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7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俞国军 伊力哈木江·克尤木 +4 位作者 刘正 艾克热木·吐尔逊 朱涛 霍强 张为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再发Stanfor...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通过门诊或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8~102个月。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随访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5例患者术后发生了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脑梗死2例,肾功能不全1例,切口感染1例。2例患者于术后1、13个月死于急性脑出血,1例患者于术后4年发生脑梗死。1例患者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年发现胸腹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拒绝手术,选择长期密切随访。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ER术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再发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徐国建 邢越 +2 位作者 徐一丁 朱峥嵘 罗灿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TEVAR治疗的26例累及肾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 目的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对于累及肾动脉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TEVAR治疗的26例累及肾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1周、术后3个月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手术前后不同层面主动脉真假腔直径。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术前1周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较术前1周明显降低(P﹤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1周的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侧肾小球滤过率较健侧及术前1周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不同平面真腔的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前1周,假腔的直径均明显小于术前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一侧肾动脉完全为假腔供血的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患者的肾功能会出现恶化,应重视并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动脉
下载PDF
目标执行理念的针对性干预对主动脉夹层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沙丽 张海燕 魏彦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针对性干预对主动脉夹层(AD)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院自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AD开胸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AD... 目的:探究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针对性干预对主动脉夹层(AD)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院自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AD开胸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AD开胸手术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基于目标执行理念的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t=5.140,5.780;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t=3.23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t=22.73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9.347,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及总分高于对照组(t=10.457,11.525,10.499,8.243,7.720,6.516,10.027,19.004;P<0.05)。结论:目标执行理念的针对性干预AD开胸手术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作用显著,且临床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手术 目标执行理念 针对性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刘晓博 霍静 +5 位作者 吴忠隐 杨行 高宇 肖玉林 李振生 张弘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8-151,179,共5页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TEVAR治疗的158例A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TEVAR治疗的158例A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31)与无并发症组(n=127),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体重指数(BMI)、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预后营养指数(PNI)等,分析TEVAR治疗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脑梗死、白蛋白水平、PN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NI均是TEVAR治疗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PNI均是TEVAR治疗ATBAD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密切关注上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预后营养指数 年龄
下载PDF
BAPN诱导小鼠胸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买志妍 江丽青 +3 位作者 朱翰朝 张溧昀 王云 段维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采用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BAPN)1 g/(kg·d)饮水给药的方式,构建一种可行性高、稳定的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小鼠模型,为研究TAD合... 目的采用β-氨基丙腈(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BAPN)1 g/(kg·d)饮水给药的方式,构建一种可行性高、稳定的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小鼠模型,为研究TAD合并ALI提供合理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45只SPF级3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ON组15只(正常饮食水)和BAPN组30只(与无菌水配置成1 g/(kg·d)的溶液饮水给药),持续4周。实验期间,观察两组小鼠一般情况、成模率,通过测量小鼠胸主动脉最大直径和主动脉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验证小鼠TAD模型并将BAPN组分为TAD组和Non-TAD组。进一步检测CON组、Non-TAD组和TAD组小鼠肺组织HE病理染色、湿干重比(dry/wet weight ratio,W/D)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水平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情况验证小鼠TAD合并ALI模型。结果BAPN干预明显延缓小鼠体重和饮水量的增加。与CON组和Non-TAD组相比,TAD组小鼠胸主动脉最大直径明显增粗(P<0.05);主动脉HE染色显示主动脉中层明显增厚,主动脉壁结构破坏、紊乱;肺组织HE染色显示肺间质明显水肿及炎性渗出,伴肺泡腔扩大,肺泡壁上皮脱落及透明膜形成,肺损伤病理评分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W/D、BALF中总蛋白水平及IL-1β、IL-6、TNF-α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而另外两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BAPN饮水给药的方式,可成功建立胸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的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丙腈 主动脉夹层 急性肺损伤 小鼠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混合现实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冠 江京洲 +3 位作者 缪倩 王昊鹏 秦国初 梁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探究胸腹主动脉混合现实技术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胸腹主动脉混合现实和CTA检查的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A组(胸腹主动... 目的:探究胸腹主动脉混合现实技术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胸腹主动脉混合现实和CTA检查的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A组(胸腹主动脉混合现实组)和B组(胸腹主动脉CTA组)。A组将生成的CTA数据导入至可视化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建模软件进行3D建模,并完成混合现实结果发布;B组则进行胸腹主动脉3D-CT重建技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两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用于比较连续变量。评价者的主观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对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体质量、身高、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DeBakey分型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辅助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选择性脑灌注时间和术中血浆输注指标上较B组分别减少约15%、24%、20%、22%和20%。A组在手术方案制定、术中实时导航、远程会诊和医患沟通四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主观评分均高于B组(均P<0.05)。结论:胸腹主动脉混合现实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手术治疗上,较传统胸腹主动脉CTA可更有效地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同时在手术方案制定、术中实时导航、远程会诊和医患沟通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 三维建模 混合现实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患者胸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彭智攀 孔瑞泽 龚昆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100-102,共3页
马凡综合征(MFS)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以发生胸主动脉夹层等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病变,发生胸主动脉夹层后需行胸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但围手术期病死率高,深入研究MFS患者胸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MFS患者发生... 马凡综合征(MFS)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以发生胸主动脉夹层等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病变,发生胸主动脉夹层后需行胸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但围手术期病死率高,深入研究MFS患者胸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MFS患者发生胸主动脉夹层与原纤维蛋白-1(FBN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GFBR2)基因突变及整合素α9(ITGA9)、肌动蛋白结合蛋白(SM22α)基因低表达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异常有关。FBN1基因突变是MFS(1型)患者发生胸主动脉夹层主要的机制之一,当FBN1基因突变时,蛋白质结构异常导致微纤维功能障碍,无法维持胸主动脉壁中膜弹力蛋白的稳定,胸主动脉血管壁中膜的弹性纤维断裂,胸主动脉壁中膜回弹能力下降,在受到异常的血流冲击后,出现局部血管管腔持续膨出,形成胸主动脉瘤,当胸主动脉内膜出现撕裂口,血液从撕裂口处流入内膜和中膜之间,形成胸主动脉夹层。TGFBR1和TGFBR2是TGF-β的信息传递分子,该基因突变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数量减少,促进MFS发生胸主动脉夹层。ITGA9基因低表达,诱导VSMC从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胶原纤维降解,导致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附能力下降,也导致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能为下降,胸主动脉壁中膜无法抵抗异常血流的切应力。SM22α基因是一种VSMC表型标志基因,其甲基化修饰导致低表达,诱导VSMC发生表型转化,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塑,血管壁中膜弹性下降,促进胸主动脉壁中膜退行性病变。TGF-β、AngⅡ信号转导通路参与VSMC的增殖、分化、调亡生理功能的调节,也参与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在小鼠胚胎期阻断此信号转导通路,可以引起小鼠主动脉壁中膜层弹力纤维合成受损,最终形成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FBN1基因 TGFBR1基因 TGFBR2基因 ITGA9基因 SM22α基因 TGF-β、AngⅡ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针刺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弓
8
作者 朱俊龙 徐通洁 +5 位作者 李朋 代江红 陈豪 窦涠 刘勇 何虎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7-52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主动脉夹层(AD)累及主动脉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针刺原位开窗TEVAR重建主动脉弓分支的AD累及主动脉弓患者,记录开窗数目、技术成功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通过随访评估夹层... 目的观察针刺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主动脉夹层(AD)累及主动脉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针刺原位开窗TEVAR重建主动脉弓分支的AD累及主动脉弓患者,记录开窗数目、技术成功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通过随访评估夹层修复、开窗分支血管通畅性及有无内漏等,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对16例均成功植入主动脉主体支架;对其中4例植入Z0、Z1及Z2区三开窗支架,6例植入Z1及Z2区双开窗支架,2例植入Z0及Z1区双开窗支架,4例植入Z2区单开窗支架。头臂干(BCT)开窗成功率83.33%(5/6),对1例未成功开通者行左颈总动脉(LCCA)-右颈总动脉搭桥术;LCCA开窗成功率100%(12/12);左锁骨下动脉(LSA)开窗成功率87.50%(14/16),对2例未顺利开窗者改行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16/16)。TEVAR中1例发生Ⅰa型内漏,以弹簧圈栓塞后好转;1例TEVAR结束后出现心包压塞而死亡。15例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期间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主体支架近端起始处局部小夹层各1例,均未经特殊处理而改善;1例出现Ⅰ型、2例出现Ⅲ型内漏,予近端开窗覆膜支架植入或以弹簧圈栓塞后好转;1例因冠心病死亡。结论针刺原位开窗TEVAR治疗AD累及主动脉弓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原位开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及表观遗传组学筛选与血管紧张素-Ⅱ相关的胸主动脉瘤/夹层诊断标志物
9
作者 刘冰清 董鉴筠 +3 位作者 沙梦瑶 侯月 刘丹伶奕 刘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63-76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转录组学及表观遗传组学筛选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相关的胸主动脉瘤/夹层(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dissection,TAAD)诊断标志物。方法利用数据集GSE35627筛选Ang-Ⅱ作用于大鼠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探讨基于转录组学及表观遗传组学筛选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相关的胸主动脉瘤/夹层(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dissection,TAAD)诊断标志物。方法利用数据集GSE35627筛选Ang-Ⅱ作用于大鼠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取与Ang-Ⅱ相关数据集DEGs的交集,使用GeneMANIA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和DO分析。使用R软件ChAMP包分析正常人和主动脉夹层(AD)患者升主动脉组织的表观基因组数据集GSE84274的差异甲基化水平,分析关键DEGs甲基化水平。使用人胸主动脉瘤(TAA)外周血样本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9106 testing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诊断的有效性。结果在细胞水平、动物模型和TAAD临床病例的基础上,从GSE35627、GSE64613和GSE52093数据集得到6个交集基因:SLC7A8、WISP1、IL1R1、BCAT1、NID2及ATOH8。表观遗传组学分析发现,WISP1和NID2分别有5个和3个差异甲基化位点(DMPs)的甲基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ROC曲线验证结果显示,WISP1的AUC为0.7,其特异度和敏感度较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通过转录组学及表观遗传组学分析可知,Ang-Ⅱ相关基因WISP1和NID2有助于TAAD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夹层 转录组学 表观遗传学 血管紧张素-Ⅱ 诊断标志物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致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成龙 段艳宇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是常见的主动脉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动脉壁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血管平滑肌细胞耗竭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是其病理学特征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可以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降解。细胞外基质... 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是常见的主动脉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动脉壁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血管平滑肌细胞耗竭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是其病理学特征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可以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对维持主动脉结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讨论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对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胸主动脉瘤及夹层发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 细胞外基质 细胞外基质蛋白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11
作者 朱双雄 《大医生》 2024年第9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 目的分析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90例,<14 d)和非急性期组(30例,≥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假腔血栓形成情况、主动脉重塑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急性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非急性期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患者假腔血栓形成情况优于非急性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术前,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术前,且急性期组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非急性期组,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非急性期组(均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期TBAD患者行TEVAR介入治疗的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主动脉重塑效果好,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介入时间 主动脉重塑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12
作者 莫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老年病医院2015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1例疑似胸腹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腹CT血管造影检查,并以原始影像学... 目的:分析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老年病医院2015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1例疑似胸腹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腹CT血管造影检查,并以原始影像学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一及联合检查方式对胸腹AD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DSA诊断,81例患者中确诊为胸腹AD的患者为79例,胸腹CT血管造影的检出符合率为89.87%,联合检测的检出符合率为9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联测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胸腹CT血管造影(P <0.05),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的图像指向和修复情况显示更为清晰。结论:针对胸腹AD患者实施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图像质量更佳,在帮助医师提升诊断准确性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技术 主动脉夹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限制性裸支架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
13
作者 林文明 张佳靖 宴金亮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限制性裸支架(BRS)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对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EVAR+RBS... 目的 探讨采用限制性裸支架(BRS)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对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漳州市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EVAR+RBS组40例及TEVAR组40例。两组均行对应手术治疗,并进行CTA检查。比较两组术后主动脉重塑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EVAR+RBS组的覆膜支架末端层面与膈肌封面的真腔面积增大率、假腔面积缩小率均大于TEVAR组(P<0.05);TEVAR+RBS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EVAR组(P<0.05)。结论应用TEVAR联合BRS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对改善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的效果良好,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限制性裸支架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重塑 并发症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壁间血池的初步经验
14
作者 方青波 梁建豪 +1 位作者 戈小虎 管圣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98-501,共4页
主动脉壁间血池(intramural blood pool,IBP)是在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hemorrhage and hematoma,IMH)的基础上出现微小的(内膜破口直径≤3 mm)内膜破口,局部血液充盈,影像学表现为局限性强化灶,没有典型的真假腔。Williams等[1]... 主动脉壁间血池(intramural blood pool,IBP)是在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hemorrhage and hematoma,IMH)的基础上出现微小的(内膜破口直径≤3 mm)内膜破口,局部血液充盈,影像学表现为局限性强化灶,没有典型的真假腔。Williams等[1]的研究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造影和尸检对IBP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将它描述为伴发于IMH的分支动脉假性动脉瘤。此类病变应区别于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PAU)和主动脉溃疡样凸起(ulcer-like projection,ULP),前者是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主动脉溃疡样投影亦是在IMH的基础上出现的病变,但其内膜破口直径﹥3 mm,影像学表现为局限性夹层。有研究发现,Stanford B型IMH急性期出现的ULP是主动脉破裂的危险因素,患者预后较差,建议进行早期干预[2]。对于IBP的治疗,目前尚未形成共识。本研究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I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参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壁间血池 主动脉壁间血肿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远端TEVAR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沈健 倪布清 李明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术后主动脉远端扩张及支架所致的新发破口(stent induced new entry,SINE)的患者采取胸主动脉腔内血管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的安全...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术后主动脉远端扩张及支架所致的新发破口(stent induced new entry,SINE)的患者采取胸主动脉腔内血管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3月连续收治的27例TAAD术后支架象鼻远端再次TEVAR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27例患者孙氏手术(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术中支架置入术)术中资料,孙氏手术后早期随访结果、TEVAR术中资料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TEVAR术后随访率92.3%,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远期死亡2例,病死率7.4%,无主动脉相关死亡病例。TEVAR术后均未出现支架内漏、移位、下肢截瘫、新发透析(TEVAR术后新发肾功能不全)、肠缺血或坏死等后遗症。在随访的病例中,成功收集术前及术后复查胸腹部大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25例(92.3%),术后6个月复查CTA提示支架象鼻远端破口均覆盖完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远端真腔打开程度均满意,内脏区及下肢血管通畅程度为100%,术后1年随访患者19例,其中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周围段完全血栓化13例(68.4%),部分血栓化6例(31.6%),真腔有效打开,支架覆盖区域真腔明显增大,假腔缩小。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主动脉远端TEVAR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夹层 主动脉腔内血管修复术 主动脉重塑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干预时机分析
16
作者 袁雪亮 余海彬 王喜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目的探索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不同干预时机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发病时间至手术时... 目的探索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不同干预时机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发病时间至手术时间分为A组(<24 h)、B组(2~7 d)和C组(8~14 d)。比较三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内漏、脑梗死、死亡、主动脉破裂及总并发症等)发生情况,并根据随访情况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1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A组50例,B组43例,C组33例。三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在围手术期急性脑梗死、内漏、感染及死亡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三组生存曲线,A组5年累计无主动脉夹层复发及生存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认为在症状出现后24 h内行T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近中期疗效不佳,而在症状出现2~14 d行TEVAR可获得较好的围手术期及近中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时机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合并单纯性肾囊肿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预后特点
17
作者 付彪 王成虎 +3 位作者 王秋吉 吴进林 李伯海 范瑞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合并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renal cyst,SRC)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的临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因ATAAD入院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前主动脉... 目的探讨合并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renal cyst,SRC)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的临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因ATAAD入院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前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是否合并有SRC,将患者分为SRC组和无SRC组,将基线资料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校准后,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随访的差异。结果共533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各有165例进入匹配队列,两组患者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并发症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SRC组患者较无SRC组更易发生主动脉事件(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RC组患者较无SRC组发生主动脉终点事件的风险比为2.545(95%CI:1.668~3.883,P<0.001)。结论SRC的存在不影响多个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但是SRC的存在能提高ATAAD患者术后残存主动脉发生主动脉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肾疾病 囊性 主动脉夹层 炎症 主动脉
下载PDF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楠 曹辉 秦晶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84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在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84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护理环境及工作效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结论 对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针对性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根因分析法 针对性干预 心理状态 并发症发生风险
下载PDF
逆行血管内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所致颈动脉夹层1例
19
作者 曾静 曾春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90-693,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突发胸背部疼痛4+h”于2023年5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4+h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背部疼痛,并放射至双侧肩部,呈持续性撕裂样疼痛,伴大汗淋漓,无意识丧失、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胀等不适,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完... 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突发胸背部疼痛4+h”于2023年5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4+h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背部疼痛,并放射至双侧肩部,呈持续性撕裂样疼痛,伴大汗淋漓,无意识丧失、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胀等不适,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完善胸腹主动脉CTA提示:主动脉夹层。既往史:既往确诊为肾病综合征4+年,左侧肾脏已切除,现长期药物治疗,具体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背部疼痛 撕裂样 左侧肾脏 腹痛腹胀 动脉夹层 肾病综合征 逆行
下载PDF
第一裂口周向位置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形态特征及腔内修复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王双静 徐泽鑫 +7 位作者 任露霞 员鹏飞 王海博 吴明炜 贾贺月 张栩阳 陈端端 熊江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目的探究第一裂口(primary entry tear,PET)周向位置的差异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患者假腔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目的探究第一裂口(primary entry tear,PET)周向位置的差异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患者假腔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3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TEVAR的100例TBAD患者资料。基于PET周向位置定义为大弯组(40例)、侧位组(31例)和小弯组(29例),比较三组患者假腔形态特点特征、临床特征和预后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大弯组比小弯组假腔更长(279.66 mm比193.92 mm,P=0.032)、左肾动脉受累比例更高(45.0%比17.2%,P=0.016)。患者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7.20±42.99)个月,3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0例接受再干预;14例患者出现主动脉相关死亡。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在干预率和死亡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期免于再干预率大弯组显著低于侧位组(P=0.023)。PET位于大弯是随访期再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5.996,95%置信区间=1.311~27.431,P=0.021)。结论PET位于大弯可能预示患者容易因TEVAR后并发症而进行再干预。应重视PET位于主动脉大弯患者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裂口 再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