。每个时间点均设正常对照组(n=5)。采用绿色荧光lectin抗体标记AMC,红色荧光Cy3标记COX-2进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同时也对体外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正常新生鼠脑内AMC是否表达COX-2,以及缺氧后AMC表达COX-2的变化。结果:正常新生鼠脑内胼胝体的AMC表达COX-2,缺氧激活的AMC在不同时间点表达COX-2均较对照组增强。结论:缺氧激活后的AMC以前列腺素代谢途径参与了缺氧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阿米巴胶质细胞 COX-2 新生鼠
下载PDF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张红燕 胡培珠 +2 位作者 崔黎 武笑宇 张文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GB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E-GB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E-GB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16例E-GBM中,男性...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GB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E-GB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E-GB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16例E-GBM中,男性9例,女性7例,中青年人多见。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成片生长,黏附性较差,可见坏死;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横纹肌样,胞质丰富、嗜酸性,泡状核,有明显的核仁,核分裂易见;部分病例可见微血管增生。免疫表型:16例GFAP均阳性,部分为弥漫阳性,部分局灶阳性;16例S-100和vimentin均强阳性;Oligo-2阳性(15/16),部分病例为灶阳性或少量肿瘤细胞阳性;EMA(6/16)、CK(AE1/AE3)(1/16)灶阳性;ATRX、INI-1和BRG-1均阳性;desmin、Myogenin、MyoD1、HMB45、Melan-A、SSTR2和IDH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0%~60%。分子检测显示:16例中13例存在BRAF V600E基因突变,均未检测到IDH1基因R132位点及IDH2基因R172位点突变,均未发现EGFR基因扩增;其中10例同时检测了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均未发现突变。术后14例患者获得随访,6例死亡,8例存活,总生存时间1~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结论E-GBM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联合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及分子检测是诊断该肿瘤的有效手段,形态学上需与横纹肌样脑膜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其他类型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癌及其他转移性恶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胶质细胞 组织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成人起病的脑白质病伴轴索球样变和色素胶质细胞(ALSP)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倩 刘泽宇 +1 位作者 有慧 冯逢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起病的脑白质病伴轴索球样变和色素胶质细胞(ALSP)的临床及影像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对早期影像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诊断的ALSP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和基因检查结果,并行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成人起病的脑白质病伴轴索球样变和色素胶质细胞(ALSP)的临床及影像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对早期影像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诊断的ALSP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和基因检查结果,并行文献复习。结果ALSP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3例病人均有认知障碍和锥体束征,存在精神行为异常和帕金森病样表现者2例,存在癫、共济失调和步态异常者2例。MRI显示3例病人双侧侧脑室旁和深部白质多发病变,呈额、顶叶分布,可累及胼胝体;2例累及锥体束,均未累及脑干;3例病变均呈不对称分布,其中2例病灶呈大片状、融合分布;3例均未见病灶强化及皮质下U纤维受累;除白质病变外,3例病人均可见侧脑室扩大和病变区扩散加权成像(DWI)点片状高信号,2例病人伴脑叶萎缩。2例病人CT伴点状微小钙化灶。2例病人基因诊断发现CSF1R突变。3例病人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中青年ALSP病人可表现为认知障碍,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见以额顶叶受累为主的白质异常信号,伴受累部位脑叶萎缩、胼胝体萎缩,DWI上呈高信号和/或点状钙化,结合临床、影像特征及基因检查可考虑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起病的脑白质病伴轴索球变和色素胶质细胞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脑白质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与显微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孔腾霄 张栋韬 +4 位作者 袁善鹏 高鹏 焦贺男 李雪元 闫东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6期10-14,共5页
目的 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的诊断方式、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eGBM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例,女10例,年龄4~42岁,平均(19.4±12.5)岁。病变部位:额叶4例,枕叶... 目的 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的诊断方式、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eGBM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例,女10例,年龄4~42岁,平均(19.4±12.5)岁。病变部位:额叶4例,枕叶3例,颞叶3例,侧脑室2例,胼胝体1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描述肿瘤临床特征及影像、病理特点,鉴别分析与其相混淆病变,随访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eGBM临床表现多为因颅内占位而引起的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瘤体实性部分T1WI为低/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发生部位表浅,囊变、坏死、出血多,边界清楚,常累及邻近脑膜且伴周围组织水肿;11例术中全切,2例行大部分切除,12例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至末次随访仍有4例患者健在)。术后3例患者出现复发。免疫组化显示CK、GFAP、S-100阳性率较高和Ki-67增殖指数的高表达;分子生物学方面常表达INI-1和B-raf基因V600E突变。结论 eGBM的临床特点无特异性,一般为颅内占位引起的颅高压症状,其诊断依赖于放射学、组织学和遗传学的综合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和同步放化疗仍是一线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胶质细胞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显微治疗
下载PDF
WHO(201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增分类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娟 凌雪冰 +3 位作者 赖名耀 胡清军 山常国 蔡林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p-GBM)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索Ep-GBM的临床诊疗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3例Ep-GBM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p-GBM)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索Ep-GBM的临床诊疗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3例Ep-GBM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3例患者的分子病理学检测发现BRAFV600E阳性率76.9%(10/13),INI-1阳性率80%(8/10),中位Ki-67指数30%。病程中出现脑膜和/或脊膜转移9例(69.7%)。中位随访时间12(6~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6(2.2~16.5)个月,3例患者死亡,1年生存率为54%。结论:Ep-GBM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脑膜及脊膜播散。在初次诊断时应重视全中枢影像评估以决定是否需全中枢放射治疗。Ep-GBM常伴有INI-1表达及BRA FV600E突变,BRA F抑制剂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胶质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柳松 祝迎锋 唐剑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20,共7页
背景与目的: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GBM)是一种罕见的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国内外报道较为少见。探讨EGBM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在华山医院北院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0例EGB... 背景与目的: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GBM)是一种罕见的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国内外报道较为少见。探讨EGBM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在华山医院北院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0例EGBM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42.2岁,平均病程60.3 d,常见症状、体征为头痛、头晕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上肿瘤均位于幕上,伴不均匀强化和瘤周水肿,常见囊变。病理学上肿瘤细胞均有上皮样改变,部分有横纹肌样特征,胶质瘤的肿瘤标志物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100、P53多为阳性;可见上皮样标志物,如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但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1,IDH-1)一般阴性。8例患者得到随访,但预后不一,有短期内复发并转移者,也有长期生存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7.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4.0个月。结论:EGBM是一种少见的胶质母细胞瘤分型,具有一些特定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但诊断主要依赖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切除和术后放化疗仍是EGBM的主要治疗方法,EGBM患者的预后不一,总体虽差但仍有长期生存者,可能与其具有不同的分子生物学亚型有关;特有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如BRAFV600E突变等对EGBM诊断和治疗的影响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胶质细胞 手术治疗 影像学 病理学 预后
下载PDF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英 肖华亮 +7 位作者 杨新 王秋实 林俐 杜娟 马瑜 罗清雅 马强 钟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14-419,424,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8例E-GBM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检测其分子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GBM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E-GBM患者8例,其中男性...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GB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8例E-GBM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检测其分子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GBM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E-GBM患者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7例发生于幕上,好发于颞叶,以头昏、头痛为主要症状。MRI显示边界清楚或不清,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周围见片状水肿带,增强扫描显示不规则强化,瘤周水肿明显,可见囊性变、出血、钙化。镜下观察,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区域、横纹肌样细胞区域及局灶的经典型胶质母细胞瘤(GBM)区域构成,上皮样细胞片状或弥漫生长,局部失去粘附性,部分由围绕血管生长,形成乳头状结构;上皮样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细胞膜明显,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大小不一,位于胞质一侧,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血管丰富,可见厚壁血管及微血管明显增生,可见肾小球样血管;坏死呈地图状,1例呈栅栏状坏死;局灶可见钙化。免疫组化:GFAP、Nestin、S-100、INI-1及vimentin(+),Nanog、MDM2、p53、c-Met不同程度(+),1例EGFR(+);Ki-67增殖指数为10%~30%,而Neu N、NF、Olig-2、IDH1、p16、Myogenin、MyoD1、SMA、desmin、CK、LCA、HMB45、Melan-A、CD68、Syn、CD30、CD34、PTEN均为(-)。分子病理表现:FISH显示8例1p/19q均未见缺失;未检测到EGFR扩增;MS-PCR显示2例MGMT启动子发生甲基化,6例MGMT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HRM-PCR显示8例均未见IDH1突变,4例BRAF V600E突变。结论 E-GBM罕见,需与横纹肌样脑膜瘤、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伴横纹肌样特征的大细胞肺癌、伴横纹肌样细胞特征的肾细胞等进行鉴别,其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上皮胶质细胞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翠云 郭芳芳 +3 位作者 付芳芳 李晓栋 朱绍成 王梅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1-3,52,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GBM)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并结合文献报道讨论该病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5例Ep-GBM,其中男1例,女4例,3例(3/5)病灶位于脑皮层下白质,1...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GBM)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并结合文献报道讨论该病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5例Ep-GBM,其中男1例,女4例,3例(3/5)病灶位于脑皮层下白质,1例(1/5)病灶位于脑白质深部、1例(1/5)病灶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均为单发。CT显示病灶稍低、低密度,且瘤体与水肿分界不清。MRI显示3例(3/5)囊实性病灶,实性及囊壁明显强化,且囊壁光整无壁结节;1例(1/5)实性肿块呈“花环状”明显强化;1例(1/5)实性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3例(3/5)瘤周水肿较明显,2例(2/5)瘤周轻度水肿。病理表现:镜下观由上皮样肿瘤细胞区域、部分横纹肌细胞区域及局灶的典型胶质母细胞瘤区域构成。分子病理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S-100(+),GFAP(+),ATRX(+),P53突变型10%~20%,Ki-67表达10%~35%,IDH1无突变,BRAF V600E突变。结论Ep-GBM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结合患者的发病年龄、部位,可提高术前Ep-GBM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胶质细胞 CT MRI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