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1
-
-
作者
丁一汇
胡雯
黄勇
陈凤娇
-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安徽省气象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1-734,共14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90471)。
-
文摘
1998和1999年夏,中国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在安徽省淮河流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能量与水循环试验(WCRP/GEWEX/GAME/HUBEX),其重点是研究东亚梅雨锋系的多尺度,多系统结构、特征、生命史、发生发展机理及其引起洪涝灾害的原因。这是第一次中日合作的气象与水文联合观测试验,在此加强观测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进行了长达5年的资料整理分析和科学研究工作,整个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试验与研究取得了全面和丰硕的成果。文中介绍了该计划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以现在科学进展的视野重新评估这些成果的科学意义和不足,为进一步开展新的淮河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科学联合试验提供经验和新的研究目标。
-
关键词
梅雨
淮河流域
能量和水循环
气象与水文观测
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试验/全球能量与水循环计划
-
Keywords
Meiyu
Huaihe River Basin
Energy and water cycle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s
HUBEX/GEWEX
-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施建成
雷永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7-831,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5CB953700)~~
-
文摘
地球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各圈层(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冰雪圈、固体地球)尤其是人类活动等任何组成成份的变化,都会引起地球系统的变化。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科学挑战之一是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复杂变化的地球系统,认识地球系统如何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认识地球系统未来变化趋势及如何提高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卫星独特的全球覆盖和日尺度的观测改变了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强调所能探测到的多时空尺度上的物理动力过程,在全球范围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挑战具有重要作用,揭开了地球系统多学科交叉的新纪元。以地球系统的视野,抓住驱动地球系统的关键循环过程(如能量、水、生物化学循环),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趋势。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研究需要长期稳定、准确性较高的卫星观测数据,以水循环为例,卫星遥感具备获取全球范围水循环关键参数能力,但是系统性综合观测能力不足,整体精确性受到综合化的可靠空间数据集的限制。目前中国正在积极研制发展新型水循环卫星WCOM(Water Cycle Observation Misssion),并寄希望以此为核心传感器发起全球分布式水循环观测星座系统,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水循环观测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面的话语权与领先能力。
-
关键词
地球系统
能量和水循环
生物化学循环
卫星观测
新型水循环卫星WCOM
-
Keywords
the Earth system, energy and water cycle, biochemical cycle,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water cycle observation mission
-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