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碳排放的责任核算与驱动因素——基于“收入者责任”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邵帅 崔兴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100,共20页
在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碳排放核算体系的科学性对碳减排责任界定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本文采用Ghosh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收入者责任”视角对中国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省份的碳排放分别进行了核算和特征事实分析,并对其驱动... 在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碳排放核算体系的科学性对碳减排责任界定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本文采用Ghosh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收入者责任”视角对中国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省份的碳排放分别进行了核算和特征事实分析,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从时序变化趋势来看,“收入者责任”视角下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省份的碳排放均呈现出增长趋势;从动态演变情况来看,能源消费侧省份的碳排放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延展收敛趋势,而能源供给侧省份出现了微弱的梯度效应和分化效应;从责任差异来看,能源供给侧省份需要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从行业集中度来看,能源消费侧省份产业部门碳排放的集中程度明显较低;从网络结构来看,“收入者责任”视角下碳排放网络总体上呈现“核心—边缘”特征;从驱动因素来看,规模效应是导致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首要因素,而技术效应是降低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碳排放的关键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供给消费 收入者责任 碳排放 网络特征 驱动因素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能否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来自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的异质性证据 被引量:21
2
作者 邵帅 徐乐 章绍一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40,共14页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纠正碳排放负外部性的有效手段,被预期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但现有研究对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在具有不同能源禀赋地区的实施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未予以关注。采用2003-2017年中...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纠正碳排放负外部性的有效手段,被预期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但现有研究对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在具有不同能源禀赋地区的实施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未予以关注。采用2003-2017年中国28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和双重差分(DID)模型,在区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价格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对该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特别地,识别比较了该政策在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的异质性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产生显著的碳减排效应,而且这种减排效应在能源供给侧要明显强于能源消费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价格效应对碳减排的推动作用在样本城市整体层面显著存在,而其规模效应对碳减排的积极影响则仅在非直辖市和非低碳试点城市显著存在;产业结构优化仅能在能源供给侧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价格效应驱动碳减排,而绿色技术创新无论在能源供给侧还是消费侧,均有助于实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碳减排 能源供给 能源消费侧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黄河流域能源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碳排放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倩 王莉娟 +1 位作者 祝胜来 徐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01-2412,共12页
基于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同视角研究碳排放流动特征,明确碳排放责任,对“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减碳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该研究以2000-2020年为分析时段,采用碳排放因子法精准核算黄河流域能源生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基于能流图和碳流图,定量... 基于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同视角研究碳排放流动特征,明确碳排放责任,对“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减碳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该研究以2000-2020年为分析时段,采用碳排放因子法精准核算黄河流域能源生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基于能流图和碳流图,定量揭示流域及各省区生产和消费侧的能源-部门-碳之间的关联、能源流动特征、碳排放动态演变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流域内相邻省区碳排放协同特征,阐明流域碳排放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黄河流域能源生产侧碳排放8量比消费侧高10%~31%,且碳排放差额逐渐增大,2020年差额达到7.27×10^(8) t,原因在于黄河流域二次能源净调出量逐年增加。②黄河流域9省区碳排放差额呈现3种演变趋势,其中,青海省、四川省、河南省由能源生产侧碳排放量高转变为消费侧高,山东省则呈相反趋势,而流域中部省区生产侧碳排放量一直高于消费侧。③能源生产主导型的内蒙古自治区生产侧碳排放量远高于消费侧,生产侧碳排放中近60%来自火力发电,原因在于能源加工转换中原煤使用量持续增加,且火力发电效率较低。由于电力低碳化程度高,能源消费主导型的四川省工业电力终端消费占比达到24.47%,但相应碳排放仅为9.20%。④黄河流域内相邻省区碳排放协同状态向好发展,2020年呈现“东西良好协调,中部初步协调”的特征。研究显示,黄河流域以能源生产主导型省区为主,明确能源生产侧与消费侧的碳排放责任、制定各省区差异化减碳战略、构建省区间协同减碳机制,有利于支撑流域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能源生产消费 碳排放核算 碳排放特征 能源流动特征
下载PDF
关于当代能源转型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74
4
作者 童光毅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25,共4页
能源转型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的系统工程,是能源消费模式、能源生产模式和能源系统结构的全面优化。在能源转型背景下,能源终端消费结构将从以一次能源为主向二次能源转变,能源供应体系将向清洁、低碳、智能、高效、安... 能源转型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的系统工程,是能源消费模式、能源生产模式和能源系统结构的全面优化。在能源转型背景下,能源终端消费结构将从以一次能源为主向二次能源转变,能源供应体系将向清洁、低碳、智能、高效、安全方向发展,同时能源系统空间布局将呈现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统一的发展趋势。从能源消费、生产方式和系统布局的角度研究能源转型的方向,总结能源转型的内涵,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求,全面把握未来能源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能源消费侧 能源供给 能源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