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CT断层扫描在肺癌病人预测PICC置入长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汪蕾 夏广惠 +2 位作者 薛静 田宇燕 万光艺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8-51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测量方法对导管末端位置预估的准确率。[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方法,即病人平卧位,外展手臂90o,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测量方法对导管末端位置预估的准确率。[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方法,即病人平卧位,外展手臂90o,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体外测量法。观察组采用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的距离加上在CT下测量的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垂直距离。比较两组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一次尖端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T预测量PICC导管长度相比利用单纯的体表位置精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胸部CT断层扫描 肺癌 上腔静脉 置入长度 导管异位
下载PDF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欣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65例为对象,病情经手术病理学诊断证实,给患者分别用X线和CT检查。计算X线与CT检查诊断孤立性肺小结节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以... 目的:探讨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65例为对象,病情经手术病理学诊断证实,给患者分别用X线和CT检查。计算X线与CT检查诊断孤立性肺小结节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以及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不同影像学征象发生率。结果:①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和灵敏度高于X线检查。②CT检查的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P<0.05。③良恶性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胸膜凹陷、磨玻璃样和分叶征CT影像学表现比较,P>0.05;恶性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毛刺征和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CT影像学表现发生率高于良性,P<0.0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良性孤立性肺小结节的CT影像学表现为胸膜凹陷6.9%,磨玻璃样3.4%,分叶征27.6%,毛刺征6.9%,棘突征10.3%,空泡征3.4%,血管集束13.8%,明显低于恶性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胸膜凹陷19.4%,磨玻璃样13.9%,分叶征36.1%,毛刺征27.8%,棘突征38.9%,空泡征36.1%,血管集束52.8%,研究中的良恶性孤立性肺小结节CT影像学表现差异不大。结论:CT诊断孤立性肺小结节的阳性预测值与灵敏度高,能准确的诊断患者的疾病类型,恶性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的CT影像学征象主要表现为毛刺征及棘突征、空泡征以及血管集束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小结节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性诊断
下载PDF
5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征报告
3
作者 胡琪 钟正 +5 位作者 刘激扬 汤渝玲 周志国 刘萍 阎昱升 李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对长沙市第一医院57例已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胸部CT总结分析,并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结合,旨在为...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对长沙市第一医院57例已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胸部CT总结分析,并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结合,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结果57例患者入院时有55例已出现肺部病变,以胸膜下、肺底为主的磨玻璃影、实变影为特点。入院时有症状者51例,大多症状轻微,与肺部病变严重程度不平行,表现为肺部病变重而临床症状轻。入院后3~5 d症状改善32例,症状加重9例,其中肺部病变明显进展者仅有4例存在临床症状加重,病变进展后均调整治疗方案,3~5 d后复查胸部CT,肺部病变均较前好转。结论胸部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筛查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需警惕轻型病例的存在,并需与其他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相鉴别,与病毒核酸检测结合可更好地避免误诊及漏诊。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胸部CT,可更好地了解病情变化,及早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胸部CT是出院标准的重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疗价值
下载PDF
160 mm宽体探测器容积扫描无镇静模式在婴幼儿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笑石 朱寅虎 +5 位作者 金大永 李馨 秦越 耿纪刚 易成刚 熊绍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究宽体探测器容积扫描无镇静模式在婴幼儿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进行胸部CT检查的婴幼儿,将随机数分配给所有婴幼儿进行编号,并将其分为A、B两组,如遇B组中... 目的探究宽体探测器容积扫描无镇静模式在婴幼儿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进行胸部CT检查的婴幼儿,将随机数分配给所有婴幼儿进行编号,并将其分为A、B两组,如遇B组中复查的婴幼儿则作为新婴幼儿,编入A组,以两组各收集至45例为止,共编号90例。A组采用容积扫描无镇静模式,B组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并在检查前对婴幼儿进行药物镇静。记录每次扫描完成后的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扫描时间,并计算有效剂量(ED)。扫描完后采用双盲5分制评分法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选取气管分叉处层面连续测量3个兴趣区的CT值和背部肌肉的标准差(SD),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信噪比(SNR)。结果A组的CTDIvol、DLP、ED均小于B组,扫描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标准。两组的主观、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胸部CT检查中应用160 mm宽体探测器容积扫描无镇静模式可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简化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探测器 容积扫描 婴幼儿 低剂量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胸部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水华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360-2362,2372,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平舆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CAP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美国胸科学会肺炎严重指数(PSI)评估病情程度,依...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平舆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CAP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美国胸科学会肺炎严重指数(PSI)评估病情程度,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组,高危组(n=25),中危组(n=44),低危组(n=29);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胸部CT检查,查阅资料,记录并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基线资料情况,并分析胸部CT在CAP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高危组CT影像学评分评分最高,其次是中危组,低危组最低,三组CT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结果显示,CAP患者胸部CT影像学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胸部CT影像学评分水平越高,CAP病情越严重(r=0.526,P<0.001);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胸部CT影像学评分评估高危CAP的AUC>0.7,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胸部CT能够有效评估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CT影像学评分与CAP病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情程度
下载PDF
低剂量胸部CT与DR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静 阮永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比较低剂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60例肺癌疑似患者,均接受低剂量胸部CT、DR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低剂量胸部CT、DR的结节... 目的比较低剂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60例肺癌疑似患者,均接受低剂量胸部CT、DR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低剂量胸部CT、DR的结节检出结果及其诊断肺癌的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0例肺癌疑似患者中,有50例确诊为肺癌。低剂量胸部CT检出48个结节,DR检出37个结节,低剂量胸部CT对最大直径≤5、6~10 mm结节的检出率高于D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胸部CT诊断肺癌的符合率高于D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胸部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高于D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R技术相比,低剂量胸部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提升结节检出率、诊断效能,为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低剂量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7
作者 魏建华 吕菊芬 +4 位作者 程瑞霞 郑西卫 张新会 王锦艳 魏冰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21-923,共3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142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早期及发病后治疗的不同时间胸部HRCT表现特征。结果 2020年病毒性肺...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142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完整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早期及发病后治疗的不同时间胸部HRCT表现特征。结果 2020年病毒性肺炎59例、2021年39例、2022年44例,病毒性肺炎发病早期,3年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均以小斑片影和/或间质改变为主,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分别占45.8%、33.3%、40.9%;表现为多发和/或大片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较少,分别占13.6%、2.6%、2.3%,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的24~48 h及3~7 d, 3年患者胸部影像学动态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20年及2021年患者胸部病变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分布广泛的多发和/或大片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分别占80.4%、67.6%。2022年进展较为缓慢,占47.8%;病程在发病后的8~10 d及11~14 d内,病灶逐渐吸收好转,部分患者临床治愈出院,3年患者的出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发病8~10 d及11~14 d,以2022年出院率最高,分别占42.9%、100%。本组资料合并胸腔积液较少,3年共有7例,占比4.9%。结论 病毒性肺炎早期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小斑片样阴影和/或间质性改变为主;进展期,病灶进展迅速,以2020年感染的病毒原始毒株进展更为迅速,主要表现为多发和/或大片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在好转期,部分患者胸部HRCT病灶吸收、临床治愈出院,以2022年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比例最高。不同病毒毒株所致肺部HRCT变化及临床病情亦不同,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胸部HRCT、组织临床专家进行研判、精准实施救治措施、确保患者治愈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胸部高分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毒毒株
下载PDF
胸部CT中BMI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牛田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7期53-55,共3页
目的:探究胸部CT中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济源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胸部C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参数设计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管电压和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观察组患... 目的:探究胸部CT中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济源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胸部C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参数设计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管电压和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观察组患者则根据BMI设计扫描参数,对比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辐射有效剂量等。结果: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BMI不同分组中,观察组的辐射有效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部CT中BMI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引入BMI进行扫描参数设计有助于有效的保证图像质量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减轻扫描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体质量指数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胸部CT诊断胸腹部创伤的价值
9
作者 严朝钦 赖智民 黄宇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胸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均进行X线、CT检查,以手术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X线、CT诊断胸... 目的:分析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胸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均进行X线、CT检查,以手术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X线、CT诊断胸腹部创伤的符合率,并分析X线、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9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损伤类型均经手术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判定,CT诊断胸腹部创伤总符合率为96.67 %(87/90),高于X线的84.44 %(7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无肺纹理低密度带影,在内缘能够看出受压迫萎陷脏阴影界限;CT影像学表现为骨实质内类圆形高密度影,存在清晰边界。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胸腹部创伤患者使用胸部CT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能够清晰显示损伤类型与程度,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创伤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肺部结节患者如何正确解读胸部CT的影像诊断报告
10
作者 刘红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72-274,共3页
肺部结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胸外科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导致病情恶化对呼吸系统功能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研究发现肺结节发病:个人原因主要与年龄、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临床研究表明,... 肺部结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胸外科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导致病情恶化对呼吸系统功能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研究发现肺结节发病:个人原因主要与年龄、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相较于青壮年患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机体内各方面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因此患者免疫力及抵抗力处于不断下降状态,老年人相较于青壮年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较低,同时受到疾病影响使患者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机体防御能力减退,从而更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造成肺部感染,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呼吸系统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纤毛清理痰液功能逐渐下降,咳嗽反射能力减弱,因此呼吸道内痰液无法及时排出,细菌在呼吸道内增殖,引发肺结节。肺部感染是最为常见的感染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感染,随病情不断进展可发展为肺结节,对患者疾病康复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因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患者肺结节进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通过影响报告,可了解患者肺部疾病,因患检查后,需要得知自己身体情况,我们需要了解检查报告,便于对患者讲解 自身健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结节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诊断报告 解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术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例儿童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韩洁 叶泽慧 杨洋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例儿童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例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患儿意外吸入油性稀释液体后出现咳嗽、气促进行性加重,...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1例儿童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例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诊疗资料,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患儿意外吸入油性稀释液体后出现咳嗽、气促进行性加重,血氧饱和度降低,血炎症指标增高,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见双肺多发性病变,确诊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后及时予以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并首次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支气管镜注入治疗,同时予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抗感染、糖皮质激素雾化等治疗。治疗后,患儿咳嗽、气促、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短期内明显好转。结论:儿童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早期应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临床疗效好,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竖脊肌面积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12
作者 孟倩倩 王文娟 +3 位作者 贡会源 余松涛 王欣 周晓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NSCLC病人92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胸部CT检查,收集病人肺功能各项指标及相关临床信息,在病人术前胸部CT图像上,识别并手动...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NSCLC病人92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测定和胸部CT检查,收集病人肺功能各项指标及相关临床信息,在病人术前胸部CT图像上,识别并手动勾画竖脊肌的肌肉轮廓,记录竖脊肌横截面积数值。结果:不同病灶直径的NSCLC病人肺功能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病人竖脊肌横截面积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与身高和体质量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且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肺功能指标中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量、剩余肺活量75%时呼气流速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剩余肺活量50%时呼气流速和剩余肺活量25%时呼气流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NSCLC病人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肺功能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功能 竖脊肌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胸部CT扫描测定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银 丁薇 +2 位作者 周晓莉 赵云峰 许德凤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95-97,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预计至2030年它将成为全球第3位主要的死亡原因。COPD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预计至2030年它将成为全球第3位主要的死亡原因。COPD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与稳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动脉
原文传递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宏儒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6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上对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CT)检查,最后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对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对比... 目的研究临床上对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CT)检查,最后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对纤维支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86例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确诊鳞状细胞癌56例(65.12%),未分化癌25例(29.07%),腺癌5例(5.81%)。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6%(52/56)、92.00%(23/25)、60.00%(3/5),总诊断准确率为90.70%(78/86);胸部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21%(41/56)、56.00%(14/25)、40.00%(2/5),总诊断准确率为66.28%(57/86)。两种检查方法腺癌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状细胞癌诊断准确率、未分化癌诊断准确率、总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央型肺癌的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是胸部CT检查所不能取代的一类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中央型肺癌
下载PDF
19例肺炎型黏液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会 薛新颖 +2 位作者 秦崇 王勇 潘磊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分析肺炎型黏液腺癌的影像表现及对应病理基础,探讨其形成及播散的机制。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影像初筛表现为磨玻璃渗出、片状不规则实变等影像学符合肺炎,通过病理最终... 目的分析肺炎型黏液腺癌的影像表现及对应病理基础,探讨其形成及播散的机制。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影像初筛表现为磨玻璃渗出、片状不规则实变等影像学符合肺炎,通过病理最终确诊为肺黏液腺癌的19例患者,并整理出对应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17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1例无明显症状,1例表现为咳嗽。影像学表现为片状分布实变(100%)、磨玻璃渗出(78.9%)、空洞(15.8%)、支气管充气征(26.3%),52.6%双侧肺部受累,15.8%左肺下叶受累,15.8%右肺下叶受累。73.7%的患者经过评估后给予药物化疗,3例行肺叶切除,1例靶向治疗。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肺炎型黏液腺癌可累及多叶多段肺叶,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磨玻璃渗出、实变从病理上判断为肺泡腔内黏液填充及部分肿瘤细胞的播散。同时对患者排出的黏液痰涂片行迪夫染色,可见肿瘤细胞。结论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同时有结节、空洞、枯树枝征等表现,需要考虑肺炎型黏液癌的可能。影像上磨玻璃改变警惕肺黏液腺癌通过黏液中腺癌细胞播散进而导致的支气管-肺内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腺癌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理
下载PDF
右心房纤维肉瘤1例
16
作者 刘思 张亚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患者,男,22岁,间断活动后气促4个月,咳嗽、咯血2 d,以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原因待查收入院,予积极抗感染、抗真菌及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进一步完善肺部影像学检查后,发现右心房肿块,考虑心脏肿瘤累及肺部,心脏肿瘤的主要的治疗手段... 患者,男,22岁,间断活动后气促4个月,咳嗽、咯血2 d,以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原因待查收入院,予积极抗感染、抗真菌及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进一步完善肺部影像学检查后,发现右心房肿块,考虑心脏肿瘤累及肺部,心脏肿瘤的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进行手术切除,但病情进展快,发现心脏肿瘤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心脏肿瘤罕见,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该患者初期一直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通过该病例报道,分析误诊原因,旨在讨论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手段及预后,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右心房 心包积液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胸部CT和MRI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礼侠 孔延亮 +3 位作者 王迎春 刘钰苇 张权 常丽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8期940-942,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MRI)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间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管癌患者,均行胸部CT与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方法及两种方法...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MRI)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间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管癌患者,均行胸部CT与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结果中阳性88例,阴性34例,MRI诊断结果中阳性82例,阴性40例,两者联合诊断阳性95例,阴性27例。病理检查显示,98例患者被确诊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CT误诊11例,漏诊21例;MRI误诊8例,漏诊24例;两者联合检查,误诊3例,漏诊6例。CT诊断敏感度78. 6%,特异度51. 2%,诊断准确率73. 8%;MRI诊断敏感度75. 5%,特异度40. 0%,诊断准确率73. 8%,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93. 9%,特异度87. 0%,诊断准确率92. 6%。结论胸部CT与MRI两者联合诊断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基于影像学的ARDS诊疗进展:从形态到功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卫 何怀武 +7 位作者 苏龙翔 崔娜 王小亭 周翔 翁利 隆云 杜斌 刘大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63-969,共7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概念被提出的50年来,其争议和挑战不断.肺部影像学的进步见证了ARDS的发展变迁,从最早的胸部X线片到胸部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再到无放射性、床旁的胸部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概念被提出的50年来,其争议和挑战不断.肺部影像学的进步见证了ARDS的发展变迁,从最早的胸部X线片到胸部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再到无放射性、床旁的胸部超声、电阻抗成像等方法,在ARDS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对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ARDS影像学发展从整体深入到局部,从肺通气深入到肺血流灌注,从单纯的呼吸评估到与循环评估相结合,从形态分析发展到功能评估.ARDS影像学不仅被应用于诊断,更侧重床旁连续评估以指导治疗.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可用的ARDS影像学评估进展,以期更好地理解ARDS的形态和功能改变,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部X线片 胸部断层扫描 肺部超声 胸部电阻抗断层成像
原文传递
核酸、抗体检测结合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英 岳峰 《预防医学论坛》 2020年第9期717-72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COVID-19核酸阴性时、结合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抗体检测,减少漏诊。方法从临床、检验的不同视角,结合洛阳市2个实际病例和文献案例来探讨,从标本采集、检测方法、产品稳定性等多方面剖析产生假阴性的可能原因。结果在... 目的探讨COVID-19核酸阴性时、结合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抗体检测,减少漏诊。方法从临床、检验的不同视角,结合洛阳市2个实际病例和文献案例来探讨,从标本采集、检测方法、产品稳定性等多方面剖析产生假阴性的可能原因。结果在对病例进行诊断时,除了考虑病原检测结果外,还要综合考虑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尤其是接触过高危人群、涉及聚集性疫情且具有发热、干咳、胸闷、腹泻等临床表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减少、CT异常的疑似病例,在核酸检测阴性的情况下,应继续采样检测。CT在早期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检测2019-nCoV抗体对COVID-19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IgM抗体阳性对于核酸检测阴性的疑似COVID-19病例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结论2个家庭出现多人发病聚集,但是本人多次核酸阴性,后期随访总抗体阳性(广州万孚试剂)。因此,在病例诊断时,有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情况,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临床检查(CT影像等)、实验室检测(核酸和抗体)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核酸检测 假阴性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特异性抗体 诊断 应用
原文传递
肺气肿的无创影像学测量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杰 李睿 陈虹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1期74-78,共5页
肺气肿为呼吸系统常见病,是一种以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永久性扩大,伴肺泡壁破坏及肺弹性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进行性损坏性疾病。因而早期诊断对于肺气肿的治疗及预后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影像学角度分别以X线胸片、胸部C... 肺气肿为呼吸系统常见病,是一种以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永久性扩大,伴肺泡壁破坏及肺弹性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进行性损坏性疾病。因而早期诊断对于肺气肿的治疗及预后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影像学角度分别以X线胸片、胸部CT及核磁共振成像三方面对比研究肺气肿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X线胸片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