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CT、MRI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志权 刘菲菲 张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究X线、CT、MRI三种检查方法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进行X线、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X线、CT、MRI三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 目的:探究X线、CT、MRI三种检查方法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进行X线、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X线、CT、MRI三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其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价值。结果:手术结果显示76例患者中阳性68例,阴性8例;完全损伤者35例,部分损伤33例。X线结果表明阳性59例,阴性17例,Kappa=0.113,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差;CT检出阳性62例,阴性14例,Kappa=0.160,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差;MRI检出阳性65例,阴性11例,Kappa=0.700,与金标准一致性尚可。MRI诊断不同损伤程度准确率为80.88%,显著高于CT诊断的69.12%及X线诊断的54.41%(P<0.01);MRI诊断的灵敏度94.12%、阴性预测值63.64%高于X线的79.41%、17.65%及CT诊断的83.82%、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特异度87.50%、准确率85.53%、阳性预测值98.46%高于X线的37.50%、77.63%、91.53%和CT诊断的37.50%、81.58%、91.94%,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RI相较于X线、CT检查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具有更好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其可诊断更多的后方韧带复合体完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CT MRI 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检查在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毛文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3期163-164,共2页
目的 :研究CT检查在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6例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其病情均经手术探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 :研究CT检查在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6例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其病情均经手术探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8例/组)。采用X线检查对对照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采用CT检查对研究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检查所用的时间、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94.7%)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进行检查所用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检查在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较高。对此病患者进行CT检查所用的时间较长,但能够提高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 CT检查 X线检查
下载PDF
CT检查在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赵维刚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24期177-178,198,共3页
目的: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断中,对CT检查应用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120例(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患者均进行CT检查(观察组)与X线检查(对照组),观察诊断准确率、CT矢状位参数。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断中,对CT检查应用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120例(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患者均进行CT检查(观察组)与X线检查(对照组),观察诊断准确率、CT矢状位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1.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终板角、椎体平移距离、后凹角、椎板间距离、椎体高度下降百分比、棘突间距、椎板距离等指标在完全断裂组和完整或部分损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断裂组棘突间距差值(3.28±1.24)mm,大于完整或部分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断中,CT检查准确率高,能为患者伤情判断提供依据,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助国 赵建民 +1 位作者 刘瑞 李强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32-33,36,共3页
脊柱的三柱理论中指出后柱主要由软组织中的后方韧带复合体以及骨性结构组成,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包括小关节囊、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这一概念首先由Vaccaro、Holdsworth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脊柱的三柱理论中指出后柱主要由软组织中的后方韧带复合体以及骨性结构组成,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包括小关节囊、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这一概念首先由Vaccaro、Holdsworth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PLC位于脊柱的后方,有限制脊柱过度屈曲、旋转、移位和分离的作用,当脊柱弯曲至90°以上时,骶棘肌松弛,由上述结构维持脊柱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复合 影像学评估 后方 腰椎 脊柱弯曲 损伤 结构组成 三柱理论
下载PDF
X线检查与CT影像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月波 李迎春 蒲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4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讨X线检查与CT影像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依据MRI检查结果分为PLC完整或部分损伤组(n=22)与PLC完全断裂组(n=... 目的探讨X线检查与CT影像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依据MRI检查结果分为PLC完整或部分损伤组(n=22)与PLC完全断裂组(n=38)。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平移距离、后凸角、椎体高度降幅占比、上下终板角;比较两组患者CT矢状位棘突间距差值、棘突间距、后凸角、上下终板角、椎板间距、椎板距离、椎体平移距离、椎体高度降幅占比。结果 PLC完全断裂组患者上下终板角、椎体高度下降百分比大于PLC完整或部分损伤组(P<0.05);两组患者后凸角、椎体平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C完全断裂组患者CT矢状位棘突间距差值大于PLC完整或部分损伤组(P<0.05);两组患者后凸角、上下终板角、椎体高度下降百分比、椎体平移距离、椎板距离、椎板间距离、棘突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PLC损伤患者,采用X线检查对椎体高度降幅、上下终板角进行测量,采用CT检查对棘突间差值进行测量,可为临床初筛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损伤 X线检查 CT影像 诊断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CT、MRI诊断及经皮内固定治疗效果
6
作者 梁雨萌 郭志权 +2 位作者 刘菲菲 彭小芳 王立功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CT、MRI诊断价值及经皮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该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均采用手术证实是否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损伤,收集其CT、MRI...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CT、MRI诊断价值及经皮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该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均采用手术证实是否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损伤,收集其CT、MRI影像资料,在未知手术诊断结果的情况下进行PLC损伤判定,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以及二者联合对PLC损伤的诊断价值。纳入CT、MRI初步诊断的5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PLC损伤患者,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随访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症状、Cobb角、脊椎前缘高度比。结果70例胸腰椎骨折经手术证实36例合并PLC损伤,PLC损伤发生率为51.43%;CT、MRI联合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等均显著高于MRI、CT单独诊断,MRI单独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等高于CT单独诊断;手术患者的术后1周、3个月、1年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脊椎前缘高度比高于术前(P<0.05);术后无神经损伤、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MRI诊断胸腰椎骨折合并PLC损伤较CT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以及灵敏度,但二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的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损伤 CT MRI 经皮内固定
下载PDF
CT与MRI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瑞波 王自涛 +1 位作者 李燕平 孙邦建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评价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诊治的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将其中32例确诊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评价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诊治的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将其中32例确诊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损伤患者纳入PLC组,36例未并发PLC损伤患者纳入非PLC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四格表法计算CT、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损伤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并发PLC损伤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载荷分享评分系统(LCS)评分、椎管内占位率、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TLICS)评分,以及柯布(Cobb)角、椎体楔变角(SIEA)、局部后凸角(LK)及棘突间距增加值(IISD)的差异。结果: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CT检查后,其中34例显示PLC损伤,34例显示无PLC损伤,PLC损伤的阳性预测值为70.59%(24/34),阴性预测值为76.47%(26/34),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471,P<0.001);经MRI检测后,其中33例显示PLC损伤,35例显示无PLC损伤,PLC损伤阳性预测值为90.91%(30/33),阴性预测值为94.29%(33/35),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较好(Kappa=0.853,P<0.001)。MRI的诊断确诊率为92.65%(63/68),高于CT的73.53%(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发PLC损伤的AUC分别为0.730、0.919;灵敏度分别为70.60%、75.40;特异度分别为88.20%、95.70%。PLC组与非PLC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受伤原因、LCS评分以及椎管内占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LICS评分、Cobb角、SIEA、LK及IISD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443、4.181、4.973、5.198、5.05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LICS评分>5分、Cobb角、SIEA、LK及IISD是影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并发PLC损伤的危险因素(OR=13.973、1.155、1.365、1.385、5.262,P<0.05)。结论:MRI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PLC损伤效能高于CT,且TLICS评分、Cobb角、SIEA、LK及IISD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并发PLC损伤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层成像(CT) 磁共振成像(MRI) 腰椎爆裂性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损伤(PLC)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序贯损伤对其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金海明 吴聪聪 +1 位作者 吴爱悯 王向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40,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胸腰段(T12~L1)脊柱有限元模型中,后方韧带复合体(PLC)各韧带逐步破坏对脊柱运动范围(ROM)和瞬时旋转轴(IAR)位置的影响,并验证棘上韧带(SSL)在维持受伤胸腰段脊柱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健康志愿者的CT扫描数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胸腰段(T12~L1)脊柱有限元模型中,后方韧带复合体(PLC)各韧带逐步破坏对脊柱运动范围(ROM)和瞬时旋转轴(IAR)位置的影响,并验证棘上韧带(SSL)在维持受伤胸腰段脊柱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健康志愿者的CT扫描数据,构建并验证了T12~L1段脊柱的三维有限元(FE)模型。模型模拟了胸腰段脊柱的骨折,并在此基础上依次减少后方韧带复合体(包括关节囊韧带、部分棘间韧带、SSL和全部棘间韧带、黄韧带)的完整性。测量在4个方向(屈曲、伸展、侧弯、旋转)和4种弯曲运动(1.5、3.0、4.5、6.0 N·m)下,不同韧带状态下T12~L1段的ROM和IAR。结果有限元模型显示,随着韧带逐步被去除,ROM和IAR位置均呈现出一致的增加趋势。在屈曲运动中,SSL的破坏对ROM和IAR的变化影响最大,而在伸展运动中,关节囊韧带的去除导致最大的变化。此外,ROM在各个弯曲运动方向上均有所增加,但以矢状面和冠状面为主,侧弯和轴向旋转的变化较小。结论SSL是后方韧带复合体中最重要的韧带,对维持胸腰段脊柱稳定性起关键作用。在临床手术中,修复破损的PLC,特别是SSL,对于患者的恢复和脊柱稳定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段脊柱 棘间韧带 后方韧带复合 脊柱运动 棘上韧带 韧带 脊柱稳定性 临床手术
下载PDF
基于小关节形态学特征预测胸腰椎骨折后韧带复合体损伤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威 徐浩 张晓东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究小关节形态学特征预测胸腰椎骨折后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82例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在受伤后10天内接受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单变量分析小关节形态学特征与PLC损伤... 目的探究小关节形态学特征预测胸腰椎骨折后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82例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患者在受伤后10天内接受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单变量分析小关节形态学特征与PLC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小关节脱位、半脱位和小关节骨折伴移位引起PLC损伤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96%、88%和94%)。相反,小关节骨折不伴移位和关节间隙(FJW)增宽对PLC损伤的PPV为中等水平(分别为78%和45%)。在单因素分析中,小关节脱位、半脱位和小关节骨折伴移位与PLC损伤显著相关(OR=43.5、12.3、19.1;P<0.005)。小关节骨折不伴移位和FJW增宽与PLC损伤无显著相关性(OR=4.5,95%CI:0.92~22.1,P=0.62和OR=1.0,95%CI:0.4~2.5,P=0.96)。结论小关节脱位、半脱位和小关节骨折伴移位与PLC损伤独立相关。小关节形态学特征可以有效预测胸腰椎骨折PLC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小关节 腰椎骨折 韧带复合
下载PDF
磁共振对胸腰椎骨折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巍慧 王斌 +1 位作者 夏建青 陈晓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4期735-73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MRI对胸腰椎骨折后部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诊断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嘉善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PLC损伤患者共4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及MRI检查,42例患者的影像检查操作均由两名副高级... 目的研究分析MRI对胸腰椎骨折后部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诊断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嘉善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PLC损伤患者共4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及MRI检查,42例患者的影像检查操作均由两名副高级影像学医师完成并评估诊断。以手术结果作为最终评估标准,比较X线及MRI检查对胸腰椎骨折PLC损伤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等指标。结果42例患者的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发现小关节囊损伤者10例(23.81%),黄韧带损伤9例(21.43%),棘上韧带损伤13例(30.95%),棘间韧带损伤10例(23.81%)。在PLC损伤的诊断中,X线检出34例,准确率为80.95%,MRI检出41例,准确率为97.62%、MRI检查PLC损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692,P<0.05);对胸腰椎骨折PLC损伤行X线和MRI检查,其中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80.95%,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66.61%,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40.0%;MRI检查的准确率为97.62%,敏感度为97.56%,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50.0%;对于胸腰椎骨折PLC损伤的MRI和X线检查,结果显示,MRI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采用MRI诊断胸腰椎骨折PLC损伤,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X线 腰椎骨折 后部韧带复合 诊断作用 准确率
下载PDF
胸腰段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评估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东洋 刘瑞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8507-18514,共8页
胸腰段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如何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重中之重。因此,术前准确、全面地评价胸腰段骨折的稳定性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损伤程度评估脊柱稳定性及指导治疗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胸腰段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如何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重中之重。因此,术前准确、全面地评价胸腰段骨折的稳定性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损伤程度评估脊柱稳定性及指导治疗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各影像学检查的特点,查阅相关的文献,对不同影像学检查评估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段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 脊柱骨折 核磁共振 超声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诊断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承 王艺伟 +6 位作者 李斌 蒋毅 张丛笑 左如俊 石岩 吴磊 曹俊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9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诊断方法与效果,分析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4月~2015年4月选择在笔者医院骨科诊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都进行MRI诊断与手术探查确诊。结果MRI诊断为...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诊断方法与效果,分析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4月~2015年4月选择在笔者医院骨科诊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都进行MRI诊断与手术探查确诊。结果MRI诊断为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28例,手术所见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30例,为此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3.3%和100.0%。随着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程度的增加,脊髓损伤百分比明显增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腰椎间盘病变和骨赘为导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比较常见,体重指数、腰椎间盘病变和骨赘为主要的危险因素,MRI诊断具有很好的敏感度、特异性,能有效反应损伤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损伤 MRI黄韧带 棘间韧带
下载PDF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斌 黄承 +2 位作者 蒋毅 王艺伟 张丛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短节段经皮微创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6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94例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短节段经皮微创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6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94例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选择后路短节段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选择后路单节段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记录2组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JOA评分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椎弓根螺钉断裂、椎弓根螺钉松动、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21.3%,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后凸Cobb’s角分别为(8.55±1.34)°和(16.30±2.33)°,都低于术前的(32.19±1.98)°和(32.08±2.0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Cobb’s角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经皮微创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矫正后凸畸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损伤 短节段 单节段 并发症
下载PDF
后方韧带复合体逐级切除对损伤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耀 沈中海 王向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目的 研究后方韧带复合体逐级切除对损伤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验证棘上韧带对维持损伤胸腰椎稳定的作用。方法 取8具健康新鲜人体T11-L3节段标本,于L1椎体中1/3行楔形切除,并在材料试验机上压缩至闭合以制备L1椎体骨折。对T12-L1处后... 目的 研究后方韧带复合体逐级切除对损伤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验证棘上韧带对维持损伤胸腰椎稳定的作用。方法 取8具健康新鲜人体T11-L3节段标本,于L1椎体中1/3行楔形切除,并在材料试验机上压缩至闭合以制备L1椎体骨折。对T12-L1处后方韧带复合体按照关节囊、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的顺序进行逐级切除,依次连续测量T12-L1节段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时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及中性区(neutral zone, NZ)变化。结果 在前屈和后伸运动中,椎体切除及棘上韧带断裂后,ROM及NZ显著增加。在侧弯运动中,椎体切除和关节囊破坏后,ROM显著增加。在旋转活动中,椎体切除及关节囊破坏导致ROM增加,NZ无显著增加。结论 棘上韧带断裂后,T12-L1节段稳定性发生显著下降,尤其在前屈运动中。棘上韧带是维持胸腰椎节段稳定性的关键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韧带复合 逐级切除 腰椎 稳定性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在评价胸腰椎肿瘤致病理性骨折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斌 黄承 +3 位作者 蒋毅 王艺伟 张丛笑 石岩 《癌症进展》 2017年第4期467-469,47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椎肿瘤致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情况,研究其在胸腰椎肿瘤致病理性骨折损伤程度、骨折分型、损伤评分、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胸腰椎肿瘤致病理性骨折患者90例,根据PLC损伤程度将... 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椎肿瘤致病理性骨折患者的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情况,研究其在胸腰椎肿瘤致病理性骨折损伤程度、骨折分型、损伤评分、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胸腰椎肿瘤致病理性骨折患者90例,根据PLC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PLC完整组和PLC损伤组。通过评判两组患者的骨折分型、损伤评分、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研究各指标与PLC损伤的关系。结果 PLC损伤组的载荷分享评分(LSC)和胸腰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TLICS)均高于PLC完整组(P﹤0.01),Cobb角度大于PLC完整组(P﹤0.01)。PLC损伤组患者的Denis分型和AO分型均较PLC完整组严重。PLC损伤组和PLC完整组的神经功能不全比例分别为88.89%、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腰椎肿瘤致病理性骨折与PLC损伤情况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韧带复合 腰椎肿瘤 病理性骨折 损伤评分 神经功能损伤
下载PDF
评价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永迁 刘展亮 张惠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7期14-15,共2页
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早期疗效。方法 8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角及椎... 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早期疗效。方法 8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管面积为正常椎体的百分数。结果治疗前腰背痛VAS评分为(7.1±1.0)分,治疗后腰背痛VAS评分为(2.0±0.5)分;治疗后腰背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为正常椎体的百分数(98.2±4.0)%、椎体后缘高度为正常椎体的百分数(98.7±5.0)%、椎管面积为正常椎体的百分数(94.0±4.4)%、Cobb角(3.8±1.0)°优于治疗前的(75.0±3.3)%、(95.0±4.2)%、(82.4±3.0)%、(3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 后方韧带复合损伤
下载PDF
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改良有限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锋 官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改良有限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改良有限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基础上采用后入路改良有限减压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后入路减压手术治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的前后伤椎高度及cobb角,同时于术后12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脊柱矫正角度平均丢失度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中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植骨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内,观察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均较治疗前增高,cobb角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的脊柱矫正角度平均丢失度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改良有限减压手术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其能在保留患者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及部分棘突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脊柱受压情况,保持患者脊柱的稳定性,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韧带复合 有限减压 椎间融合内固定 腰椎爆裂骨折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8
作者 魏巍 王天昊 +4 位作者 刘建恒 毛克亚 李慧 潘春昂 赵永飞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24-328,334,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量化评价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posterior ligament complex,PLC)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正常的腰骶椎(L_(1)-S_(1))三维有限元模型(normal model,Nm),分别建...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量化评价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posterior ligament complex,PLC)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正常的腰骶椎(L_(1)-S_(1))三维有限元模型(normal model,Nm),分别建立单纯融合模型(fusion model,Fm)、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模型(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odel,PLIFm)、切除上邻近节段PLC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模型(PLC resection an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odel,PR&PLIFm),在相同的预载荷和力矩加载下进行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分析比较4组模型手术及邻近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盘应力和小关节接触力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正常有效的腰骶椎有限元模型及3种融合模型。3种融合模型均出现邻近节段ROM和椎间盘应力的不同程度增加,PLIFm和PR&PLIFm在邻近节段ROM、椎间盘应力和小关节接触力的增加更显著,切除PLC在前屈时对上邻近节段所受影响更大。结论腰椎融合导致邻近节段活动度、椎间盘应力和小关节负荷的增加,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导致邻近节段的应力增加,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后方韧带复合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 邻近节段退变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顺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序伟 马爱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2期59-60,共2页
目的在对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顺序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诊断意义。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影像中心2012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其MRI检查资料,再根据骨折分型标准观察患... 目的在对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顺序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诊断意义。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影像中心2012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其MRI检查资料,再根据骨折分型标准观察患者MRI信号和损伤等级间的客观联系。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患者损伤等级和MRI显示的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呈现出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采取MRI方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即可清晰显示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顺序以及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方韧带复合 损伤顺序 诊断意义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导致的周围韧带损伤
20
作者 高志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548-556,共9页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及户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受伤并引发骨折的病患数量日益增多,其中脊柱骨折的患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脊柱骨折尤其容易发生在胸腰段,而这一区域的爆裂型骨折更可能导致较为严...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及户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受伤并引发骨折的病患数量日益增多,其中脊柱骨折的患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脊柱骨折尤其容易发生在胸腰段,而这一区域的爆裂型骨折更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骨折发生时,椎体破损产生的骨折块极有可能损害其周围的软组织。脊柱周围的软组织对保持脊柱稳定性和辅助骨折块复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当胸腰椎骨折尤其是爆裂型骨折发生时,关于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生物力学分析,以及其损伤后治疗选择和手术方式选择的学术结论尚未统一。因此,在临床上,爆裂型骨折患者术后仍时有出现固定失效、断钉、断棒和节段后凸畸形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爆裂型骨折 后纵韧带 椎间盘 后纵韧带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