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栋 殷承良 +2 位作者 张建武 朱禹 李铮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0-835,共6页
为了满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制动安全性的要求并使其有效地进行能量回收,在分析比较了不同能量回收制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针对EQ7200HEV-C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制动系统设计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综合制动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采用逻辑... 为了满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制动安全性的要求并使其有效地进行能量回收,在分析比较了不同能量回收制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针对EQ7200HEV-C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制动系统设计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综合制动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采用逻辑门限控制逻辑对传统的液压制动力矩进行动态调整,采用模糊控制逻辑对电机施加的能量回收制动力矩进行动态调整,两者的有效结合确保了制动安全下的能量有效回收.仿真及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制动控制策略 能量回收制动 液压制动
下载PDF
考虑驾驶风格和舒适性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2
作者 黄开启 熊运振 +1 位作者 苑心愿 陈荣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7,共7页
现有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未充分考虑驾驶风格对前、后轴制动力矩分配的影响,降低了能量回收率,增加了制动减速度。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驾驶风格和制动舒适性的再生能量回收策略,对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采用不同的权重系数去权衡制动能量... 现有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未充分考虑驾驶风格对前、后轴制动力矩分配的影响,降低了能量回收率,增加了制动减速度。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驾驶风格和制动舒适性的再生能量回收策略,对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采用不同的权重系数去权衡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与制动舒适性。设计模糊规则控制器对驾驶员舒适性权重进行分配,建立包含舒适性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结合考虑电池、电机特性和紧急工况等影响因素确定制动力矩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驾驶员处于舒适与轻微不适的占比分别增加3.4%和1.58%,并消除严重不适,电池SOC值损失0.3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量回收 驾驶风格 舒适性 优化模型
下载PDF
基于比例继动阀的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
3
作者 黄壮壮 杨坤 +2 位作者 王戈 王杰 成兆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针对纯电动商用车在连续制动时,气源压力偏低会导致驱动轴耦合制动力响应速度变慢,影响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比例继动阀的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uncoupled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URBS)方案。首先,基于比例... 针对纯电动商用车在连续制动时,气源压力偏低会导致驱动轴耦合制动力响应速度变慢,影响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比例继动阀的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uncoupled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URBS)方案。首先,基于比例继动阀的迟滞特性,采用前馈-单神经元PID控制方法,实现制动气压的准确输出;其次,以电池SOC、车速等为约束条件,根据气源压力信号确定供压模式,并制定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最后,基于AMESim,MATLAB/Simulink及TruckSim搭建联合仿真平台,选取单次制动工况与循环工况验证了制动力耦合效果及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比例继动阀的URBS可实现耦合制动力的快速响应,达到稳态压力值75%的时间小于0.1 s,且在中国重型商用车行驶工况和中国重型商用车瞬态工况下有效制动能量回收率分别为10.13%,17.17%。所提URBS方案能有效提高驱动轴耦合制动力的响应速度及耦合精度,可为纯电动商用车气压式URBS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解耦式制动能量回收 比例继动阀 单神经元PID 迟滞补偿 联合仿真
下载PDF
基于液压储能器的制动能量回收试验台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平 马宗正 +1 位作者 王赛飞 张双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155,共6页
该文研制了基于液压储能器的制动能量回收试验台,试验台用飞轮模拟车辆的转动惯量,利用液压泵回收能量,将能量存储于蓄能器。该文基于上述工作原理完成了试验台零部件选型和支撑结构的设计,同时基于STM32单片机设计了控制系统硬件,并开... 该文研制了基于液压储能器的制动能量回收试验台,试验台用飞轮模拟车辆的转动惯量,利用液压泵回收能量,将能量存储于蓄能器。该文基于上述工作原理完成了试验台零部件选型和支撑结构的设计,同时基于STM32单片机设计了控制系统硬件,并开发了控制程序,可实时测量转速和蓄能器压力信号。该试验台能够模拟制动能量回收过程,分析不同条件下的能量回收和释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量回收 模拟 试验台 设计开发
下载PDF
混动叉车势能与制动能量联合回收系统设计及AMESim-Simulink仿真分析
5
作者 刘理想 祝俊 +1 位作者 张立杰 王博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8,共10页
针对混动叉车频繁升降及起停制动造成能量损耗严重等问题,聚焦混动叉车势能回收与行车时双动力能源分配控制策略能效提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混动叉车势能与制动能量联合回收系统设计。在传统混动叉车并联式混动系统基础上改进优化,运用... 针对混动叉车频繁升降及起停制动造成能量损耗严重等问题,聚焦混动叉车势能回收与行车时双动力能源分配控制策略能效提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混动叉车势能与制动能量联合回收系统设计。在传统混动叉车并联式混动系统基础上改进优化,运用前向建模思想搭建仿真模型。为实现精准控制液压缸位移,提出了一种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系统;为优化混动叉车在行车时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工作效率并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基于发动机最优工作曲线提出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最后基于JB/T 11988—2014制定多种工况,运用AMESim和Simulink进行多种工况下仿真对比试验,验证该方法有效性,实现能量回收效率提升,势能与制动能量联合回收效率最高可达5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叉车 势能回收 制动能量回收 模糊控制 PID AMESim-Simulink仿真
下载PDF
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百玲 胡思远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6期10-15,共6页
该文以前轮永磁直流电机驱动的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以开发合理高效的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为目的,建立了蓄电池、超级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双能量源系统主回路、恒流恒... 该文以前轮永磁直流电机驱动的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以开发合理高效的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为目的,建立了蓄电池、超级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双能量源系统主回路、恒流恒压双闭环PI控制器设计研究,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PI控制器可有效实现恒流恒压充放电过程,恒流充电以限制充电电流,当蓄电池达到额定电压或超级电容SOC饱和后再进行恒压充电,实现了保护储能元件并完全充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能量 恒流恒压双闭环控制 制动能量回收
下载PDF
实验用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平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更加形象地展示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已有制动能量回收实验台的基础上重新开发控制系统。以数据采集卡为控制器,对转速传感器、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和蓄能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设计,并完成了相应的上位机交... 为更加形象地展示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已有制动能量回收实验台的基础上重新开发控制系统。以数据采集卡为控制器,对转速传感器、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和蓄能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设计,并完成了相应的上位机交互界面开发。经实验验证,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制动能量回收实验台的控制,并且能够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展示制动踏板开度、开度变化率、蓄能器压力和继电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量回收 实验台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地铁列车制动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
8
作者 于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197-200,共4页
本次研究主要围绕地铁列车制动能量回收再利用技术展开,目的在于提高地铁系统能效,实现绿色发展。通过对不同制动强度能量回收总量进行分析,评价回收效率及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并考察再利用能量比例对经济性及环境影响,阐明该项技术的节... 本次研究主要围绕地铁列车制动能量回收再利用技术展开,目的在于提高地铁系统能效,实现绿色发展。通过对不同制动强度能量回收总量进行分析,评价回收效率及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并考察再利用能量比例对经济性及环境影响,阐明该项技术的节能减排潜能。结果发现,优化回收系统设计、开发高效储能装置以及应用智能控制算法的创新举措可以显著提升能量回收效率与再利用比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对提高系统能效、降低环境影响具有显着效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制动能量回收 再利用技术 系统优化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研究
9
作者 康俊朋 《电力与能源进展》 2024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本文对汽车制动动力学,制动能量回收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该策略综合考虑了影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因素,包括前,后轴制动力分配,ECE法规... 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本文对汽车制动动力学,制动能量回收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该策略综合考虑了影响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因素,包括前,后轴制动力分配,ECE法规,车速,电机扭矩,电池SOC值等。然后分别利用AVL-Cruise,MATLAB/Simulink搭建了控制策略模型和整车模型,并进行了联合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该策略运行NEDC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率达到了10.8%,因此,该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efficiency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automobile braking dynamics and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and proposes a brake energy recovery control strategy for pure electric vehicles, which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including front and rear axle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ECE regulations, speed, motor torque, battery SOC value, etc.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rate reaches 10.8% under the NEDC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strategy, so the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the driving range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 联合仿真
下载PDF
多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研究
10
作者 刘瑜儒 李军 +3 位作者 辛庆锋 杨佳良 任超男 刘波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4期95-97,111,共4页
自19世纪末以来,汽车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迅速普及开来;伴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矿物燃料等非再生能源的消耗量也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应运而生,... 自19世纪末以来,汽车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迅速普及开来;伴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矿物燃料等非再生能源的消耗量也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合理分配制动功率,降低系统热衰减和能量损失,并在制动过程中回收部分能量,从而提高汽车的续驶能力。本研究将从多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基本理论,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技术背景。对制动能量回收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不同制动强度级别的划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为提升多轮毂电机电动汽车能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推动汽车工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毂电机 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11
作者 杨俭 李发扬 +1 位作者 宋瑞刚 方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33,共8页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可行性与潜力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各种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分析不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特点,指出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解决方案和国内外对此问题研究的热点方向,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可行性与潜力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各种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分析不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特点,指出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解决方案和国内外对此问题研究的热点方向,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对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可靠资料,有助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制动能量 制动能量回收
下载PDF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道路试验 被引量:47
12
作者 张俊智 陆欣 +1 位作者 张鹏君 陈鑫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性能,针对某型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选用一种串联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进行道路试验研究。针对研究对象,设计出串联、并联等多种制动力分配策略;开发出一套道路试验测试系统,适用于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等多种... 为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性能,针对某型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选用一种串联式制动能量回收装置进行道路试验研究。针对研究对象,设计出串联、并联等多种制动力分配策略;开发出一套道路试验测试系统,适用于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等多种工况条件下进行道路试验;利用dSPACE硬件平台快速成型一个包含控制算法的控制单元,替代实际的整车控制器.将所搭建的控制单元应用到实际的目标车辆上,利用自己设计的制动能量回收道路试验系统对目标车辆进行制动性能试验以及制动能量回收经济性试验等;重点研究不同策略下的制动能量回收的经济性及整车的制动舒适性,以及影响制动经济性与舒适性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制动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实现不同的制动力分配策略,串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能够在保证驾驶员制动感觉的前提下回收较多的制动能量,是多种方案中相对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客车 制动能量回收 道路试验 制动力分配 快速原型
下载PDF
电驱动乘用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6
13
作者 张俊智 吕辰 +2 位作者 李禹橦 苟晋芳 何承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1-918,共8页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能大幅提高整车能量经济性,已成为电驱动车辆的一项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中总结了电驱动乘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电驱动乘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产品研发的最新进展,分别...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能大幅提高整车能量经济性,已成为电驱动车辆的一项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中总结了电驱动乘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电驱动乘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产品研发的最新进展,分别从液压执行机构、系统控制和系统评价3个方面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对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乘用车 制动能量回收 液压控制系统 集成化设计 协调控制
下载PDF
并联式HEV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邹广才 罗禹贡 +1 位作者 边明远 李克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8,共5页
以某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回收的控制策略,并利用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的仿真模型和Advisor仿真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工况下车辆的能量利用率都... 以某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回收的控制策略,并利用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的仿真模型和Advisor仿真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工况下车辆的能量利用率都有明显的提高,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V 制动能量回收 控制策略 仿真
下载PDF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罗禹贡 李蓬 +1 位作者 金达锋 李克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6-360,共5页
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以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和制动能量回收率为设计指标,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一套有效的制动力分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汽车制动时的响应速度,大约在0.5 s以内就能实现制动意图,并且能... 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以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和制动能量回收率为设计指标,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一套有效的制动力分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汽车制动时的响应速度,大约在0.5 s以内就能实现制动意图,并且能够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后驱纯电动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其策略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抗抗 徐梁飞 +2 位作者 华剑锋 李建秋 欧阳明高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31,138,共8页
针对后轮驱动纯电动汽车,分析了机械制动力前后分配比和踏板特性是否可调以及是否装备ABS等3种不同基础条件对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影响,设计与对比了两种并联制动策略(P1与P2)和3种串联制动策略(S1A/B与S2)。6种典型循环工况下的仿真结... 针对后轮驱动纯电动汽车,分析了机械制动力前后分配比和踏板特性是否可调以及是否装备ABS等3种不同基础条件对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影响,设计与对比了两种并联制动策略(P1与P2)和3种串联制动策略(S1A/B与S2)。6种典型循环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S1A/B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回收率相对于并联制动策略有显著提升,且对应的基础条件较容易实现。因此,S1A/B策略为后驱纯电动车较为值得推荐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驱 纯电动车 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能量回收 制动性能
下载PDF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被引量:49
17
作者 王猛 孙泽昌 +1 位作者 卓桂荣 程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0,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以改善其续驶里程,开发了一套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具有机械制动备份功能。同时,考虑到电动汽车电动机和电池性能参数,开发了高效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算法具有较强的... 为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以改善其续驶里程,开发了一套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具有机械制动备份功能。同时,考虑到电动汽车电动机和电池性能参数,开发了高效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算法具有较强的移植性。采用硬件在环的方式对系统的控制效果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再生制动力和摩擦制动力可以很好地协调运作,同时有效地回收制动能量。最后,在燃料电池汽车上进行转鼓实验,很好地完成了Japan-1015循环工况,能量回收效率高达5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再生制动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硬件在环
下载PDF
纯电动轿车制动能量回收节能潜力仿真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姚亮 初亮 +3 位作者 周飞鲲 刘明辉 张永生 魏文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1,共6页
从整车能量消耗入手,分析纯电动轿车能量流机理,建立整车耗电量与工况、整车参数、部件效率以及制动能量回收比例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求解基于工况的特征权值,研究不同车型在各工况中的节能潜力,为纯电动轿车整车参数匹配提供理论依据... 从整车能量消耗入手,分析纯电动轿车能量流机理,建立整车耗电量与工况、整车参数、部件效率以及制动能量回收比例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求解基于工况的特征权值,研究不同车型在各工况中的节能潜力,为纯电动轿车整车参数匹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制动力分配策略,量化制动能量回收比例,进一步计算整车节能度,研究制动能量回收效果。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仿真模型,完成整车节能度的计算,并与AVL/Cruise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整车节能效果,完全满足整车节能潜力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纯电动轿车 制动能量回收 整车节能度 仿真分析
下载PDF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王猛 孙泽昌 +1 位作者 卓桂荣 程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3-588,共6页
对再生制动的原理和能量流动进行了分析,并讲述了制动功率、再生制动功率、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等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从分析中得出电机、蓄电池、液压制动系统是影响制动能量回收的主要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制动管路布置型式对制动能量回... 对再生制动的原理和能量流动进行了分析,并讲述了制动功率、再生制动功率、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等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从分析中得出电机、蓄电池、液压制动系统是影响制动能量回收的主要因素,并重点分析了制动管路布置型式对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针对典型的理想制动工况,计算出前轴电驱动汽车在制动能量回收方面的潜力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但结果并不理想.通过对比发现,双轴电驱动汽车无论是在制动能量回收潜力还是在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以及制动效能方面都有能力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收 制动管路布置 前轴电驱动 双轴电驱动
下载PDF
纯电动客车最佳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初敏 高松 +3 位作者 杨坤 张琼 李博 温延兵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为了充分回收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制动能量,达到延长续驶里程和节约能源的目的,针对后驱纯电动客车进行了最佳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研究。在分析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考虑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对电机制动力大小的限制,提出了... 为了充分回收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制动能量,达到延长续驶里程和节约能源的目的,针对后驱纯电动客车进行了最佳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研究。在分析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考虑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对电机制动力大小的限制,提出了一种最佳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保证制动安全的前提下,能回收尽可能多的制动能量。并基于Cruise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搭建了整车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中国典型城市循环工况中采用该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所回收的制动能量占制动过程中消耗的动能的比例可达24.7%,占制动系统所消耗的总能量的比例可达36.2%,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客车 制动能量回收 控制策略 制动力分配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