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9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气囊引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胸腔检查术中的应用(附3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高萍 戴希友 +2 位作者 何美香 黎荣 肖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带气囊引导管 纤维支气管镜 胸腔检查
下载PDF
开放式纤支镜胸腔检查对机体的影响(附11例报告)
2
作者 陈建明 《广西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纤支镜检 胸腔检查 机体影响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胸腔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国平 刘中华 +4 位作者 付杰伟 贺志文 胡碧波 符晋 张玉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总结电子支气管镜胸腔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11月~2008年4月经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41例胸腔积液行电子支气管镜胸腔检查。结果经检查4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恶性肿瘤21例(53.84%),结核11例(28.2... 目的总结电子支气管镜胸腔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11月~2008年4月经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41例胸腔积液行电子支气管镜胸腔检查。结果经检查4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恶性肿瘤21例(53.84%),结核11例(28.20%),慢性炎症3例(7.69%),粘连严重未看到胸壁者2例(4.87%)。术后并发症中伤口疼痛最常见,对症治疗可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具有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损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 胸腔检查 胸腔积液 诊断
下载PDF
胸腔积液检查中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气管切开导管的可行性
4
作者 邓道琴 郑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97-0200,共4页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胸腔积液患者,探究在使用胸腔镜检查时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气管切开导管是否可行。方法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研究总病例数90例,按照时间标准分为两个研究阶段。科室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按自愿参与...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胸腔积液患者,探究在使用胸腔镜检查时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气管切开导管是否可行。方法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研究总病例数90例,按照时间标准分为两个研究阶段。科室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按自愿参与原则,选择了45例胸腔积液检查病例,将所有病例统一划入研究组A组,采用胸腔镜检查的方法。为保证研究的可比性,科室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精心挑选了45例病例,将这些病例划分到研究组B组,对B组患者实施胸腔镜检查的过程中用电子支气管镜替代气管切开导管。结果 根据病例检查结果,B组的检出率为88.89%,A组的检出率为84.44,B组检出率更高,并且与病例诊断结果最接近(P>0.05)。两组患者平均花费的手术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B组为(22.68±1.23)min,A组为(30.07±1.81)min,B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P<0.05)。两组都有术后并发症发生,总共发生的并发症有四种,分别是胸痛、皮下气肿、术后发热、胸膜反应,其中A组发生率为28.89%,B发生率为8.89%,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值缺少明显差异,说明不同检查手段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胸腔积液中,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切管切开导管,能提升胸腔积液检查的准确率、效率,降低患者面临的术后并发症风险。两种检查方案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说明在胸腔积液检查中,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切管切开导管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内科胸腔检查 气管切开导管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王永平 王辉 +4 位作者 郑翔 闻作川 田浩 陈鹏 刘冠群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10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n=22)与无并发症组(n=84)。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10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n=22)与无并发症组(n=84)。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肺部疾病、胸膜粘连严重、肺大疱数量、术后24 h疼痛分级、术中出血量高于无并发症组,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240,95%CI=1.064~1.445)、合并肺部疾病(OR=26.154,95%CI=1.224~558.648)、胸膜粘连严重(OR=23.289,95%CI=2.940~184.520)、肺大疱数量>2个(OR=2.878,95%CI=1.787~4.633)是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56~0.874),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33%与65.47%。结论:年龄、合并肺部疾病、胸膜粘连严重、肺大疱数量是影响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胸腔检查 单孔 术后肺部并发症 预测模型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腺癌近期结果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黎佩建 魏崴 +2 位作者 杨剑填 黄文聪 李勇生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8-591,I0006,共5页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腺癌近期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早期肺腺癌病人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对早期肺腺癌近期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早期肺腺癌病人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治疗的精准治疗组(n=41)、接受传统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治疗的传统治疗组(n=59),对比其手术情况相关指标、肺功能参数值、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精准治疗组病人的手术时间(102.31±19.38)min短于传统治疗组(118.64±21.23)min,术中出血量(62.45±8.34)mL少于传统治疗组(77.23±10.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精准治疗组病人的用力肺活量(FVC)(3.40±0.56)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31±0.40)L、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17.95±2.68)mL·mmHg-1·min-1水平分别高于传统治疗组的(2.86±0.41)L、(2.08±0.36)L、(14.53±2.10)mL·mmH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FVC、FEV1、DL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治疗组、传统治疗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内,两组病人均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CT三维重建联合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可优化手术过程、改善早期肺腺癌病人术后早期的肺功能,可能是一种更为精准可靠的手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肺切除术 胸腔检查 肺段 磨玻璃结节 CT三维重建 预后
下载PDF
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罗金龙 韦云萍 +5 位作者 沈斌 韦科全 孙振栋 于美钢 蒋伟 周一凡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43-546,552,共5页
目的分析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心胸血管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42例诊断为胸腺瘤的患者纳入研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组(A组,n=21)和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目的分析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心胸血管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42例诊断为胸腺瘤的患者纳入研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组(A组,n=21)和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侧胸胸腔镜组(B组,n=21)。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早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全麻侧胸胸腔镜组(P<0.05)。两组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自主呼吸麻醉剑突入路单孔胸腔镜技术治疗胸腺瘤在较多方面优于全麻侧胸胸腔镜手术,安全性好,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增加住院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麻醉 剑突入路 胸腔检查 胸腺瘤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8
作者 胡慧 陈龙 祁聪聪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评估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72例患者,根据有无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7)与实验组(n=85),... 目的:评估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72例患者,根据有无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7)与实验组(n=85),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实验组予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两组均于术前1 d、术后连续3 d进行雾化吸入。监测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第3天的动脉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标志物、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连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可有效改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胸腔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检查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姚玉 李红苗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6期1935-193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空气栓塞、心跳骤停等危险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收治的62例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空气栓塞、心跳骤停等危险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收治的62例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计算诊断阳性率,明确胸腔积液患者病因,分析内科胸腔镜检查的典型表现,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内科胸腔镜检查发现,62例胸腔积液患者,以结核、肺腺癌为主要病因,经病理金标准确诊53例,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为85.48%。胸腔积液62例患者中,通过内科胸腔镜检查,表现不同主要分为3种类型:首先表现为孤立性的结节或肿块,可呈菜花状,结节部分融合,病灶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同时也有坏死组织,多表现为有胸膜急充血水肿。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6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2%。结论:胸腔积液患者中,以结核、肺腺癌为主要病因,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价值较高,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胸腔检查 肺腺癌 胸腔积液患者 结核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汪辉 陈刚 +3 位作者 王萍 赵仕浩 吴刚 汪方清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输液量、单肺通气时间、出血量、心率、平均动脉压、白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输液量、单肺通气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通气时、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90 min时,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双肺通气时,两组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90 min及手术结束时,研究组白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0%vs. 27.50%,P<0.05)。术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除丙二醛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更为理想,可避免血流动力学指标大幅波动,缓解炎性反应,促进肺功能改善,同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肺部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癌根治术 胸腔检查 右美托咪定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夏华 高元丽 +1 位作者 孙世宇 陈美银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702-706,共5页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2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胸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2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效果、苏醒质量、应激反应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 h、12 h、24 h,研究组静息时、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镇静-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 h,两组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8-异前列腺素F2α、血管紧张素Ⅱ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可改善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检查 超声检查 老年人
下载PDF
两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个体化呼气末正压通气方法的比较
12
作者 刘世建 卢彬 +1 位作者 江倩 陈东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652-656,661,共6页
目的:比较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法与肺动态顺应性(Cdyn)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个体化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采用全麻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的12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EIT... 目的:比较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法与肺动态顺应性(Cdyn)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个体化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采用全麻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的12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EIT组采用EIT指导个体化PEEP设定,Cdyn组采用Cdyn指导个体化PEEP设定。观察两组获得个体化PEEP成功率、个体化PEEP值;比较两组个体化PEEP设置后5 min(T_(1))、30 min(T_(2))、60 min(T_(3))时平台压、驱动压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两组麻醉前(T_(0))、T_(1)、T_(2)、T_(3)、拔管后10 min(T_(4))时氧合指数;统计两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排除4例患者,最终EIT组、Cdyn组各纳入60例;EIT组个体化PEEP成功率100%,高于Cdyn组的86.67%(P<0.05);EIT组个体化PEEP值为4.8(1.6,6.0)cmH_(2)O,低于Cdyn组的6.0(4.0,8.0)cmH_(2)O(P<0.05);T_(2)、T_(3)时,EIT组平台压高于Cdyn组,驱动压低于Cdyn组(P<0.05);T_(1)~T_(4)时,EIT组氧合指数均高于Cdyn组(P<0.05);T_(3)时,Cdyn组平台压低于T_(1)、T_(2)时,驱动压高于T_(1)、T_(2)(P<0.05);T_(2)~T_(4)时,EIT组氧合指数均高于T_(0)、T_(1)(P<0.05);T_(3)时,Cdyn组氧合指数高于T_(0)、T_(1)(P<0.05);T_(4)时,两组氧合指数均低于T_(3)(P<0.05);两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IT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dyn组(3.33%vs.17.31%,P<0.05)。结论:EIT指导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个体化PEEP设定的价值高于Cdyn,在提升个体化PEEP成功率、降低个体化PEEP值、改善呼吸力学参数与氧合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胸腔检查 正压呼吸 电阻抗断层成像 肺动态顺应性
下载PDF
肺泡复苏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支气管内给药对老年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解静 赵肖灵 +1 位作者 冯世强 曲振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99-905,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间,肺泡复苏策略(alveolar recruitment strategy,ARS)联合支气管内给予右美托咪定对其肺氧合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食管癌...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间,肺泡复苏策略(alveolar recruitment strategy,ARS)联合支气管内给予右美托咪定对其肺氧合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年龄55~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支气管内给药组(A组),静脉给药组(B组),ARS+支气管内右美托咪定组(C组)。C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3次肺泡复苏ARS,即连续10次手控呼吸,每次持续时间>15 s,使吸气平台压达到40 cmH_(2)O(1 cmH 2O=0.098 kPa),完成后实施容量控制通气模式,1∶E=1∶2,VT 6 mL/kg,吸入氧气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_(2),FiO_(2))80%,RR 14次/min。第1次ARS在手术开始单肺通气前;第2次ARS在手术进行90 min后;第3次ARS手术结束后。3次进行ARS的同时支气管内给予浓度10 mg/L,剂量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B组麻醉开始前10 min内输入1.0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随后调整剂量以0.5μ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A组同C组在同一时间段(即单肺通气前,手术进行90 min,手术结束后)支气管内给予同等浓度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2组手术开始后常规单肺通气(同C组),术前术中术后均不进行肺泡复苏策略。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60 min T2,单肺通气90 min T3,术后24 h T4各时间点,记录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呼末CO_(2),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记录统计围术期的不良反应率[低血压即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30%时、心动过缓发生率即HR<50次/min且持续时间>10 min、肺部感染即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肺部出现支气管啰音或吸痰次数增多且胸片检查出现发展且持续存在的肺部浸润、低氧血症即PaO_(2)<80 mmHg(1 mmHg=0.133 kPa)、肺不张即胸片检查肺密度增高影。结果对于IL-6、IL-8指标,各组均在T3均呈升高趋势,在T4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aO_(2)指标,各组均在T1均呈升高趋势,A和B组在T2均呈下降趋势,各组在T3、T4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O_(2)指标,在T1点,A和C组均呈下降趋势,B组呈升高趋势;在T2点,B组呈下降趋势,C组呈升高趋势;在T3点,A和C组均呈下降趋势,B组呈升高趋势;在T4点,A组均呈升高趋势,B组和C组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肺内分流的Qs/Qt指标,在T1点,A、B、C组均呈下降趋势;在T2点,A、B、C组呈升高趋势;在T3点,A、B、C组呈升高趋势;在T4点,A、B组和C组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相比,B组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肺部并发症,A组和B组均大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之间比较,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S联合支气管内给予右美托咪定更能提高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肺氧合功能,减少肺内分流,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腔检查 右美托咪啶
下载PDF
术中血糖波动和术后胰岛素抵抗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慧敏 贾洪峰 +1 位作者 江婷婷 贾耀辉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分析术中血糖波动和术后胰岛素抵抗(IR)对老年全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收集352例老年全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POCD组(84例)和非POCD组(268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2组间协变量... 目的分析术中血糖波动和术后胰岛素抵抗(IR)对老年全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收集352例老年全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POCD组(84例)和非POCD组(268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2组间协变量,84例匹配成功,比较PSM前后2组资料差异。PSM后,绘制血糖波动幅度预测POC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截断值分为低水平血糖波动组(97例)和高水平血糖波动组(71例),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R分为IR组(53例)和非IR组(115例),比较组间POCD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OCD的影响因素。结果PSM前,POCD组的年龄、血糖波动幅度、IR比例、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维持期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和舒芬太尼用量大于非POCD组(P<0.05);PSM后,POCD组血糖波动幅度和IR比例大于非PCOD组(P<0.05)。PSM后,高水平血糖波动组和IR组POCD发生率分别高于低水平血糖波动组和非IR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术中血糖波动幅度大(OR=9.140,95%CI:4.338~19.257)和术后发生IR(OR=4.034,95%CI:1.163~13.991)是POCD的危险因素。结论术中血糖波动幅度大和术后发生IR的老年全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POCD发生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胰岛素抵抗 胸腔检查 麻醉 全身 术后认知并发症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 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CD4^(+)/CD8^(+)、改良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食管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军英 王继超 +1 位作者 张建华 王稳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73-777,共5页
目的 探讨CD4^(+)/CD8^(+)联合改良临床肺部感染(mCPIS)评分、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预测食管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与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食管癌胸腔镜术病人... 目的 探讨CD4^(+)/CD8^(+)联合改良临床肺部感染(mCPIS)评分、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预测食管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与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食管癌胸腔镜术病人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食管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状态的联合预测因子模型,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感染组CD4^(+)/CD8^(+)(0.78±0.14)低于未感染组(1.06±0.18)(P<0.05);感染组mCPIS评分、NRS2002评分分别为(3.49±1.13)分、(10.89±2.18)分高于未感染组的(1.02±0.28)分、(6.22±2.49)分(P<0.05);CD4^(+)/CD8^(+)、mCPIS、NRS2002评分均是影响感染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生成联合预测因子模型表达式:logit(P)=-5.007-0.702×X_(1)+1.832×X_(2)+1.934×X_(3);ROC分析显示联合预测因子预测效能最高,联合预测因子最佳截断值为0.11,预测准确率为83.33%。结论 CD4^(+)/CD8^(+)、mCPIS、NRS2002评分均与食管癌胸腔镜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有关,基于三者生成的联合预测因子有望为临床预测术后肺部感染风险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 胸腔检查 食管切除术 CD4^(+)/CD8^(+) mCPIS评分 NRS2002评分 食管癌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不同体重指数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的应用体会
16
作者 颜搏 翟春波 +2 位作者 郭炳荣 张嘉为 李伟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的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对术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BMI≤24 kg/m^(2)、24 kg/m^(2)<BMI<28 kg/m...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的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对术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BMI≤24 kg/m^(2)、24 kg/m^(2)<BMI<28 kg/m^(2)、BMI≥28 kg/m^(2)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3组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术者及助手的Borg疲劳评分、术者术后握力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拔管时间晚于A组,C组引流量、疼痛评分高于A、B两组(P<0.05),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胸腔积液、术后漏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主刀及扶镜手Borg疲劳评分均高于A、B两组(P<0.05),术前、术后握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肥胖患者,需制定有效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重点关注术后疼痛、切口愈合及术者团队疲劳情况,以利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胸腔检查 单孔 肺叶切除术 人体质量指数 肥胖症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检查中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郝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检查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在我院的胸腔镜检查的患者中,筛选50例研究对象,筛选时间设定为2022年3月至12月。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对照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别评估两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检查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在我院的胸腔镜检查的患者中,筛选50例研究对象,筛选时间设定为2022年3月至12月。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对照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表现,并进行小组对比,从而得到优质护理的作用效果。结果 从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分析,护理干预前,实验组的两种情绪评分水平分别为(51.77±2.74)分、(48.02±2.47)分;护理结束后,实验组的两种负性情绪评分水平分别变化为(28.47±2.33)分、(25.37±2.64)分。护理工作开展前,就两组患者的情绪评分结果进行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再次对比显示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相比对照组有较大程度的改善(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角度展开组间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为4.0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8.00%,根据该组数值比较结果分析,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低(P<0.05)。采用评分制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水平,结合评估标准分析计算后得出实验组的平均得分为(94.87±3.79)分,对照组的平均得分为(86.42±3.47)分,由该组数据对比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帮助患者加深对胸腔镜检查的认知程度,促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由此可知,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能够促使患者的心情愉悦度有所提升。优质护理工作的实施能够让患者享受到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对于规避并发症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故而,从整体应用效果方面分析,优质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较高,因此这一护理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胸腔检查 效果分析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闫治中 段现玲 +4 位作者 于善海 刘相鼎 张玉印 张年鑫 李伟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11-414,419,共5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7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7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肋骨固定3~14根,手术时间(55.5±14.2)min,术中出血量(24.3±5.1)mL,术后引流量(160.7±20.5)mL,术后复查胸部CT显示肋骨复位良好,经内固定治疗后胸壁稳定,胸壁畸形均矫正满意,肋骨接骨板无松动、断裂,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环抱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效果满意,尤其合并血气胸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胸腔检查 肋骨接骨板
下载PDF
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杨静 路敏 +2 位作者 孙婧婧 张琳 左明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23-626,631,共5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行胸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罗哌卡因行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氢吗...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行胸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罗哌卡因行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氢吗啡酮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6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43±0.23)分vs.(2.58±0.51)分,P<0.05]、12 h疼痛评分[(2.15±0.29)分vs.(3.34±0.63)分,P<0.05]、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77.68±8.30)mmHg vs.(72.31±8.11)mmHg,P<0.05]、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85.25±8.82)mmHg vs.(80.99±8.36)mmHg,P<0.05]、麻醉诱导后心率[(67.08±7.02)次/min vs.(62.15±6.82)次/min,P<0.05]、手术结束时心率[(73.62±7.83)次/min vs.(67.34±7.04)次/min,P<0.05]、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1 272.76±166.82)min vs.(654.02±82.13)min,P<0.05]、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2.66±0.85)次vs.(5.22±1.16)次,P<0.05]、术后48 h氢吗啡酮用量[(5.26±1.02)mg vs.(6.46±1.38)mg,P<0.05]、不良反应中呕吐发生率(4.44%vs. 22.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延长神经阻滞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罗哌卡因 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检查
下载PDF
瑞马唑仑降低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气管插管所致应激反应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张琳娜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降低胸外科手术气管插管所致应激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105例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列为常规组(52例)和试验组(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腔镜下胸外科...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对降低胸外科手术气管插管所致应激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105例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列为常规组(52例)和试验组(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治疗,常规组术中予以常规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瑞马唑仑辅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结果在不同麻醉方案下,试验组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10 min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略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Ramsay镇静评分(RASS)低于常规组;试验组T2、T3时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7/53)与常规组9.62%(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辅助全身麻醉能有效维持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征稳定,对改善患者苏醒质量、减轻气管插管所致应激反应均有积极意义,且此药安全性较高,未明显增加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胸腔检查 麻醉 静脉 气管插管 应激反应 麻醉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