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胶质瘤组织中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细胞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海青 宋坤 +6 位作者 王娟 张巧全 周金宝 石群立 Staffan Eriksson Ellen He Sven Skog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组织中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的表达和意义,以及其与细胞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 202例脑胶质瘤患者,经病理检查进行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分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TK1和Ki67的表达。...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组织中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的表达和意义,以及其与细胞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 202例脑胶质瘤患者,经病理检查进行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分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TK1和Ki67的表达。比较不同级别及类型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TK1表达的阳性率;分析TK1与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脑胶质瘤按WHO分级:Ⅰ级12例,Ⅱ级85例,Ⅲ级60例,Ⅳ级45例;组织类型分型:少突胶质细胞瘤28例,星形胶质细胞瘤174例。本组患者TK1阳性119例(58.9%);其中良性组(WHOⅠ级)患者无TK1阳性,低度恶性组(WHOⅡ级)阳性31例(36.5%),高度恶性组(WHOⅢ、Ⅳ级)阳性88例(83.8%);三组间TK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星形胶质细胞瘤及复发患者的TK1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初发的患者(均P<0.05)。TK1与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1,P<0.01)。结论恶性程度高、星形胶质细胞瘤及复发的脑胶质瘤患者瘤组织中TK1的表达增高;提示TK1表达可作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分型及复发的重要参考指标。TK1与Ki67正相关,提示TK1亦可反映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核苷激酶1 细胞增殖抗原 KI67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孙达统 王琳 曾爱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799-4800,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1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肺癌患者80例为肺癌组,取6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K1表达,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1、3年生存情况。结果肺癌患者中TK1阳性率为4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1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肺癌患者80例为肺癌组,取6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K1表达,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1、3年生存情况。结果肺癌患者中TK1阳性率为40.00%(32/8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3.64%(9/66)(P<0.05),肺癌患者TK1阳性率在性别、吸烟史、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上未见统计学差异,而与远处转移及TMN分期有关(P<0.05);肺癌TK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1年生存率上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3年生存率阳性患者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在肺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与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及TMN分期密切相关,且预后生存率低。因此,血清TK1可作为指导肺癌临床分期及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激酶 肺癌
下载PDF
二氢嘧啶脱氢酶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姜浩 江骥 胡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了解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的研究现状和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综述近年来DPD和TK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结果:DPD存在的个体差异导致氟尿嘧啶治疗中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的不... 目的:了解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的研究现状和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综述近年来DPD和TK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结果:DPD存在的个体差异导致氟尿嘧啶治疗中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的不同,从而导致疗效的不同;TK的活性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细胞中DNA的合成速度,可以用于临床诊断肿瘤细胞增殖程度和解释应用嘧啶类化疗药物时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结论:认识和利用这两种酶的作用机制以及个体差异不仅可以指导临床的个体化治疗,减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增加疗效,而且可以辅助肿瘤的诊断和指导嘧啶类新药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二氢脱氢酶 核苷激酶 肿瘤治疗 肿瘤诊断 细胞毒性 临床用药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血清1-甲基-2-吡啶酮-5-羧酰胺、5,6-二氢胸腺嘧啶、胆绿素水平与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称心 李琳琳 张艳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430-14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1-甲基-2-吡啶酮-5-羧酰胺(2PY)、5,6-二氢胸腺嘧啶(DHT)、胆绿素(BV)水平与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哮喘儿童100例为哮喘组,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血清1-甲基-2-吡啶酮-5-羧酰胺(2PY)、5,6-二氢胸腺嘧啶(DHT)、胆绿素(BV)水平与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哮喘儿童100例为哮喘组,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2PY、DHT、BV水平和肺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PY、DHT、BV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2PY、DHT、BV水平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哮喘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75%呼气中期流量(MEF75%)、50%呼气中期流量(MEF50%)、25%呼气中期流量(MEF25%)和最大呼气流量(PEF)均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血清中2PY、DHT、B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2PY、DHT、BV水平与FVC、FEV_(1)、MEF75%、MEF50%、MEF25%、PEF均呈负相关(P<0.05)。高水平2PY、DHT、BV是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PY、DHT、BV诊断儿童哮喘的灵敏度分别为92.0%、89.0%、97.0%,特异度分别为94.0%、90.0%、91.0%。结论血清2PY、DHT、BV水平与肺功能具有相关性,其可作为诊断儿童哮喘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2--5-羧酰胺 5 6-二氢 胆绿素 肺功能 儿童 哮喘
下载PDF
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平安 邹力 +2 位作者 何其敏 杨平 赵海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9-201,共3页
利用抗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TK)单克隆抗体 ,建立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A) ,检测血清中的TK。在肿瘤病人中 ,肺癌的TK阳性率为 91 5 % ,直肠癌为 90 0 % ,胃癌为 90 6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急非淋白血病 (ANLL)、淋巴瘤分别为 ... 利用抗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TK)单克隆抗体 ,建立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A) ,检测血清中的TK。在肿瘤病人中 ,肺癌的TK阳性率为 91 5 % ,直肠癌为 90 0 % ,胃癌为 90 6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急非淋白血病 (ANLL)、淋巴瘤分别为 93 3% ,6 5 0 %和 91 6 % ;非肿瘤病人TK的阳性率为 4 2 %。 2 0 7例体检健康人群血清均为阴性 ,TK含量明显低于各肿瘤组病人 (P <0 0 0 1) ,而与非肿瘤病人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胃癌和直肠癌病人的TK阳性率明显高于癌胚抗原(CEA)的阳性检出率 (P <0 0 0 5 )。结论 :血清TK含量大于 5pmol/L可判定为异常 ;ECLA检测TK对ALL、淋巴瘤、肺癌、胃癌和直肠癌等有较高的诊断效果 ,将会成为肿瘤筛查、恶性程度和预后观察的工具。而且本法具有特异性好 ,结果易于观察且可长期保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激酶 增强化学发光法 肿瘤
下载PDF
EB病毒特异性胸腺嘧啶核苷激酶与鼻咽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泽卿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本文就EB病毒特异性胸腺嘧啶核苷激酶(EBV-TK)理化酶学特征的研究及其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等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EB病毒 鼻咽肿瘤 诊断 核苷激酶
下载PDF
靶向非病毒载体一次及持续介导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转导卵巢癌细胞的比较
7
作者 刘晓军 霍晓溪 +3 位作者 张新艳 刘彦 金志军 徐丛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0-773,共4页
目的比较靶向非病毒载体GE7系统介导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1-tk)基因一次及持续转导卵巢癌细胞的转导效率及杀伤效应。方法靶向非病毒载体系统GE7分别与标志基因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和治疗基因HSV1-tk基因构成载... 目的比较靶向非病毒载体GE7系统介导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1-tk)基因一次及持续转导卵巢癌细胞的转导效率及杀伤效应。方法靶向非病毒载体系统GE7分别与标志基因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和治疗基因HSV1-tk基因构成载体复合物,一次及持续体外转导卵巢癌细胞CaOV3,通过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吡喃糖甙(X-gaI)染色比较GE7系统一次及持续转导外源基因的转导效率。将丙氧鸟苷(GCV)加入一次及持续转导HSV1-tk基因的卵巢癌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抑制曲线、流式细胞分析等,观察GCV对一次及持续转导GE7/HSV1-tk的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X-gal染色显示,GE7-次转导外源基因的平均转导效率可达80%,持续转导达85%。当GCV为1μg/mL时,GE7/HSV1-tk一次转导的生长抑制率达82%,凋亡指数为15,而持续转导可达90%,凋亡指数为30。在相同的GCV浓度下,持续转导GE7/pCMV-tk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一次转导(P<0.05)。结论GE7载体系统持续转导卵巢癌细胞较一次转导的平均转导效率高,持续转导的GE7/HSV1-tk/GCV基因治疗系统杀伤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载体系统 核苷激酶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卵巢癌细胞 基因转导 HSV1-TK/GCV HSV1-tk基因 靶向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4-硫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研究
8
作者 王健 翟红秀 +1 位作者 李德鹏 张晓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4,共5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合成3',5'-O-二乙酰基-4-硫胸腺嘧啶核苷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3.9%以上。以二氧六环做溶剂,反应温度102℃,乙酰化胸腺嘧啶核苷与P2S5的摩尔比为1∶1.2,微波功率700W辐... 提出了一种高效合成3',5'-O-二乙酰基-4-硫胸腺嘧啶核苷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3.9%以上。以二氧六环做溶剂,反应温度102℃,乙酰化胸腺嘧啶核苷与P2S5的摩尔比为1∶1.2,微波功率700W辐射8分钟,即可高收率得到3',5'-O-二乙酰基-4-硫胸腺嘧啶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 4-核苷 微波合成
下载PDF
高比活度〔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的制备
9
作者 王晓静 郑宗琪 +1 位作者 郭振 朱青 《同位素》 CAS 2001年第3期205-209,共5页
以 (5 - F3 ) -胸腺嘧啶核苷 (Td R)为前体 ,采用 Pd O/ Ba SO4 为催化剂 ,在 2 .5 mo L/ L KOH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卤氚取代反应。获得的标记物比活度为 9.1TBq/ g,与目前所用方法制备的标记物比活度 3TBq/ g相比提高 2倍。标记物放化纯度... 以 (5 - F3 ) -胸腺嘧啶核苷 (Td R)为前体 ,采用 Pd O/ Ba SO4 为催化剂 ,在 2 .5 mo L/ L KOH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卤氚取代反应。获得的标记物比活度为 9.1TBq/ g,与目前所用方法制备的标记物比活度 3TBq/ g相比提高 2倍。标记物放化纯度 >95 % ,示踪灵敏度可提高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3H]-TdR 高比活度 制备 [甲基-^3H]-核苷 放射性比活度 标记 核苷
下载PDF
1-[(乙氧基)甲基]-6-(1-萘甲基)胸腺嘧啶的合成
10
作者 罗有福 孟歌 陈芬儿 《广州化学》 CAS 2002年第2期6-10,20,共6页
HEPT是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潜在活性化合物。1-[(乙氧基)甲基]-6-(1-萘甲基)胸腺嘧啶是HEPT的类似物,通过增加6位取代基的位阻可提高药效。文献设计并合成了该化合物,并对关键中间体(d)的合成及脱羟基反应作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合成 1-[(乙氧基)甲基]-6-(1-萘甲基) Pd-C(en) 脱羟基 抗艾滋病药物 药物设计
下载PDF
1-甲基胸腺嘧啶A-带结构动力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明娟 刘明霞 郑旭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3-910,共8页
获取了1-甲基胸腺嘧啶(MT)涵盖紫外光谱中A带和B带吸收的共5个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MT的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在TD-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下,A带和B带吸收被分别指认为πH→π... 获取了1-甲基胸腺嘧啶(MT)涵盖紫外光谱中A带和B带吸收的共5个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MT的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在TD-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下,A带和B带吸收被分别指认为πH→πL*/πH-2→π*L+2和πH→π*L+2/πH-2→πL*跃迁.甲基参与嘧啶环的共轭使MT的A带最大吸收波长λmax相对于胸腺嘧啶(T)发生明显红移,并对Franck-Condon区域的动态结构产生一定影响.A带和B带共振拉曼光谱分别被指认为14个振动模式和11个振动模式的基频、泛频和组合频.C5=C6伸缩+C6H12面内弯曲振动ν9,环变形振动ν16和N3C2N1反对称伸缩+C4C5C10反对称伸缩振动ν18占据了A带共振拉曼光谱强度的绝大部分.这表明1πHπL*激发态结构动力学主要沿这些反应坐标展开.考察了溶剂对共振拉曼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C4=O9伸缩+N3H11面内弯曲振动ν8的活性与溶剂性质有关,其激发态位移量随溶剂性质的变化规律与胸腺嘧啶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 结构动力学 共振拉曼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振动光谱 电子光谱
下载PDF
4-硫代胸腺嘧和4-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的光谱研究(英文)
12
作者 张菊凌 谷怀民 +1 位作者 张晓辉 李盼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3-89,共7页
采用拉曼和UV光谱研究了抗癌药物4-硫代胸腺嘧和4-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特征结构,确定了药物在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下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4-硫代胸腺嘧和4-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被强烈质子化,而在碱性环境中则... 采用拉曼和UV光谱研究了抗癌药物4-硫代胸腺嘧和4-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特征结构,确定了药物在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下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4-硫代胸腺嘧和4-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被强烈质子化,而在碱性环境中则是去质子化,同时,4-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比4-硫代胸腺嘧弱,说明氢键的结合对4-硫代胸腺嘧的NH质子和溶液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抗癌药物 4-硫代 4-脱氧核苷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胸腺嘧啶核苷磷酸酶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伟勇 何敬东 +1 位作者 陈小飞 喻晓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144-6146,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SCC)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6例SCC患者样本中TP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肿瘤血管、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 目的观察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SCC)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6例SCC患者样本中TP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肿瘤血管、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多数病例肿瘤细胞中TP在胞核或胞质都有表达,但在远离肿瘤的正常上皮细胞中没有表达。TP高表达(H-TP)和TP低表达(L-TP)肿瘤中微血管密度(MVD)没有显著差异。H-TP癌症患者Ki-67标记的增殖细胞比例明显高于L-TP患者(P=0.022 2)。H-TP癌症患者的凋亡指数(AI)要低于L-TP患者,但无显著差异(P=0.072 3)。同时T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模式有关(P=0.014 6),并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40 8)。H-TP患者(57%)的5年存活率低于L-TP患者(72%)。结论 TP在促进SCC患者肿瘤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代表了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激酶 食管鳞状细胞癌(SCC) 预后
下载PDF
人胃癌细胞5-氟尿嘧啶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颖 吴云林 +1 位作者 章永平 钟捷 《世界肿瘤杂志》 2003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SGC7901/R耐药细胞株产生耐药的机制。方法:以人胃腺癌5-FU耐药细胞株SGC7901/R和其亲本细胞SGC7901为对象,MMT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RT-PCR法检测胸腺嘧啶合成酶(TS),胸腺嘧啶激酶(TK),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SGC7901/R耐药细胞株产生耐药的机制。方法:以人胃腺癌5-FU耐药细胞株SGC7901/R和其亲本细胞SGC7901为对象,MMT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RT-PCR法检测胸腺嘧啶合成酶(TS),胸腺嘧啶激酶(TK),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PRT),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转录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内药物蓄积浓度。结果:SGC7901/R耐药细胞对5-FU耐药性能确切,并对顺铂(DDP),柔红霉素(DNR)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TS,mdr-1在耐药细胞SGC7901/R中表达显著增强,TK表达减少,OPRT在两种细胞中表达无显著差别。MRP在两种细胞都没有表达。耐药细胞SGC7901/R内DNR药物蓄积浓度降低。结论:人胃腺癌5-FU耐药细胞株SGC7901/R耐药机制与嘧啶合成途径中重要的酶TS和TK表达的改变相关,5-FU耐药细胞株具有多药耐药(MDR)的特性,这与mdr-1基因翻译的P-糖蛋白的泵功能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 癌细胞 5-氟尿 耐药机制 检测 合成酶 激酶
下载PDF
动脉灌注GE7系统介导1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羟甲基无环鸟苷对大鼠诱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伟 刘晓霞 +4 位作者 康玉 邵志敏 周文江 顾健人 徐丛剑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非病毒载体介导1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l-tk)/羟甲基无环鸟苷(GCV)基因治疗系统,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对大鼠诱发性卵巢癌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GE7-polylysine/pCMV-HSVl-tk/polylysine... 目的观察非病毒载体介导1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l-tk)/羟甲基无环鸟苷(GCV)基因治疗系统,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对大鼠诱发性卵巢癌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GE7-polylysine/pCMV-HSVl-tk/polylysine-HA20四元复合物,取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的大鼠卵巢肿瘤模型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经卵巢供血动脉注入四元复合物8“g/只(Atk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ANS组),经尾静脉注入四元复合物8μg/只(Vtk组)。72h后,3组大鼠均腹腔注射GCV,50mg·kg-1.d-1,连用10d。停药后3d处死大鼠,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卵巢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tk组大鼠肿瘤瘤重为(4.774-2.31)g,明显低于ANS组[(14.66±6.26)g,P〈0.01]和Vtk组[(17.53±7.19)g,P〈0.01]。Atk组抑瘤率为67.5%Vtk组的抑瘤率为-19.6%。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Atk组S期细胞占(54.32±9.65)%,高于ANS组[(27.434-9.22)%,P〈0.01]和Vtk组[(30.16±11.57)%,P〈0.01]。Ark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9.15±12.16)%,高于ANS组[(11.864-5.28)%,P〈0.01]和Vtk组[(14.32±6.43)%,P〈0.01]。结论HSVl-tk在GE7导人系统介导下,经卵巢供血动脉导人大鼠卵巢肿瘤组织,给予GCV后,可使肿瘤细胞阻滞于S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良好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1型单纯疱疹病毒核苷激酶 羟甲基无环鸟苷 动脉灌注 大鼠
原文传递
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与进展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红蕾 陈慧暖 +2 位作者 洪春霖 张亚平 毕延智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与进展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血清TK1、CEA和CA153水平,化疗2个周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随访24个月。结果共入... 目的探讨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与进展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血清TK1、CEA和CA153水平,化疗2个周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随访24个月。结果共入组85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随访结束疗效评定达完全缓解(CR)28例,部分缓解(PR)22例,疾病稳定(SD)18例,疾病进展(PD)17例。血清TK1、CEA和CA153指标联合预测患者发生PD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8.6%,其敏感度高于使用单项指标预测,特异度低于单独使用TK1,但高于单独使用CEA或CA153。结论 TK1、CEA和CA153是进展期乳腺癌有效的化疗疗效预测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患者发生PD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核苷激酶1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53 预后
原文传递
非病毒载体介导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治疗卵巢癌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晓军 徐丛剑 +5 位作者 金志军 刘彦 戴霏寒 韩峻松 田培坤 顾健人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21-624,共4页
目的 探讨靶向非病毒载体GE7在卵巢癌细胞株CAOV3细胞中的转导效率 ,及其介导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HSV1 tk) /更昔洛韦 (GCV)基因治疗系统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构建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介导的非病毒载体... 目的 探讨靶向非病毒载体GE7在卵巢癌细胞株CAOV3细胞中的转导效率 ,及其介导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HSV1 tk) /更昔洛韦 (GCV)基因治疗系统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构建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介导的非病毒载体GE7,分别与外源基因 [即报告基因 β 半乳糖苷酶 (β gal)和治疗基因HSV1 tk]构成载体复合物 ,体外转导CAOV3细胞 ,通过 5 溴 4 氯 3 吲哚 β D半乳糖苷 (X gal)染色、核酸分子印记杂交分析 ,观察非病毒载体GE7对外源基因 β gal及HSV1 tk基因的转导情况 ;将GCV加入转导HSV1 tk基因的CAOV3细胞 ,通过细胞生长抑制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等 ,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β gal基因的转导效率可达 80 % ,呈瞬时表达 ;加入 10mg/L的GCV时 ,转导HSV1 tk基因的CAOV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可达 95 %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 ,CAOV3细胞S期比例上升 ,最高达 90 % ,凋亡指数高达 30。结论 GE7载体系统能高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CAOV3细胞 ,GE7/HSV1 tk /GCV基因治疗系统在卵巢癌治疗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载体介导 I型单纯疱疹病毒 核苷激酶 基因治疗 卵巢癌 更昔洛韦
原文传递
乳腺病变CT与血清TK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健 陈克敏 +2 位作者 王忠敏 伍超贤 周庆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螺旋CT(SCT)表现与术前血清TK1(Serum thymidine kinase 1,细胞质胸腺嘧啶核苷激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55例乳腺病变均行SCT增强检查,术前进行STK1的检测,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并分析SCT与STK1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螺旋CT(SCT)表现与术前血清TK1(Serum thymidine kinase 1,细胞质胸腺嘧啶核苷激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55例乳腺病变均行SCT增强检查,术前进行STK1的检测,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并分析SCT与STK1的相关性。结果术前乳腺癌STK1(2.63±1.22)Pmol/L,乳腺良性病变STK1(0.79±0.60)Pmol/L。STK1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1,P<0.05)。SCT检查诊断乳腺癌准确率92.10%,STK1诊断准确率71.05%,两者结合诊断准确率97.37%。SCT检查诊断乳腺良性病变准确率82.35%,STK1诊断准确率94.12%,两者结合诊断准确率100%。乳腺癌肿瘤体积、强化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与STK1值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SCT动态增强检查能反映乳腺病变的形态、血供、淋巴结转移,STK1是细胞增殖的重要指标,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相结合能提高诊断正确率,对预后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质核苷激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取代基物化参数用于HEPT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QSAR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原 梅虎 +2 位作者 梁桂兆 杨善彬 李志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07-911,920,共6页
用描述取代基电性、立体性和疏水性的物化参数对6-苯硫基取代胸腺嘧啶HETP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化合物抑制H IV-1逆转录酶的活性进行了QSAR研究。经逐步回归筛选变量后,所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R2及留一法交互检验R2cv分... 用描述取代基电性、立体性和疏水性的物化参数对6-苯硫基取代胸腺嘧啶HETP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化合物抑制H IV-1逆转录酶的活性进行了QSAR研究。经逐步回归筛选变量后,所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R2及留一法交互检验R2cv分别为0.904和0.848 7。用预测集样本进行外部预测所得R2ext和Q2ext分别为0.928 9和0.929 4。结果表明,影响化合物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嘧啶环5位X取代基,其电性和疏水性参数值越小,阻抑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基物化参数 6-苯硫基类化合物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抗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勇 陈维真 +1 位作者 谢瑶 高锦辉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反基因策略对雄激素受体(AR)表达和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针对AR基因2 4 4 7~2 4 6 1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TFO) ,经脂质体介导转染LN CaP前列腺癌细胞株,于转染后2 4、4 8、72h分别采用3H 胸腺... 目的 探讨反基因策略对雄激素受体(AR)表达和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针对AR基因2 4 4 7~2 4 6 1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TFO) ,经脂质体介导转染LN CaP前列腺癌细胞株,于转染后2 4、4 8、72h分别采用3H 胸腺嘧啶核苷(TdR)参入实验测定癌细胞增殖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ARmRNA表达,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BA)单点法检测AR蛋白质表达,并与反义寡核苷酸(ASON)相比较。结果 2 4、4 8、72hTFO组LNCaP细胞的A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SON组(P <0 0 5 ) ,TFO对LNCaP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ASON(P <0 0 5 )。结论 该TFO能有效抑制AR表达和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癌细胞增殖 三螺旋形成寡核苷 雄激素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 前列癌细胞株 LNCAP细胞 细胞增殖活性 核苷 mRNA表达 反义寡核苷 反基因策略 脂质体介导 蛋白质表达 序列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