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4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kaneda手术前后的护理
1
作者 李超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Z3期-,共1页
kaneda装置是一种胸腰段脊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由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院kaneda医生等研制的,用于脊椎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术后前路固定。Kaneda装置跨越病变椎体侧方,固定于病变椎体上下方椎体上。其长度不同,可固定一个或多个(5~6)椎体,... kaneda装置是一种胸腰段脊椎前路内固定装置,由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院kaneda医生等研制的,用于脊椎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术后前路固定。Kaneda装置跨越病变椎体侧方,固定于病变椎体上下方椎体上。其长度不同,可固定一个或多个(5~6)椎体,这是一种牢固的、可供选择的脊椎前路固定装置,目前正在世界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EDA器械 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 前路手术 术前后护理
下载PDF
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X线、CT诊断
2
作者 叶明埕 颜厥棍 《上海医学影像》 2006年第1期66-66,74,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 CT诊断 X线 椎体后缘 回顾性分析 临床诊断 CT表现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任喜颂 杜娟 时艳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59-1865,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行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观察组患者行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优良率、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椎体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椎体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围手术期应激激素[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X线透视次数分别为(86.85±12.37)min、(4.29±1.02)min、(91.75±16.29)m L、(13.24±4.07)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5.34±20.83)min、(14.26±2.15)min、(127.56±29.63)mL、(18.64±5.1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 d,观察组患者的COR、ACTH及NE分别为(734.27±53.21)nmol/L及(586.34±45.66)nmol/L、(20.41±2.14)pmol/L及(14.26±1.43)pmol/L、(562.37±32.15)ng/L及(410.37±29.41)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7.26±68.44)nmol/L及(705.69±50.12)nmol/L、(25.63±2.37)pmol/L及(17.85±1.62)pmol/L、(779.82±40.16)ng/L及(568.94±30.2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效果明显,可增强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缓解应激,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后路伤椎置钉短节内固定 椎体骨折 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应力分布与骨折相关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袁飞 任杰 +2 位作者 唐悦峰 申小刚 郭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8-417,共10页
目的: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与椎体骨性结构及韧带间应力分布的相关性,探索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力学机制。方法:招募8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行脊柱全长X线片和CT检查排除脊柱畸形、肿瘤及骨病,对脊柱各椎体及股骨行骨密度测定排除骨质疏... 目的: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与椎体骨性结构及韧带间应力分布的相关性,探索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力学机制。方法:招募8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行脊柱全长X线片和CT检查排除脊柱畸形、肿瘤及骨病,对脊柱各椎体及股骨行骨密度测定排除骨质疏松。均行自T11椎体上终板至L2椎体下缘CT薄层扫描,将8名志愿者CT图像参数导入ABAQUS 2016软件中进行标准化,并进行有限元网格化构建。应用MIMICS 17.0、GEOMAGICS 15.0和PRO/ENGINEER 5.0软件处理,建立脊柱胸腰段有限元模型,测量模型相关参数,并验证模型有效性。在T11椎体上终板上加载竖直轴向载荷500N、附加扭矩10N·m模拟垂直压缩、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7种运动状态,使用ABAQUS软件对有限元模型7种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观察应力分布与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相关性。结果: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309583个节点和428760个单元,包括4个椎体、3个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等结构。7种运动状态下的数据与文献报道的数据无明显偏差,模型有效。T11~L2椎体椎弓根截面积分别为135mm^(2)、154mm^(2)、105mm^(2)、139.2mm^(2)。应力云图结果显示各运动状态下高应力区存在于椎体的松质骨、椎弓根及其周围骨皮质。在垂直压缩状况下,T12椎体所受应力最大(617.4MPa),前屈状态下T11所受应力最大(200.7MPa),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状态下L1椎体所受应力最大(314.2MPa、574.4MPa、626.2MPa、641.3MPa、527.1MPa),且前屈体位时椎体所能承受的应力最小,左旋转时所能承受的应力最大。垂直压缩状况下T12椎体发生骨折,前屈状态下T11发生骨折伴韧带损伤,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状态下L1椎体发生骨折伴韧带损伤。骨折发生时,前纵韧带在后伸、左右侧屈状态下存在高应力区,后纵韧带在前屈状态下存在高应力区,横突间韧带和棘间韧带在前屈、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状态下存在高应力区。结论:在构建包括重要韧带、椎间盘等软组织结构的脊柱胸腰段三维模型中,椎体松质骨、椎弓根及其周围骨皮质、韧带均存在高应力区,不同状态下所受应力最大椎体不同,发生骨折的椎体和韧带损伤也不同;L1椎弓根截面积最小,最易发生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脊柱 三维有限元模型 应力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王木强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69-71,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percutnaeous pedicle screws,PPS)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percutnaeous pedicle screws,PPS)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于新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单纯PVP治疗,研究组行PPS联合PVP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用量,术前与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矢状面椎体后凸角(Cobb角)、椎体疼痛与功能障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2组术中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Cobb角及椎体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Cobb角较对照组低(P<0.05),椎体高度百分比较对照组高(P<0.05)。术前,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及ODI指数较对照组低(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S与PVP联合治疗OVCF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复位伤椎,维持椎体高度,改善疼痛与椎体功能障碍问题,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经皮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6
作者 代建昊 孔颖颖 +1 位作者 陈启刚 胡永军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高黏度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1例老年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伤椎均为单一椎体新鲜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高黏度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1例老年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伤椎均为单一椎体新鲜骨折,伤椎采用经皮注入高黏度骨水泥。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伤椎后凸角和前后缘高度。结果31例伤椎骨水泥注入治疗后第2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椎体前缘高度[(27.07±1.93)mm、(27.01±1.96)mm、(26.94±1.89)mm、(26.95±1.89)mm、(26.92±1.92)mm]均高于术前(18.62±2.02)mm(P<0.05),后凸角[(6.96±0.86)°、(6.94±0.86)°、(6.98±0.87)°、(6.95±0.87)°、(6.99±0.81)°]均低于术前(10.59±1.19)°(P<0.05);病人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高黏度骨水泥成形术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纠正后凸角,明显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弓根 骨水泥
下载PDF
早期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简争光 王海龙 +2 位作者 苏晓东 李关兴 巨积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599-603,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无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骨折后72 h内进行手术者纳入早期手术组(n=41),将骨折后7...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无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骨折后72 h内进行手术者纳入早期手术组(n=41),将骨折后72 h至2周内进行手术者纳入择期手术组(n=39),手术方式均为经Wiltse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矢状位Cobb角,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及矢状位Cobb角较术前改善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VAS评分及ODI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矢状位Cobb角均低/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矢状位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年早期手术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矢状位Cobb角均低/小于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较术前改善率及伤椎矢状位Cobb角较术前改善率优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安全,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好,疗效确切,但术前要做好病情评估,确保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手术时机 早期手术 择期手术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分析
8
作者 刘明 生家耀 刘国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估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试验组进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切口长... 目的评估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试验组进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腰背疼痛、神经受损、脊柱不稳)发生情况、预后指标(椎管占位率、后凸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比、椎体前缘高度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试验组切口长度(118.33±14.30)mm小于对照组的(232.85±23.15)mm,手术时间(184.33±2.36)min、住院时间(9.55±1.11)d均短于对照组的(272.42±4.36)min、(18.18±2.80)d,术中出血量(534.70±2.84)ml少于对照组的(786.50±10.35)ml(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治疗后,试验组椎管占位率(10.18±1.45)%、后凸Cobb角(6.20±1.45)°、椎体后缘高度比(90.52±5.42)%、椎体前缘高度比(85.86±13.26)%较对照组的(12.15±1.68)%、(12.15±2.45)°、(75.15±5.65)%、(72.60±16.15)%更佳(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效果突出,可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对患者康复意义重大,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预后情况 疗效
下载PDF
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黄庭冰 毛艳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研究组(前路内固定联合...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研究组(前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47例)和对照组(后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48例)。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包括Holden步行能力等级和6 min步行距离)、静态平衡能力(躯干损伤评定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步行能力评分(3.78±0.42)分、6 min步行距离(199.51±5.43)m优于对照组的(3.14±0.31)分和(176.54±4.5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3、22.449,P均<0.05)。研究组静态平衡能力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内固定联合悬吊训练,可改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悬吊训练 脊柱骨折 步行功能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周广强 朱瑞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5例。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则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5例。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则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结果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9.92±3.76)min短于双侧组的(47.95±4.42)min,出血量(2.61±0.73)ml、透视次数(4.89±0.78)次、骨水泥使用量(3.42±0.81)ml均少于双侧组的(3.48±1.44)ml、(8.26±1.24)次、(4.23±1.29)ml,骨水泥渗透率11.11%低于双侧组的3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07±0.21)、(2.13±0.24)分,均低于本组术前的(6.38±1.14)、(6.35±1.12)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术后7 d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与Cobb角分别为(22.15±2.83)%与(11.83±1.21)°,双侧组分别为(22.31±2.79)%与(12.29±1.36)°,均小于本组术前的(31.78±4.52)%、(25.18±2.92)°和(31.77±4.56)%、(25.21±2.87)°(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开展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但单侧入路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入路 双侧椎弓根入路
下载PDF
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指标、疼痛程度的影响
11
作者 薛龙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TV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8,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B组(n=28,跨伤椎S... 目的探究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TV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8,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B组(n=28,跨伤椎SSP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耗时长于B组,卧床时长短于B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多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AVHR)大于B组,Cobb角小于B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1、3 d,两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肌酸激酶(CK)、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跨伤椎SSPI相比,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TVF患者可进一步减轻疼痛、提高腰椎功能、缩短卧床时长,但会略微增加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创伤,延长手术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伤椎 短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椎体骨折 应激指标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吴发科 谢敏波 吴越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VP组与手法复位组,每组35例。...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OVCF)患者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VP组与手法复位组,每组35例。PVP组采用常规PVP治疗,手法复位组采用手法复位PVP,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脊柱功能[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法复位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低于治疗前,椎体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且手法复位组伤椎前缘高度低于PVP组,椎体后凸Cobb角小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手法复位组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手法复位组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PVP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PVP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
下载PDF
不同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13
作者 朱跃君 郑小庶 +2 位作者 戴青东 谢秋阳 张晓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44-347,共4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因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在轻微外伤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发生压缩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以胸腰段最常见^([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OTCF)的常用手术方式,可使...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因椎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在轻微外伤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发生压缩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以胸腰段最常见^([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OTCF)的常用手术方式,可使临床症状快速缓解,恢复伤椎强度和高度,降低患者卧床并发症及死亡率^([2]),但是,关于术中注入骨水泥用量目前仍未达成共识。本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81例PKP治疗的OT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骨水泥注入量不同分为两组,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剂量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徐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临沂市沂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手术指标。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bb角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恢复骨折处脊柱结构,减轻患者疼痛,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
下载PDF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15
作者 吴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 目的分析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跨伤椎固定组与经伤椎固定组,各30例。跨伤椎固定组患者行跨伤椎固定手术,经伤椎固定组患者行经伤椎固定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影像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跨伤椎固定组,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跨伤椎固定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均降低,FIM评分均升高,且经伤椎固定组VAS疼痛评分、ODI均更低,FIM评分更高;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均升高,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楔形角均降低,且经伤椎固定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更高,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楔形角均更低;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疗效,跨伤椎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经伤椎固定在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腰部疼痛感、减轻患者功能障碍及改善影像学参数方面效果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脊柱骨折 影像学
下载PDF
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成安 张鑫 +1 位作者 万趸 刘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运动疗法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7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2020年8月—2021年7月收治)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7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运动疗法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7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患者(2020年8月—2021年7月收治)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7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比较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骨折、疼痛肿胀、瘀斑、便秘尿赤、口渴等)积分、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伤锥形态参数(前缘高度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变化、腰背部功能(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疼痛量表评分(VAS)及生活能力情况(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与对照组(78.95%,30/38)相比,观察组有效率(94.74%,36/38)更高(P<0.05);与对照组(10.53%,4/38)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0.00%,0/0)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骨折、疼痛肿胀、瘀斑、便秘尿赤、口渴等)积分、伤锥形态参数(前缘高度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VAS及Barthel指数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骨折、疼痛肿胀、瘀斑、便秘尿赤、口渴等)积分、伤锥形态参数(前缘高度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VAS Barthel指数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骨折、疼痛肿胀、瘀斑、便秘尿赤、口渴等)积分、伤锥形态参数(前缘高度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VAS及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81.58%,31/38)比较,观察组患者(97.37%,37/38)术后腰背部功能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电针联合运动疗法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良好,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并发症率低,腰背部功能恢复好,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电针 运动疗法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背部功能
下载PDF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有效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向晖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2127-2130,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治疗在胸腰段脊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收集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椎骨折病患的相关医疗数据,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和微创组(采用经皮...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治疗在胸腰段脊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收集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椎骨折病患的相关医疗数据,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和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行术创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创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微创组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创组JOA评分、BI指数高于开放组,微创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平均值及术后值对比,两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有效率为97.50%、并发症概率为5.00%;开放组有效率为85.00%、并发症概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型手术,经皮微创治疗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更好,其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而且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有效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固定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炳金 周云帆 +4 位作者 程顺达 钱启恒 农宁 赵煜文 孟祥奇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有限元模型下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固定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对1例L 1椎体骨折经手法复位的男性患者的胸腰段椎体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脊柱T 11~L 3椎体有限元模型,在T 11~L 3棘突上施加10~60 N的压力,模拟佩带... 目的探讨有限元模型下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固定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对1例L 1椎体骨折经手法复位的男性患者的胸腰段椎体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脊柱T 11~L 3椎体有限元模型,在T 11~L 3棘突上施加10~60 N的压力,模拟佩带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时,脊柱在轴向、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运动状态下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外固定器压力为10~60 N时,后伸运动状态时的整体位移逐渐缩小,压力为40 N时整体位移最小。棘突后方模拟佩带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后,最大应力均不发生在伤椎、伤椎上下椎间盘,后伸运动状态时伤椎、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应力随压力增大而逐渐减少。结论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可限制胸腰段椎体的活动,减少伤椎及椎间盘的最大应力,获得良好的外固定物生物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伤椎 可调式脊柱外固定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9
19
作者 丁磊 丁伟伟 +5 位作者 闫生亮 焦文勇 王陵江 徐鉴 唐国军 石光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100-7105,共6页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57例非合并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21)、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9)、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并植骨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7)。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引流血量(拔管为标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与结论:1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技术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治疗后引流血量(P<0.05)。23种治疗方式均可恢复椎体高度。3治疗后3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弓根通道植骨在围手术期并非改善后凸畸形的因素。4椎弓根通道植骨为改善椎管侵占率的因素。5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可改善治疗后疼痛情况。提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椎弓根钉 椎体爆裂性骨折 单侧置钉 椎弓根通道植骨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林林 杨惠林 姜为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爆裂性骨折占脊柱胸腰椎损伤的15%,其中以脊柱胸腰段最常见。临床上多采用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而联合椎体成形术可预防术后骨折椎体出现塌陷和矫正度的丢失,经椎弓根注射硫酸钙或丙烯酸骨水泥可加强前中柱的稳定,防止椎体高度的丢失... 爆裂性骨折占脊柱胸腰椎损伤的15%,其中以脊柱胸腰段最常见。临床上多采用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而联合椎体成形术可预防术后骨折椎体出现塌陷和矫正度的丢失,经椎弓根注射硫酸钙或丙烯酸骨水泥可加强前中柱的稳定,防止椎体高度的丢失,两者是否存在差别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短节固定 脊柱 治疗 经椎弓根 椎体高度 矫正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