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MSCT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涛 潘爱珍 +3 位作者 陈颖瑜 雍芳 何家伟 叶晖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P)的MS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SFTP的MSCT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照分析。结果:19例中,CT平扫显示18例肿块边界光整,1例部分边界欠清,侵犯心包;6例密度均...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P)的MS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SFTP的MSCT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照分析。结果:19例中,CT平扫显示18例肿块边界光整,1例部分边界欠清,侵犯心包;6例密度均匀,13例密度欠均,1例可见钙化及坏死囊变;增强扫描肿块大部分中度-高度不均匀强化;11个较大肿块内可见强化血管。SFT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无临床症状或肿瘤压迫症状。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由梭形细胞与胶原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细胞密集区与疏区,间质可见血管,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免疫组化vi mentin、CD34弥漫阳性,CK阴性。结论:SFTP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软组织肿瘤,临床无特异性表现;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图像后处理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诊断;确诊须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彬 唐水娟 +2 位作者 欧阳涛 秦昂 王志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将18例资料完整的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2例CT平扫后7例显示胸腔有巨大软组织... 目的:探讨研究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将18例资料完整的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2例CT平扫后7例显示胸腔有巨大软组织肿块存在,5例表现为胸壁宽基底软组织肿块。6例行MRI检查,MRI信号的改变与病理组织成分密切相关,对组织特征的判断明显优于CT扫面。18例患者分别行胸肿块切除术、电视胸腔镜VAT肿块切除术、电视胸腔镜VAT辅助小切口肿块切除术,均治愈出院。结论:SFTP在胸部呈孤立性肿块,CT及MRI表现均有一定特点;病理学上则表现为肿瘤细胞密度显著增加,细胞核异型性明显。MRI检查对患者的定性诊断有较大帮助。外科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SFTP的首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学 影像学
下载PDF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浩亮 孙希文 +2 位作者 杨春燕 李蕴玉 尤小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SFT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CT上SFT均表现为胸腔内单发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最大径1.2-18.9cm,平均6.8±5.2 cm;18例肿瘤...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SFT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CT上SFT均表现为胸腔内单发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最大径1.2-18.9cm,平均6.8±5.2 cm;18例肿瘤密度均匀,16例密度不均匀;3例见瘤内钙化,9例见瘤内增粗扭曲血管,3例见瘤旁供血血管;2例瘤周胸膜明显增厚,邻近肋骨压迫吸收、皮质硬化2例。病理显示肿瘤大体呈类圆形或分叶状;镜下瘤细胞呈梭形,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化34例CD34、Bcl-2、Vimentin均表现为阳性。最终29例确诊为良性SFT,5例为恶性SFT。结论:胸膜SFT病理形态多样,富含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CD34多阳性表达,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胸膜 CT 病理学
下载PDF
胸膜间皮瘤病理学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群益 薛立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5-67,共3页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肿瘤,但近年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间皮的多潜能分化功能致使恶性间皮瘤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在光镜下与胸膜转移性腺癌、反应性间皮细胞及其它梭形细胞肿瘤不易鉴别,给临床和病理诊断工作带来困难。近年由...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肿瘤,但近年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间皮的多潜能分化功能致使恶性间皮瘤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在光镜下与胸膜转移性腺癌、反应性间皮细胞及其它梭形细胞肿瘤不易鉴别,给临床和病理诊断工作带来困难。近年由于对胸膜间皮瘤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电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胸膜间皮瘤 病理学诊断
下载PDF
老年恶性胃肠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廷亮 曹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恶性胃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年龄〉65岁)恶性胃肠肿瘤患者按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26)与无并发症组(n=54),比较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 【目的】分析老年恶性胃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年龄〉65岁)恶性胃肠肿瘤患者按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26)与无并发症组(n=54),比较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结果】①80患者中,2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50%(26/80),以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心血管病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肝肾功能异常、吻合口瘘;②术后发生并发症组男性所占病例高于无并发症组,且其手术时间、年龄均大于无并发症组,两组合并症、TNM分期、病理芬化程度、淋巴结清扫情况、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等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前合并症、淋巴结清扫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清扫、术前合并症均为影响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病理学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0037344 老年癌症病人与有肿物的年轻病人的比较和没有新生肿物情况的老年病人中的行为状态和共同的并发症/RikkertM G//Cancer.-1999,85(5).-1210~1211医科情0037345 癌症病人疲劳严重性的快速评判:主要疲劳清单的应用/Mendoza T R//C... 0037344 老年癌症病人与有肿物的年轻病人的比较和没有新生肿物情况的老年病人中的行为状态和共同的并发症/RikkertM G//Cancer.-1999,85(5).-1210~1211医科情0037345 癌症病人疲劳严重性的快速评判:主要疲劳清单的应用/Mendoza T R//Cancer.-1999,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病人 医科 老年病人 行为状态 并发症 疲劳 肿瘤病理学 病因学 肿物 严重性
下载PDF
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项晶晶 徐如君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以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志对6例胸膜SFT和8例胸膜外SFT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包括6例胸膜和8例胸膜外)SF... 目的探讨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以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志对6例胸膜SFT和8例胸膜外SFT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包括6例胸膜和8例胸膜外)SFT由比例不同的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有分支状血管。其中11例有典型的细胞稀少区和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特点,2例仅含细胞丰富区成分,1例为多发结节兼有上述两种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4例肿瘤细胞均表达CD34、bcl-2和CD99,不表达desmin、S-100、EMA、CK(AE1/AE3)和p53。2例SMA呈部分弱阳性。SFT复发者2例,其中1例胸膜恶性SFT呈结节状播散性累及胸膜。结论胸膜和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在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生物学行为上相似。免疫组织化学CD34、bcl-2和CD99表达阳性对SF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理学 纤维瘤/诊断 胸膜肿瘤/病理学 抗原 CD34 诊断 鉴别 基因 BCL-2 预后
下载PDF
结直肠癌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理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庆 张继民 刘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分析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普通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82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合并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血压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分析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普通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82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合并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血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同时合并高血压63例(34.6%),平均年龄74.9岁;正常血压患者119例(65.4%),平均年龄65.8岁;高血压组年龄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患者中Ⅰ~Ⅲ期44例,Ⅳ期19例(30.2%)正常血压组患者中Ⅰ~Ⅲ期102例,Ⅳ期17例(14.3%),高血压组Ⅳ期患者多于正常血压组(P<0.05),并且高血压与临床分期相关(r=0.236,P=0.029)。2组患者组织类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浸润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中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共36例(57.1%),而血压正常患者发生转移49例(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血压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主动脉硬化病例多,手术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相关,合并高血压结直肠癌患者更多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容易合并糖尿病、主动脉硬化等疾病。手术后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高血压 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并发症
下载PDF
婴儿侧脑室脉络丛肿瘤术后并发症死亡1例
9
作者 叶光华 张峰 +6 位作者 张忠 高原 范琰琰 喻林升 刘宁国 邹冬华 陶陆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720-722,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熊某,女,某年1月26日出生,7月14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7月18日以“乳房发育1月,人软2d”住院。7月18日头部CT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性病变,建议MRI检查;脑积水。7月20日头部MRI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伴脑积水,建议... 1案例1.1简要案情熊某,女,某年1月26日出生,7月14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7月18日以“乳房发育1月,人软2d”住院。7月18日头部CT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性病变,建议MRI检查;脑积水。7月20日头部MRI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伴脑积水,建议MRI增强检查。7月24日行开颅探查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侧脑室后角,质软,边界尚清,血供丰富。7月26日头部CT诊断意见:左侧侧脑室占位术后;脑积水伴脑室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脉络丛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婴儿
下载PDF
高龄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旭升 黄连孝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8期891-891,共1页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外科学 结肠直肠肿瘤/诊断 结肠直肠肿瘤/病理学 手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 老年人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对侧纵隔胸膜破损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存红 于延兴 赵玉芹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1期55-56,共2页
我院自1991年1月~1999年12月共行食管癌切除术512例,术中对侧纵隔胸膜破损者39例(7.6%),其中术后有相关并发症者7例(17.9%),均经积极治疗而痊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胸膜破损 并发症 肿瘤切除术 食管镜 胸腔感染
下载PDF
我国肝脏移植常见并发症病理诊断确定指导依据
12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3,共1页
日前,由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组长、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主任丛文铭教授作为主起草人、全国10余个肝移植中心的病理专家共同参与、历时2年反复修改形成的《肝移植术后常见病变的病理诊断与分级指南(I)》和《... 日前,由全国肝胆肿瘤及移植病理协作组组长、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主任丛文铭教授作为主起草人、全国10余个肝移植中心的病理专家共同参与、历时2年反复修改形成的《肝移植术后常见病变的病理诊断与分级指南(I)》和《肝移植术后常见病变的病理诊断与分级指南(Ⅱ)》先后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正式发表。该指南针对包括全肝移植和亲体移植等20多种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基本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病变程度分级指标、病理报告模式以及肝移植穿刺活检诊断的基本要求和程序等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肝脏移植常见并发症的病理诊断指导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并发症 病理诊断 肝脏移植 肝移植术后 第二军医大学 肝胆肿瘤 病理学特点 外科医院
下载PDF
原发性胸膜上皮样血管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娜 王志敢 +1 位作者 罗海军 刘爱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膜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 EA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原发性胸膜EA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男、女性各1例,年龄分别为47、45岁,均以呼吸系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膜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 EA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原发性胸膜EA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男、女性各1例,年龄分别为47、45岁,均以呼吸系统症状就诊。影像学发现左侧胸膜增厚或包块。镜检见异型上皮样细胞及含红细胞的空泡状瘤细胞,胞质嗜伊红色或透明,胞核圆形空泡状或不规则形,核仁增大,局部见梭形瘤细胞,核分裂象5~12/HPF,坏死多少不等。瘤组织排列呈实性巢片状、条索状、窦隙状脉管样及乳头状。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CD31、ERG弥漫阳性,CD34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40%~60%。患者未行放、化疗,均于确诊后短期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胸膜EAS十分罕见,其高度恶性、预后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误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需与转移癌、恶性间皮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黑色素瘤及大细胞淋巴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原发性 上皮样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欣凤 郭志平 +2 位作者 李宗凯 胡晓丽 赵林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17-319,32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pulmonaryblastoma,PPB)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4例反复咳嗽,x线及CT检查发现胸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l例放弃治疗,3例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及免... 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pulmonaryblastoma,PPB)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4例反复咳嗽,x线及CT检查发现胸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l例放弃治疗,3例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为PPB,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织由原始胚胎小圆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核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呈巢状分布,原始细胞胞质空泡状,核深染,可见明显核分裂现象。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n(+)。结论 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是罕见的肺间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差,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应及早完全手术切除,必要时辅以术后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儿童
下载PDF
原发性咽旁隙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申卫东 黄德亮 +7 位作者 王嘉陵 武文明 杨仕明 戴朴 布荣发 王春喜 周涛 韩东一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咽旁隙肿瘤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35例原发性咽旁隙肿瘤病例。结果本组病例共包括24个病种,以神经源性最为多见(72.6%),其次为涎腺来源的肿瘤... 目的研究原发性咽旁隙肿瘤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35例原发性咽旁隙肿瘤病例。结果本组病例共包括24个病种,以神经源性最为多见(72.6%),其次为涎腺来源的肿瘤(15.6%),其他类型少见(11.8%),其中良性121例(89.6%),恶性肿瘤14例(10.4%)。135例患者中,13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最常用的手术入路是颈侧切开。11例手术的良性肿瘤患者中,4例术后局部复发。至随访期末,1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5例(35.7%)死亡,5例患者带瘤生存(35.7%),4例患者无瘤生存(28.6%)。结论咽旁隙肿瘤较少见且多为良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咽旁隙的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良好,恶性肿瘤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病理学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诱发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丹 巫北海 赵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34-738,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 (maglinantpleuralmesothelioma ,MPM )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特征。 方法 Wistar大鼠 10 0只作为实验组 ,右侧胸膜腔闭式染尘法注入石棉纤维混悬液 4 0mg ,对照组 2 0只注入等量灭菌生理盐水。... 目的 探讨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 (maglinantpleuralmesothelioma ,MPM )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特征。 方法 Wistar大鼠 10 0只作为实验组 ,右侧胸膜腔闭式染尘法注入石棉纤维混悬液 4 0mg ,对照组 2 0只注入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 ,每月称体重一次 ,死亡或垂死动物做尸解 ,肉眼观察胸、腹腔 ,最后经组织学证实。结果 诱发性Wistar大鼠MPM的胸膜改变经历了单层增生—复层增生—多形性增生—MPM的过程。注入石棉 30天以前为单层增生期 ,30天以后出现复层增生 ,110天以后出现多形性增生 ,2 85天产生第一例MPM。实验鼠右胸腔内散在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石棉斑。诱发MPM 6 6例 ,局限型 2例 ,弥漫型 6 4例 ,合并血性胸水 4 9例。肉眼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斑片型 ,以结节型居多。组织学类型以纤维型居多 ,混合型次之 ,上皮型最少。纤维型MPM分化较好 ,胸水率低 ;上皮型和混合型分化较差 ,易合并大量血性胸水。肉眼和镜下分型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诱发性Wistar大鼠MPM的发生发展过程经历了单层增生、复层增生、多形性增生和MPM的过程 ,单层增生属于单纯反应性增生 ,复层增生及多形性增生为癌前病变。病理学特征为肿瘤形态的多样性、数量的多发性、分布的广泛性 ,血性胸水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间皮瘤 病理学 大鼠
下载PDF
不典型结核性胸膜炎病理检查误诊为胸膜间皮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岩 涂明利 罗贻雪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2期17-18,共2页
1病例资料 男,22岁。因胸闷、左侧胸痛3 d入院。3 d前无诱因出现胸闷、左侧胸痛,无发热、盗汗、乏力,无咯血、咳嗽、咳痰,在当地卫生室按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2 d无效,入我院。平素身体健康,无结核病患者及石棉接触史... 1病例资料 男,22岁。因胸闷、左侧胸痛3 d入院。3 d前无诱因出现胸闷、左侧胸痛,无发热、盗汗、乏力,无咯血、咳嗽、咳痰,在当地卫生室按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2 d无效,入我院。平素身体健康,无结核病患者及石棉接触史,无生吃溪蟹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病理学 误诊 胸膜肿瘤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术并发症防治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俞小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 胸膜转移性肿瘤 内科胸腔镜 并发症 策略
下载PDF
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LFTP)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飒 刘继生 鲍润贤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23-226,共4页
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 (LFTP)是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 ,过去一直被误认为良性间皮瘤。其命名混乱 ,误诊率也较高。近年来 ,随着病理及影像学等医学技术的进展 ,对其认识逐渐统一。就其病理、临床 ,特别是影像学予以综述。
关键词 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 LFTP 误诊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26例胸膜间皮瘤病理观察与分析
20
作者 王洪云 陈姿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0期449-450,共2页
胸膜间皮瘤,因起病隐匿,临床及X线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肺及胸膜其它疾病,确诊需组织学检查,为能早期诊断,现将我院26例(胸膜活检18例,肺及胸膜手术标本8例)经病理证实为胸膜间皮瘤的病理所见及X线表现与常用诊断方法进行比... 胸膜间皮瘤,因起病隐匿,临床及X线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肺及胸膜其它疾病,确诊需组织学检查,为能早期诊断,现将我院26例(胸膜活检18例,肺及胸膜手术标本8例)经病理证实为胸膜间皮瘤的病理所见及X线表现与常用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并结合文献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 间皮瘤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