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疾病: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晔 张雷 +5 位作者 宋超 夏士博 李晓 李海燕 刘莹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开展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的22例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例... 目的评估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开展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的22例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例,主动脉瘤6例,腔内隔绝术后内漏4例,假性动脉瘤2例,主动脉局限性夹层合并主动脉瘤1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共重建87支内脏分支动脉,其中采用三开窗5例,四开窗17例。2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1例,再干预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7.0±7.6)个月,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3例患者接受再干预,包括Ⅰb型内漏1例,Ⅱ型内漏1例,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结论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短中期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开窗 腔内修复术 胸腹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动脉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阻断后预防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福先 张昌明 +2 位作者 胡路 马佐田 金英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 研究胸腹主动脉手术时如何预防和减少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45只家兔被分成三期进行实验研究。一期实验,研究血管活性药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二期实验,研究脊髓减压对脊髓缺血的影响。三期实验,研究低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结... 目的 研究胸腹主动脉手术时如何预防和减少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45只家兔被分成三期进行实验研究。一期实验,研究血管活性药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二期实验,研究脊髓减压对脊髓缺血的影响。三期实验,研究低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结果 与各组相比低温组脊髓神经元细胞变化最小,预防脊髓缺血性损伤效果良好,前列腺素药物组和脊髓减压组也有一定有益作用,而其他药物组无明显作用。结论 在胸腹主动脉手术时,脑脊液引流减压、低温法和前列腺素对预防脊髓缺血性损伤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疾病 手术治疗 脊髓缺血性损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胸腹主动脉病工作组会议执行总结
3
作者 余国膺(摘译)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38-238,共1页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2005年9月19日召开会议,目的在提高胸腹主动脉疾病的检出和治疗水平,探明在哪些方面有取得临床进取的机遇?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有哪些不够了解之处?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疾病 研究所 肺血 美国 工作组 动脉
下载PDF
台上预开窗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病变的近中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光泽 戴向晨 +8 位作者 潘红瑞 陈永辉 秘家学 朱杰昌 范海伦 冯舟 罗宇东 张益伟 胡凡果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评估台上预开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病变近中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4例术中应用开窗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评估台上预开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病变近中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4例术中应用开窗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器械释放成功率、并发症率、死亡率,以及围术期和随访期并发症率、死亡率及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手术率。结果34例患者中共84条内脏分支通过开窗或开槽重建,其中有77条分支(91.7%)植入支架,包括33条分支植入裸支架,44条分支植入覆膜支架。器械释放成功率为97.1%(33/34),术中Ⅰb型内漏1例,Ⅲ型内漏1例,并发症率5.8%(2/34),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30 d死亡率为2.9%(1/34),CTA发现Ⅱ型内漏1例、Ⅱ型合并Ⅲ型内漏2例,肾功能不全2例,新发并发症率14.7%(5/34)。平均随访时间16.5(2~54)个月。随访至12个月患者23例,新发非主动脉原因死亡1例,总体死亡率为5.9%(2/34);右侧副肾动脉闭塞1例,新发并发症率为4.3%(1/23)。随访至24个月患者9例,无新发死亡,Ⅰb型内漏1例,新发并发症率为11.1%(1/9),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手术率为11.1%(1/9)。结论台上预开窗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的近、中期结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疾病 内脏动脉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开窗支架
原文传递
血管外科实验和新技术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米尔 赵海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6,共2页
随着实验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的发展进一步深入,血管外科在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动脉再狭窄、胸腹主动脉疾病以及腔内修复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尤为突出。因此,这个新学科新领域的进展也越来越广泛受到医务... 随着实验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的发展进一步深入,血管外科在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动脉再狭窄、胸腹主动脉疾病以及腔内修复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尤为突出。因此,这个新学科新领域的进展也越来越广泛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科 外科实验 胸腹主动脉疾病 新技术应用 动脉再狭窄 腔内修复术 医务工作者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