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线旋转治疗技术在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修身 刘孟忠 胡永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8-360,共3页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仍占重要地位。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占所有局部复发的44%~69%,居第一位,成为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最重要靶区。然而,由...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仍占重要地位。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占所有局部复发的44%~69%,居第一位,成为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最重要靶区。然而,由于胸廓特殊的几何形状,传统的照射方法难以达到合理的剂量分布。电子线旋转治疗技术利用电子线的剂量分布特点、结合胸壁的形状和靶区的深度选择不同的能量,使靶区达到合理的剂量分布,同时降低心、肺受量,在胸壁照射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临床实践也证实,电子线旋转照射与常规照射技术相比具有局部控制率高、心肺毒性小、皮肤反应轻等优点,在胸壁照射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线旋转 治疗技术 乳腺癌术 胸壁照射 肿瘤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技术剂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狄小云 徐敏 +1 位作者 王健 陈维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5期502-504,514,共4页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几种常用照射技术的剂量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对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和做了标记的测量体模 ,按放疗体位做CT扫描 ,CT影像经网络送入三维TPS ,在TPS上设计 4种照射方案 ,并在人体模上进行模拟照射 (参考...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治疗几种常用照射技术的剂量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对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和做了标记的测量体模 ,按放疗体位做CT扫描 ,CT影像经网络送入三维TPS ,在TPS上设计 4种照射方案 ,并在人体模上进行模拟照射 (参考剂量 1Gy) ,用热释光剂量仪进行实际测量。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除电子线弧形旋转照射外 ,其它 3种照射技术的胸壁剂量都较均匀 (胸壁平均剂量 >0 .90Gy)。电子线弧形旋转照射和X线双切线野 +内乳区电子线野技术由于在内乳区设野保证了内乳区有充足的剂量 (内乳点剂量 >0 .90Gy) ,但是后者在 2个野交界处易形成剂量冷热点。单纯X线切线野和适形野技术在内乳区可产生欠剂量情况 ,体积剂量直方图显示电子线旋转照射技术肺部受高剂量照体积最小 ,适形野技术也使肺部受高剂量照射体积明显减小。在体表加盖 1.0~ 1.5cm的组织等效填充物后 ,4种照射技术的皮肤剂量都可提高到 0 .90Gy以上。 结论 乳腺癌胸壁照射技术有不同的剂量分布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胸壁照射技术 剂量分布
下载PDF
胸壁照射对肺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傅尚志 李德志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年第4期34-34,共1页
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对肺功能的影响,文献上尚无报道。作者从1995年6月~11月对乳腺癌术后12例进行胸壁照射者,在放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测。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胸壁照射 肺功能 乳腺癌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常规放疗与加胸壁照射的生存率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江涛 麦茂 陈沃培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0-281,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进行常规野放射治疗及增加胸壁野照射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常规野加胸壁野照射者 13 2例 (观察组 ) ,常规野者 12 1例 (对照组 )。同时予以 5~ 6段化疗 ,放疗剂量≥ 5 0CGY。结果 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进行常规野放射治疗及增加胸壁野照射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常规野加胸壁野照射者 13 2例 (观察组 ) ,常规野者 12 1例 (对照组 )。同时予以 5~ 6段化疗 ,放疗剂量≥ 5 0CGY。结果 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2 2 %和 14 9% ,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10 6%和 2 7 3 % ,观察组 5年生存率为 93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 (71 1%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术后常规野加胸壁野照射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放疗 胸壁照射 生存率
下载PDF
乳腺癌胸壁照射加组织等效膜预防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曲雅勤 黄巍 +1 位作者 姜新 臧岩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7-348,共2页
放射性肺炎是乳腺癌胸壁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34%,尤其在化疗2周期后更易诱发放射性肺炎。笔者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加和不加组织等效膜对肺放射性肺炎、肺损伤的影响。报告如下。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胸壁照射 临床研究 乳腺癌 等效 组织 预防 根治术后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守性手术后胸壁照射野设计的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席许平 邓显云 +1 位作者 胡炳强 胡自省 《当代医师》 1997年第1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后 胸壁照射野设计 照射
原文传递
豚鼠胸壁照射加组织等效膜对皮肤和肺生物效应的影响
7
作者 黄巍 曲雅勤 +5 位作者 宋祥福 刘士新 姜新 贾晓晶 国贺 杨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照射豚鼠时加组织等效膜对豚鼠胸壁皮肤和肺生物效应的影响,评价组织等效膜在提高皮肤剂量的同时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雌性豚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全程加组织等效膜组、半程连续加组织等效膜组和不加组织等效...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照射豚鼠时加组织等效膜对豚鼠胸壁皮肤和肺生物效应的影响,评价组织等效膜在提高皮肤剂量的同时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雌性豚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全程加组织等效膜组、半程连续加组织等效膜组和不加组织等效膜组,以不同方式加0.5cm厚组织等效膜(材料为聚苯乙烯)照射,制造急性辐射损伤的动物模型。照射后40d取皮肤和肺组织,观察肺部病理改变、皮肤的毛囊计数和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加组织等效膜组皮肤放射损伤重,但肺的放射损伤轻。皮肤放射损伤程度是半程加组织等效膜组轻于全程加组织等效膜组。半程加等效膜组的损伤修复较全程加等效膜组的损伤修复更为活跃。结论采用半程加组织等效膜的胸壁照射方式既可保护肺,又不至于造成较严重的皮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胸壁照射 组织等效膜 皮肤 生物效应
原文传递
三乙醇胺乳膏对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皮肤损伤防治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凯凯 张卓 邹丽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在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胸壁照射急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6 MeV电子线胸壁照射的80例患者,其中40例在放疗开始时预防性应用三乙醇胺乳膏(用药组),40例采用常规处理(对照组).结果 用药组1、...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在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胸壁照射急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6 MeV电子线胸壁照射的80例患者,其中40例在放疗开始时预防性应用三乙醇胺乳膏(用药组),40例采用常规处理(对照组).结果 用药组1、2、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0.0%(28/40)、22.5 %(9/40)、7.5 %(3/40),对照组分别为52.5 %(21/40)、32.5%(13/40)、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用药组发生1、2、3级皮肤损伤的照射剂量分别为(21.91±4.39)、(37.43±6.50)、(46.14±6.50) Gy,对照组分别为(12.67±2.16)、(22.61 ±3.51)、(42.71 ±8.11)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累积照射剂量10 Gy及25 Gy时,用药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2.5 %(9/40)、47.5 %(19/40),对照组分别为40.0%(16/40)、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三乙醇胺乳膏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胸壁照射1、2、3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延缓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适于在术后胸壁放疗患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醇胺乳膏 乳腺肿瘤 术后胸壁照射 放射性皮肤损伤
原文传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CT模拟胸壁切线野照射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军 韩春 +2 位作者 陈燕 曹彦坤 池子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评价胸壁切线野照射CT模拟定位的价值。方法:28例有胸壁照射适应症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CT图象进行数字化重建,勾画胸壁CTV及心、肺等危及器官,胸壁处方剂量为5000cGy,计算胸壁及其心、肺... 目的:评价胸壁切线野照射CT模拟定位的价值。方法:28例有胸壁照射适应症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CT图象进行数字化重建,勾画胸壁CTV及心、肺等危及器官,胸壁处方剂量为5000cGy,计算胸壁及其心、肺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结果:右肺体积为1403±234cm3,左肺为1133±186cm3,切线野中心肺厚度(CLD)平均为2.4±0.5cm。百分受照体积(PIV)右肺为(13.12±3.26)%,左肺为(12.72±3.58)%,心脏为(2.47±1.87)%,建立一元回归方程,肺PIV=-1.308+6.226CLD(r=0.727,P<0.001)。胸壁体积为441±142cm3,Dmean为4831±352cGy,胸壁V95%、V105%和V110%分别为(95.4±5.3)%、(18.7±15.4)%和(5.3±7.5)%。不加组织补偿胸壁Dmean和Dmin低于胸壁加组织补偿照射(P<0.05)。加300和450楔形板照射后胸壁受照剂量均匀性优于无楔形板和加150楔形板照射,统计学差异接近显著性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切线野照射采用CT模拟定位可准确获得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和体积信息,有助于评估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胸壁切线照射 CT模拟
下载PDF
Ⅲ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垂直照射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邓涤 周云峰 +1 位作者 谢丛华 徐洁 《医学新知》 CAS 1998年第4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后 胸壁垂直照射 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放疗加等效膜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子君 李伟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4-615,共2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电子线胸壁照射加膜和不加膜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和近期复发率。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要胸壁照射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一组不加等效膜,另一组加0.5cm等效膜,采用半程加膜,两组全程...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电子线胸壁照射加膜和不加膜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和近期复发率。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要胸壁照射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一组不加等效膜,另一组加0.5cm等效膜,采用半程加膜,两组全程均采用6MeV电子线放疗,剂量50Gy/25次/5周。结果加膜组和不加膜组的Ⅰ,Ⅱ,Ⅲ级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分别为82.6%,8.7%,8.7%和91.3%,0,8.7%(2=2.1,P=0.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加膜组和不加膜组的复发率均为4.3%,两组无放射性肺炎发生。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电子线半程加膜的胸壁照射方式,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少,近期疗效未见明显优势,远期疗效和正常组织放疗反应还需进一步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根治术后放疗 电子线胸壁照射 组织等效膜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放射治疗单野与分野计划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洪国 周振山 +1 位作者 王军良 薛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86-287,共2页
目的: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放射治疗时单野与分野治疗对整个胸壁照射区剂量分布比较。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进行模拟CT定位,用Varian的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CT图像重建、靶区勾画。6MeV或9MeV电子线对所勾画的靶区进行单野和分... 目的: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线放射治疗时单野与分野治疗对整个胸壁照射区剂量分布比较。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进行模拟CT定位,用Varian的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CT图像重建、靶区勾画。6MeV或9MeV电子线对所勾画的靶区进行单野和分野计划设计,计算并比较整个靶区的剂量分布。结果: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由单野改成二野照射后,80%剂量曲线所包靶区体积由47%上升到84%,90%剂量曲线所包靶区体积由28%上升到72%。结论: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大胸壁电子线照射时,单野照射剂量分布不均且靠近内乳区和腋中线区剂量严重不足,若在病人体表弯曲处进行分野,分野后进行二野照射则大大提高内乳区和腋中线区的剂量,提高了整个靶区的剂量,从而满足临床剂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胸壁照射 电子线
下载PDF
乳腺癌内乳区电子线野结合胸壁切线野照射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勇 陈利 +6 位作者 张玉晶 温戈 黄晓波 李凤岩 林焕新 胡永红 管迅行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8-720,共3页
乳腺癌根治术或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不仅能降低局部复发率,而且能延长生存时间[1].目前,两对穿切线野是最常用的胸壁照射技术,但单纯切线野在保证胸壁剂量分布的前提下,却使部分心脏和肺受到照射.
关键词 胸壁照射技术 切线野照射 乳腺癌根治术 剂量学 电子线 内乳区 术后放射治疗 局部复发率
原文传递
Ⅱ~ⅢA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电子束弧形照射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王迎选 刚颖 +3 位作者 吴殿久 何昌秀 崔书祥 王所亭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胸壁电子束弧形照射 临床观察 治疗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放疗3种治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桂霞 戴相昆 +4 位作者 徐寿平 鞠忠建 巩汉顺 解传滨 杜镭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 评估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常规直线加速器逆向调强放疗(IMBT)和三维适形放疗(3D- CRT)3种治疗计划对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的剂量影响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对比.方法 选择10例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目的 评估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常规直线加速器逆向调强放疗(IMBT)和三维适形放疗(3D- CRT)3种治疗计划对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的剂量影响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对比.方法 选择10例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CT定位图像,由同一医生勾画PTV,统一处方剂量50 Gy/25次.每例图像分别做HT、IMRT和3D-CRT 3种治疗计划,并对心脏、健侧肺和患侧肺受照射剂量体积、靶区适形度指数、剂量均匀指数和处方剂量所覆盖的靶体积等物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95%和100%的处方剂量覆盖的PTV体积在HT、IMRT和3D- CRT组分别为99.13%和95.87%、97.80%和94.05%、96.37%和87.29%.HT、IMRT和3D- CRT组的适形指数和靶区均匀指数分别为0.80±0.10和1.09±0.03、0.65±0.07和1.14±0.02、0.40±0.08和1.17±0.04.心脏V5~V20以3D- CRT组最少,其次是HT组.患侧肺V5接受的照射剂量体积以3D- CRT组最小,与HT和IMRT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健侧肺V5和V10以3D-CRT组最少.结论 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的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指数HT组最好;心脏、健侧肺和患侧肺低剂量区最小的依次是3D- CRT、HT和IMRT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照射 螺旋断层治疗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