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能量技术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动态姿势控制和腰神经肌肉功能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1
作者 赵建斌 姚英策 +4 位作者 吴菁 薛博士 杨晓巍 周志鹏 郑亮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2-1098,共7页
目的 探讨肌肉能量技术(MET)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动态姿势控制能力以及腰部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3月至6月,于山东体育学院招募非特异性腰痛在校大学生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干预组(n=15)。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干预组采... 目的 探讨肌肉能量技术(MET)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动态姿势控制能力以及腰部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3月至6月,于山东体育学院招募非特异性腰痛在校大学生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干预组(n=15)。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干预组采用MET进行干预,共4周。干预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Y平衡测试和躯干屈曲-放松测试评定腰部神经肌肉功能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VAS评分(|t|> 2.449,P <0.05)均下降,干预组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t=-5.068,P <0.001);干预组ODI评分下降(t=4.785,P <0.001),干预组ODI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t=-2.895,P=0.007);干预组Y平衡测试成绩明显提高(t=-3.662,P=0.003);干预组多裂肌屈曲放松比增加(t=-2.460,P=0.029)。结论 MET能有效改善非特异腰痛患者的疼痛、腰部功能障碍、动态姿势控制和腰部多裂肌屈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肌肉能量技术 动态姿势控制 屈曲-放松现象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刘昊轶 车兴旺 蒋东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 探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 探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并检测与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肱肌、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值、血清γ-氨基丁酸、谷氨酸水平及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分别为(56.48±6.22)、(79.50±6.47)分,均高于对照组[(39.85±6.06)、(71.28±6.31)分],MAS评分为(1.03±0.16)分,低于对照组[(1.40±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肱肌、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SWE值分别为(25.40±6.37)、(29.03±5.22)、(21.63±3.43) kPa,均低于对照组[(42.33±8.93)、(41.23±6.14)、(26.43±4.09)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清γ-氨基丁酸水平为(9.11±1.92)μmol/L,高于对照组[(5.81±1.92)μmol/L],谷氨酸水平为(189.27±19.73)μmol/L,低于对照组[(224.27±29.1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大脑中动脉Vs、Vm分别为46.90±6.37、36.33±4.92,均高于对照组(40.45±6.52、32.15±4.88),RI为36.70±2.26,低于对照组(73.60±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增加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获益,进一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肌肉能量技术 高压氧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郑坤 杨浩伦 +1 位作者 贾程森 张黎明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门诊诊治的CNSNP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软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治疗过...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门诊诊治的CNSNP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软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治疗过程中共有3例患者因依从性不强而退出研究,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25例、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和运动训练)联合拉伸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主要包括磁热理疗和中频脉冲电理疗,每项2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3次/周,共治疗1周;运动训练包括等长收缩训练和颈部深层屈肌群训练,3次/d,连续治疗,3次/周,共治疗1周;拉伸训练,1次/d,连续治疗,3次/周,共治疗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MET治疗,治疗师将目标肌肉牵伸至引发疼痛或能够感觉到软组织阻力点的位置,双手分别固定肌肉起止点处并施加中等的阻力,让患者的目标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强度为最大力的20%)并持续10 s后放松,然后继续拉伸该目标肌肉并到达下一个阻力点的位置,以该阻力点作为开始位置,重复3~5次,1次/d,连续治疗,3次/周,共治疗1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NDI)评估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情况;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CSR20)评估患者颈椎功能;采用《非特异性颈痛的物理治疗指南》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颈部疼痛加重、恶心、呕吐、头晕、心率加快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NDI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CSR20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更低,CSR20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ME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CNSNP患者疼痛、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 肌肉能量技术 拉伸训练 等长收缩训练 颈椎功能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自我管理结合肌肉能量技术的临床实践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景信 马家惠 +4 位作者 毛璐熙 范慧轩 邢大鹏 黄昆 李怡岚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而手术是乳腺癌主要治疗方式之一[1]。已有文献报道,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和生活质量[2]。目前,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自我管理方案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可结合自我...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而手术是乳腺癌主要治疗方式之一[1]。已有文献报道,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和生活质量[2]。目前,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自我管理方案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可结合自我徒手淋巴引流、绷带加压以及运动等措施进行综合干预。此外,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亦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自我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自我管理结合MET的现状,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自我管理 肌肉能量技术
下载PDF
微针刀靶向松解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项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茜茜 林楠 +1 位作者 张亚君 周贤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25-426,共2页
项背肌筋膜炎是发生在颈肩背部筋膜、肌肉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表现为颈项背部肌肉僵硬,疼痛,颈部旋转屈伸等活动受限。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微针刀在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时疗效可观,在结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后疗效可有不同程度... 项背肌筋膜炎是发生在颈肩背部筋膜、肌肉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表现为颈项背部肌肉僵硬,疼痛,颈部旋转屈伸等活动受限。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微针刀在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时疗效可观,在结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后疗效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缺少临床数据证实。本报道将微针刀结合针刺联合MET治疗同普通针刺联合MET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背肌筋膜炎 微针刀 肌肉能量技术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93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郭西裕 段平秀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6期0143-0145,共3页
观察肌肉能量技术(muscleenergytechnique,ME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收治的93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肌肉能量技术(muscleenergytechnique,ME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我院收治的93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ROM、股四头肌肌力及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t=28.771,P=0.000;t=15.814,P=0.000);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8.176,P=0.000)。两组ROM、PT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ROM、PT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700,P=0.000;t=17.106,P=0.000)。两组WOMAC评分下降,LKSS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WOMAC、LK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17.288,P=0.000;t=5.632,P=0.000)。结论:ME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KO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限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肉肌力,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能量技术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刃针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7
作者 黄仁坤 卢玠桦 杨学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2250-2254,共5页
目的观察刃针能量技术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综合骨科2022年7月—2023年9月诊治的寒湿痹阻型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 目的观察刃针能量技术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综合骨科2022年7月—2023年9月诊治的寒湿痹阻型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刃针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电针治疗。2组每周均治疗3次,共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血清5-HT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和血清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刃针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痹阻型KOA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相关活动功能,可明显降低血清中5-H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刃针 肌肉能量技术 药线点灸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甘贤斌 唐润科 杨晓琴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究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治疗组,每组30例... 目的探究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1组给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对照组2组给予小针刀治疗,治疗组给予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耐受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1组(60.00%)、对照2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膝关节红肿、疼痛、积液、弹响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对照2组,且对照2组膝关节红肿、积液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关节疼痛、关节弹响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2组与治疗组首次治疗及第2、3、4次治疗视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独治疗相比,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且耐受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肌肉能量技术 小针刀
下载PDF
刃针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杨学义 黄仁坤 +3 位作者 盛关云 杨雄武 韦良升 陈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0期103-107,共5页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刃针治疗方案;观察组予以刃针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刃针治疗方案;观察组予以刃针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2周疗程结束后及2个月后随访时分别进行VAS评分、WOMAC评分,进行两组比较。疗程结束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并两组对比。结果:两组VAS评分和WOMAC积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疗程结束时两组VAS评分无差异,2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疗程结束时、2个月随访时的WOMAC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短期治疗效果显著,在远期膝骨关节炎的防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肌肉能量技术 刃针 力学平衡
下载PDF
浮针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颈源性失眠症临床观察
10
作者 王瑞琦 冯宇 杨红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6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对颈源性失眠患者失眠、颈痛情况及HPA轴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别纳入浮针联合MET组和传统针刺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颈痛量表(NPQ)及美国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对颈源性失眠患者失眠、颈痛情况及HPA轴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别纳入浮针联合MET组和传统针刺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颈痛量表(NPQ)及美国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评分,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浮针联合MET疗法在改善PSQI评分、NPQ评分、NDI评分方面均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在降低ACTH及CS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浮针联合MET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传统针刺组的86.67%(26/30)(P<0.05)。结论浮针联合MET治疗颈源性失眠症安全有效,且在降低PSQI、NPQ、NDI评分及血清ACTH、CS水平方面较传统针刺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肌肉能量技术 颈源性失眠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孟搏 王瑶 杨静怡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力量技术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持续被... 目的探讨肌肉力量技术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肌肉能量技术,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以及步态指标(双足跨步平均时间、3m直行平均步速以及3m直行平均步长)。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关节疼痛VAS评分、FM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左右脚跨步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左右脚3m直行平均步速及3m直行平均步长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FMA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力量技术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干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可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增强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老年 肌肉能量技术 持续被动运动 肢体运动功能 关节疼痛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高旭 张万权 《中医康复》 2024年第10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纳入45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推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纳入45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推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周后和12周随访的疼痛评分(VAS)、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以评估患者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肉激活水平,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3周后,对照组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腹横肌和多裂肌RMS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则均有显著改善(P<0.05);12周后随访,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能量技术联合体外冲击波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提高腰腹力量,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腰部功能,而且疗效较为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肌肉能量技术 体外冲击波 表面肌电图 腹横肌 多裂肌
下载PDF
经筋刺法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成 王鸿 +1 位作者 张丽容 张亚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结合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就诊的107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结合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就诊的107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穴针刺+推拿,治疗组采用经筋针刺+MET,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相关指标、颈椎活动度、脑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疼痛相关指标、椎动脉血流速度(除对照组Vp)均有明显下降(P<0.001),AROM有明显上升(P<0.001)。与对照组比,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相关指标、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下降(P<0.001,P<0.05),AROM有明显上升(P<0.001)。结论:经筋针刺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降低疼痛相关指标,缩短头痛持续时间,降低头痛发生频率,改善颈椎活动度,改善椎动脉收缩期血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针刺 肌肉能量技术 颈源性头痛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基于肌肉能量技术的康复训练护理对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下腰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薛芬 孙辉 +4 位作者 陈国强 杨朴 鲁娟娟 常永乾 姚良星 《护理学》 2023年第5期845-851,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基于肌肉能量技术(MET)的康复训练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存在下腰痛症状且适宜手法治疗的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不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基于肌肉能量技术(MET)的康复训练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存在下腰痛症状且适宜手法治疗的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不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基础上,配合肌肉能量技术(MET)进行康复训练护理。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PRI, VAS, 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SF-36健康调查简表(PF, RP, SF, BP, MH, RE, VT, GH)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 <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基于肌肉能量技术(MET)的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明显缓解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导致的下腰痛症状,改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下腰痛 肌肉能量技术MET 康复训练护理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产后女性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彩娜 吕振 +2 位作者 黄秋晨 李子锋 刘克敏 《中国康复》 2023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肌肉能量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产后女性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索骶髂关节功能障碍对产后女性的特殊发病机理及物理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产后骶髂关节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干...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肌肉能量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产后女性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索骶髂关节功能障碍对产后女性的特殊发病机理及物理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产后骶髂关节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电疗法及抗阻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A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和观察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ET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3周及6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竖脊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竖脊肌RMS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臀大肌和股二头肌RMS评分较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均P<0.05)。治疗6周后,观察A组竖脊肌RMS评分较治疗3周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竖脊肌、臀大肌、股二头肌RMS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3周均增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P<0.05);观察B组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和观察A组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和观察A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较治疗3周后升高(P<0.05)。结论:MET联合CSE可改善产后女性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增强骶髂关节周围稳定性,提高患病部位相关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肌肉能量技术 稳定性训练 产后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晶晶 黄莉华 +2 位作者 徐义明 刘坤 方平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167-171,192,共6页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8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老年KOA患者84例,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在...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8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老年KOA患者84例,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2例因患者主动要求退出,最终纳入老年KOA患者82例,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2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功率自行车、物理因子治疗),其中功率自行车训练20 min/次,动态干扰电和超短波治疗等物理因子治疗30 min/次(每项15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肌肉能量技术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6个月后采用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老年KOA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僵硬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关节角度测量尺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测试股四头肌肌力[股四头肌峰力矩(PT)、股四头肌峰力矩体质量比(PT/BW)]。结果:①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后、治疗6个月后WOMAC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WOMAC总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后、6个月后WOMAC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WOMAC总分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ROM、PT和PT/BW: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后ROM、PT和PT/BW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后ROM、PT和PT/BW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缓解老年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僵硬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肌肉能量技术 关节活动度 股四头肌 肌力 老年人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Overlay、NIC及临床意义分析
17
作者 郑一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84-86,共3页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碘增加值(Overlay)、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s,NIC)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胸外科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72例肺部病变患者...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碘增加值(Overlay)、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s,NIC)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胸外科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72例肺部病变患者。按照病变类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6例)以及观察组(肺癌疾病患者,36例)。对两组患者均实行双源CT双能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期与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NIC、肿块体积、容积平均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值、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期NI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动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NI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动脉期与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NI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高于动脉期,NIC高于动脉期,差异显著(P<0.01);碘浓度静脉期与动脉期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肿块体积、容积平均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值、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实行双源CT双能量技术,能判断患者肿瘤良恶性病变情况,可辅助医师尽快判断患者临床病症发生情况,并实行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双能量技术 肺部病变 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能谱CT单能量技术联合双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A血管成像中的优势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琳 陈伟彬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 研究能谱CT单能量技术联合低用量、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9月~2022年5月间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96例分为两组:常规扫描组48例,行以常规CT扫描,用药为碘美普尔(400mg I/mL)4... 目的 研究能谱CT单能量技术联合低用量、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9月~2022年5月间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96例分为两组:常规扫描组48例,行以常规CT扫描,用药为碘美普尔(400mg I/mL)48mL,注射速率为4.5mL/s;能谱扫描组48例,行能谱扫描,用药为碘帕醇(370mg I/mL)45mL,注射速率为4.5mL/s。扫描后将图像传至工作站重建,在主动脉弓、大脑中动脉、两侧颈内动脉画感兴趣区测量CT值及噪声值(SD),根据公式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根据CT自动生成的辐射剂量报告,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依据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由两名诊断医师依据4分制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数据由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图像的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间的CT值、SNR值、CNR值等比较,能谱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扫描组CTDIvol值(8.32±2.53)mGy,常规扫描组(18.20±2.90)mGy;能谱扫描组DLP值(251.00±34.27)mGy·cm,常规扫描组(502.01±40.35)mGy·cm;能谱扫描组ED值(1.04±0.14)mSv,常规扫描组(2.09±0.17)mSv,能谱扫描组的各项数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能谱CT单能量技术与低浓度、低用量对比剂相结合应用于头颈CTA检查中,图像质量与常规扫描无异,使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减低,碘摄入量也随之降低,减少了患者发生对比剂相关副作用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A 能谱CT 能量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辅助肌肉能量技术在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俊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9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在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采用体外冲击波辅助肌肉能量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探讨在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采用体外冲击波辅助肌肉能量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辅助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和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疼痛、功能、主动前屈、前屈肌力和满意度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WHO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采用体外冲击波辅助肌肉能量技术治疗的效果较显著,不仅能有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体外冲击波 肌肉能量技术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小针刀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甘贤斌 唐润科 +2 位作者 杨晓晴 郭景华 罗毅卿 《医疗装备》 2023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小针刀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气滞血瘀型腰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MET组、小针刀组,各50例。小针刀组... 目的 探讨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小针刀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气滞血瘀型腰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MET组、小针刀组,各50例。小针刀组单纯予以小针刀治疗,MET组单纯予以MET治疗,联合组予以MET联合小针刀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MET组和小针刀组,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提高,治疗后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MET组、小针刀组,复发率低于MET组、小针刀组(P<0.05)。结论 MET联合小针刀治疗可减轻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度,缩短治疗疗程,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气滞血瘀型 肌肉能量技术 小针刀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