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苯吡菌酮原药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淑娴 唐慧敏 徐成辰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7期46-48,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和酸性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42nm波长下对胺苯吡菌酮原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 6,标准偏差为0.27,变异系数为0.28%,回收率为99.2%。本方法简便、快捷、分离效果好...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和酸性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42nm波长下对胺苯吡菌酮原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 6,标准偏差为0.27,变异系数为0.28%,回收率为99.2%。本方法简便、快捷、分离效果好,可以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苯吡菌酮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下载PDF
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菌的联合毒力研究
2
作者 刘润强 王清峻 曹前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37-1243,共7页
为寻求防治花卉病害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以玫瑰锈病菌、文竹叶斑病菌、郁金香灰霉病菌、菊花褐斑病菌和茶花炭疽病菌为测试菌株,研究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害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当叶菌唑和胺... 为寻求防治花卉病害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以玫瑰锈病菌、文竹叶斑病菌、郁金香灰霉病菌、菊花褐斑病菌和茶花炭疽病菌为测试菌株,研究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混配对5种花卉病害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当叶菌唑和胺苯吡菌酮的混配比例为5∶1时,对玫瑰锈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88.16;混配比例为10∶1时,对文竹叶斑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8.07;混配比例为1∶1时,对郁金香灰霉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0.29,对菊花褐斑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2.55;混配比例为3∶1时,对茶花炭疽病菌的共毒系数为200.04。表明胺苯吡菌酮和叶菌唑按适当比例混配对此5种花卉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苯吡菌酮 玫瑰锈病 文竹叶斑病 郁金香灰霉病 菊花褐斑病 茶花炭疽病 联合毒力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胺苯吡菌酮残留量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庆龙 崔淑华 +2 位作者 王英华 张晓梅 张鸿伟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分析蔬菜和水果中胺苯吡菌酮残留量。用乙腈提取样品中残留的胺苯吡菌酮,提取液经十八烷基硅胶键合相(C_(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混合净化剂净化,使用UPLC-MS/MS电喷雾离子化、...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分析蔬菜和水果中胺苯吡菌酮残留量。用乙腈提取样品中残留的胺苯吡菌酮,提取液经十八烷基硅胶键合相(C_(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混合净化剂净化,使用UPLC-MS/MS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胺苯吡菌酮在0.05~10μ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3。在0.1~2000μg/kg范围内,对黄瓜、菠菜、苹果、葡萄和洋葱样品进行添加回收率实验,平均回收率为81.2%~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2.2%~16%,方法的定量限为55 ng/kg,检出限为5.5 ng/kg。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对蔬果中胺苯吡菌酮残留量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苯吡菌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蔬菜 水果 残留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