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邓梦华 马明远 +2 位作者 陈次滨 江浩波 张云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3-1725,共3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相关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初步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液体治疗。方法选取NYHA分级≥Ⅲ级或Killip分级≥Ⅱ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行P...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相关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初步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液体治疗。方法选取NYHA分级≥Ⅲ级或Killip分级≥Ⅱ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行PICCO监测后1、24、48 h测定患者的ITBVI、NT-proBNP水平和中心静脉压(CVP),计算ITBVI和NT-proBNP、CVP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 NT-proBNP水平随着ITBVI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701,P<0.05);NT-proBNP水平越高,每搏量指数(SVI)越低,呈负相关(r=-0.405,P<0.05);CVP与NT-proBNP、ITBV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82,P>0.05;r=0.054,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浓度越高,心脏泵血功能越差,心脏容量超负荷的风险越大;CV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容量负荷评估准确性差,不适合单独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NT-PROBNP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与中心静脉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潘永 张云海 +6 位作者 张斌 招兰芝 戚振红 江皓波 叶蝶莲 黄国敏 徐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233-3234,共2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中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严格按照2008年脓毒症救治指南进行液体复苏,测定记录的ITBVI与其对应的CVP值,观察不同CVP范围值的容量反... 目的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中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严格按照2008年脓毒症救治指南进行液体复苏,测定记录的ITBVI与其对应的CVP值,观察不同CVP范围值的容量反应准确性。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监测全过程中,CVP与ITBVI无相关性(r=-0.016,P>0.05),CVP在0~8 mmHg或>12 mmHg时,与ITBVI无相关性(r分别为-0.201、-0.009,P>0.05),当达到脓毒症指南复苏目标时(CVP 8~12 mmHg),与ITBVI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因其病理生理的特殊性,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胸腔内压、腹腔内压等,CVP不适合单独作为液体复苏容量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容量 中心静脉压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下载PDF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对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的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松桥 邱海波 +2 位作者 杨毅 陈永铭 李家琼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中的意义。方法:以改良的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犬模型,重复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林格液7ml/kg在2 min内滴入)。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肺动脉楔...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中的意义。方法:以改良的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犬模型,重复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林格液7ml/kg在2 min内滴入)。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肺动脉楔压(PAWP)等,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监测CO、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及试验后5 min的上述指标。当每搏输出量变化(ΔSV)不再增加时(即ΔSV小于0时)终止实验。结果:两种方法测量CO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与造模前相比HR的升高,MAPI、TBVI、SV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CVP、PAWP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复苏终点与造模前相比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复苏终点与造模后相比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ITBVI、HR、MAP与ΔSV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6-、0.312和0.340,而CVP、PAWP与ΔSV无相关,容量复苏试验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变化(ΔITBVI)与SV、ΔSV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563,而ΔCVP、ΔPAWP、ΔHR、ΔMAP与ΔSV无相关性。结论:ITBV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与ΔSV明显相关,可能有助于容量状态评价和液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休克 流动力学
下载PDF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目标导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守君 翟萍 +3 位作者 张汝敏 马爽 宋玮玮 王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研究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目标导向治疗对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行不停跳行心脏外科手术的2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研究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目标导向治疗对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行不停跳行心脏外科手术的2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ITBVI目标导向治疗组〔105例,以ITBV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为目标导向行容量管理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与经验治疗组(106例,以心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例数与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液体出入量差值、临床治疗指标〔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代谢指标〔氧合指数(PiO_(2)/FiO_(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ITBVI目标导向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验治疗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经验治疗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25.2±9.3比33.5±12.3,ICU住院时间(d):3.6±1.5比5.5±1.8,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8%(5/105)比8.5%(9/106),均P<0.05〕;两组使用IABP和CRRT的例数与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TBVI目标导向组术后1 d、2 d液体出入量差值均明显低于经验治疗组〔术后1 d(mL):689.3±138.5比1479.6±415.7,术后2 d(mL):419.2±239.5比994.7±326.4,均P<0.05〕,术后3 d液体出入量差值与经验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187.4±71.2比213.6±85.9,P>0.05)。ITBVI目标导向组治疗3 d后PiO_(2)/FiO_(2)明显高于经验治疗组〔mmHg(1 mmHg≈0.133 kPa):229.8±27.5比189.3±32.7,P<0.05〕,Lac、NT-proBNP、Pcv-aCO_(2)水平以及SOFA、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经验治疗组〔Lac(mmol/L):1.5±0.7比2.5±1.0,NT-proBNP(μg/L):2.5±2.0比4.3±3.8,Pcv-aCO_(2)(mmHg):4.94±2.79比6.79±3.14,SOFA评分(分):2.4±0.8比3.7±1.1,APACHEⅡ评分(分):6.5±2.1比8.1±2.6,均P<0.05〕;治疗3 d两组MAP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TBVI目标导向治疗能对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进行精确的容量管理,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管外肺水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低心排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下载PDF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达标后不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指导液体管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孟东亮 孙雪东 应利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7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后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iCCO)测定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指导下采取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后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iCCO)测定的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指导下采取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5例,按EGDT方案复苏,同时在入科后6 h内开始PiCCO监测,达标后随机分为液体限制组和液体非限制组,并采集病例相关数据。动态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科后不同时段液体出入量、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心输出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清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等。结果入科后24 h、48 h、72 h、96 h、120 h,两组间液体入量、每日液体平衡量(入量-出量)、ITBVI、EVLWI、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PV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非限制组的EVLWI与ITBVI、EVLWI与BNP均成正相关(P<0.05)。液体限制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均少于液体非限制组(P<0.05)。结论利用略低于正常的ITBVI指导EGDT达标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可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肺功能,减少肺水产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液体管理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预测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沈祖波 汪荣 熊新发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5期939-941,共3页
目的比较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预测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液体复苏前后心排指数变化率(ΔCI)分为有反应组(32例,ΔCI≥15%)和无反应组(2... 目的比较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预测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液体复苏前后心排指数变化率(ΔCI)分为有反应组(32例,ΔCI≥15%)和无反应组(28例,ΔCI<15%)。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后SVV、CVP、心率(heart rate, HR)、CI、MAP、ITBVI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分析液体复苏前SVV、ITBVI与ΔCI的相关性关系,并对SVV、ITBVI预测容量反应性予以ROC分析。结果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期间液体总量与无反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心率明显快于无反应组(P<0.05),SVV、CI、ITBVI均明显低于无反应组(P<0.05),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BVI与ΔCI呈负相关性关系(r=-0.447,P=0.032),SVV与ΔCI呈正相关性关系(r=0.771,P=0.007),SVV与ΔCI的相关性比ITBVI与ΔCI的相关性更明显;SVV、ITBVI预测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VV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及P值均好于ITBVI。结论 SVV和ITBVI在容量反应性预测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SVV与ITBVI比较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适宜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机械通气 感染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下载PDF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刘刚 梅莉芬 +1 位作者 施建设 张诚华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8期1586-1588,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5例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心静脉压(CVP)组(对照组),CVP目标值≥12mmHg(1mmHg=0.133kPa)和试验组,ITBVI目标值≥850m... 目的评价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5例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心静脉压(CVP)组(对照组),CVP目标值≥12mmHg(1mmHg=0.133kPa)和试验组,ITBVI目标值≥850ml/m2。统计每例患者前5天的液体入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28天病死率。结果 ITBVI组前5天的液体入量明显少于CVP组,(16 567±971)ml vs(19 072±1 232)ml(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CVP组,分别为(5.05±1.67)天vs(5.94±1.38)天(P<0.05),和(7.74±1.80)天vs(8.70±1.69)天(P<0.05);28天病死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中使用ITBVI指导液体复苏能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呼吸 人工 预后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下载PDF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对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的评价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松桥 邱海波 +3 位作者 杨毅 陈永铭 李家琼 沈菊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在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中的意义。方法以改良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犬模型,Swan-Ganz导管和PiCCO仪监测血流动力学,重复行容量负荷试验,根据每搏输出量的变化(ΔSV)是... 目的探讨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在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中的意义。方法以改良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犬模型,Swan-Ganz导管和PiCCO仪监测血流动力学,重复行容量负荷试验,根据每搏输出量的变化(ΔSV)是否大于5%分为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结果14只犬共行容量负荷试验134次,反应组94次,无反应组40次。容量负荷试验后反应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VV和ITBI的变化明显大于无反应组。反应组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的变化明显小于无反应组。ITBI、SVV与ΔSV显著相关,HR、MAP、CVP、PAWP与ΔSV无明显相关。容量负荷试验后ΔCVP、ΔPAWP、ΔITBI、ΔSVV与ΔSV显著相关,而ΔHR、ΔMAP与ΔSV无明显相关。受试犬操作特征(ROC)曲线:SV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 ITBI的AUC为0.689,明显高于HR、MAP、CVP和PAWP(0.294~0.593)。SVV大于9.5%对容量负荷试验有反应的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82.5%。结论SVV和ITBI对容量状态的评价明显优于CVP和PAWP。SVV持续监测有助于容量状态评价和液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休克 容量负荷试验
原文传递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徐永昊 刘晓青 +5 位作者 何为群 徐远达 陈思蓓 农凌波 黄红川 黎毅敏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ITBVI组17例患者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以IT...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ITBVI组17例患者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以ITBVI作为液体管理的指导指标;对照组16例患者以中心静脉压(CVP)作为液体管理的指导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d和3d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以及补液72h内两组患者的液体管理数据。结果①ITBVⅠ组3d时APACHEⅡ、SOFA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均较1d时显著下降(21.3±6.2比25.4±7.2,6.1±3.4比9.0±3.5,5.0(0,8.0)比20.0(8.0,35.0),均P〈0.01];而对照组则均无显著变化。②虽然ITBVⅠ组48~72h液体出量(ml)大于对照组(2421±868比1721±934,P=0.039),但ITBVI组与对照组0~72h的液体出入量和平衡量(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量:9918±137比10529±1331,出量:6035±1739比5827±2897,平衡量:3882±1889比4703±2813,均P〉0.05)。③在快速补液试验中,ITBVⅠ组与对照组患者除0~6h胶体液入量[ml:250(125,500)比250(69,25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段液体入量(ml)ITBVⅠ组均比对照组高[0~6h晶体液:250(150,250)比125(105,125),6~72h晶体液:125(125,250)比100(56,125),0~72h晶体液:250(125,250)比125(75,125),6~72h胶体液:125(106,250)比75(50,125),0~72h胶体液:200(125,250)比100(50,125),均P〈0.013。结论与以CVP指导相比,用ITBV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显示,3d时患者病情较1d改善,这种改善可能得益于对血容量状态的准确判断和适当的快速补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中心静脉压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原文传递
应用每搏输出量变异率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评估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徐永昊 何为群 +3 位作者 徐远达 桑岭 农凌波 刘晓青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评估中,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脉搏...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评估中,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 CCO)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收集患者的液体复苏数据。所有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均进行经肺热稀释测量,并记录心排指数(CI)、ITBVI、SVV、中心静脉压(CVP)等参数。根据液体复苏前后CI增加率是否达到15%或以上分为有反应组17例,无反应组12例。对SVV、ITBVI、CVP和CI变化率(ΔCI)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为SVV、ITBVI、CVP建立判断容量反应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前CI、ITBVI比无反应组低(P<0.05),而两组间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复苏前ITBVI与ΔCI有显著相关(r=-0.593,P<0.001),而SVV、CVP与ΔCI之间无显著相关(r=0.037,P=0.847;r=0.198,P=0.302)。SVV、ITBVI、CV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P=0.207)、0.865(P=0.001)、0.463(P=0.565)。ITBVI为784 m L/m2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70.6%。结论在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中,ITBVI可以作为比SVV更好的容量反应性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每搏输出量变异率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容量反应性
原文传递
压力与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对危重症患者心排血指数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智伯 高心晶 秦英智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3-596,共4页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两种模式对患者心排血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因各种原因需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两种模式对患者心排血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因各种原因需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患者,根据c1分为心功能正常组(9例)和心功能低下组(15例)。在BIPAP模式下,调整吸气压使潮气量(Vt)分别维持于6、10、15ml/kg,其他参数不变,呼吸机模式改为SIMV后,VT调节同前。以上各种条件维持20rain后测量呼吸力学及中心静脉压(CVP)、CI、1TBVI指标,试验过程中上述参数随机选择进行。结果在心功能正常组,两种呼吸模式间CI、ITBV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气道压(Pmean)、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67、0.124、0.348、0.328、0.110、0.187);而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在10ml/kgV1时,BIPAP模式下高于SIMV模式(P=0.030)。在心功能低下组,CI、ITBVI在SIMV模式下降明显,仅在10ml/kgV1时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6、10、15ml/kgVr时BIPAP模式下Pmean均较SIMV模式低(P值分别为0.003、0.000、0.004);而SVRI、HR、MAP及PEEPi在不同V。水平两种呼吸模式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通气模式随VT增加均可使cI、ITBVI降低。在相同Vr时,压力控制模式(BIPAP)较容量控制模式(SIMV)Pmean相对低,对cI、ITBVI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应用PiCCO监测容量变化时通气模式可影响Cl、ITB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模式 心排指数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原文传递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志 赵秀 +1 位作者 侯明晓 高燕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为创伤性休克的早期临床诊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为前瞻性观察研究,对已诊断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不...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为创伤性休克的早期临床诊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为前瞻性观察研究,对已诊断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不符合传统休克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记录血液生化指标及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数、ICU住院时间数及7d、28d的病死率,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48h后肌酐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24h实验组较对照组SOFA评分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d病死率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监测ITBVI及ScvO2能早期发现创伤性休克时机体容量及组织灌注不足状态,从而早期进行液体复苏,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 病死率
原文传递
肝移植患者术中胸腔内血容量监测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景龙年 田鸣 韩曙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年第10期3-7,共5页
目的通过PiCCO监测仪对肝移植患者术中各个阶段胸腔内血容量(ITBV)进行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漂浮导管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进一步探讨PiCCO监测仪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的... 目的通过PiCCO监测仪对肝移植患者术中各个阶段胸腔内血容量(ITBV)进行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漂浮导管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进一步探讨PiCCO监测仪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术中除常规监测外,右侧颈内静脉置入7.5F六腔漂浮导管,监测连续心输出量指数(CC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进行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人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测仪,监测ITBV、血管外肺水(EVLW)、脉搏连续心输出量指数(PCCI)等参数。分别于术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min、新肝期60min、新肝期120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PCCI的变化趋势与CCI是一致的,无肝期明显下降,新肝期上升,直到手术结束仍维持高动力循环状态,而且PCCI与CCI相关性良好(r=0.815,P〈0.01)。(2)ITBV术前即高于正常值,无肝期降低明显,新肝期迅速回升,此后整个新肝期直到手术结束时,ITBV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TBv与CCI相关性良好(r=0.655,P〈0.05),而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阻塞压(PAOP)与CCI无明显相关性。(4)EVLW术前也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邢V呈显著正相关(r=0.480,P〈0.05)。结论与CVP、PAOP相比,通过PiCCO监测仪获得的ITBV是反映肝移植患者术中心脏前负荷的可靠指标,而且肝移植患者术前以及手术结束时ITBV常高于正常值,因此肝移植围手术期应注意防止循环血容量过度超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胸腔内血容量
原文传递
重症超声联合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在机械通气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马文聪 孙昊 赵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联合血管外肺水(EVLW)、胸腔内血容量(ITBV)在机械通气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机械通气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两组均行液体...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联合血管外肺水(EVLW)、胸腔内血容量(ITBV)在机械通气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机械通气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两组均行液体复苏治疗, 对照组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 观察组以重症超声联合EVLW、ITBV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后6、24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量表(SOFA)、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系统指标、尿量、入液量和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后6、24 h 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 h: (22.02 ± 4.29)分比(23.94 ± 3.56)分、(10.02 ± 3.11)分比(11.64 ± 2.30)分;复苏后24 h: (19.66 ± 2.85)分比(21.78 ± 3.60)分、(7.64 ± 2.15)分比(9.83 ± 2.0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6、24 h平均动脉压(MAP)、CVP高于对照组[复苏后6 h:(69.44 ± 5.25) mmHg(1 mmHg = 0.133 kPa)比(65.98 ± 4.33) mmHg、(13.64 ± 2.30) mmHg比(11.89 ± 3.07) mmHg;复苏后24 h:(72.89 ± 4.69) mmHg比(69.26 ± 5.53) mmHg、(13.07 ± 2.15) mmHg比 (11.89 ± 3.07) mmHg], 心率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 h:(98.58 ± 9.32)次/min比(105.03 ± 8.76)次/min;复苏后24 h:(94.97 ± 8.46)次/min比(101.44 ± 7.34)次/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6、24 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氧合指数(OI)高于对照组[复苏后6 h:0.749 ± 0.043比0.711 ± 0.047、(258.18 ± 20.75) mmHg比(234.66 ± 25.42) mmHg;复苏后24 h:0.777 ± 0.041比0.735 ± 0.042、(376.29 ± 22.39) mmHg比(234.66 ± 25.42) mmHg], 血乳酸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 h:(3.04 ± 0.52) mmol/L比(4.22 ± 0.39) mmol/L;复苏后24 h:(1.01 ± 0.34) mmol/L比(1.87 ± 0.41) 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6、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复苏后6 h:(0.49 ± 0.08) ml/(kg·h)比(0.35 ± 0.06)ml/(kg·h);复苏后24 h:(0.54 ± 0.05) ml/(kg·h)比(0.42 ± 0.07) ml/(kg·h)], 入液量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 h:(1 230.2 ± 562.3) ml比(1 782.4 ± 534.7) ml;复苏后24 h:(3 065.5 ± 521.2) ml比(3 642.0 ± 507.8) ml],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3.3 ± 0.9) d比(5.0 ± 0.7) d、(9.7 ± 2.1) d比(10.9 ± 1.8)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28 d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联合EVLW、ITBV在机械通气患者容量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改善氧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中心静脉压 管外肺水 重症超声 胸腔内血容量
原文传递
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在严重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23
15
作者 骆勇 贾文钗 +5 位作者 王征 宁辉 张晓燕 贺春晖 谢飞 钟春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严重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6例严重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严重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6例严重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两组。EVLWI+ITBVI组54例,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测定EVLWI和ITBVI指导液体管理;对照组52例,常规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的达标时间和达标率,治疗1 d和3 d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清乳酸、血肌酐,72 h内液体管理数据,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EVLWI+ITBVI组6 h的EGDT达标率比对照组高(75.9%比55.7%,P<0.05),而EGDT达标时间和24 h的EGDT达标率无显著差异(P>0.05)。EVLWI+ITBVI组3 d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乳酸较1 d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EVLWI+ITBVI组3 d时血肌酐无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VLWI+ITBVI组0~6 h液体入量和液体平衡量比对照组多,其余时段入量、出量、平衡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I+ITBVI组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的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传统CVP指导的液体管理相比,ITBVI和EVLWI可以更精确评估和指导严重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管外肺水指数 感染性休克 液体管理 脉搏指示连 续心排出量
下载PDF
胸内血容量指数和中心静脉压反映容量状态的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敏 刘建波 秦英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64-3666,共3页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随潮气量(Vt)的变化,中心静脉压(CVP)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与心脏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 目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随潮气量(Vt)的变化,中心静脉压(CVP)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与心脏指数(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和脉搏轮廓动脉压波形分析法(PiCCO)监测的患者,根据CI分为心功能正常组[CI≥2.2L/(min·m2)]和心功能低下组[CI<2.2L/(min·m2)]。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下,调整Vt分别维持于6、10、15mL/kg体重水平,以上各种条件维持20min后测量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过程中以上支持条件随机选择进行。结果:(1)在所有患者,CI,ITBVI随潮气量升高而下降,平均气道压(Pmeans)随潮气量升高而升高,CVP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2)CVP在各实验组与CI均无相关性;在心功能低下组,ITBVI与CI有相关性(R为0.679,P<0.05)。结论: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机体容量状态和心脏前负荷,与心脏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前负荷 潮气量 心脏指数 平均气道压
下载PDF
肺手术后中心静脉压与血容量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素梅 黎阳 +4 位作者 黄冰 茅乃权 阮林 彭丹晖 杜学柯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探讨肺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GEDVI)与中心静脉压( CVP)的相关性,研究肺手术后CVP用于评价肺手术后容量负荷的价值。方法 ASAⅠ~Ⅱ级行肺癌根治术患者23例,术后应用脉搏指示剂... 目的:探讨肺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GEDVI)与中心静脉压( CVP)的相关性,研究肺手术后CVP用于评价肺手术后容量负荷的价值。方法 ASAⅠ~Ⅱ级行肺癌根治术患者23例,术后应用脉搏指示剂心排量连续监测( PiCCO)技术监测患者脱机后( T1)、拔管后( T2)、拔管后2h(T3)、拔管后5 h(T4)、拔管后15 h(T5)的CVP、ITBVI、GEDVI,分析CVP与ITBVI、GEDVI的相关性。结果 CVP与GEDVI的相关系数为r=-0.138(P>0.05); CVP与ITBVI r为-0.153(P>0.05)。结论CVP不能反映肺手术后机体的容量状态,在容量监测与评估时要根据临床表现或增加其他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手术后 中心静脉压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rhBNP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改善作用及对ITBVI、Copeptin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广运 吕树志 +2 位作者 李相芬 陈晓旭 丁旭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BNP。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人和肽素(Copeptin)、大内皮素1(BigET-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血清NT-pro BNP、Copeptin、BigET-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12 h和24 h后,观察组ITBVI、GEDVI和EVLW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以及APOB/APOA-I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rhBNP可降低ITBVI、Copeptin水平,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心功能水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性心肌病 重组人脑钠肽 左西孟旦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肽素
下载PDF
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直径快速评估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血容量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策 王志翊 陈大庆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直径(IVC)快速评估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血容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休克组)予6%羟乙基淀粉(HES 130/0.4)500ml,分别在输液前后用超声测量IVC_(max)、IVC_(min),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直径(IVC)快速评估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血容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休克组)予6%羟乙基淀粉(HES 130/0.4)500ml,分别在输液前后用超声测量IVC_(max)、IVC_(min),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比较输液前后IVC、ITBVI变化,并与5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休克组输液前IVC_(max)(1.18±0.21)cm、IVC_(min)(0.63±0.18)cm、ITBVI(579.79±125.74)ml/m^2明显小于输液后[(1.70±0.24)cm、(1 42±0.22)cm、(785.09±129.01)ml/m^2](P<0.01),);休克组输液前RVI(47.96±6.56)%明显大于输液后(15.52±4 53);休克组IVC_(max)、IV_(min)与同期测得ITBVI呈正相关(r_(maz)=0.780,r_(min)=0.753,均P<0.01)。结论床旁超声测量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IVC,可有效评估患者血容量,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流动力学监测 创伤性休克 下腔静脉直径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下载PDF
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和血管外肺水指数指导的液体管理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森 邢柏 +1 位作者 王小智 王日兴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0期1466-1471,共6页
目的 探讨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指导的液体管理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海南省农垦总医院重症监护室(ICU)2010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 目的 探讨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指导的液体管理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海南省农垦总医院重症监护室(ICU)2010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8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以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测定ITBVI和EVLWI指导液体管理;对照组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2组患者入ICU后72 h内不同时点液体出入量和平衡量、入ICU后6、24 h液体复苏达标率、入ICU后不同时点(0、6、24、48、72 h)血流动力学参数、治疗第1~3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乳酸、血肌酐、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入ICU后6h液体复苏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6%(25/31)比51.9%(1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1,P=0.026),而24 h达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89).观察组患者0~6h液体入量及平衡量明显多于对照组[(1 925±558)ml比(1 359±386)ml,(1 497±356) ml比(976 ±328)ml],48 ~72 h液体出量明显多于对照组[(2 578±439) ml比(1 944 ±729)ml],液体平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539±246)ml比(1 058±51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时点2组患者液体出入量及平衡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同时点ITBVI、EVLW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不同时点CVP、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入ICU 48、72 h后,平均动脉压均高于0h,心率均低于0h[观察组:(86±13)、(89±15)mmHg(1 mmHg =0.133 kPa)比(62±18) mmHg,(106±26)、(102±27)次/min比(129±24)次/min;对照组:(85±14)、(88±14) mmHg比(65±17) mmHg,(107±27)、(106±25)次/min比(132±26)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3天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9±5)分比(24±7)分、(3.1±2.7) mmol/L比(5.8±3.5) mmol/L、(12±6)分比(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29.0%(9/31)比51.9% (14/27)、(6.9±3.0)d比(8.5±2.6)d、(66±29)h比(85±28)h、(8.5±3.4)d比(10.4±2.8)d、16.1%(5/31)比40.7%(1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TBVI和EVLWI指导的液体管理方案可以精确评估和指导SAP患者的液体管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管外肺水指数 液体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