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苓桂术甘汤加针刺背俞穴治疗胸皮神经后支内侧支卡压综合征60例
1
作者 佘瑞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09年第10期707-708,共2页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针刺 背俞穴 胸皮神经后支内侧支卡压综合征
下载PDF
膏肓穴放血治疗胸外侧皮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培刚 张旭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7期278-279,共2页
目的观察膏肓穴放血治疗胸外侧皮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膏肓穴刺络放血。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膏肓穴放血治疗胸外侧皮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膏肓穴 外侧神经后卡压综合征 放血疗法
下载PDF
手法复位及局部注射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防震 胡方煜 +2 位作者 陈海妍 陈海旻 宋海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4-625,共2页
脊神经后支卡压是非特异性腰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该病起病隐匿,疼痛程度较剧烈,常呈持续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在所见的对此病的研究中,多是对颈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进行探讨,而... 脊神经后支卡压是非特异性腰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该病起病隐匿,疼痛程度较剧烈,常呈持续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在所见的对此病的研究中,多是对颈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进行探讨,而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也较为常见,可能是因为特殊的解剖学关系,对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的临床研究较少。而且,对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多采用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液氮冷冻、射频消融及手术治疗为主,不太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及局部注射,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取得了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脊神经后 局部注射治疗 卡压综合征 手法复位 腰背痛患者 非特异性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联合乙哌立松片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陈海妍 朱防震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4期119-119,121,共2页
目的探讨乙哌立松片联合手法复位加胸脊神经后支注射阻滞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该院90例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病人运用手法复位加胸脊神经后支注射阻滞治疗胸... 目的探讨乙哌立松片联合手法复位加胸脊神经后支注射阻滞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该院90例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病人运用手法复位加胸脊神经后支注射阻滞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乙哌立松片治疗。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后的疼痛改善程度。两组病人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加胸脊神经后支注射阻滞治疗胸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可获得很高的有效率,联合乙哌立能松使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哌立松片 手法复位 注射阻滞 神经后卡压综合征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尹文亮 顾伟中 +2 位作者 孟枝生 刘宗良 李兴国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为临床诊治颈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颈脊神经后内侧支易受卡压的部位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1)C2颈脊神经后内侧浅支(枕大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走行于头下斜肌与枢椎椎弓板之... 目的为临床诊治颈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颈脊神经后内侧支易受卡压的部位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1)C2颈脊神经后内侧浅支(枕大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走行于头下斜肌与枢椎椎弓板之间段、穿过头半棘肌段和穿上项线骨纤维孔处。(2)C3-5脊神经后内侧浅支(第三枕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穿行头半棘肌和穿头夹肌段。C3颈脊神经后内侧深支即头夹肌支,该神经穿过头半棘肌处。(3)C3-8后内侧支穿颈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结论颈神经后内侧支穿行的骨纤维管、项部肌肉、项部肌肉的腱性组织是造成颈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后内侧 卡压综合征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局部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军 钱洁 +2 位作者 周家钤 马仁治 胡滨成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研究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与足跟痛的关系。方法 :解剖 2 0例足踝部尸体标本 ,分别以内、外踝尖水平线以及内、外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观测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局部封闭跟内、外侧皮神经支治疗 3 5例足跟痛... 目的 :研究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与足跟痛的关系。方法 :解剖 2 0例足踝部尸体标本 ,分别以内、外踝尖水平线以及内、外踝尖与跟骨结节连线观测跟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局部封闭跟内、外侧皮神经支治疗 3 5例足跟痛患者 ,以“治愈”、“有效”、“无效”标准进行评判疗效。结果 :跟内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 :内踝尖连接跟骨结节内侧突后最突出处连线中点的稍下方 ;跟外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 :外踝尖至跟腱后缘水平线中点稍下方 ;临床局部封闭跟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的治愈率 81.3 % ,而封闭跟外侧皮神经支的治愈率为 4 1.7%。结论 :跟内侧皮神经支卡压是产生足跟痛的主要原因 ,局部封闭跟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神经 跟外侧神经 足跟痛 体表定位 局部封闭 局部解剖 神经卡压
下载PDF
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致慢性下腰痛
7
作者 张新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腰脊神经后内侧 针刀治疗 神经后内侧 针刀松解术 慢性下腰痛 卡压综合征 三七总甙片 椎间关节病 影像学检查 神经后
下载PDF
前臂内侧皮神经与肘管综合征手术的关系
8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51-51,共1页
本文着重解剖观察了40具(80例)成人尸体的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后支在肱骨内上髁附近的解剖关系,根据解剖所见建议:在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时,切开皮肤后。
关键词 前臂内侧神经 肘管综合征 肱骨内上髁 后支 解剖观察 浅筋膜 感觉障碍
下载PDF
小针刀松解治隐神经卡压综合征
9
作者 崔莲玉 赵波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9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卡压综合征 小针刀松解 结缔组织病变 松解治疗 神经 收肌管 踝关节 神经
下载PDF
腰骶部脊神经后支行经特点及骨纤维管道解剖测量 被引量:43
10
作者 王斌 易南 +1 位作者 马虹 杨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腰骶背神经后支的行径特点,并测量神经行径的骨纤维管道的位置。方法:解剖8具16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测量神经走行经过的骨纤维管道位置。结果:腰神经后外侧支在行径中经过下位椎体横突背面的骨纤维管道,该点至后正中线... 目的:探讨腰骶背神经后支的行径特点,并测量神经行径的骨纤维管道的位置。方法:解剖8具16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测量神经走行经过的骨纤维管道位置。结果:腰神经后外侧支在行径中经过下位椎体横突背面的骨纤维管道,该点至后正中线的距离从L1至L5椎体依次为24.9±1.2,25.7±1.4,30.2±1.7,32.5±1.3,32.2±1.5mm;所汇成的臀上皮神经分2—3束跨髂嵴入臀,最内侧的入臀点骨纤维管道至后正中线距离为68.4±11.8mm。后内侧支恒定地向后下沿下位椎体横突基部的骨纤维管。臀中皮神经主要由L5-S3的后外侧支组成,经过骶髂长韧带深面的纤维管道,管道内上口至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为32.4±6.2mm;外下口至髂后上棘的距离平均为36.8±5.6mm;髂后上棘至骶骨外侧角的距离平均为67.2±9.3mm。结论:腰骶神经后支行经的几个骨纤维管道位置基本恒定。这些骨纤维管道是神经卡压的解剖基础,在疼痛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神经 臀中神经 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后 骨纤维管
下载PDF
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的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12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路云翔 陈郁鲜 +6 位作者 沈俊 庄泽 何容涵 任建华 王昆 史德海 李智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8-208,共1页
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1-2].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对1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和伴行血管的尺神经松解并皮下前置术,效果良好。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神经松解 下前置术 神经后 治疗方法 内侧 前臂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原文传递
铍针配合拔罐治疗下位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悦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0-70,共1页
下位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外侧支主要支配胸12至腰5范围的皮肤感觉,下位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造成的腰背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铍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董福慧教授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理特点研制成的。
关键词 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 拔罐治疗 后支 下位 腰椎活动功能 配合 压痛点 疼痛 拔火罐
原文传递
背阔肌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13
作者 陶永松 钟世镇 +2 位作者 刘牧之 陈子华 徐达传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1期42-46,共5页
背阔肌虽是较宽大的肌块,但将其移除后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不大。因此,用背阔肌移位来代其他瘫痪肌或修补某些部位软组织缺损,很早就引起外科工作者的重视。利用背阔肌肌皮瓣修补前后胸壁及肩背部的软组织缺损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背阔肌 肋间动脉 外侧 腰动脉 背动脉 动脉 神经 内侧 节段性 血管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