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β及TNF-α促进大鼠肠平滑肌细胞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并抑制其受体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慧玲 韩悌云 +6 位作者 高丽萍 熊彬 李小丽 齐国卿 曾鹏云 柴晔 张德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SD大鼠肠平滑肌细胞(ISMC)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Ret)和GDNF家族受体α1(GFRα1)表达的影响。方法改良酶消化法分离SD大鼠ISMC,免疫...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SD大鼠肠平滑肌细胞(ISMC)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Ret)和GDNF家族受体α1(GFRα1)表达的影响。方法改良酶消化法分离SD大鼠ISM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观察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结蛋白(desmin)的表达;单独或联合使用IL-1β和TNF-α处理ISMC 48 h,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GDNF、Ret及GFRα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利用改良酶消化法获得了高纯度的大鼠ISMC,其α-SMA及desmin阳性率均大于9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NF-α能促进ISMC表达GDNF,抑制其表达GFRα1,而对Ret的表达无明显影响,IL-1β能抑制ISMC表达Ret,对GDNF及GFRα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IL-1β联合TNF-α能显著促进ISMC表达GDNF,抑制其表达Ret及GFRα1。结论IL-1β联合TNF-α能促进ISMC表达GDNF,抑制其表达GDNF受体Ret及GFR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β(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肠平滑肌细胞(ISMC)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GDNF) 受体酪氨酸激酶(Ret) GDNF家族受体α1(GFRα1)
下载PDF
小鼠肾发育中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和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郭芳 田娟 赵越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肾发育过程中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GFRα1)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各胚龄小鼠肾组织中GFRα1和RET的时空定位表达及蛋白含量变化。结果在肾发育早期,GFR... 目的研究小鼠肾发育过程中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GFRα1)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各胚龄小鼠肾组织中GFRα1和RET的时空定位表达及蛋白含量变化。结果在肾发育早期,GFRα1和RET在输尿管芽上皮细胞开始表达,生后肾组织内仅见GFRα1表达。随着肾小体的发育,GFRα1在肾小体发育早期即小泡体、逗号小体和S小体均有表达,而在肾小体发育后期即毛细血管袢期肾小体和未成熟期肾小体表达减弱,在成熟肾小体未见表达。RET在各期肾小体均未见表达。随着早期髓质的出现,GFRα1在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有明显表达;RET在集合管表达。在成熟肾脏,GFRα1定位表达于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RET定位表达于集合管。GFRα1和RET在肾脏的蛋白表达量随胚龄的增加而增加,生后1 d达峰值,随后两者的蛋白表达量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在肾发育中,GFRα1参与肾小体发生、早期发育过程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发生、发育过程,并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RET参与集合管的发生、发育过程,并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 受体酪氨酸激酶 发育
下载PDF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志新 何峰 +1 位作者 宋春光 肖玉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DNF/GFRα1)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HD)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中的作用研究。方法:21日龄内皮素受体(Ednrb)基因敲除乳鼠为HD模型组(实验组),同日龄野生型乳鼠...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GDNF/GFRα1)通路在乳鼠先天性巨结肠(HD)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AEC)中的作用研究。方法:21日龄内皮素受体(Ednrb)基因敲除乳鼠为HD模型组(实验组),同日龄野生型乳鼠为对照组,8只/组。取结肠组织,按照形态将实验组乳鼠结肠组织分为狭窄段、扩张段,对照组乳鼠结肠组织分为远段、近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判两组肠管炎症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两组结肠组织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WB)分别检测GDNF/GFRα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GDNF、GFRα1、酪氨酸酶受体(RET)、核转录因子kappaBp65(NF-κBp65)、TNF-α]蛋白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HAEC主要发生在结肠扩张段;ELISA法结果显示,与实验组乳鼠狭窄段肠管比较,扩张段肠管IL-10水平显著降低、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WB法结果显示,与实验组乳鼠狭窄段肠管比较,扩张段肠管GDNF、GFRα1、RE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NF-κBp65、TNF-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HD模型乳鼠结肠扩张段炎症程度较为严重,机制可能与GDNF/GFRα1信号通路受抑制,肠神经免疫调节系统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通路 先天性巨结肠 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p65
下载PDF
5-HT_(1A)受体激动剂对青春期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和前额叶皮质、海马内脑源性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亚兰 陈竹 +4 位作者 赵媛 屈远 秦光成 陈力学 胡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5-890,共6页
目的探索5-羟色胺1A(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青春期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及对前额叶皮质、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影响。方法出生后21d的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6组(n=7):模型组、正常... 目的探索5-羟色胺1A(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青春期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及对前额叶皮质、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影响。方法出生后21d的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6组(n=7):模型组、正常组、模型+药物组、模型+生理盐水(NS)组、正常+药物组、正常+NS组。模型组、模型+药物组及模型+NS组采用早年慢性应激建立病理性攻击模型,余3组正常饲养。建模成功后对模型+药物组、正常+药物组及模型+NS组、正常+NS组分别行2周的8-OH-DPAT(0.5 mg/kg)或生理盐水(2mL/只)腹腔注射。用居住-入侵实验检测大鼠攻击行为,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大鼠脑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内BDNF、G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攻击潜伏期缩短(P<0.01)、攻击持续时间及攻击总数增加(P<0.01)。模型+药物组攻击潜伏期较模型+NS组延长(P<0.05);模型+药物组攻击持续时间较正常+药物组增加(P<0.05);药物干预后攻击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前额叶皮质、海马内BDNF及GDNF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NS组较正常+NS组降低(P<0.05,P<0.01),模型+药物组较模型+NS组升高(P<0.05,P<0.01)。结论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内BDNF、GDNF可能与早年慢性应激所致青春期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关。5-HT1A受体激动剂可上调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内BDNF、GDNF的蛋白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早年慢性应激所致青春期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病理性攻击行为 5-HT1A受体 前额叶皮质 海马 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梅 陈哲宇 +4 位作者 朱伟 张磬 黄爱军 路长林 何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1-775,共5页
为了获得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lialcellline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receptoralpha1,GFRα1)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 ,从新生 4天的SD大鼠海马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方法 ,扩增出GFRα1cDNA .将GFRα1cDNA克隆至... 为了获得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lialcellline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receptoralpha1,GFRα1)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 ,从新生 4天的SD大鼠海马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方法 ,扩增出GFRα1cDNA .将GFRα1cDNA克隆至含T7启动子的质粒 pET 2 8a (+)中 ,构建表达质粒 pET GFRα1,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获得表达菌株BLGFRα1.表达菌株经 1mmol/LIPTG诱导 3~ 5h后 ,GFRα1蛋白表达 ,并形成包涵体 .凝胶自动扫描分析表明 ,GFRα1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的 2 1 5 % ,用Ni2 + NTA树脂纯化和复性后 ,纯度达 9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克隆 活性 基因表达 PC12细胞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鼠胚中脑神经干细胞向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分化 被引量:3
6
作者 罗特坚 丁继固 李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为诱导剂,探索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M-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的分化.为M-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有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鼠胚M-NSCs,予... 目的: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为诱导剂,探索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M-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的分化.为M-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有血清条件下体外培养鼠胚M-NSCs,予以IL-1β和GDNF作诱导分化.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TH阳性神经元的百分率.结果: GDNF组促进M-NSCs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的比例为13.53%,IL-1β组为9.66%,GDNF+IL-1β联合培养组为16.22%,空白对照组仅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β和GDNF可明显促进M-NSCs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 胶质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羟化酶 中脑神经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定点突变体制备及其稳定转染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7
作者 朱伟 张勇 +3 位作者 陈哲宇 王丽梅 路长林 何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 :制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α1(GFRα1)的突变体质粒 ,并建立 r GFRα1各突变体和 RET基因双转染的稳定 RCE细胞株。 方法 :通过 Fugene6脂质体转染试剂 ,将 PCR法快速制备的 pc DNA3- r GFRα1突变体质粒分别与带潮霉素 ... 目的 :制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α1(GFRα1)的突变体质粒 ,并建立 r GFRα1各突变体和 RET基因双转染的稳定 RCE细胞株。 方法 :通过 Fugene6脂质体转染试剂 ,将 PCR法快速制备的 pc DNA3- r GFRα1突变体质粒分别与带潮霉素 B抗性筛选标记的 pc DNA3.1- RET质粒共转染野生型 PC12细胞 ,建立 r GFRα1各突变体和 RET基因双转染的稳定PC12细胞株。经 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对转染入 PC12细胞中的各 r GFRα1突变体基因和 RET基因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 :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均证实了所构建的细胞株中有转入基因的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 r GFRα1各突变体基因和 RET基因同时转入表达的稳定细胞株 ,为研究 r GFRα1中关键氨基酸的位点参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信号转导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 RET PC12细胞
下载PDF
不同月龄大鼠脑室下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_1的表达
8
作者 曾水林 刘方舟 +4 位作者 杨宁 雷志年 王磊 朱建宝 李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受体α1(Glial cell line-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erα1, GFR-α1)在1、3、8、12月龄大鼠脑室下区(SVZ)中的表达。方法:取不同月龄大鼠SVZ行冰冻切片,采用GFRα1多克隆抗体结合5′-BrdU...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受体α1(Glial cell line-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erα1, GFR-α1)在1、3、8、12月龄大鼠脑室下区(SVZ)中的表达。方法:取不同月龄大鼠SVZ行冰冻切片,采用GFRα1多克隆抗体结合5′-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单标与双标的方法染色。结果:在不同年龄大鼠SVZ可见GFR-α1、BrdU单标与双标细胞,但主要分布在SVZ前部的背外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3种标记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且12月龄组的减少更明显。结论:GDNF可能通过GFR-α1参与调节哺乳动物脑内SVZ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随着年龄的增加,GFR-α1表达逐渐减少,SVZ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下区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年龄 大鼠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基因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9
作者 胡传义 张茨 +1 位作者 王玲珑 杨嗣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02-305,F004,共5页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GFRα1 )基因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精原干细胞自增殖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间隔 2 4d 2次腹腔注射白消安建立小鼠生精恢复过程的动物模型 ,第二次给药后随机分为 1 ,2 ,3,4 ...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GFRα1 )基因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精原干细胞自增殖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间隔 2 4d 2次腹腔注射白消安建立小鼠生精恢复过程的动物模型 ,第二次给药后随机分为 1 ,2 ,3,4 ,6 ,8,1 0周 7组 ,于相应时点及给药前取材 ,进行光镜和电镜研究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在生精恢复过程的第 1~ 2周 ,GFRα1mRNA的表达较给药前增强 ,其差异分别有显著 (P <0 .0 5 )和非常显著 (P <0 .0 1 )意义 ,其中第 2周达高峰 ,为 (1 0 4 .72± 2 4 .4 0 ) % ;第 3~ 4周 ,GFRα1mRNA的表达较给药前减弱 ,其差异也分别有显著 (P <0 .0 5 )和非常显著 (P <0 .0 1 )意义 ,其中第 4周达低谷 ,为(2 0 .77± 4 .2 5 ) % ;之后逐渐上升 ,于第 1 0周恢复至正常水平。GFRα1mRNA主要由未分化精原细胞表达。结论 :GFRα1在小鼠生精恢复过程中以剂量相关性调控着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息传入 ,从而调控着精原干细胞的去向 :高剂量时诱导其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精原干细胞 自增殖 分化
下载PDF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过降低TNF-α和IL-1β保护脓毒症心肌损伤大鼠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国荣 郭东风 +6 位作者 许磊 陈果 陈雅静 袁晓燕 杭敏 王佩 罗娅娟 《解剖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ANF过表达大鼠,建立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ANF组,每组10只。取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分别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CK和c... 目的研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ANF过表达大鼠,建立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ANF组,每组10只。取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分别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CK和cTnI,观察心肌病理组织,检测氧化应激标志ROS和MDA生成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NF-α和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 MANF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MANF组ROS和MDA生成量减少,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MANF通过降低TNF-α和IL-1β等炎症因子的释放,缓解脓毒症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损伤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下载PDF
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复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琳 戴建国 +3 位作者 王中立 张绘宇 黄玉芳 赵玉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5-318,共4页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脑内广泛分布,通过其受体复合物介导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维持神经元功能和损伤修复等作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GD-NF family r...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脑内广泛分布,通过其受体复合物介导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维持神经元功能和损伤修复等作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GD-NF family receptorα,GFRα)和RET是其受体复合物的主要成员。GDNF和其受体复合物可能参与多种脑部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是潜在的治疗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 RET 受体 信号转导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在小鼠肾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娟 郭芳 赵越超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及其受体alpha 1(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family receptor alpha 1,GFRα1)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及其受体alpha 1(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family receptor alpha 1,GFRα1)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ET)在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技术对胚龄(embryonic days,E)12 d、14 d、16 d、18 d胎鼠和生后(neonatal days,N)1 d、7 d、14 d、21 d、40 d仔鼠肾组织中GDNF、GFRα1和RET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和定量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 :在肾早期发生过程中,GDNF、GFRα1和RET均有表达。输尿管芽可见GDNF、GFRα1和RET的微弱表达;生后肾组织可见GDNF和GFRα1的微弱表达。肾小体发育过程中,在小泡体、逗号小体和S小体阶段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明显增强;在毛细血管袢期肾小体和未成熟期肾小体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减弱;肾小体发育成熟后,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消失。肾泌尿小管发育过程中,在肾小管(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可见GDNF和GFRα1的表达;在集合管可见GDNF、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成熟肾中,GDNF和GFRα1定位表达于肾小管和集合管;RET定位表达于集合管。蛋白印迹结果:随着肾逐渐发育成熟,GDNF、GFRα1和RET在肾中表达量先递增,GDNF在E 18 d时表达量最高,GFRα1和RET在N 1 d时表达量最高;随后,GDNF、GFRα1和RET在肾中表达量逐渐减少。结论 GDNF/GFRα1/RET信号通路对肾发育各阶段及成熟肾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lpha 1 受体酪氨酸激酶 发育 小鼠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与疼痛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玉萍(综述 杨建军(审校) 李伟彦(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r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不仅特异性地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还对外周神经系统...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r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不仅特异性地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还对外周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文中就近年来对GDNF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是痛觉调制中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 受体酪氨酸激酶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神经 痛觉调制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中脑源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4 位作者 鲁佑瑜 李涛 朱建宝 刘钟 姜连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增殖、分化能力和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影响。方法:取E14.5d大鼠中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mNSCs,增殖...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增殖、分化能力和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影响。方法:取E14.5d大鼠中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mNSCs,增殖培养传三代后进行分化实验;使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培养分化的mNSCs表达Pitx3、Nurr1和TH蛋白。结果:在GDNF作用下,体外培养的mNSCs克隆球直径增大,数量增多;分化的神经元中Pitx3、Nurr1和TH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GDNF有促进mNSCs增殖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家族因子3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能神经 中脑神经细胞 胶质细胞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欢欢 李霞 +1 位作者 房绍宽 刘亢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方 GDNF家族 神经胶质细胞 受体酪氨酸激酶 缺血性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经纹状体注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炎强 刘洪梅 +3 位作者 王红军 曹俊平 肖成华 高殿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经纹状体注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 目的研究经纹状体注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备成年小鼠PD模型,通过单侧纹状体定位注射GDNF,取中脑黑质节段,做连续冠状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CB)的表达,光镜观察并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模型制备的第4、6天,单侧纹状体定位注射GDNF后,小鼠黑质致密部TH与C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注射PBS组。结论经纹状体注射GDNF对成年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B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多巴胺能神经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下载PDF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作用
17
作者 王红军 刘红梅 +2 位作者 王炎强 曹俊平 高殿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保护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保护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损伤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小鼠腹侧中脑神经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MPTP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10μmol/LMPTP)、GDNF+MPTP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GDNF保护的基础上,再加入MPTP)、抗-NCAM+GDNF+MPTP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NCAM封闭抗体阻断GDNF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再加入MPTP)。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钙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 D28K,CB)表达的变化。结果MPTP组TH阳性神经元胞体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CB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有统计学意义。GDNF+MPTP组TH阳性神经元胞体与MPTP组有明显差别;CB阳性神经元数目与MPTP组有显著性差异。抗-NCAM+GDNF+MPTP组上述指标与MPTP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CAM参与了GDNF保护DA能神经元的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CB的表达而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钙结合 蛋白D28K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补肾促卵颗粒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周期颗粒细胞家族特异性受体α-1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艳花 张雪洛 +1 位作者 崔向荣 柳俊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735-1737,共3页
制约妊娠率的研究之一就是卵母细胞质量的提高。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特异性受体α-1(GFRα-1)表达于在小鼠、猪等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1]。Aravin-dakshan等[2]认为卵母细胞通过间隙连接的建立通过受体GFR-1... 制约妊娠率的研究之一就是卵母细胞质量的提高。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特异性受体α-1(GFRα-1)表达于在小鼠、猪等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1]。Aravin-dakshan等[2]认为卵母细胞通过间隙连接的建立通过受体GFR-1调控着GDNF在颗粒细胞上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颗粒细胞 受体α 特异性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家族 补肾
下载PDF
长期失喉返神经支配患者环杓后肌GDNF及其受体GDNFR-α1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贤 郑宏良 陈世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失喉返神经支配后.人环杓后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GDNF)及其受体GDNFR-α1的变化规律。方法38例不同时限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按神经损伤时限归入0.5~年、1~年... 目的探讨长期失喉返神经支配后.人环杓后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GDNF)及其受体GDNFR-α1的变化规律。方法38例不同时限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按神经损伤时限归入0.5~年、1~年、2~年、≥3年组,对照组12例,为因喉癌行喉全切除术且肿瘤未侵及环杓后肌者。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分别标记GDNF和GDNFRα1,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环杓后肌GDNF和GDNFRα1表达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失神经0.5~年组、1~年组环杓后肌GDNF和GDNFR-α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和阳性区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失神经0.5~年组明显高于失神经1~年组(P〈0.001)。对照组、失神经2~年组,失神经≥3年组之间无疆著性差异(P〉0.05)。结论失神经支配1年内环杓后肌GDNF和GDNFR—α1表达较高。失神经支配1~2年内环杓后肌GDNF和GDNFR-α1仍有表达,说明失神经支配2年以内喉肌GDNF的功能状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环杓后肌 免疫荧光双 标记法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1对低氧去血清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BDNF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渠文生 王建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年第4期235-237,28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半乳糖凝集素-1(Gal-1)对低氧去血清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设定10mg/LGal-1组、1mg/LGal-1组、0.1mg/LGal-1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10、1、0.1、0m...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半乳糖凝集素-1(Gal-1)对低氧去血清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设定10mg/LGal-1组、1mg/LGal-1组、0.1mg/LGal-1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10、1、0.1、0mg/LGal-1干预并进行低氧去血清培养,在低氧去血清培养1h、3h、6h、12h、1d、3d时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ELISA检测星形胶质细胞BDNF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BDNF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mg/LGal-1组低氧去血清培养3h~1d星形胶质细胞合成BDNF持续增加,6h~3d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明显增多,均以6h时最为明显;1mg/LGal-1组低氧去血清培养12h~1d星形胶质细胞合成BDNF明显增加,但分泌BDNF没有明显变化;0.1mg/LGal-1组对低氧去血清培养各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BDNF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0mg/LGal-1能有效促进低氧去血清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和分泌BDNF;Gal-1可能通过此途径在脑缺血后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1 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