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9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恩杰 李俊 周晓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68例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治疗...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68例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麻醉诱导时(T_(1)),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0.5 h(T_(2))、单肺通气结束时(T_(3))、手术结束时(T_(4)),观察组MAP、CO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T_(2)、T_(3)、T_(4)时期的MAP、CO与T_(1)时期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2 h的CD4^(+)(36.77±4.69)%、CD8^(+)(27.61±3.86)%、CD4^(+)/CD8^(+)(1.33±0.17)均高于对照组的(31.48±4.21)%、(25.34±3.02)%、(1.24±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9.42±10.03)mL少于对照组的(247.18±11.75)mL,手术时间(127.25±8.16)min、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4.03±0.51)d及住院时间(11.08±1.26)d均短于对照组的(138.42±9.64)min、(5.17±0.63)d、(12.79±1.4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能够维持NSCLC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轻对其免疫功能的抑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 血流动力学 免疫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2
作者 邓达 曾文飞 +1 位作者 裴万敏 唐莲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构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2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苏醒期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研究对象分为低氧血症组... 目的构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2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苏醒期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研究对象分为低氧血症组(发生低氧血症,63例)和非低氧血症组(未发生低氧血症,15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低氧血症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Ⅱ级比例、吸烟史比例、贫血比例、术后镇痛泵种类为舒芬太尼泵比例、术中镇痛药物种类为右美托咪定比例、术中低血压比例、手术体位为仰卧位比例、气道不通比例、意识恢复不良比例、术后躁动比例均大于或高于非低氧血症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低于非低氧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术中镇痛药物种类、手术体位、术后躁动均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EV1/FVC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R软件构建基于年龄、体重指数、FEV1/FVC、术中镇痛药物种类、手术体位、术后躁动等6个影响因素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 0.776~0.894);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拟合度较好;决策曲线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阈值概率为0.10~0.85时,其预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净获益最高。结论年龄、体重指数、FEV1/FVC、术中镇痛药物种类、手术体位、术后躁动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低氧血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肺癌根治术 麻醉苏醒期 低氧血症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探析
3
作者 杨波 赵慧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宝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方...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宝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三孔组和单孔组,三孔组患者共61例,均采用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单孔组患者共60例,均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临床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2周肺功能指标,术前及术后3d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及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与三孔组比,单孔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更少、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2周两组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比术前低,但单孔组的下降幅度均小于三孔组;术后3d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比术前高,但单孔组的上升幅度均小于三孔组;与三孔组比,单孔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随访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患者可以减少术后胸腔的引流量,缩短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可减轻对肺功能的损伤及术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三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肺功能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辛莹 施海珊 邵东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其苏醒质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全身麻醉)和观察...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其苏醒质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全身麻醉)和观察组(41例,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苏醒质量和麻醉药物用量,术后6、12、24 h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泵药物用量均更少,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更短;术后6、12、24 h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MMSE评分均逐渐升高,观察组患者6、12、24 h VAS疼痛评分均更低,MMSE评分均更高;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联合应用TPVB能够强化镇痛效果,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癌根治术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管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玮 夏雪 +1 位作者 张文文 任春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5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实施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实施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合格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前及出恢复室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及液路问题、躁动、低体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专业性、护理操作、护理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室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出恢复室时,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患者麻醉恢复期管理,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术后早期焦虑和抑郁状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护理 机器人辅助胸腔肺癌根治术 麻醉恢复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桂荣 冯荣梅 +2 位作者 麦苗青 李练 吴剑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4931-4934,共4页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9月-2016年2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患者1120例,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并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行电视...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9月-2016年2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患者1120例,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并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感染76例,感染率为6.79%;76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98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55株,占56.1%,革兰阳性菌43株,占43.9%;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3.3%,对头孢他啶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4.7%、100.0%。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肺癌根治术可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但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监测,依据切口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 微创 肺癌 切口感染 临床特点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帅 陈永红 +8 位作者 张斌 季红霞 夏晴 宋炳炎 吴娟 朱俊勇 孟琦 刘蓓丽 徐夏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阿扎司琼)和研究组(艾司氯氨酮+舒芬太尼+阿扎司琼),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阿扎司琼)和研究组(艾司氯氨酮+舒芬太尼+阿扎司琼),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七氟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前及术后30 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不同时间点舒芬太尼用量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前后贝克抑郁量表(BD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手术前后应激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七氟醚及瑞芬太尼使用剂量、术前及术后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6、24、48 h,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小于对照组,两组舒芬太尼用量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镇痛补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BDI评分低于术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8 h,两组组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艾司氯氨酮应用于PCIA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减少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肺癌根治术 艾司氯氨酮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不良情绪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严琳 赵倩 +2 位作者 曹彬 章静娴 聂云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71-174,共4页
目的观察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245例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n=115)和观察组(单操作孔VAT... 目的观察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245例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n=115)和观察组(单操作孔VATS肺癌根治术,n=130),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VAS)评分、肺功能、炎性因子、肿瘤标志物、VEGFR2、TK1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炎性因子、肿瘤标志物和VEGFR2、TK1水平低于对照组,肺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癌根治术治疗NSCLC出血量少、疼痛轻,可改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肿瘤标志物和VEGFR2、TK1水平,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操作孔 电视胸腔 肺癌根治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胸苷激酶1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在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慧 张荣芝 +4 位作者 刘彦 高娜 李云 邱玲动 公丕欣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4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在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VAT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8月1日110例VAT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在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VAT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8月1日110例VAT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FVC)、每分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量(VC)、总肺活量(TLC)]、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VC、MVV、VC、TLC、CD-RIS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VATS患者实施基于ERAS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肺癌 胸腔辅助 心理弹性 疼痛
下载PDF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首例应用Apple Vision Pro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10
《微创医学》 2024年第3期343-343,共1页
近日,在王俊院士、李运主任和周足力教授的指导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健医生完成了首次应用Apple Vision Pro辅助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这是该技术在胸腔镜手术领域的首次应用。在这次胸外科胸腔镜手术中,先进的显示技术可发挥其辅助手术... 近日,在王俊院士、李运主任和周足力教授的指导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健医生完成了首次应用Apple Vision Pro辅助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这是该技术在胸腔镜手术领域的首次应用。在这次胸外科胸腔镜手术中,先进的显示技术可发挥其辅助手术医生的重要作用。数字内容无缝融入真实世界,为医生提供了高清晰度、无延迟的手术场景,使医生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手术 胸外科 胸腔肺癌根治术 高清晰度 辅助手术 医生 真实世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绪及镇痛的影响
11
作者 张斌 陈永红 +4 位作者 叶帅 季红霞 夏晴 宋炳炎 吴娟 《交通医学》 2024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绪及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使用高剂量舒芬太尼,观察组使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于术前24 h、...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情绪及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使用高剂量舒芬太尼,观察组使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于术前24 h、术后24 h、48 h、72 h、7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患者情绪状况进行评估。术后6 h、12 h、24 h、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术后24 h(39.71±5.67分)、48 h(40.12±3.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DS评分术后24 h(48.52±3.34分)、48 h(46.26±3.21分)、72 h(45.98±2.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12 h(2.25±0.52分)、24 h(2.09±1.12分)、48 h(3.02±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不仅镇痛效果良好,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癌根治术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情绪 镇痛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张新科 司海超 +4 位作者 司小萌 杨建彬 张爽 秦洪猛 金哲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65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全麻组(n=31,单纯全身麻醉)和联合组(n=34,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视...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65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全麻组(n=31,单纯全身麻醉)和联合组(n=34,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瑞芬太尼用量、苏醒进程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6、12、24 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联合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全麻组(P﹤0.01)。联合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苏醒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NE、MDA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SOD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联合组患者NE、MDA水平均低于全麻组,SOD水平高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不仅能够减轻疼痛程度和应激反应程度,还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癌根治术 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大顺 王永发 +2 位作者 卓明词 潘焕滨 莫娴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4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GDFT,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肺通气功能指标、手术...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4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GDFT,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肺通气功能指标、手术观察指标和认知功能。结果在单肺通气1 h和术毕即刻,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呼吸指数(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脑氧饱和度(rSO_(2))和氧合指数(O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胶体补液量、晶体补液量、尿量、补液总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构成比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后1 d时,观察组的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采用GDFT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控制容量负荷,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减轻肺通气功能损伤和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癌根治术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14
作者 孟超 赵亚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比较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e plane block,ESPB)与硬膜外阻滞(epidural block,EB)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术后炎性反应、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 目的:比较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e plane block,ESPB)与硬膜外阻滞(epidural block,EB)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术后炎性反应、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ESPB组和EB组。麻醉诱导前,ESPB组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ESPB,EB组于T_(7)~8穿刺置管,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行EB,术毕硬膜外腔注射0.125%罗哌卡因6 mL(内含舒芬太尼10μg)后拔除导管。两组术后均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比较诱导前(T_(1))、插管前(T_(2))、插管即刻(T_(3))、切皮(T_(4))、冲洗胸腔(T_(5))、术毕(T_(6))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皮质醇(cortisol,Cor)的浓度,比较T_(1)、T_(6)时的SpO_(2)。检测术前1 d(T_(0))、术后1 d(T_(7))、术后2 d(T_(8))的IL-6、TNF-α浓度。记录术后6 h(T_(9))、12 hT_(10)、24 h (T_(11))、48 hT_(12)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结果:与EB组比较,ESPB组T_(1)、T_(2)、T_(4)的MAP明显升高,HR明显降低(P<0.05);T_(5)、T_(6)的NE、Cor明显升高(P<0.05);ESPB组T_(1)、T_(6)的SpO_(2)无明显变化(P>0.05);T_(7)、T_(8)的IL-6、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T_(10)、T_(11)的VAS评分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升高(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EB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降低阻滞后血压,不影响SpO_(2),抑制术后炎性反应,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硬膜外阻滞 胸腔 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健脾祛痰中药对胸腔镜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排痰效果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逢昌 曹健斌 +2 位作者 李富骊 何凌云 林世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5-0038,共4页
研究健脾祛痰中药运用在胸腔镜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排痰效果以及对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2月到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 研究健脾祛痰中药运用在胸腔镜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排痰效果以及对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2月到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平均排痰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健脾祛痰中药对胸腔镜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可提升排痰效果,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症状积分,缩短住院时间,建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老年肺癌根治术 健脾祛痰中药 排痰效果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后应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价值
16
作者 邓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后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104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2)与对照组(n=52)。两组均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后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104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2)与对照组(n=52)。两组均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应激反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145.13±1.57)min、(6.18±1.41)d、(16.57±1.68)d、(120.06±1.91)ml、(23.57±1.33)个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127.83±1.52)min、留置引流管时间(3.41±1.35)d、住院时间(12.57±1.51)d更短,术中出血量(108.92±1.65)ml更少,清扫淋巴结数(27.92±1.55)个更多(P<0.05)。两组术后7 d的VC、FEV1、MVV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7 d的VC(2.72±0.58)L、FEV1(2.05±0.75)L、MVV(71.95±5.89)L/min高于对照组的(2.29±0.56)L、(1.76±0.61)L、(65.88±4.52)L/min(P<0.05)。两组术后7 d的SP、PGE2水平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7 d的SP(7.78±1.34)μg/ml、PGE2(174.93±4.31)ng/L低于对照组的(9.45±1.56)μg/ml、(192.87±5.24)ng/L(P<0.05)。两组术后7 d的SOD、GSH-Px水平低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7 d的SOD(149.82±4.37)U/ml、GSH-Px(71.63±3.25)U/ml高于对照组的(112.54±4.12)、(58.71±3.71)U/ml(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IL-6、IL-17水平低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IL-6(6.52±0.86)pg/ml、IL-17(5.12±1.24)pg/ml低于对照组的(7.13±1.03)、(6.45±1.73)pg/ml(P<0.05)。两组术后1个月QLQ-C30评分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术后1个月QLQ-C30评分(72.64±3.92)分高于对照组的(64.81±3.76)分(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4/52),低于对照组的25.00%(13/52)(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后应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患者,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其肺功能提高,减少疼痛介质分泌,降低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生命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肺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指标 肺功能指标 生命质量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创伤应激反应、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范俊利 雷彩鹏 陈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观察组(单... 目的探讨分析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观察组(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各48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1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观察组皮质醇(Cor)、醛固酮(ALD)、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Cyfra21-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中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有确切效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应激反应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 肺癌根治术 非小细胞肺癌 创伤应激反应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18
作者 马巍 刁露露 +1 位作者 戚歌 沈秀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4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对比两组术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胸腔管留置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护理以风险防控为导向,通过采取多元化干预措施达到预防及控制并发症发生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显著改善疾病严重程度,促进术后机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癌根治术 前馈控制护理 苏醒期
下载PDF
微创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19
作者 郭欣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5-028,共4页
探讨微创开胸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住院的50名早期肺癌患者。方法 将患者分成两组25名。结果 探讨 FVC、FFEV1、 FVC、 PEF和MEF50的关系。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MVV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 探讨微创开胸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住院的50名早期肺癌患者。方法 将患者分成两组25名。结果 探讨 FVC、FFEV1、 FVC、 PEF和MEF50的关系。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MVV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 VAS评分也较对照组降低,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胸腔镜治疗早期肺癌效果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胸腔 传统开胸术 肺癌 疗效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cm早期肺癌术后炎症及免疫指标变化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马常天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 cm早期肺癌术后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早期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手术治疗的...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 cm早期肺癌术后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早期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手术治疗的111例≤2cm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46例(A组),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65例(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引流时间、术后72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和血清IgG、IgA、IgM水平等免疫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手术。A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失血量、术后72 h引流量低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CRP、PCT、IL-6、IL-8、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炎症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且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各免疫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与B组(9.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2 cm早期肺癌在技术和短期疗效上具有一定优势,有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但在免疫功能方面未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 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早期肺癌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