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退浆废水资源化制备凝胶颗粒并用于抗生素污染处理
1
作者 孙安然 沈忱思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5期136-142,共7页
“双碳”目标下,实现聚乙烯醇(PVA)等水溶性聚合物的污染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十分关键。研究利用含高浓度PVA的浓缩退浆废水与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共混,交联制得了具有分散孔隙的PVA/CS凝胶颗粒,并考察了其对土霉素(OTC)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双碳”目标下,实现聚乙烯醇(PVA)等水溶性聚合物的污染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十分关键。研究利用含高浓度PVA的浓缩退浆废水与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共混,交联制得了具有分散孔隙的PVA/CS凝胶颗粒,并考察了其对土霉素(OTC)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当凝胶前驱体中PVA的浓度为2wt%、CS含量为1g时,在加热至70℃的条件下,凝胶颗粒对OTC的去除率为95.60%。降解动力学模型拟合、HPLCTOF-MS及EPR分析结果均表明,除吸附作用之外,OTC发生了明显的降解。凝胶颗粒受热后会产生一些具有氧化性的活性氧物质,引发OTC形成碳自由基并进一步降解。此外,毒性计算结果表明降解产物的毒性较OTC本身有所上升,但并未产生高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壳聚糖 资源化 胶颗粒 抗生素降解
下载PDF
疏水SiO_(2)气凝胶颗粒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2
作者 卓华伟 李世豪 +2 位作者 王峰 黄雪莉 李怡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7,共6页
以廉价的无机材料Na_(2)SiO_(3)(硅酸钠)为硅源,经溶胶-凝胶与冷冻干燥过程制得SA(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探究硅源质量分数对SA颗粒性质的影响,优化制备条件。为克服SA颗粒的亲水性,引入TMCS(三甲基氯硅烷),使材料获得良好的疏水性(水接... 以廉价的无机材料Na_(2)SiO_(3)(硅酸钠)为硅源,经溶胶-凝胶与冷冻干燥过程制得SA(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探究硅源质量分数对SA颗粒性质的影响,优化制备条件。为克服SA颗粒的亲水性,引入TMCS(三甲基氯硅烷),使材料获得良好的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21°),极低的密度(0.063 g/cm^(3)),出色的导热系数[0.0398 W/(m·K)]和热稳定性。提出一种通用和简单的方法制备SA颗粒并进行改性,在建筑隔热保温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颗粒 Na_(2)SiO_(3) TMCS 疏水性
下载PDF
生物炭—壳聚糖制备凝胶颗粒对水中四环素的高效去除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慧 管映兵 +3 位作者 孙旭伟 王乃亮 任杰 李惠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7,共6页
以污泥生物炭和壳聚糖制备凝胶颗粒并在其上负载磁性Fe_(3)O_(4)颗粒,得到磁性含生物炭的凝胶SCB,可以实现对水中四环素(TC)的高效去除。实验结果表明,SCB对TC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25℃时其吸附量可达184.31mg/g,明显好于污泥生物炭的... 以污泥生物炭和壳聚糖制备凝胶颗粒并在其上负载磁性Fe_(3)O_(4)颗粒,得到磁性含生物炭的凝胶SCB,可以实现对水中四环素(TC)的高效去除。实验结果表明,SCB对TC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25℃时其吸附量可达184.31mg/g,明显好于污泥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并借助FTIR、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SCB分别对TC的吸附机理,主要归因于空间填充、静电吸引、氢键结合、离子交换以及络合作用;吸附TC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表明该过程以物理化学综合吸附为主,TC在生物炭和SCB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TC吸附。本研究可望为高浓度TC废水的吸附处理提供方法参考,并为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磁性Fe3O4 胶颗粒 吸附机制
下载PDF
乳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的制备及其对油脂消化性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李姿坤 张喜瑞 +6 位作者 郭雅娴 张满 贺红军 梁彬 李秀莲 姬长建 孙婵婵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3,共11页
针对高脂肪摄入带来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风险,定向设计高脂肪食品的乳液结构,调控其与胃肠液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少食物中油脂的消化吸收,是实现饮食健康且不降低食物感官品质的有效途径。探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由乳清浓缩蛋白... 针对高脂肪摄入带来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风险,定向设计高脂肪食品的乳液结构,调控其与胃肠液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少食物中油脂的消化吸收,是实现饮食健康且不降低食物感官品质的有效途径。探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由乳清浓缩蛋白(WPC)通过湿热-均质组合方法制备的乳清蛋白微凝胶颗粒(WPMP)的理化性质(粒径分布、热力学性质、流变学性质等),并测定了加入WPMP的油脂乳液在消化道中的稳定性、游离脂肪酸(FFA)的释放率。结果表明:在pH值为5.5时,制备的WPMP具有相对较小的中位粒径6.63μm、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小的流体指数(n=0.06)和较好的触变性(SR=0.42)。加入WPMP的油脂乳液的油滴粒径显著小于加入WPC的油脂乳液(P<0.05),且加入在pH值为5.5时制备的WPMP,可获得油滴粒径最小(13.28μm)的油脂乳液。相较于加入WPC制得的油脂乳液,WPMP油脂乳液在模拟胃肠消化液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低的FFA释放率,且不同pH值条件下制备的WPMP油脂乳液具有不同的FFA释放率。研究证实,WPMP对消化道内胆盐界面取代、脂肪酶-辅脂酶界面吸附具有一定阻隔作用,因此,WPMP对油脂乳液的消化吸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受WPMP界面结构调控。希望研究结果可为定向设计乳液结构从而抑制油脂消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微凝胶颗粒 乳液 油脂消化 抑制
下载PDF
杜仲叶胶颗粒形态、脂肪酸组成及胶分子量季节变化
5
作者 刘萍 谢宇峰 +2 位作者 袁婷 贡献 秦利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7,共11页
【目的】解析杜仲胶颗粒形态、膜脂肪酸组成及杜仲胶分子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胶颗粒形态差异和脂肪酸组成与杜仲胶分子量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明杜仲胶颗粒生物学功能、揭示杜仲胶合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10年树龄杜仲成株新枝上6... 【目的】解析杜仲胶颗粒形态、膜脂肪酸组成及杜仲胶分子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胶颗粒形态差异和脂肪酸组成与杜仲胶分子量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明杜仲胶颗粒生物学功能、揭示杜仲胶合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10年树龄杜仲成株新枝上6—11月叶片胶颗粒为材料,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不同生育期叶片杜仲胶颗粒形态差异,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胶颗粒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变化以及利用分子排阻色谱(SEC)测定杜仲胶特征参数,探讨杜仲胶颗粒形态与胶颗粒脂肪酸组成以及杜仲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间的相互联系。【结果】1)叶片胶颗粒粒径总体表现为随月份推移而逐渐增大。6月份平均直径为3.99μm,到11月份时增加到6.7μm。小胶颗粒(d<5μm)数量占比从6月份的65.91%降至11月份的19.09%,而大胶颗粒(d≥5μm)数量占比从6月份的34.09%增至11月份的80.91%;2)脂肪酸测定表明,8、10、11月份叶片杜仲胶颗粒中分别检测到26、30和26种脂肪酸,且有15种饱和脂肪酸相同,以棕榈酸(C16:0)含量最高,二十四碳酸(C24:0)次之。同时,发现有7种不饱和脂肪酸为10月份特有,而3种不饱和脂肪酸(肉豆蔻油酸(C14:1)、反式亚油酸(C18:2n6t)和α-亚麻酸(C18:3n3))为8和10月份特有;3)杜仲胶特征参数测定表明,叶片中杜仲胶分子量的分布峰在6、7、8、9、10、11月份分别有3、6、6、3、5、3个。另外,6—11月份的杜仲胶分子量分布值变化在2.18~6.00,说明叶片中杜仲胶分子量在6月份差异小、分布集中,而在11月份差异大、分布零散。【结论】杜仲胶颗粒的粒径随月份推移逐渐增大,且大粒径占比逐渐升高。不同月份杜仲胶颗粒中除含有少数对生育期有依赖的特有脂肪酸。杜仲胶分子量随月份推移而增加并趋于稳定,且早期(6—8月)以分子量差异不大的胶分子居多,而后期(9—11月)以分子量差异较大的胶分子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胶颗粒 形态 脂肪酸组成 分子量
下载PDF
壳聚糖基温敏型水凝胶颗粒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6
作者 翟晓毓 王碧瑶 +2 位作者 李沅 谭凤芝 刘兆丽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7-401,共5页
经过乳化-化学交联制得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复合体系水凝胶颗粒,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品颗粒进行表征,并利用壳聚糖水凝胶颗粒负载化妆品活性物质烟酰胺,检测其吸水溶胀性、对药品的包埋性及缓释... 经过乳化-化学交联制得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复合体系水凝胶颗粒,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品颗粒进行表征,并利用壳聚糖水凝胶颗粒负载化妆品活性物质烟酰胺,检测其吸水溶胀性、对药品的包埋性及缓释性。结果表明,在水相与油相体积比1∶4、壳聚糖质量分数2.0%、戊二醛质量分数1.250%时,壳聚糖温敏型水凝胶颗粒对烟酰胺的包埋率可达91.9%,可对烟酰胺持续释放24h,释放率可达药品包埋量的92.3%,具有良好的缓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温度响应 胶颗粒 烟酰胺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水凝胶颗粒对超声场声强的衰减规律
7
作者 王丹彤 薛凯茹 +3 位作者 张园园 杨欣 琚成功 吴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14-4518,共5页
为提高超声波在水凝胶环境中应用的准确性,借助自行搭建的超声场实验平台,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干凝胶颗粒溶胀过程、堆积状态,以及超声场作用下水凝胶颗粒状态变化对超声场声强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干凝胶颗粒吸水溶胀150 s时,声强基本稳... 为提高超声波在水凝胶环境中应用的准确性,借助自行搭建的超声场实验平台,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干凝胶颗粒溶胀过程、堆积状态,以及超声场作用下水凝胶颗粒状态变化对超声场声强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干凝胶颗粒吸水溶胀150 s时,声强基本稳定,稳定时声衰幅度达55.00%。不同堆积状态的干凝胶颗粒溶胀对声强衰减的影响规律一致:声衰幅度先增大后稳定,颗粒堆积密度越大,则稳定时声衰幅度越小。超声场作用下,随水凝胶颗粒逐渐吸水饱和,其造成的声衰幅度逐渐减小,最终稳定在7.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颗粒 溶胀过程 超声场 声衰幅度
下载PDF
新型凝胶颗粒调剖剂的现场应用
8
作者 宋明 张勇 +4 位作者 焦亚龙 李小奇 张达 祝明华 张体田 《标准科学》 2023年第S02期214-219,共6页
油田特高含水阶段,调剖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工艺措施。按照SY/T 5590-2004《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研制了新型凝胶颗粒,介绍了新型凝胶颗粒的波动驱油调驱机理和主要技术指标,密度0.8~1.5g/cm^(3),膨胀倍数3~6倍,耐温90~120℃,不受矿化度... 油田特高含水阶段,调剖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工艺措施。按照SY/T 5590-2004《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研制了新型凝胶颗粒,介绍了新型凝胶颗粒的波动驱油调驱机理和主要技术指标,密度0.8~1.5g/cm^(3),膨胀倍数3~6倍,耐温90~120℃,不受矿化度影响,弹性和韧性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制定了选井原则。从注入设备、段塞的优化组合及压力和排量控制等6个方面总结了现场应用中的经验和认识。现场施工35口井,水井有效率100%,对应油井件效率65.8%,累计增油12,58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交联 胶颗粒 调剖 耐高温 段塞
下载PDF
聚合物凝胶颗粒调剖特性评价 被引量:29
9
作者 岳湘安 侯吉瑞 +1 位作者 邱茂君 张宏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4,共4页
基于对聚合物凝胶颗粒封堵窜流通道的机理分析,提出以弹性封堵强度和破碎封堵强度作为吸水膨胀的凝胶颗粒在油藏孔隙中封堵特性的表征参数和评价指标。根据多测点岩心模拟实验得到的封堵系数分布及其动态规律,分析了凝胶颗粒段塞在岩心... 基于对聚合物凝胶颗粒封堵窜流通道的机理分析,提出以弹性封堵强度和破碎封堵强度作为吸水膨胀的凝胶颗粒在油藏孔隙中封堵特性的表征参数和评价指标。根据多测点岩心模拟实验得到的封堵系数分布及其动态规律,分析了凝胶颗粒段塞在岩心中的运移特性及其对窜流通道的封堵能力。综合利用上述指标参数和动态特征,可以评价聚合物凝胶颗粒的调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 聚合物凝胶颗粒 窜流通道 封堵强度
下载PDF
抗高温的遇水膨胀型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选择性堵水剂JAW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富华 蒋生健 +1 位作者 蒋官澄 鄢捷年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3-325,共3页
在交联剂存在下使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季铵盐单体及抗高温单体进行引发共聚合,制得交联聚合物凝胶,机械破碎后在胶体磨中研磨至一定粒度,得到遇水膨胀型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堵水剂JAW。在室内对主要性能所作的评价表明,该堵水剂... 在交联剂存在下使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季铵盐单体及抗高温单体进行引发共聚合,制得交联聚合物凝胶,机械破碎后在胶体磨中研磨至一定粒度,得到遇水膨胀型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堵水剂JAW。在室内对主要性能所作的评价表明,该堵水剂抗温性良好(≤130℃),堵水率高(>92%)而堵油率低(<8%),具有良好的封堵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胶颗粒 堵水剂
下载PDF
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崔晓红 朴佳锐 +1 位作者 李明远 林梅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5-419,共5页
采用HAAKERS600型流变仪、膜过滤实验及激光粒度仪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封堵性能和颗粒的形态、大小。结果表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表观黏度和弹性随溶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当溶... 采用HAAKERS600型流变仪、膜过滤实验及激光粒度仪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封堵性能和颗粒的形态、大小。结果表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分散体系的表观黏度和弹性随溶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当溶胀时间为10~15d时,体系的表观黏度达到最大值;随剪切速率增加,体系的表观黏度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体系的性质,而且为非依时性体系。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的固体特性较明显,能够对1.2um的纤维素膜形成一定的封堵,且随溶胀时间增加,其封堵能力先增加后降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的粒径随溶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10d之内溶胀较快,10d之后粒径基本保持不变。溶胀后的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大小是溶胀前的几倍至十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溶胀 流变性 封堵性
下载PDF
纳米无定形C-S-H凝胶颗粒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2
12
作者 崔素萍 郭红霞 +1 位作者 王辰 王子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1-534,共4页
以无水氯化钙(CaCl2)和水玻璃为原料,通过室温沉淀反应制备了水化硅酸钙(C-S-H)凝胶颗粒。采用SEM、FTIR、XRD、XRF、TEM等对不同C/S和pH值条件下制备的C-S-H凝胶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低pH值条件下制备的C-S-H凝胶... 以无水氯化钙(CaCl2)和水玻璃为原料,通过室温沉淀反应制备了水化硅酸钙(C-S-H)凝胶颗粒。采用SEM、FTIR、XRD、XRF、TEM等对不同C/S和pH值条件下制备的C-S-H凝胶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低pH值条件下制备的C-S-H凝胶颗粒间呈现不同程度的团聚,-Si-O键之间显示一定的聚合度,其平均粒径在15~25 nm之间,且呈无定形结构;在pH值较高时,该凝胶颗粒呈半结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C-S-H) 胶颗粒 钙硅比(C/S)
下载PDF
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梅钦 田丹 +2 位作者 林云 王浩 李明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胜利孤东原油模拟油与含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溶液间的界面特性,并研究了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加入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后...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胜利孤东原油模拟油与含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溶液间的界面特性,并研究了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加入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后,去离子水及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及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增大,原油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溶液间所形成的W/O型和O/W型乳状液稳定性均随聚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界面张力 界面剪切粘度 ZETA电位 乳状液
下载PDF
缓膨耐盐性纳米复合凝胶颗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义 张顶学 +1 位作者 刘玉莉 程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1-174,共4页
通过AM/AMPS在水溶液中共聚,并向凝胶体系中引入锂皂石纳米颗粒,制备了缓膨耐盐的纳米复合凝胶颗粒(NCPG)。考察了单体质量比、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交联剂和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对凝胶颗粒吸水性能的影响,优化出最佳配方为:m(AM)∶m(AMPS)=1... 通过AM/AMPS在水溶液中共聚,并向凝胶体系中引入锂皂石纳米颗粒,制备了缓膨耐盐的纳米复合凝胶颗粒(NCPG)。考察了单体质量比、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交联剂和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对凝胶颗粒吸水性能的影响,优化出最佳配方为:m(AM)∶m(AMPS)=18∶2,锂皂石质量分数为0.75%,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5%。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CPG具有p H敏感性、缓膨性以及耐温耐盐性。在碱性水中NCPG具有较高的膨胀倍数;常温下NCPG膨胀倍数较低,而在80℃下膨胀倍数会大幅增加,且在80℃下矿化度为81 521.2 mg/L的地层水中稳定吸水膨胀18.1倍,并保持稳定30 d以上,可满足油藏温度80℃以上的高盐油藏深部调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凝胶颗粒 膨胀倍数 缓膨性 耐盐性
下载PDF
吸附于银胶颗粒表面的胆红素及胆绿素分子吸附取向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军 方清 +2 位作者 盛蓉生 徐知三 曾云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7-510,共4页
胆红素、胆绿素作为重要的生物小分子被广泛研究。本文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获得了胆红素和胆绿素分子吸附于银胶颗粒表面的拉曼光谱。通过对其谱带的指认分析 ,表明胆红素形成了三对内氢键 ,并以其两个吡咯亚甲基酮环沿银胶颗粒表... 胆红素、胆绿素作为重要的生物小分子被广泛研究。本文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获得了胆红素和胆绿素分子吸附于银胶颗粒表面的拉曼光谱。通过对其谱带的指认分析 ,表明胆红素形成了三对内氢键 ,并以其两个吡咯亚甲基酮环沿银胶颗粒表面切向方向镶嵌在银胶颗粒上 ,而胆绿素则以顺式 顺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胆红素 胆绿素 胶颗粒 分子吸附 分子取向 光谱分析
下载PDF
IPN凝胶颗粒对裂缝岩芯的封堵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全 蒲万芬 +2 位作者 丁遵义 刘永兵 周小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采用单岩芯流动试验考察了IPN、606、612三种预交联凝胶颗粒在裂缝性岩芯中的封堵系数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三种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4、10、30、180d后的封堵率、封堵保留率、颗粒突破压力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的封... 采用单岩芯流动试验考察了IPN、606、612三种预交联凝胶颗粒在裂缝性岩芯中的封堵系数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三种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4、10、30、180d后的封堵率、封堵保留率、颗粒突破压力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凝胶颗粒在裂缝岩芯中的封堵系数分布及其动态规律能很好的用来评价颗粒在裂缝岩芯中的运移规律与调剖特性。发现IPN凝胶颗粒表现了良好的封堵效果,当注入1PV水时,裂缝长岩芯段封堵系数很稳定,明显高于606和612两种凝胶颗粒。180d后在裂缝岩芯中的封堵效率能达到90.3%,堵水率保留率达到99%,适合作为“窜流型油藏”的深部调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N凝胶颗粒 封堵 突破压力梯度 调剖 实验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在献血者血液HBsAg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兵 史世娟 +2 位作者 杜德田 曲东平 张荣卫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5-816,共2页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应用于献血者血液HBsAg的筛查效果。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对经定值参考血清及酶联免疫法2次复检确定的HBsAg"阴性"的123份血清标本浓缩后复测,观察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对ELISA法灵敏度的提...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应用于献血者血液HBsAg的筛查效果。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对经定值参考血清及酶联免疫法2次复检确定的HBsAg"阴性"的123份血清标本浓缩后复测,观察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对ELISA法灵敏度的提高和在123份复测血清标本中检出的阳性数。结果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使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的灵敏度由0.50ng/ml升至0.04ng/ml;123份复测血清标本检出4例HBsAg阳性。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可间接地将ELISA法的灵敏度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具有使用方法简便、快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颗粒 聚丙烯酰胺 浓缩血清 HBSAG ELISA 灵敏度 献血者
下载PDF
三胶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野 张嘉乐 +1 位作者 黄牧 刘超 《中南药学》 CAS 2004年第6期352-353,共2页
目的 建立三胶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定性鉴别了当归、女贞子、黄芪、陈皮;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 制剂样品中橙皮苷的平均含量为1.69 mg·g-1,平均回收率为100.41%,RSD=1.36%(n=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 目的 建立三胶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定性鉴别了当归、女贞子、黄芪、陈皮;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 制剂样品中橙皮苷的平均含量为1.69 mg·g-1,平均回收率为100.41%,RSD=1.36%(n=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能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颗粒 当归 黄芪 女贞子 橙皮苷
下载PDF
水溶性聚轮烷交联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凝胶颗粒型调驱剂中的潜在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鹏 杨子腾 +3 位作者 王文哲 陈世兰 周成裕 贾振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提出一种将类似机械"滑轮"的化学结构引入到水凝胶中充当交联点的方案,以期赋予水凝胶颗粒更优异的形变能力。首先通过三步反应设计构筑出一种具有"滑轮"效应的水溶性聚轮烷交联剂,进而与丙烯酰胺交联共聚制备了凝... 提出一种将类似机械"滑轮"的化学结构引入到水凝胶中充当交联点的方案,以期赋予水凝胶颗粒更优异的形变能力。首先通过三步反应设计构筑出一种具有"滑轮"效应的水溶性聚轮烷交联剂,进而与丙烯酰胺交联共聚制备了凝胶颗粒。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表征了交联剂的结构,对比研究了由聚轮烷交联剂制备的凝胶颗粒和由传统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制备的凝胶颗粒的形变能力。结果表明,已引入双键的α-环糊精与改性聚乙二醇形成了包合结构,成功制备了聚轮烷交联剂。聚轮烷交联剂制备的凝胶颗粒具有更优异的形变能力,溶胀10 h后,以聚轮烷交联剂合成的凝胶颗粒受力为286.4 N时仍未发生破碎,且外力撤去后凝胶能够恢复至原始状态,而以传统交联剂制备的凝胶颗粒受到174.2 N的力时即发生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轮烷 “滑轮”效应 交联剂 胶颗粒 调驱剂
下载PDF
凝胶颗粒调剖平面径向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戈 冯其红 同登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6-409,423,共5页
凝胶颗粒调剖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用于改善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的技术。研究目的在于建立凝胶颗粒调剖的平面径向流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凝胶颗粒在近井地带的调剖规律。以颗粒渗滤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凝胶颗粒调剖的膨胀特性、变形运... 凝胶颗粒调剖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用于改善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的技术。研究目的在于建立凝胶颗粒调剖的平面径向流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凝胶颗粒在近井地带的调剖规律。以颗粒渗滤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凝胶颗粒调剖的膨胀特性、变形运移特性,建立了凝胶颗粒运移的数学模型。将一维径向渗流模型与凝胶颗粒运移模型、储层参数动态变化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凝胶颗粒调剖的平面径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采用迭代耦合方式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利用所建模型对凝胶颗粒调剖的基本规律以及调剖剂的注入速度、浓度对封堵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颗粒调剖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渗滤理论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