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通过持续改进优化胸痛中心就诊流程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救治时间及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目的:探讨通过持续改进优化胸痛中心就诊流程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救治时间及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胸痛中心成立后标准化流程建设初期(试运行阶段)收治的STEMI患者设为对照组(n=110),标准化流程建设后期(流程完善阶段)收治的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n=110),对比两组救治指标、住院期间临床事件诊疗效果的差异情况。结果:(1)救治指标:观察组急诊逗留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n,FMC2B)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46.45±21.17)min vs(96.00±38.18)min,P<0.001]、[(86.88±33.16)min vs(145.80±48.35)min,P<0.001];观察组院前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传输率、急诊绕行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0.53 vs 0.24,P<0.001)、(0.09 vs 0.03,P<0.001);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ymptom to first medical contact,S-to-FMC)时间、FMC2B时间≥120 min患者的溶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123.49±58.86)min vs(138.43±63.59)min,P>0.05]、(7%vs 8%,P>0.05)。(2)住院期间临床事件指标:观察组的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vs 36%,P<0.001),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9.82±2.32)d vs(10.25±2.39)d,P>0.05]、(0.9%vs 1.8%,P>0.05)。结论: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持续性改进和完善,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了心力衰竭发生率,但在FMC2B时间>120 min患者诊疗方案选择上尚有待进一步改善。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通过持续改进优化胸痛中心就诊流程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救治时间及诊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胸痛中心成立后标准化流程建设初期(试运行阶段)收治的STEMI患者设为对照组(n=110),标准化流程建设后期(流程完善阶段)收治的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n=110),对比两组救治指标、住院期间临床事件诊疗效果的差异情况。结果:(1)救治指标:观察组急诊逗留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n,FMC2B)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46.45±21.17)min vs(96.00±38.18)min,P<0.001]、[(86.88±33.16)min vs(145.80±48.35)min,P<0.001];观察组院前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传输率、急诊绕行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0.53 vs 0.24,P<0.001)、(0.09 vs 0.03,P<0.001);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symptom to first medical contact,S-to-FMC)时间、FMC2B时间≥120 min患者的溶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123.49±58.86)min vs(138.43±63.59)min,P>0.05]、(7%vs 8%,P>0.05)。(2)住院期间临床事件指标:观察组的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vs 36%,P<0.001),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9.82±2.32)d vs(10.25±2.39)d,P>0.05]、(0.9%vs 1.8%,P>0.05)。结论: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持续性改进和完善,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了心力衰竭发生率,但在FMC2B时间>120 min患者诊疗方案选择上尚有待进一步改善。
文摘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