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泵输血辅助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治疗马方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娟 马名嘉 魏翔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单泵输血辅助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治疗马方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术的马方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9例,男性...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单泵输血辅助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治疗马方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术的马方综合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32.6±9.8)岁,手术经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后入路,采用单泵输血辅助、分段阻断的方法,重建肋间动脉及腹腔内脏血管.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早期死亡,无截瘫发生,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轻瘫并声音嘶哑,症状在出院前好转,术后呼吸功能不全4例(21.1%),肾功能不全2例(10.5%),但均未达到透析指标,肝功能不全3例(15.8%).随访期间5年全因生存率94.6%,免于再手术率85.1%.其中3例患者术后再发升主动脉病变行二期手术治疗,1例三期行二尖瓣置换,1例患者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改良单泵输血辅助胸腹主动脉联合置换术是治疗马方综合征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安全途径,近远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胸腹辅助动脉联合置换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密闭式股股转流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应用
2
作者 周阳 黄佳鑫 李建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60-2765,共6页
目的探讨密闭式股股转流(closed femoro-femoral partial bypass,C-FPB)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在C-FPB辅助下完成的70例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临床资料,部分联合了腹腔脏器灌注。主要... 目的探讨密闭式股股转流(closed femoro-femoral partial bypass,C-FPB)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在C-FPB辅助下完成的70例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临床资料,部分联合了腹腔脏器灌注。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院内死亡、脑卒中、术后脊髓损伤和血液透析发生率。在开放式股股转流回路的基础上,将静脉管路用10×10×10 mm“Y”形接头分出管路直接连于离心泵入血口,滚压泵后管路用10×10×10 mm“Y”形接头连接于离心泵后和膜式氧合器前,可以建立密闭式股股转流,离心泵灌注下半身,控制滚压泵调控血容量。结果全部病例未观察到系统故障。转流平均时间(101.0±22.2)min,肋间动脉重建平均时间(18.6±5.4)min,平均数量为(4.7±1.8)对,ICU停留平均时间(5.1±1.5)d,平均住院时间(34.4±12.5)d。2例(2.9%)患者术后脑卒中,1例(1.4%)院内死亡,2例(2.9%)发生术后截瘫,术后血液透析7例(10.0%),机械通气时间延长3例(4.3%)。结论密闭式股股转流兼顾了整个手术过程,降低了灌注医师的体外循环管理难度,为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远端灌注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股动脉转流 动脉置换 密闭式体外循环 器官保护
下载PDF
63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患者中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力剑 孙立忠 +5 位作者 朱俊明 郑军 刘永民 常谦 于存涛 张海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的治疗效果,总结分析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患者的中期结果。方法2003年8月至2007年10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对63例TAAA患者采用4分支人工血管行全胸腹主动脉...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的治疗效果,总结分析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患者的中期结果。方法2003年8月至2007年10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对63例TAAA患者采用4分支人工血管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男46例,女17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9.98岁。手术经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外入路,使用深低温、分段停循环技术,采用动脉管法重建T6~T12肋间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做成一血管片与人工血管主干末端吻合,左肾动脉或单独与一根8 mm分支血管吻合,或与上述3支血管一起吻合在人工血管主干上,双侧髂动脉与人工血管两10 mm分支行端端吻合。采用Kaplan-Meier法对术后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中死亡。共随访63例,随访时间8~57个月,平均36.57个月。术后早期死亡5例,死亡率为7.94%(5/63);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含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肾功能不全2例;1例术后因冠心病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再次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不能停体外循环死亡。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9.52%(6/63),其中一过性脑病4例,于出院前治愈;截瘫2例,下肢轻瘫1例,均治愈;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5.40%(16/63),治愈12例。出院后20个月、23个月、30个月各死亡1例,死亡原因分别是脑出血、升主动脉破裂和主动脉溃疡穿透。有2例Marfan综合征患者重建的肋间动脉出现假性动脉瘤,但均未出现截瘫症状。本组患者生存时间50.64±2.13个月(95%CI:46.47,54.84),1年生存率为92.06%,2年为88.38%,3年为86.11%。结论应用4分支人工血管做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效果确切,中期生存率满意;在TAAA手术中动脉管法肋间动脉重建方法简便,有助于脊髓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人工血管 动脉置换
下载PDF
左心转流下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凌瑾 罗万俊 +7 位作者 胡庆华 张成梁 陈旭良 林国强 段练 叶治 王锷 李龙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胸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是目前心血管外科领域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在修复胸腹主动脉瘤的同时预防和避免重要脏器缺血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研究总结并分析左心转流下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 目的:胸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是目前心血管外科领域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在修复胸腹主动脉瘤的同时预防和避免重要脏器缺血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研究总结并分析左心转流下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左心转流下人工血管置换术的15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手术资料。Crawford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Ⅴ型2例。择期手术14例,急诊手术1例。手术均在左心转流下完成,术前常规进行脑脊液引流。通过左下肺静脉插管及腹主动脉远端或左侧股动脉插管,建立左心转流通路。分段阻断主动脉后逐段置换胸腹主动脉。切开腹主动脉后,采用冷晶体肾保护液灌注双肾,持续温血灌注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结果:死亡1例,为主动脉A型夹层术后胸腹主动脉瘤患者,术中采用直血管修补胸腹主动脉瘤,将腹腔动脉分支修剪成岛状后与人工血管吻合;术后吻合口发生大出血,在大量输血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导致死亡。1例患者因脊髓缺血性损伤导致截瘫。其他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6.5±13.8)h,术后住院时间为(10±4)d,术后红细胞输注量为(13±9)U。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患者恢复满意。结论:左心转流下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左心转流 人工血管置换 预后
下载PDF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急性肾衰竭病因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嵘 周晨阳 +1 位作者 朱俊明 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胸腹主动脉瘤置换术后急性肾衰竭作为发生率最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影响极大。通过分析寻求对胸腹主动脉瘤置换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的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安贞医院主动脉外科,2014年至2015年共计48... 目的:胸腹主动脉瘤置换术后急性肾衰竭作为发生率最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影响极大。通过分析寻求对胸腹主动脉瘤置换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的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安贞医院主动脉外科,2014年至2015年共计48例常温阻断应用4分支人工血管行全胸腹主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病因分析并进行模型调优,并应用五折法交叉验证确定模型准确性。结果:48例非体外循环常温阻断下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患者,平均年龄为(37.64±10.54)岁,其中7(13.2%)例为女性。13(27.1%)例为马方综合征患者。有11(20.8%)例患者使用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右肾动脉阻断时间增加(P=0.041),年龄的增加(P=0.052),性别为男性(P=0.032),术后首次乳酸指标(LAC)较高(P<0.001),以及输注RBC过多(P=0.053)会增加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而BMI较高(P=0.004)则为急性肾衰竭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右肾动脉阻断时间增加,年龄的增加,性别为男性,术后首次LAC指标较高,以及输注红细胞过多会增加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率,BMI较高则为急性肾衰竭发生的保护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较好的早期预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肾衰竭的发生。可根据预测结果早期对可能出现肾衰竭的患者进行CRRT治疗,让患者肾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换 急性肾衰竭 预测
下载PDF
再次手术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红 宋玲 张玉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3期1230-1231,共2页
目的总结二次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心理护理,术前严格控制血压,镇静、止痛,备齐手术所需物品,严格的体位管理和皮肤保护。术中积极配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通过自体血回输,凝血物质的合理... 目的总结二次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心理护理,术前严格控制血压,镇静、止痛,备齐手术所需物品,严格的体位管理和皮肤保护。术中积极配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通过自体血回输,凝血物质的合理使用,做好术中保温及温度控制等方法有效控制出血量。结果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感染及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术期血压控制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再次手术 动脉置换 手术护理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患者术后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董秀华 袁芬 +3 位作者 王嵘 景赫 卢家凯 程卫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腹主动脉置换术(TAAA)患者术后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8年1月,TAAA术患者204例围术期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脊髓损伤分为对照组与脊髓损伤组。结果: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为4.9%(10/204例)... 目的:分析胸腹主动脉置换术(TAAA)患者术后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8年1月,TAAA术患者204例围术期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脊髓损伤分为对照组与脊髓损伤组。结果: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为4.9%(10/204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术毕血乳酸浓度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CrawfordⅢ型、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透析、脑脊液压力、术后24 h内最低HGB浓度、ICU时间、以及异体红细胞输注量与术后脊髓损伤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脊液压力(OR=1.350,95%CI:1.102~1.653,P=0.004)、术毕血乳酸浓度(OR=1.256,95%CI:0.996~1.583,P=0.054)与术毕PaCO2(OR=1.112,95%CI:1.013~1.220,P=0.025)是术后脊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示脑脊液压力临界值为14.5 mmHg(1 mmHg=0.133 kPa)。结论:TAAA术患者术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仍然较高。脑脊液压力、术毕血乳酸浓度与PaCO2是TAAA术患者术后脊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换 脊髓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后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宇 范占明 +3 位作者 耿冀 潘旭东 张兆琪 孙立忠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评价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后早期结果。方法连续纳入自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期间29例行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的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41.4岁。所有患者在术后...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评价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后早期结果。方法连续纳入自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期间29例行全胸腹主动脉四分支血管置换术的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41.4岁。所有患者在术后5~14天内随诊全主动脉CTA。所有CTA均采用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层厚0.5cm。注射对比剂后触发层面设在肺动脉分叉水平的降主动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容积再现(VR)、多层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技术,对人工血管的通畅性、吻合口及其他并发症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临床表现对全降主动脉置换术后早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入选病例中24例术后临床病情比较稳定,CTA检查人工血管周围见不同程度低密度渗出、胸腔积液。5例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3天出现尿少,化验检查提示肾功能不全,该例患者主动脉CTA显示左肾动脉分支血管闭塞。1例患者出现下肢轻瘫,CTA未见重建的肋间动脉显影,血管造影提示肋间动脉闭塞。1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例术后7天出现感染性休克,CT诊断为食管瘘。1例患者术后低血压,CTA见人工血管外对比剂外溢。所有有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主动脉CTA可以快速无创显示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病因,为临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脉置换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中的皮肤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元春 宋玲 侯琳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9期2488-2489,共2页
总结160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中的皮肤护理,由于手术过程长而且复杂,根据手术需要采取病人右侧卧位,手术中温度变化幅度大,在不同时期皮肤承受冷热刺激,易导致局部皮肤受损。通过护理人员的动态管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顺利完成手术,... 总结160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中的皮肤护理,由于手术过程长而且复杂,根据手术需要采取病人右侧卧位,手术中温度变化幅度大,在不同时期皮肤承受冷热刺激,易导致局部皮肤受损。通过护理人员的动态管理,出现问题及时处理,顺利完成手术,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换手术 皮肤 术中护理
下载PDF
一例非体外循环下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骆晓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5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置换 非体外循环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辅助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美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动脉 动脉 外科手术 辅助方法
下载PDF
血必净辅助救治胸腹联合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林 徐秋萍 陆远强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年第5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联合 辅助救治 血必净 早期液体复苏 MODS 抗生素治疗 危重病医学
下载PDF
常温非体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1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国璀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9期2154-2155,共2页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依据夹层累及范围可分为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其中累及升主动脉为A型,A型夹层发病率(5~20)/106,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比为2~5∶1,40岁以前患者多伴...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依据夹层累及范围可分为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其中累及升主动脉为A型,A型夹层发病率(5~20)/106,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比为2~5∶1,40岁以前患者多伴有马凡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非体循环 动脉置换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常温非心肺转流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麻醉处理一例
14
作者 方斌 李金宝 +1 位作者 黄施伟 唐李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0-520,共1页
患者,男,33岁,183cm,86kg,4年前因主动脉夹层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弓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3个月前复查血管造影提示“胸腹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近1个月来BP明显波动,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EC... 患者,男,33岁,183cm,86kg,4年前因主动脉夹层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弓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3个月前复查血管造影提示“胸腹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近1个月来BP明显波动,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ECG:窦性心律;心脏超声:EF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换 非心肺转流 麻醉处理 DebakeyⅢ型 动脉夹层 动脉置换 常温
下载PDF
1例常温血泵回输技术下行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术后护理
15
作者 贾若雅 刘萍 +2 位作者 常芸 凌青 徐翠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依据夹层累及范围可分为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需尽快手术治疗,而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行手术治疗,也可行介入治疗以及保守治疗,B型主动脉夹...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依据夹层累及范围可分为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需尽快手术治疗,而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行手术治疗,也可行介入治疗以及保守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方式主要为胸腹主动脉置换[1-3]。既往所采用的深低温停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体外循环时间长,输血量大,致患者术后脑部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动脉置换 术后护理
下载PDF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一例
16
作者 柳兵 法宪恩 王宏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4-676,共3页
全胸腹主动脉瘤(total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tTAAA )尤其是crawfordⅡ型主动脉瘤,由于动脉病变严重,常累及脊髓及肾、肠等脏器的血供,手术耗时长,术中需血量大,且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主动脉重建及恢复内脏... 全胸腹主动脉瘤(total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tTAAA )尤其是crawfordⅡ型主动脉瘤,由于动脉病变严重,常累及脊髓及肾、肠等脏器的血供,手术耗时长,术中需血量大,且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主动脉重建及恢复内脏器官的血供,手术难度大。自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 total thorae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 tTAAAR)用于治疗crawford Ⅱ型胸腹主动脉瘤以来,因对血管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高而无法在临床推广;深低温停循环下tTAAAR存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早期死亡率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非体外循环 动脉置换 动脉
下载PDF
胸腹联合切口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成人主动脉弓中断1例报告
17
作者 王维 张延安 刘美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弓中断 联合切口 移植修复 人造血管 收缩期杂音 成人 足背动脉搏动 下肢血压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毕对侧肺张力性气胸一例
18
作者 梁汉生 冯艺 +1 位作者 安海燕 辛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5-725,共1页
患者,女,37岁,168cm,77kg。主因"腹部不适1月,疼痛5d"入院,主动脉CTA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Ⅲ型(DeBakeyⅢ型)[1,2],拟行"低温体外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瘤切除+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联合置换术"。既往患有马凡综合征5年,高血压病史5年,B... 患者,女,37岁,168cm,77kg。主因"腹部不适1月,疼痛5d"入院,主动脉CTA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Ⅲ型(DeBakeyⅢ型)[1,2],拟行"低温体外循环下胸腹主动脉瘤切除+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联合置换术"。既往患有马凡综合征5年,高血压病史5年,BP最高达160/100mm Hg,应用卡托普利、普萘洛尔控制BP,平时BP 130/80mm 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人工血管置换 对侧肺 马凡综合征 普萘洛尔 张力性气 单肺通气 双腔支气管导管 气道峰压 低温体外循环
下载PDF
胸腔腹膜后联合入路行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配合
19
作者 杨英 何江慧 阮满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44-45,共2页
对6例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经胸腔腹膜后联合入行手术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重建术,手术效果满意,患者均存活至今。提出巡回护士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为患者安置好上半身45°侧卧位,阻断动脉瘤远、近端前进行全身肝素... 对6例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经胸腔腹膜后联合入行手术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重建术,手术效果满意,患者均存活至今。提出巡回护士做好充分的物品准备,为患者安置好上半身45°侧卧位,阻断动脉瘤远、近端前进行全身肝素化,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器械护士备好阻断钳、血管缝合线、人造血管,术中及时传递手术器械是手术配合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上型动脉 联合入路 手术中护理
下载PDF
上趴下挺体位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晓础 郑琼 陈娜 《护理与康复》 2019年第1期82-84,共3页
总结上趴下挺体位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体会。上趴下挺体位呈S型,即安置患者右侧躺在手术床上,上半身往前趴,暴露出左侧胸背部,下半身往后挺,暴露出腹部及左侧腹股沟。摆放此体位前做好用物准备,术中做好压疮预防、严密观察血... 总结上趴下挺体位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体会。上趴下挺体位呈S型,即安置患者右侧躺在手术床上,上半身往前趴,暴露出左侧胸背部,下半身往后挺,暴露出腹部及左侧腹股沟。摆放此体位前做好用物准备,术中做好压疮预防、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紧急抢救准备、注意防止非计划拔管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例患者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顺利进行,无体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位 动脉置换 手术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