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大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临床中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VATS)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5例。常规组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术治... 目的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临床中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VATS)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5例。常规组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引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做好消毒铺巾工作,于患者患侧7、8肋间作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胸腔镜,于腋中线第8肋间作切口,作为观察孔,在直视下将患者肿瘤切除,并清扫淋巴。试验组接受VATS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引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做好消毒铺巾工作,胸腔镜置入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于腋前线第4肋间做操作孔,拉开肌肉和筋膜,以胸腔镜显示器为导视,切除肿瘤,并清扫淋巴,两组术后均给予镇痛泵镇痛处理,对比分析2种治疗方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前疼痛程度对比组间无差异(P>0.05);相比常规组,试验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术后1~3 d疼痛程度恢复较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可有效改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术后指标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辅助小切口 肺叶切除术 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
下载PDF
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累及胸壁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纯 俞红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9期6-7,共2页
目的比较肺癌累及胸壁患者在胸腔镜下与开胸行肺癌根治+胸壁局部切除两种手术方式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本院收治的胸腔镜下手术36例和开胸手术66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 目的比较肺癌累及胸壁患者在胸腔镜下与开胸行肺癌根治+胸壁局部切除两种手术方式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本院收治的胸腔镜下手术36例和开胸手术66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液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选取术后3个月最大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对比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胸液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胸液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胸腔镜组术后3个月的FVC、FEV1高于开胸组。两组病例1、3及5年生存率接近。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局部胸壁切除术较开胸行肺癌根治+胸壁局部切除术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下手术 开胸手术 肺功能 生存率
下载PDF
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累及胸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丁长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累及胸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肺癌累及胸壁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行开胸手术,观察组(n=34)行胸腔镜下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累及胸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肺癌累及胸壁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行开胸手术,观察组(n=34)行胸腔镜下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年及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肺癌累及胸壁患者有相当好的远期治疗效果,且给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小,手术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下手术 开胸手术
下载PDF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楚 廖武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0期202-205,共4页
目的研究讨论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大疱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价值所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15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研究讨论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大疱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价值所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15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其采取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拔管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采取胸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而且安全、有效、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手术 肺大疱破裂 自发性气胸 治疗价值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非复杂胸腔手术与常规胸腔镜下手术的近期效果比较
5
作者 王明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下非复杂胸腔手术与常规胸腔镜下手术的效果。方法 20例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及纵隔良性病变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常规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下非复杂胸腔手术与常规胸腔镜下手术的效果。方法 20例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及纵隔良性病变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常规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平均胸管引流时间、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平均胸管引流时间及术后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手术较双孔胸腔镜下手术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下非复杂胸腔手术 常规胸腔镜下手术 近期效果
下载PDF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7期202-203,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6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胸腔镜下手...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6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接受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肺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手术 难治性自发性气胸 肺功能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手术用于早期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吴按明 杨宗华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S01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肺癌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以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0例早期肺癌疾病患者纳入时间由2018年1月开始,到2021年1月结束,随机均分为60例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与60例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组,对照分析两组...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肺癌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以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0例早期肺癌疾病患者纳入时间由2018年1月开始,到2021年1月结束,随机均分为60例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与60例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缓解情况、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八项生活质量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前者显著偏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前者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早期肺癌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以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提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胸腔镜下手术 疼痛程度 安全性
下载PDF
分析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疗效比较分析
8
作者 于涛 齐拥军 张秋生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对原发性气胸患者分别应用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具体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门头沟区医院接收的原发性气胸患者中,选其中的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的定为实验1组,将应用胸腔镜... 目的对原发性气胸患者分别应用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具体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门头沟区医院接收的原发性气胸患者中,选其中的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的定为实验1组,将应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定为实验2组。对两组患者术中的指标、术前和术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1组相比,2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肺功能的指标较好,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对原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手术 开胸手术 原发性气胸
下载PDF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王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02-105,共4页
探究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具体疗效,以及在此方法下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根据本次实验的要求,将我院2020年3月~9月因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所开展的胸腔镜下手术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患者随机分... 探究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具体疗效,以及在此方法下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根据本次实验的要求,将我院2020年3月~9月因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所开展的胸腔镜下手术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3例。其中43例患者在我院治疗期间选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代号对照组,另一组则采用胸腔镜下手术代号研究组。在手术治疗结束后,统计不同手术操作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通过各项数据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肺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和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老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时采用创伤更小的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伤口,使患者肺部功能更加快速的恢复,在临床当中应当被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手术 难治性自发性气胸 肺功能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胸腺肿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树鹏 李婧 +2 位作者 何琳 张晓梅 邹长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切除胸腺肿瘤过程中选择电视胸腔镜和传统手术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88例胸腺肿瘤患者,对比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选择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32±5.21)min,低于对比组(72.09±7.32)m... 目的探讨切除胸腺肿瘤过程中选择电视胸腔镜和传统手术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88例胸腺肿瘤患者,对比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选择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32±5.21)min,低于对比组(72.09±7.32)min;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83±0.72)d,低于对比组(10.29±2.05)d,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可有效缩短胸腺肿瘤患者的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传统手术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
下载PDF
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2
11
作者 王兵 律方 +2 位作者 赵亮 杜闽军 高树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11,共9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未见对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比较两组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地检索7个主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 背景与目的目前未见对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比较两组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地检索7个主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NKI、VIP、ISI 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收集时间涵盖2006年5月-2016年5月的有关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独立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共1,605例患者。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组(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815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7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比,手术时间(SMD=13.56,95%CI:4.96-22.16)、术中出血量(SMD=-33.68,95%CI:-45.70--21.66)、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SMD=-1.05,95%CI:-1.48--0.62)、胸腔引流量(SMD=-83.69,95%CI:-143.33--24.05)、术后疼痛程度(SMD=-1.68,95%CI:-1.98--1.38)、术后住院时间(SMD=-2.27,95%CI:-3.23--1.3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SMD=-0.48,95%CI:-0.80--0.17)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中的并发症发生率(SMD=0.83,95%CI:0.54-1.29)、手术死亡率(SMD=0.95,95%CI:0.55-1.63)和1年复发率(RR=0.87,95%CI:0.34-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术相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相当,但二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有差异。现有的临床资料显示: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全胸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完全电视胸腔手术 胸腔辅助小切口直视下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探讨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若山 姜承奇 +3 位作者 黄剑春 冯家俊 童兴和 候波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探析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其术后应激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择选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固定时间段本院接收的350例肺癌患者开展研究,按照双盲法原则将其均分成对照组(n=175)和实验组(n=175),接受传统开胸术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析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其术后应激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择选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固定时间段本院接收的350例肺癌患者开展研究,按照双盲法原则将其均分成对照组(n=175)和实验组(n=175),接受传统开胸术者纳入对照组,基于胸腔镜下实施手术者纳入实验组,对两组临床效果及应激反应指标实施评比。结果实验组总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提升显著P<0.05;实验组应激反应指标(生长激素、皮质醇及PGE2)与对照组比改善明显P<0.05;实验组术后引流量、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住院、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提升临床有效率,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亦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应用可行性强,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下手术 应激反应指标 有效率
下载PDF
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手术术中及术后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岩 卫福来 +1 位作者 王海丰 刘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2期58-58,8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手术术中及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6月84例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全身麻醉,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则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术后进行静...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手术术中及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6月84例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全身麻醉,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则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术中和术后48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术后48h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h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和术后48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清醒迅速没有躁动。两组均无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恶心8例、呕吐1例,嗜睡1例,皮肤瘙痒1例,苏醒延迟2例,拔管前躁动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观察组恶心3例、没有呕吐、躁动、嗜睡及苏醒延迟,但术中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其中16例使用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手术术中及术后应用效果确切,可发挥良好镇痛作用,减轻患者疼痛,减少用药量,无严重不良事件。但应控制麻醉深度,严密监测血压,减少血压下降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下手术 血压下降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
14
作者 石自力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胸...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下手术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手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摘除淋巴结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具优越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下手术 开放手术 预后
下载PDF
11岁少年顽固性心跳过速困扰终解除——国内首例全胸腔镜下手术治愈儿童心律失常
15
作者 王炬亮 《科学生活》 2020年第10期69-69,共1页
无法参加体育活动,必须每天定时服药三次,偶尔忘记服药,就会头晕眼花,感觉心脏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11岁的少年佑佑马上就要迈入初中校园了,渴望自由飞奔的他自出生以来就饱受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困扰。近日,佑佑的困扰终于得... 无法参加体育活动,必须每天定时服药三次,偶尔忘记服药,就会头晕眼花,感觉心脏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11岁的少年佑佑马上就要迈入初中校园了,渴望自由飞奔的他自出生以来就饱受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困扰。近日,佑佑的困扰终于得以解除,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专家在全胸腔镜下为佑佑手术,这在国内儿童心律失常治疗中尚属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学中心 儿童心律失常 胸腔镜下手术 胸腔镜下 顽固性 服药 少年 解除
原文传递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复发性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凯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90-92,9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在复发性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湖北省江汉油田总医院心胸甲乳外科就诊的80例复发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在复发性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湖北省江汉油田总医院心胸甲乳外科就诊的80例复发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应激反应指标中的皮质醇、生长激素、前列腺素E2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炎症反应指标中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胸腔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做为主方案治疗复发性肺癌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缩短胸腔管留置时间,优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下手术 应激反应指标 有效率
下载PDF
经胸腔镜下剑突下切口和侧胸切口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17
作者 王炳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66-66,共1页
探析经胸腔镜下剑突下切口和侧胸切口对前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前纵隔肿瘤病患视为探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的是侧胸切口经胸腔镜手术,实验组选择剑... 探析经胸腔镜下剑突下切口和侧胸切口对前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前纵隔肿瘤病患视为探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的是侧胸切口经胸腔镜手术,实验组选择剑突下切口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胸引流管保留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出血量、胸引流管保留时间上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剑突下切口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上效果显著,减轻了病患的疼痛度,充分引流了侧胸腔内积压的积液,肿瘤完整的被切除,降低了并发症风险率,对这种治疗方式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手术 剑突下切口 侧胸切口 效果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同期或单独行左心耳夹闭的近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青 杨禹 +2 位作者 刘飞 马浩 徐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射频消融同期或单独行左心耳夹闭手术效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8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2例孤立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射频消融同期或单独行左心耳夹闭手术效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8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2例孤立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65.2±5.3)岁。阵发性房颤2例,持续性房颤1例,永久性房颤9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5例行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夹闭,6例行单独左心耳夹闭,1例行左心耳部分缝扎。射频消融+左心耳夹闭平均手术时间(293±70)min,术后即刻转窦性心律2例(2/5),2例(2/5)电复律后转窦性心律,1例(1/5)未转窦性心律。单独左心耳夹闭手术时间(71±14)min,左心耳夹(11例,100.0%)位置良好未见移位。术后无脑卒中发生。术后1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皮下气肿,未见伤口愈合不良。结论胸腔镜辅助下房颤射频消融同时或单独行左心耳夹闭,简化了手术方法,减低了手术风险,但是需要大样本研究证实其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左心耳夹闭 胸腔辅助下手术
原文传递
可手术切除直肠癌肺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异时性肺转移发生率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丽伟 刘金石 李德川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分析可切除直肠癌肺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异时性肺转移发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直肠癌肺转移并接受胸腔镜辅助下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可切除直肠癌肺转移的临床特点及异时性肺转移发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直肠癌肺转移并接受胸腔镜辅助下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出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前即存在同时性肺转移11例,术后发生异时性肺转移64例。肺转移患者中52例(69.3%)接受胸腔镜辅助下肺楔形切除术,4例(5.3%)接受肺段切除术,19例(25.3%)接受肺叶切除术。在根治性手术后5年内,T3/4患者较T1/2患者异时性肺转移发生率更高(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状态、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放疗、术后辅助化疗的亚组分析中异时性肺转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肺楔形切除术是可切除直肠癌肺转移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较晚者术后5年内异时性肺转移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肺转移 胸腔辅助下手术切除 T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