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脑和胸腹神经团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箫 沈春燕 +1 位作者 刘志强 邱高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脑和胸腹神经团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脑位于2个眼柄基部之间,由前脑、中脑、后脑和各部分发出的神经束组成;在脑的切片中可以观察到多种髓质和不同类型的细...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脑和胸腹神经团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脑位于2个眼柄基部之间,由前脑、中脑、后脑和各部分发出的神经束组成;在脑的切片中可以观察到多种髓质和不同类型的细胞体群。中华绒螯蟹胸腹神经团呈圆盘状,靠近腹甲中央,向外发出多条神经束;在其切片中也可观察到多种类型的细胞体群。详细地描述了中华绒螯蟹的脑和胸腹神经团的组织学结构,为进一步研究中华绒螯蟹的神经分泌细胞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研究其它甲壳类生物的脑和胸腹神经团的组织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胸腹神经团 细胞体群
原文传递
中华绒螯蟹神经系统及其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德磊 李应东 +2 位作者 曹延超 张洪艳 郭恩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为完善中华绒螯蟹神经系统组织学相关资料,文章采用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对中华绒螯蟹神经系统及其胚后发育组织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鳌蟹中枢神经系统在Ⅰ期溞状幼虫已见雏形,但前、中、后脑未愈合,前脑较小;... 为完善中华绒螯蟹神经系统组织学相关资料,文章采用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对中华绒螯蟹神经系统及其胚后发育组织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鳌蟹中枢神经系统在Ⅰ期溞状幼虫已见雏形,但前、中、后脑未愈合,前脑较小;Ⅱ期溞状幼虫前脑体积增大;Ⅲ期溞状幼虫中、后脑向上迁移与前脑愈合,到Ⅴ期溞状幼虫,前脑、中脑、后脑完全愈合并迁移到两眼之间;大眼幼虫和稚蟹脑具备了六边形形态。食道下神经节与胸神经节的两条神经索在Ⅰ期溞状幼虫呈分离状态,Ⅱ期溞状幼虫时开始愈合,至Ⅳ期溞状幼虫完全结合。腹神经链在Ⅰ期溞状幼虫发育不完全,Ⅲ期溞状幼虫形成两条神经索,Ⅳ期溞状幼虫两条神经索联系紧密。Ⅴ期溞状幼虫食道下神经节与胸神经节高度愈合,腹神经链发育完全,并在大眼幼虫期开始与胸神经节愈合。胸腹神经团的3个组成部分在稚蟹期达到完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中枢神经系统 胚后发育 胸腹神经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