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胸痛救治单元和个体化专病管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远期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马宁宁 徐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96-0199,共4页
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基于胸痛救治单元和个体化专病管理模式,观察其临床效果以及远期康复情况。方法 从来我院诊治的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老年AMI患者中随机抽取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随访)和... 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基于胸痛救治单元和个体化专病管理模式,观察其临床效果以及远期康复情况。方法 从来我院诊治的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老年AMI患者中随机抽取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随访)和试验组56例(个体化专病管理模式),其中试验组采用胸痛救治单元加个体化专病管理模式,,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比较两组心超、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结果 住院期间心超参数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EF、LDVV、LVDS之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心超参数对比提示,两组LDVV、LVD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EF可见差异(56.91±6.03 vs 59.27±5.80,p<0.05)。 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比较SDS、SAS以及ADL发现,试验组SDS低于对照组(53.73±5.59 vs 49.28±4.92,p<0.05);试验组SAS低于对照组(53.15±6.01 vs 50.34±5.03,p<0.05);试验组ADL高于对照组(82.50±7.70 vs 85.80±6.79,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总计7例,明显高于试验组1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总分为100分,对照组为92.34±2.66分,试验组为93.77±2.49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胸痛救治单元联合个体化专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帮助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老年AMI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单元 个体化专病管理模式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
下载PDF
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夏 王艺璇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100例在手术室采取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后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样... 目的:探讨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100例在手术室采取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后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样本医院2018年1—6月收治的68例在手术室未采取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前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胸痛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开始手术时间、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to-B时间)及PCI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开始手术时间及D-to-B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6、13.654、12.23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8,P<0.05)。结论:采取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后,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间、开始手术时间及D-to-B时间均明显缩短,PCI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优化流程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O-to-FMC时间、D-to-N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珊 苏芙容 刘慧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1期40-4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率、溶栓率、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入门至开始溶栓(D-to-N)时间的影响。方法 124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救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 目的 探讨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率、溶栓率、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入门至开始溶栓(D-to-N)时间的影响。方法 124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救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救治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基层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SO-to-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双抗血小板(FMC-to-双抗)时间、D-to-N时间]、治疗前后希望评分,预后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脑利钠肽前体(pro-BNP)、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O-to-FMC时间、FMC-to-双抗时间、D-to-N时间分别为(119.25±10.16)、(16.28±7.23)、(19.38±4.2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78.55±16.34)、(26.07±8.15)、(28.37±5.1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评分(13.79±1.76)分、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评分(13.85±1.98)分、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13.75±2.11)分及总分(41.39±3.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18±1.45)、(11.53±1.58)、(11.27±1.76)、(33.98±2.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F(59.27±9.05)%高于对照组的(51.26±7.13)%,LVEDD(64.26±7.06)mm小于对照组的(69.27±11.15)mm,pro-BNP(975.26±175.26)ng/L、心力衰竭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的(2478.23±213.09)ng/L、25.81%,住院时间(10.09±1.19)d短于对照组的(14.05±1.7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急性STEMI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基层胸痛救治单元的有效建设能够提高救治效果,缩短整个救治流程用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基层胸痛救治单元 希望水平
下载PDF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的不足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茜 赵佳 李春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8期3232-3234,共3页
胸痛救治单元是一个紧跟新时代发展特点、面向基层、改善民生的全新概念。建设胸痛救治单元的主要动因在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不高、医疗资源匮乏;诊疗流程烦琐重叠、救治缺乏有效对接;公众防治意识不强、胸痛急救教育弱化等现实不足... 胸痛救治单元是一个紧跟新时代发展特点、面向基层、改善民生的全新概念。建设胸痛救治单元的主要动因在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不高、医疗资源匮乏;诊疗流程烦琐重叠、救治缺乏有效对接;公众防治意识不强、胸痛急救教育弱化等现实不足。笔者认为,胸痛救治单元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胸痛诊疗流程,实现救治标准统一;建立快速联动机制,增强救治整体效能;统筹配置医疗资源,助推分级诊疗落地;规划引领全民健康,提升自救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单元 基层医疗机构 分级诊疗 中心
下载PDF
中国胸痛中心的武器"矛"与"盾"——《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方案》《中国胸痛中心常态化质控方案》发布 被引量:7
5
作者 霍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629-632,共4页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和认证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熟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血管防控治体系的建设,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积极贯彻国家《"健康中国20...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和认证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熟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血管防控治体系的建设,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积极贯彻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工作精神,整理发布《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方案》和《中国胸痛中心常态化质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心 胸痛救治单元 质控方案
下载PDF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叶廷巧 蒋涛 罗彩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7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绵阳市17家通过验收的胸痛救治单元在建设期间(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行急诊经皮... 目的探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绵阳市17家通过验收的胸痛救治单元在建设期间(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为胸痛救治单元组,以及去年同期(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1例急诊PCI患者为非胸痛救治单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给药时间、转入-转出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结果胸痛救治单元组的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4.51±2.87)min比(29.41±10.23)min]、心电图确诊时间[(3.47±1.15)min比(10.25±4.55)min]、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给药时间[(4.84±2.11)min比(22.33±7.99)min]、转入-转出时间[(26.87±9.62)min比(102.27±21.23)min]和院内死亡率(4.23%比11.48%)均显著低于非胸痛救治单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可以缩短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单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绿色通道信息化系统联合分诊护理对胸痛救治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冉婉 李海清 钟足娣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9期3980-3982,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信息化系统联合分诊护理对胸痛救治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胸痛救治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诊护理,研究组实施绿色通道信息化...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信息化系统联合分诊护理对胸痛救治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胸痛救治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诊护理,研究组实施绿色通道信息化系统联合分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入门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检验检查时间、急诊分诊时间、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满意率、不同病因胸痛诊疗时间、自我效能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FMC2B、D2B、检验检查、急诊分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抢救成功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不同病因胸痛诊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救治中绿色通道信息化系统联合分诊护理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信息化系统 分诊护理 胸痛救治 自我效能 满意率
下载PDF
床旁心肺快速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胸痛救治单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晓晖 林嘉诚 +2 位作者 陈华达 肖文鑫 朱可云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97-701,共5页
目的评估床旁心肺快速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胸痛救治单元中应用效果。方法127例急性胸痛患者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78),全部患者在10 min内完成首次心电图检测、床旁检测D-二聚体,其中研究组同时完成床旁心肺快速超声检查。比... 目的评估床旁心肺快速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胸痛救治单元中应用效果。方法127例急性胸痛患者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78),全部患者在10 min内完成首次心电图检测、床旁检测D-二聚体,其中研究组同时完成床旁心肺快速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进门-出门(DiDo)时间、首次心电图及D-二聚体检查时间、起病2 h内就诊比例、院内病死率等。结果研究组DiDo时间、首次心电图及D-二聚体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起病2 h内就诊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院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床旁超声扫查成功率为88.4%,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气胸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率(>90%)。结论应用床旁心肺快速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可缩短高危非心脏源性胸痛患者的早期筛查、诊断时间,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单元 心肺超声 D-二聚体
下载PDF
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
9
作者 唐青青 肖琳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426-1428,共3页
目的:探讨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急诊行心肌梗死PCI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优化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急诊流程,优化组采用胸痛救治优化... 目的:探讨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急诊行心肌梗死PCI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优化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急诊流程,优化组采用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急诊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预后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优化组患者D-To-B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检测肌钙蛋白时间、抗凝治疗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6、17.588、40.254、16.679、12.333、136.202,P=0.000)。优化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3.57%)和再次行PCI率(7.14%)低于常规组(16.07%、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6、4.667,P=0.028、0.031),优化组死亡率(1.79%)低于常规组(8.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8,P=0.093)。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化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常规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常规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结论: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可减少心肌梗死PCI术后不良反应,缩短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 心肌梗死 PCI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医院胸痛救治中心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10
作者 何咸兵 《交通医学》 2018年第6期648-649,共2页
胸痛中心的建设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诊治效率和水平。我院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胸痛救治中心建设标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优化流程,... 胸痛中心的建设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诊治效率和水平。我院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胸痛救治中心建设标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优化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救治。本文介绍了胸痛救治中心建设的背景与意义;结合我院胸痛救治中心建设的实践,总结胸痛救治中心具体建设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中心 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建设 体会
下载PDF
楚雄农村地区基于心血管病救治的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方法探索
11
作者 张云燕 普永芬 +2 位作者 和春花 刘亚玲 周维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40-142,共3页
基层卫生院建设的胸痛救治单元是胸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楚雄市胸痛中心通过调查、探索、实践、总结、改进的方式总结出“楚雄经验”,力争建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1(标准版胸痛中心)+10(基层版胸痛中心)+N(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X(村卫生... 基层卫生院建设的胸痛救治单元是胸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楚雄市胸痛中心通过调查、探索、实践、总结、改进的方式总结出“楚雄经验”,力争建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1(标准版胸痛中心)+10(基层版胸痛中心)+N(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X(村卫生室)的全域覆盖模式。以胸痛救治为契机,健全急救体系和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力争使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单元 楚雄经验 全域覆盖 农村心血管疾病救治
下载PDF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吴祥超 谭凤玲 梁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9-61,共3页
探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接受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60例,以... 探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接受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60例,以2021年7月为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活动开展时间节点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分组,2021年7月前未开展该建设为对照组(患者30例),2021年7月后已开展的STEMI患者为观察组(患者30例)。对比两组救治效率(评估指标为:①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②完成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③球囊扩张时间;④导管室激活时间;⑤住院时间),并评估其他应用效果(①住院费用;②护理满意度;③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救治效率、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可降低转运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各流程花费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效率,并且可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单元 转运 急诊 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救治效率
下载PDF
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陆政德 甘剑挺 +7 位作者 袁军 徐广马 刘伶 施莹 朱瑞凯 卢一郡 吕立文 林英忠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790-4793,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参照中国胸痛中心的要求建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和救治流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 目的探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参照中国胸痛中心的要求建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和救治流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未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之前2012年1-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共入选患者624例,观察组374例,对照组250例。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观察组入院后采取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进行救治,对照组在胸痛中心成立前入院进行常规救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院内病死、心力衰竭)发生率;所有出院患者随访1年,分别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壁瘤形成、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死亡、再次入院)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平均完成时间缩短(P=0.001),入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院内病死、心力衰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LVEDD、pro-BNP、CRP、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室壁瘤形成率和Scr水平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LVEF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DD、pro-BNP、CREA、CRP、室壁瘤形成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建立不仅有效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 中心 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构建胸痛救治中心联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诊疗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娄明 王培安 +2 位作者 陶子奇 倪慧 刘学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37-42,共6页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基层医院受限于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而无法行急诊PCI,进而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因此构建胸痛救治中心联盟对提高STEMI的诊疗水平十分重要。目的分...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基层医院受限于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而无法行急诊PCI,进而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因此构建胸痛救治中心联盟对提高STEMI的诊疗水平十分重要。目的分析构建胸痛救治中心联盟对急性STEMI患者院内诊疗及短期预后的影响,为综合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由医联体医院转诊入徐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的急性STEMI患者2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由非医联体医院转诊入本院胸痛中心的急性STEMI患者2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胸痛诊疗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包括基层医院的入院到转出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确诊时间、到达上级中心医院至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PCI后情况(包括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院内心源性死亡、住院时间、PCI费用外住院费用)及诊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基层医院的入院到转出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确诊时间、到达上级中心医院至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院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CI费用外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诊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胸痛救治中心联盟可有效缩短急性STEMI患者诊疗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并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救治中心联盟 病人转诊 预后
下载PDF
基于DRGs的区域协同胸痛综合救治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杨子 陈焜 吕雪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997-1001,1012,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区域胸痛专病救治能力评估考核体系,以评促建,为完善胸痛救治能力评估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明确胸痛救治能力综合评估指标、赋予指标权重,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明确了含院前-院前院内... 目的通过建立区域胸痛专病救治能力评估考核体系,以评促建,为完善胸痛救治能力评估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明确胸痛救治能力综合评估指标、赋予指标权重,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明确了含院前-院前院内衔接-院内救治3个部分的41项评价指标,并收集了5家医院的救治病例,验证了胸痛专病救治能力评估考核体系的可行性。结论对区域协同胸痛救治医疗机构救治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建立科学有效的可量化、可推广的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S 区域协同胸痛救治 因子分析 评估考核体系
下载PDF
构建胸痛救治单元联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文 李静 周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449-1453,共5页
目的探讨构建胸痛救治单元联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AMI患者108例,2018年12月之前入院为对照组,之后入院纳为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构建胸痛救治单元联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AMI患者108例,2018年12月之前入院为对照组,之后入院纳为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构建胸痛救治单元并施以优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救治效率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to-FMC)、首份心电图时间、入院到球囊扩张(D-to-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从发病到接受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院内心衰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及室壁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再梗死率、1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痛中心基础上构建胸痛救治单元,并辅助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急诊救治效率,改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胸痛救治单元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效率
原文传递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张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5-6,共2页
分析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属于胸痛救治单元未建设前患者,另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为开展胸痛救治... 分析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属于胸痛救治单元未建设前患者,另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2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为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后的患者,两组各60例,分析两组的诊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入门-出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再灌注率为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00%,实验组心衰发生率、30d再住院率分别为5.00%、3.33%,对照组为53.33%、30.00%,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实施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缩短基层医院入门-出门时间,降低心衰、死亡及30d再住院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单元建设 急性心肌梗死 入门-出门时间 诊疗效果
下载PDF
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弓凤敏 金晶晶 +5 位作者 刘畅 李静 郭玉梅 张琳 侯立功 焦泉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2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自2015年12月成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及流程,选取流程建立前、后各1年200例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两组患者救治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自2015年12月成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及流程,选取流程建立前、后各1年200例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两组患者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PCI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院内全因死亡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出院时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能够使患者尽快接受救治,有助于提高PCI成功率及患者生存率,可促进心功能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凌华 金涛 +3 位作者 罗飞艳 余仟 杨小乐 宋霞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成立前的98例ACS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8月~2021年6月胸痛中心...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成立前的98例ACS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8月~2021年6月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成立后的84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就诊模式,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比较两组24 h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抢救用时及住院时间、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组间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LVEF均升高,NT-proBN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获取时间、MACE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 PCI治疗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7.96%,发病到门诊就诊时间(S-T-D)、急诊至导管室时间、门球时间(D-T-B)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应用于ACS患者,利于缩短院前、院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 治疗效果 心血管不良事件 心功能
下载PDF
胸痛中心区域救治体系对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行PPCI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蔡正哲 叶晓东 +2 位作者 王杰伟 曾丽红 王建玲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总结基于胸痛中心区域救治体系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我院接受PPCI治疗并资料上传至国家胸痛中心数据平台的118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总结基于胸痛中心区域救治体系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我院接受PPCI治疗并资料上传至国家胸痛中心数据平台的118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绕行急诊,将患者分为绕行组(58例)和非绕行组(60例),观察两组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to-FMC)、门球时间(D-to-B)与发病到球囊扩张血管时间(S-to-B),比较两组D-to-B达标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院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非绕行组比较,绕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无明显差异(P>0.05);绕行组S-to-FMC、D-to-B与S-to-B均明显短于非绕行组(P<0.05);绕行组术后LVEF明显增高,随访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于胸痛中心区域救治体系对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行PPCI,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减少MACE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心区域救治体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绕行急诊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