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5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功能、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正平 杨霞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经典开胸肺叶切除术+纵膈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组采用VATS治疗...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VATS)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经典开胸肺叶切除术+纵膈淋巴结清扫治疗,观察组采用VATS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呼吸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_1)和最大通气量(MVV)]、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2组手术均成功完成,观察组无中转开胸术者。2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留置引流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1)。2组患者术前HR、SpO_2、FVC、FEV_1、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周,除SpO_2外,2组其他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术后1周HR、FVC、FEV_1、MV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 52%,低于对照组21. 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分别为(11. 93±2. 57) d、(3. 06±0. 58)万元人民币,均低于对照组的(13. 62±3. 14) d、(3. 43±0. 75)万元人民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采用VATS治疗老年NSCLC患者可取得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相近的手术效果,但VATS对患者心功能、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节约了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 疗效 心功能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29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卢晨 张仁泉 +3 位作者 于在诚 葛威 康宁宁 汤挺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1期-,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的29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1例中... 目的 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的29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1例中转多孔胸腔镜手术,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45~240 min,平均(52.69 ±51.91) min.术中出血10~100 mL,平均(40.17±21.98) mL.术后ICU观察时间0~1d,平均0.5d.术后胸腔总引流量25~2 125 mL,平均(804.14±546.39) mL.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2~8d,平均4.7d.术后住院天数3~16d,平均6.3d.24例肺癌病例共清扫218枚淋巴结,平均9枚/例.5例查见淋巴结转移,转移率20.83% (5/24).术后病理分期:0期2例,Ⅰ期15例,Ⅱ期5例,ⅢA期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时间1~11个月,其中因各种原因失访2例,随访率93.1%,所有随访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其中1例肝转移,1例对侧肺转移,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 单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的,更具微创优势,近期疗效满意,对部分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良性肺部肿瘤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叶切除 单孔电视胸腔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阚奇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surgery,VAT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8例早期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VATS组64例和常规开胸术组54例,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术后化疗...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surgery,VAT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8例早期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VATS组64例和常规开胸术组54例,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术后化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开胸术组,出血量及引流量均少于常规开胸术组,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开胸术组,止痛药使用率低于常规开胸术组(P<0.05)。两组术后化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手术治疗早期NSCLC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4
作者 花铭心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129-130,共2页
目的对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时使用单肺通气的安全时限进行探讨。方法实施肺叶切除手术的40例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法,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3例双腔管插管失败经改单腔管麻醉下手术,患者翻身后双腔管错位5例,... 目的对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时使用单肺通气的安全时限进行探讨。方法实施肺叶切除手术的40例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法,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3例双腔管插管失败经改单腔管麻醉下手术,患者翻身后双腔管错位5例,双腔管定位良好者32例。手术时间60~245 min均顺利通过手术麻醉,其中单次OLV 68 min以上者29例,70 min以上者18例,单次OLV时间最长148 min,麻醉后肺水肿3例发生在拔管后,经处理后好转,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相关数据表明,单肺通气最佳时间为1 h以内。但由于现在医疗水平还未得到完善,我国有单肺通气超过2 h的病例,国外还有单肺通气超过3 h的病例。专家学者指出,在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单肺通气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在患者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不必进行双肺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电视胸腔 肺叶切除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5
作者 唐涛 梁滨沈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3期52-52,共1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时使用单肺通气(OLV)的安全时限。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实施这种手术的37例患者随机进行调查,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单肺通气时间最长156分钟,单次OLV60分钟以上者26例,7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时使用单肺通气(OLV)的安全时限。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实施这种手术的37例患者随机进行调查,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单肺通气时间最长156分钟,单次OLV60分钟以上者26例,75分钟以上者15例,均顺利通过手术麻醉关。结论专业书上以单肺通气不超过1小时为宜。但是,目前报道有不少OLV超过2小时的,国外还有OLV3小时20分钟的报道。本组也有超过2小时的病例。因此,我们认为: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OLV的时间越短越好;如果病人的一般情况好,末梢氧浓度、呼末二氧化碳都在正常范围内,也不必非要60分钟进行双肺通气,以免影响手术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 肺叶切除 麻醉处理 单肺通气 双肺通气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在早期N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张君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67-70,共4页
分析与讨论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01月至2022年12月早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n=106),胸腔镜组中53例以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治疗,... 分析与讨论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01月至2022年12月早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n=106),胸腔镜组中53例以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开胸组53例对患者进行开胸质量,针对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情况对比。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对比以胸腔镜组更长,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以及出血量和引流量少;肺功能指标经对比,胸腔组更高,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胸腔漏气、肺部感染、心房纤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经对比,治疗后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胸腔镜组IL-6、CRP、CD8+T低于另一组,CD4+/CD8+、CD4+T则高于开胸组;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胸腔镜组更高,和开胸组对比P<0.05。结论 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患者对肺功能影响小,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有利于免疫功能与炎性因子的改善,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并发症 肺功能
下载PDF
快通道麻醉在经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王成连 叶永强 +5 位作者 罗忠兵 曾建强 刘尧萍 曾国兴 黄小亮 许婷 《当代医学》 2015年第7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快通道麻醉在经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研究54例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划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实施普通麻醉方法治疗,观察组27例实施快通道麻醉方法,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下患... 目的分析快通道麻醉在经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研究54例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划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实施普通麻醉方法治疗,观察组27例实施快通道麻醉方法,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下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拔管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住院时间(10.2±2.4)d、住院总费用(25201±254)元、拔管时间(7.9±4.1)min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9%)、住院时间(14.1±3.6)d、住院总费用(29145±294)元、拔管时间(17.0±8.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辅助辅助下肺叶切除术中实施快通道麻醉方法治疗,应用安全、有效,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麻醉 胸腔 肺叶切除
下载PDF
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宝 赵宇飞 魏子昂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接受UVTA... 目的:分析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TAS)肺叶切除术对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接受UVTAS肺叶切除术的10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接受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研究组接受UVTAS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免疫细胞水平、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两组免疫细胞水平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免疫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比术后1 d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VTAS肺叶切除术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法电视辅助胸腔 肺叶切除 肺结核 免疫细胞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建华 刘建伟 +2 位作者 孟丽君 王一冰 孙艳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早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中予单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早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中予单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单孔法组,予传统三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传统三孔法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疗效指标,于术前(T_(0))、术后3d(T_(1))、术后7d(T_(2))、术后1个月(T_(3))、术后3个月(T_(4))、术后6个月(T_(5))应用简版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Q)评估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法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三孔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3)~T_(5)的SF-M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法组患者术后T_(1)~T_(2)的SF-MPQ评分显著低于传统三孔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法组术T_(1)~T_(2)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6MWD均显著高于传统三孔法组(P<0.05),但术后T_(3)~T_(5)的肺功能各指标、6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对单孔法组患者的影响最小,恢复最快。结论早期NSCLC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疗效显著,术后1周内(尤其是术后3 d)对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影响显著,但1个月后心肺功能逐渐代偿,这种优势逐渐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 三孔胸腔 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焕爽 于佳佳 +1 位作者 孟雨 付建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功能、呼吸力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患者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功能、呼吸力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F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 mg/kg,C组不予处理。于麻醉诱导前20 min(T_(0))、单肺通气30 min(T_(1))、单肺通气60 min(T_(2))、双肺通气15 min(T_(3))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并记录SpO_(2)。记录T_(1)、T_(2)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无效腔气量与潮气量之比(V_(D)/V_(T))。记录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补救例数、术后转ICU例数、术后72 h内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和肺炎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T_(1)时SpO_(2)、T_(1)—T_(3)时PaO_(2)和OI、T_(1)、T_(2)时Cdyn明显升高(P<0.05);T_(1)、T_(2)时Ppeak和V_(D)/V_(T)、T_(2)时Pplat明显降低(P<0.05)。两组无一例单肺通气期间发生低氧血症和补救、术后转入ICU、术后72 h内发生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和肺炎。结论对胸腔镜右肺叶切除术采用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氟比洛芬酯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功能,优化呼吸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肺叶切除 封堵器 单肺通气 氟比洛芬酯 氧合 呼吸力学
下载PDF
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洪波 李振龙 +3 位作者 吕瑛 张益绰 裘翔铭 黄婷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单孔组)。对比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及相关检验指标。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低于双孔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高于双孔组;淋巴清扫个数、术前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孔组(P<0.05);术前EGFR、TGF-α、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双孔组EGFR、TGF-α高于单孔组,IGA、IGM低于单孔组(P<0.05)。结论2种方案对于淋巴清扫数量及术后肺功能恢复效果相近,但单孔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降低炎性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 双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 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艳 王丽丽 吐尔逊阿依·买买提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施行VATS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将116例VAT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 目的:探讨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施行VATS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将116例VAT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数字疼痛评分法(NRS)]、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康复质量[Quality of Recovery-15,QoR-15]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及术后72 h观察组静息及咳嗽时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两组QoR-15评分均高于术后24 h(P<0.05),且观察组术后24、72 h QoR-1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61%vs.22.41%,P<0.05)。结论: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可降低VATS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进程,提升康复质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叶 疼痛管理 多学科 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iR-25、miR-29A、miR-126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芳 韩凯丽 张玉珠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NSCLC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VATS。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微小核糖核(miR)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指... 目的探讨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NSCLC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VATS。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微小核糖核(miR)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并随访1年,统计两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miR-25、miR-29A、miR-12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NSCLC患者中采用VATS治疗创伤更小,可有效调节血浆miR-25、miR-29A、miR-126水平,对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肺叶切除 免疫功能 微小核糖核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14
作者 谢宝龙 叶永强 王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究CT三维重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8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根据术... 目的:探究CT三维重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8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根据术前是否行CT三维重建将患者分为重建组(n=37)和非重建组(n=51)。观察重建组术前CT三维重建定位情况,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重建组术前CT三维重建定位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与术中探查的符合率分别为94.59%、97.30%、100%;肺静脉或肺动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为18.92%。重建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非重建组,术中出血量、胸腔总引流量均少于非重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1%,低于非重建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胸腔引流量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与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肺叶切除 CT三维重建 围手期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腔镜辅助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要彤 何庚戌 +5 位作者 李方江 濮仁富 刘俊堂 赵雷 蔡宝松 张雁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12-317,共6页
目的研究经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率的区别以及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差别,进一步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在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60岁以上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胸... 目的研究经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率的区别以及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差别,进一步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在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60岁以上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胸腔镜组,既往数据库中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作为开胸组,两组各1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临床资料相匹配,在术后经动态心电图监测96 h,分析房颤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结果术后共有39例患者出现房颤,发生率为17.4%,其中胸腔镜组为19例、开胸组为20例;房颤发生时间均在术后24 h之后。两组之间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vs.17.9%,P=0.88)。两组之间的术后整体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区别。结论胸腔镜手术并不能降低肺癌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策略对肺叶切除术后心率变异性无影响。自主神经机制可能是肺叶切除术后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房颤 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 开胸手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16
作者 李冰 陈平 +3 位作者 张宁 陈晓伟 郭建霞 周平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肺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12例)和验证组(48例),根据是否中转开胸,将建模组分为开胸组和未开胸组;采... 目的构建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肺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12例)和验证组(48例),根据是否中转开胸,将建模组分为开胸组和未开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nter法)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建模组112例中,有39例发生中转开胸,中转开胸率为34.82%。开胸组和未开胸组年龄、肺结核、肿瘤位置(肺上叶)和胸膜粘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肺结核、肿瘤位置(肺上叶)和胸膜粘连,是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危险因素(P<0.05)。验证建模组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区分度较好,H-L检验提示一致性良好(χ^(2)=5.34,P=0.502)。外部验证的AUC为0.917,区分度较好,H-L检验提示一致性良好(χ^(2)=6.21,P=0.414)。结论年龄≥65岁、肺结核、肿瘤位置(肺上叶)和胸膜粘连,是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能直观地预测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下肺叶切除 中转开胸 列线图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刘克 王宁 +3 位作者 陈丹 闫炳文 赵培娟 张婷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研究组给予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物... 目的分析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研究组给予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物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阿片类全身麻醉。比较两组T_(0)(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时)、T_(2)(切皮时)、T_(3)(手术结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苏醒期间躁动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T_(0)、T_(1)、T_(2)、T_(3)的平均动脉压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1)、T_(2)、T_(3)时刻心率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心率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12、24和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相对镇痛效果较好;(3)两组VAS评分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可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并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腔肺叶切除 全身麻醉 效果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吴荭 邓雪峰 +3 位作者 张丁 周昶 季淼 张永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72-1775,共4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研... 目的探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静脉镇痛,研究组患者加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出血量、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镇痛补救次数),术后24 h的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进入麻醉恢复室时、进入后30 min及术后12 h、24 h、48 h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出血量及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镇痛追加次数为(1.23±0.34)次,低于对照组[(3.56±0.6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 QoR-40评分在情绪、社交、行为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适度、疼痛及总分分别为(48.98±2.13)、(28.16±1.79)、(165.84±3.03)分,均高于对照组[(46.11±2.02)、(25.65±1.23)、(161.19±4.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进入麻醉恢复室时、进入后30 min及术后12 h、24 h、48 h时的VAS评分分别为(1.44±0.89)、(1.89±0.56)、(2.65±0.98)、(2.23±0.79)、(1.55±0.89)分,均低于对照组[(1.88±0.98)、(2.31±1.13)、(4.22±1.29)、(3.79±0.89)、(1.99±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为(3.29±0.61)分,高于对照组[(2.56±0.56)分],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7.50%、5.00%、2.50%,均低于对照组(25.00%、20.00%、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发生呼吸抑制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采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可以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且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肺叶切除 弓状韧带 腰方肌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研究
19
作者 谷朋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54-057,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方法 从在我院进行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病人七十八人当作本次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病人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十九名病人组合而成。针对观察组内病...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方法 从在我院进行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病人七十八人当作本次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病人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三十九名病人组合而成。针对观察组内病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而对于对照组内病人提供普通护理方法。结果 在为病人提供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之后,观察组内病人的各方面情况表现相对于对照组内病人情况更为优秀。就生活质量方面来看,观察组内病人在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力及躯体疼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胸腔镜辅助下肺叶切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减少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辅助 肺叶切除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下载PDF
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应用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下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20
作者 李萍 《大医生》 2024年第24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应用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下肺叶切除术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2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 目的分析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应用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下肺叶切除术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2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常规麻醉组(40例,行常规全身麻醉)和ESPB组(40例,行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ESPB后再行常规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麻醉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及HR、MAP、NE、Cor、E水平均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VAS疼痛评分:F时间=496.759,P时间<0.001;F_(组间)=201.324,P_(组间)<0.001;F_(交互)=235.969,P_(交互)<0.001。HR:F时间=398.721,P时间<0.001;F_(组间)=201.547,P_(组间)<0.001;F_(交互)=283.955,P_(交互)<0.001。MAP:F时间=419.553,P时间<0.001;F_(组间)=264.712,P_(组间)<0.001;F_(交互)=329.884,P_(交互)<0.001。NE:F时间=483.467,P时间<0.001;F_(组间)=146.989,P_(组间)<0.001;F_(交互)=201.556,P_(交互)<0.001。Cor:F时间=571.574,P时间<0.001;F_(组间)=263.245,P_(组间)<0.001;F_(交互)=329.833,P_(交互)<0.001。E:F时间=499.722,P时间<0.001;F_(组间)=340.587,P_(组间)<0.001;F_(交互)=415.835,P_(交互)<0.001。)。两组患者术后2~12 h的VAS疼痛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ESPB组术后2、6、12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麻醉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术毕即刻(T2)的HR、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ESPB组HR、MAP变化幅度均小于常规麻醉组;两组患者T0~术后24 h(T3)的NE、Cor、E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ESPB组T0、T2、T3的NE、Cor、E水平均低于常规麻醉组(均P<0.05)。ESP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常规麻醉组,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常规麻醉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ESPB应用于VATS肺叶切除术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且镇痛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罗哌卡因 竖脊肌平面阻滞 电视辅助胸腔 肺叶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