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转型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李佳 周卫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5-150,共6页
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和生产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转型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回报效应”,化石能源消费变动率和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和生产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转型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回报效应”,化石能源消费变动率和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各行业的产出变动率中,电力行业的变动率最大;技术进步和能源转型对劳动者报酬变化率的影响最小,对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变动率的影响最大;在限制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同时,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投资,但是对这三个行业的消费却有增加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经济结构 技术进步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全球78个经济体的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2
作者 王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基于1990—2019年全球78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然后分别以人均GDP和碳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GTFP之间、能源结... 基于1990—2019年全球78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然后分别以人均GDP和碳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GTFP之间、能源结构优化与GTF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增长,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随着碳强度的下降,增加第二产业占比对GTFP的阻碍作用将逐渐减弱,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对GTFP提升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增强,优化能源结构对GTFP的影响将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人均GDP的最高门槛值,预计中国碳强度将在2029年跨越600.76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2043年跨越391.08百万吨/万亿美元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升级 能源结构优化 门槛模型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能促进地区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吗?
3
作者 方建春 曾郎 张旭亮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52-64,共13页
基于2005—2019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下简称为碳交易政策)对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影响,并深入探究了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并积极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方... 基于2005—2019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下简称为碳交易政策)对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影响,并深入探究了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并积极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方向发展,其效果随时间逐渐显现。此外,碳交易政策还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进一步研究表明,碳交易政策在不同试点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天津和重庆的政策效应明显,而其他试点省市的政策效应则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 碳排放 能源结构低碳转型 双重差分模型 绿色技术进步
下载PDF
能源结构、绿色科技创新对碳减排的影响机制研究
4
作者 吴烨 张智慧 +1 位作者 赵紫薇 唐菲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6期140-144,共5页
当前,我国面临碳排放基数较大、能源消耗主要依靠煤炭的严峻形势,碳减排的压力较重。研究表明,能源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是推进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但现有研究缺乏能源结构、绿色科技创新以及碳减排三者之间的定量研究。本文拟构建包括4个... 当前,我国面临碳排放基数较大、能源消耗主要依靠煤炭的严峻形势,碳减排的压力较重。研究表明,能源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是推进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但现有研究缺乏能源结构、绿色科技创新以及碳减排三者之间的定量研究。本文拟构建包括4个准则层、13个指标层在内的指标体系,借助计量分析实证检验能源结构、绿色科技创新对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结构优化、绿色科技创新对碳排放均有抑制作用,且绿色科技创新在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绿色科技创新 碳减排 中介效应 碳排放
下载PDF
能源结构、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5
作者 胡彪 左颖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19-125,共7页
为探索我国的低碳减排道路,文中建立了自回归分布式滞后(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ARDL)模型,使用1997~2020年的中国统计数据研究能源结构(energy structure,ES)、绿色技术创新(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G T I)和二氧化碳排... 为探索我国的低碳减排道路,文中建立了自回归分布式滞后(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ARDL)模型,使用1997~2020年的中国统计数据研究能源结构(energy structure,ES)、绿色技术创新(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G T I)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联。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能源结构和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来看,能源结构的改变将会极大推动碳减排,经过ARDL模型测算,二者间的长期影响系数为1.164,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系数为-0.429。若短期内变量间动态关系发生偏离,系统将会以70.2%的速度进行自我修正。为了加快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应优先考虑改善能源结构,如积极寻找并开发低碳清洁能源以取代传统高碳化石能源的使用;其次要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自回归分布式滞后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长三角地区能源结构调整的经济影响及其差异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理想 王建民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从碳排放产生机制与经济增长的共生关系出发,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纳入碳中和目标考虑范畴。基于长三角地区3省1市2017年投入产出表,构建区域宏、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从碳排放产生机制与经济增长的共生关系出发,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纳入碳中和目标考虑范畴。基于长三角地区3省1市2017年投入产出表,构建区域宏、微观SAM表及能源结构调整模拟分析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建立长三角地区宏观经济闭合系统,研究能源结构调整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1)长三角各区域随着能源结构转型不断推进,其经济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性,以江苏省为例,当清洁能源替代5%、10%、15%、20%时,江苏省能源结构调整的多数经济指标的经济影响以替代5%时的损失最多,替代10%时的损失小于替代5%、15%时的损失;2)长三角各区域经济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安徽省、上海市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较低,江苏省次之,浙江省受到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大;3)随着能源结构调整不断推进,长三角部分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阶段性浮动,以江苏省为例,当清洁能源替代10%时,多数经济指标,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部门的产出以及GDP、政府收入等的经济影响均小于清洁能源替代5%、15%时产生的影响。能源结构调整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亟须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碳中和 能源结构调整 经济影响 CGE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是否影响能源结构转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宝凤 蔡林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53-168,共16页
加快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传统化石能源为辅的转型升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这一转型升级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方能实现,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加快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传统化石能源为辅的转型升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这一转型升级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方能实现,数字经济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研究其能否有效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以及传导作用机制如何,对实现能源领域碳减排至关重要。以我国201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数字经济是否影响能源结构转型,并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促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机制,同时考察了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正向影响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技术创新发挥了一定的传导作用,且二者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数字经济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数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并未对相邻地区能源结构转型的推动发挥正向外部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低碳试点地区更易从数字经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转型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新兴技术创新
下载PDF
过程管理视角下能源结构的低碳建设水平诊断:基于中国36个重点城市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韩璐 陈紫微 +2 位作者 申立银 刘燕 严行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低碳城市建设迫在眉睫。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整体成效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基于过程管理视角构建了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指标...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低碳城市建设迫在眉睫。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对于低碳城市建设的整体成效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基于过程管理视角构建了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诊断指标体系,以中国36个重点城市为样本,系统诊断了城市的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发现:(1)样本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总体得分不高,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在过程管理的5大环节上表现差异较大,总体呈现“重规划和实施,轻检查和反馈”的状况;(3)36个重点城市的能源结构低碳建设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表现相对较好,而东北和西北内陆一些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文章旨在丰富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诊断的理论基础,助力管理者明晰低碳建设的长处和短板,为提升能源结构低碳建设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能源结构 过程管理 水平诊断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调整能源结构对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网络碳排放的影响
9
作者 唐双世 郭秀娟 +3 位作者 蒋柳鹏 刘哲芸 李彦冬 王昕怡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0期45-50,共6页
港口作为国家重要的物流枢纽,其集疏运网络的能源结构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尤为显著。以广州港集装箱集疏运网络碳排放为研究对象,探讨调整能源结构对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网络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建立碳排放计算模型,分析不同运输方式、能源类... 港口作为国家重要的物流枢纽,其集疏运网络的能源结构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尤为显著。以广州港集装箱集疏运网络碳排放为研究对象,探讨调整能源结构对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网络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建立碳排放计算模型,分析不同运输方式、能源类型和运输距离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天然气、纯电代替柴油等燃油,能显著减少港口集疏运网络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集装箱集疏运网络 排放因子 清洁能源 能源结构 广州港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中美能源结构与双碳路径
10
作者 苑帅 何鑫 +2 位作者 陈恭 张伟 冯鹊禾 《东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9期5-10,共6页
全球主要国家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碳中和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对中国和美国的能源结构和双碳路径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虽然两国的路径和优先事项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旨在减少温室气... 全球主要国家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碳中和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对中国和美国的能源结构和双碳路径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虽然两国的路径和优先事项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迈向碳中和的未来,对比了两国在能源结构、行业碳排放和清洁电力方面的特点,总结了处于碳减排领先地位国家的减排政策,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行业碳排放 能源 碳减排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影响能源结构的门槛与空间效应研究
11
作者 谷潇 马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实施的根本遵循是兼顾发展,而能源结构的改善则有助于兼顾发展和减排,绿色金融则为改善能源结构提供了重要金融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实施的根本遵循是兼顾发展,而能源结构的改善则有助于兼顾发展和减排,绿色金融则为改善能源结构提供了重要金融工具。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分析绿色金融对能源结构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绿色金融显著优化了能源结构;以绿色金融和绿色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超过门槛值后,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改善作用显著提升;绿色金融对于能源结构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同时改善本地和其他地区的能源结构。应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发挥绿色金融的区域外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 能源结构 门槛效应 空间效应
下载PDF
能源结构转型与区域金融风险: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
12
作者 张庆君 赵志尚 孟新新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42,共16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能源结构转型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结构转型与区域金融风险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且能源结构转型可以通过经济杠杆效应影响区域金融风险;科技创新可以显著缓释能源结构转型引致的区...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能源结构转型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结构转型与区域金融风险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且能源结构转型可以通过经济杠杆效应影响区域金融风险;科技创新可以显著缓释能源结构转型引致的区域金融风险,路径创新能显著缓释由路径依赖和脆弱诱发的金融风险。异质性检验发现,能源结构转型与区域金融风险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此外,政策制度创新也可以缓释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可能引致的区域金融风险。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确保能源结构转型的“顺滑、平稳”过渡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转型 区域金融风险 经济杠杆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新能源结构风工程》专栏征稿简则
13
作者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部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14,共1页
新能源发电是优化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危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结构发电均需要具备大规模的开阔场地条件,一般建设在我国西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以及沿海、滩涂与海面上,因此... 新能源发电是优化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危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结构发电均需要具备大规模的开阔场地条件,一般建设在我国西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以及沿海、滩涂与海面上,因此风荷载成为新能源结构的主要控制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危机 能源结构 能源发电 控制荷载 节能减排 结构风工程 征稿简则 荒漠地区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研究
14
作者 刘帅 杜文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47-66,共20页
加快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正推动能源利用方式的革新,为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含直辖市)的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新质生产力水平,实证分析新质生... 加快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正推动能源利用方式的革新,为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含直辖市)的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新质生产力水平,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能源结构低碳化的影响程度及过程,并讨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在影响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机制,同时检验环境规制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且这种影响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的双重渠道促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环境规制对新质生产力和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新质生产力对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西部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受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应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发挥绿色产业集聚效应,并实施区域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能源结构低碳化 产业结构 产业集聚 环境规制
下载PDF
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对策
15
作者 袁振邦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19期6-8,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能源消费总量大、清洁能源发展不足、技术迭代快、安全挑战高等。提出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减... 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能源消费总量大、清洁能源发展不足、技术迭代快、安全挑战高等。提出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以期推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发展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转型 清洁能源 能源治理 能源安全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碳减排效应:基于能源效率与能源结构中介效应
16
作者 石凯雁 《时代经贸》 2024年第6期5-10,共6页
绿色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数字经济和环境保护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依据2008-2022年我国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通过Eviews10.0数据处理工具,实证分析了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在数字经济发展和碳减排之间的中... 绿色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数字经济和环境保护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依据2008-2022年我国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通过Eviews10.0数据处理工具,实证分析了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在数字经济发展和碳减排之间的中介效应,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与碳减排效应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碳减排效应具有正向影响;第二,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能源效率中介效应对碳减排效应产生正向影响;第三,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能源结构中介效应对碳减排效应产生正向影响。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发展与碳减排效应的相关性问题,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碳减排效应
下载PDF
环境规制、能源结构与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
17
作者 沈杰 《江苏商论》 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采用2000—2019年OECD成员国面板数据,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的理论分析和空间估计,研究环境规制对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根据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本国和邻国的环境规制对促进本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 采用2000—2019年OECD成员国面板数据,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的理论分析和空间估计,研究环境规制对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根据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本国和邻国的环境规制对促进本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能源结构在环境规制对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空间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本国能源结构高,促进本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提升;邻国能源结构高,抑制本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能源结构 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 中介效应 溢出效应
下载PDF
陕西能源结构日“新”月“绿”
18
作者 冉旭阳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今年以来,陕西新能源发电迎来快速增长期,3月11日11时56分,陕西新能源发电电力达到1567万千瓦,历史性突破1500万千瓦大关,较上一次最大值增长4.5%,占当时电网用电负荷的54.3%,展示了新能源发电的强劲势头。其中,陕西光伏发电电力达到129... 今年以来,陕西新能源发电迎来快速增长期,3月11日11时56分,陕西新能源发电电力达到1567万千瓦,历史性突破1500万千瓦大关,较上一次最大值增长4.5%,占当时电网用电负荷的54.3%,展示了新能源发电的强劲势头。其中,陕西光伏发电电力达到1299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上一次最大值增长2.9%。分布式光伏约277万干瓦,占光伏发电电力的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发电 分布式光伏 用电负荷 能源结构 光伏发电 快速增长期 历史性突破 历史新高
下载PDF
能源经济及能源结构优化探讨
19
作者 王俣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10期0149-0151,共3页
能源经济与社会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而能源结构优化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在能源利用率反映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背景下,能源经济及能源结构的优化至关重要,我国需要加大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力度,注重电力开发及油气开发。... 能源经济与社会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而能源结构优化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在能源利用率反映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背景下,能源经济及能源结构的优化至关重要,我国需要加大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力度,注重电力开发及油气开发。此次论文先是对能源经济含义以及意义等进行了介绍,随后又对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了探讨,最后是对能源结构优化策略的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 能源结构 结构优化 优化策略 再生能源
下载PDF
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提升的路径探索
20
作者 杨雯锦 郑勤莹 潘华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期0024-0027,共4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提升为核心路径,深入探讨了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和潜力进行分析,以及能效提升的技术和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提升为核心路径,深入探讨了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和潜力进行分析,以及能效提升的技术和政策支持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以推动农村能源结构向更加可持续和清洁的方向发展,旨在为农村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农村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能源结构 可再生能源 能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