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平面阻滞(TLIPB)对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患者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取57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编号将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28例患者,B组(超...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平面阻滞(TLIPB)对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患者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取57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编号将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28例患者,B组(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平面阻滞组)29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_(0))、术后2 h(t_(1))、术后6 h(t_(2))、术后12 h(t_(3))及术后24 h(t_(4))静息和翻身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 15项恢复质量评分(QoR-15)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T_(0))、切皮时(T_(1))、椎间孔成形时(T_(2))、外科医生认定疼痛最剧烈时(T_(3))、手术结束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的差异。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内不良事件。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超声引导下双侧TLIPB,无椎间隙感染,无脊髓、神经根和血管损伤,无恶心呕吐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组内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及翻身时VAS评分及术后24 h QoR-15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静息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术后6 h及术后12 h翻身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 QoR-15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24 h QoR-15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孔成形时(T_(2))和外科医生认定疼痛最剧烈时(T3)时MAP及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可以有效缓解PTED术后疼痛,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TLIP)阻滞在老年患者椎体后突成形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皮后入路脊柱后突成形术老年患者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70~9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LIP阻滞...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TLIP)阻滞在老年患者椎体后突成形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皮后入路脊柱后突成形术老年患者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70~9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LIP阻滞组(P组)和对照组(L组),每组50例。P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TLIP阻滞,分别在两侧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L组不进行神经阻滞操作。记录麻醉诱导前、术后4、24、48 h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计算CD4+/CD8+比值;记录术后4、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及术毕麻醉穿刺相关不良反应,如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等。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术后4、24、48 h两组CD3+、CD4+含量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术后4、24、48 h P组CD3+、CD4+含量明显升高,术后24、48 h P组CD4+/CD8+比值明显升高,术后4、12、24、48 h P组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见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患者经皮后入路椎体后突成形术中,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可减轻术后疼痛并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平面阻滞(TLIPB)对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患者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取57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编号将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28例患者,B组(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平面阻滞组)29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_(0))、术后2 h(t_(1))、术后6 h(t_(2))、术后12 h(t_(3))及术后24 h(t_(4))静息和翻身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 15项恢复质量评分(QoR-15)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T_(0))、切皮时(T_(1))、椎间孔成形时(T_(2))、外科医生认定疼痛最剧烈时(T_(3))、手术结束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的差异。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内不良事件。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超声引导下双侧TLIPB,无椎间隙感染,无脊髓、神经根和血管损伤,无恶心呕吐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组内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及翻身时VAS评分及术后24 h QoR-15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静息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术后6 h及术后12 h翻身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 QoR-15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24 h QoR-15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孔成形时(T_(2))和外科医生认定疼痛最剧烈时(T3)时MAP及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可以有效缓解PTED术后疼痛,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TLIP)阻滞在老年患者椎体后突成形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皮后入路脊柱后突成形术老年患者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70~9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TLIP阻滞组(P组)和对照组(L组),每组50例。P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TLIP阻滞,分别在两侧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L组不进行神经阻滞操作。记录麻醉诱导前、术后4、24、48 h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计算CD4+/CD8+比值;记录术后4、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及术毕麻醉穿刺相关不良反应,如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等。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术后4、24、48 h两组CD3+、CD4+含量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术后4、24、48 h P组CD3+、CD4+含量明显升高,术后24、48 h P组CD4+/CD8+比值明显升高,术后4、12、24、48 h P组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见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患者经皮后入路椎体后突成形术中,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可减轻术后疼痛并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文摘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在腰椎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拟在全麻下行单节段腰椎手术患者48例,男女各24例,年龄18~65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胸腰筋膜阻滞组(EG组)和对照组(CG组)。EG组在L3平面超声引导下分别于双侧胸腰筋膜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CG组未行胸腰筋膜阻滞。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无背景剂量。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术后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用量,术后2、6、12、24 h的VAS疼痛评分,术后PCIA有效按压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颜面部水肿、低体温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G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1 041.5±104.3)μg vs (1147.6±158.2)μg]、术后舒芬太尼用量[(32.5±7.2)μg vs (72.6±13.2)μg]、术后氟比洛芬酯用量[(18.5±3.7)mg vs (40.3±5.3)mg]、术后PCIA有效按压次数[(9.2±2.7)次vs (23.1±3.1)次]明显少于CG组(P<0.05)。EG组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G组(P<0.05)。EG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G组(P<0.05)。两组颜面部水肿和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同时减少了术中和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短期疼痛,并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