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冠 高君 于鸿雁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对照组患者予以非置管引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 目的:观察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对照组患者予以非置管引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愈合情况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效果优于非置管引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层下置管引流 化脓性阑尾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降低感染率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谷伟 郭国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3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腹腔冲洗,研究组采用脂肪层下置管引流...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腹腔冲洗,研究组采用脂肪层下置管引流联合腹腔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10.76%比33.54%,χ2=23.7826,P<0.05);研究组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为5.68±2.54 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75±3.14 d(t=12.6672,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0.4548,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能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切口 脂肪层下 置管引流 感染 效果
下载PDF
浅析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廖丁古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4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进行手术治疗后的6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加强组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的基础上进行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观察两组患者切口的... 目的分析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进行手术治疗后的6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加强组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的基础上进行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观察两组患者切口的恢复情况。结果加强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常规组,拆线时间也较常规组短。结论对于进行了化脓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引流,在控制手术切口的感染率、缩短拆线时间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 脂肪层下放置引流 切口愈合 影响
下载PDF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对化脓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珏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2544-2544,共1页
目的:探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对化脓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切除阑尾后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后关腹,对照组用生... 目的:探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对化脓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切除阑尾后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后关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关腹,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结果:研究组甲级愈合率为65.8%,高于对照组的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可缩短化脓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脂肪 引流 化脓阑尾炎
下载PDF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夏顺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6期1126-1127,共2页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96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都进行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患者的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96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都进行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患者的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给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有助于加快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脂肪层下 化脓性阑尾炎 引流管 切口愈合时间
下载PDF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刘文辉 《青春期健康》 2014年第S1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在化脓性阑尾炎术中将引流管置于患者脂肪层下,对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于近一年期间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将62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2组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研究组置引流管于脂肪层下... 目的:研究在化脓性阑尾炎术中将引流管置于患者脂肪层下,对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于近一年期间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将62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2组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研究组置引流管于脂肪层下,对照组为常规操作,观察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在愈合程度为1级的百分比较对照组要多,且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上较对照组要少(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化脓性阑尾炎术中将引流管置于患者脂肪层下,能减少切口感染情况,促进切口愈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 化脓性阑尾炎 引流管 脂肪层下
下载PDF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翔 史卫海 +1 位作者 付跃 汤黎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49例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对照组25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不放置引流管引流,观察组24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于脂肪层下方放置负压引流管引... 目的探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49例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对照组25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不放置引流管引流,观察组24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于脂肪层下方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7.2±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5±2.1)d(P<0.05).观察组愈合评级为甲级20例,乙级4例,丙级0例;对照组愈合评级为甲级14例,乙级7例,丙级4例.观察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脂肪层放置负压引流管能有效降低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 脂肪 引流 愈合 效果
下载PDF
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降低感染率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桂华 邓保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于切口脂肪层置管引流对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阑尾切除术,实验组在切口脂肪层放置引流管后关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关腹。比较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于切口脂肪层置管引流对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阑尾切除术,实验组在切口脂肪层放置引流管后关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关腹。比较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并比较不同类型阑尾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例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对照组7例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22%。实验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为(5.6±2.5)d,对照组为(9.7±3.1)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甲级愈合21例,对照组13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坏疽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57%,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2%,单纯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不同类型阑尾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在阑尾切除术后于切口脂肪层放置引流管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并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 脂肪 引流管
下载PDF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姜世平 《医疗装备》 2017年第4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行阑尾切除术。试验组在阑尾切除术后在其脂肪...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行阑尾切除术。试验组在阑尾切除术后在其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切口有无发炎、感染等情况,并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术后切口愈合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切口愈合的时间平均(7.12±1.75)d,对照组切口愈合的时间平均(11.22±2.15)d,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在其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不但能够减少切口发生感染的发生率,还能有效地促进手术切口愈合,使患者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 引流管 脂肪 切口愈合
下载PDF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理文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8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在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在进... 目的:探讨分析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在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开腹手术的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对其切口进行冲洗,再在其脂肪层下放入引流管。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仅使用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冲洗。在两组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一周内仔细观测其切口的康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愈合率、伤口正常率较高,p<0.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行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采用导管引流切口积液可显著改善其伤口的愈合情况,取得更优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脂肪 引流管 化脓性阑尾炎 开腹手术切口
下载PDF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创口愈合及抗感染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亿全 《蛇志》 2015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观察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术后创口愈合情况及抗感染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行开腹术治疗的患者9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照组未行置管引流,比... 目的观察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术后创口愈合情况及抗感染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行开腹术治疗的患者9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照组未行置管引流,比较两组创口愈合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创口愈合甲级率观察组60.87%,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口愈合丙级率观察组4.35%,对照组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4.35%,对照组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6.82±1.8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79±4.9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开腹术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的创口愈合有促进作用,而且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开腹术 脂肪引流 化脓性阑尾炎 创口愈合 感染
下载PDF
自体颅骨瓣腹壁脂肪层下埋藏再植术的护理
12
作者 劳建新 《右江医学》 2005年第5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自体颅骨瓣 再植术 护理 自体颅骨再植术 护理配合 脂肪 下腹壁 埋藏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病人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彩超下颈动脉弹性指标及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13
作者 肖娟 袁新春 胡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彩超下颈动脉弹性指标、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F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赣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轻度,n=30)、B组(中度,n=48)、C组...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彩超下颈动脉弹性指标、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F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赣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轻度,n=30)、B组(中度,n=48)、C组(重度,n=42),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超检查患者颈动脉弹性指标、EFT并探讨两者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内中膜厚度(IMT)、血管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均高于对照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快于对照组,顺应性(A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MT、β、Ep均高于A组和B组,PWV-β快于A组和B组,AC低于A组和B组,且B组Ep高于A组,PWV-β快于A组,AC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EFT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EFT厚于B组、A组,B组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MT、β、Ep、AC、EFT升高,PWV-β加快,AC降低是影响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IMT、β、Ep、AC、EFT升高,PWV-β加快,AC降低是影响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弹性指标、EFT可作为评估CH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 弹性 心外膜脂肪厚度
下载PDF
筋膜层与脂肪层心型缝合在初产妇剖宫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显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筋膜层与脂肪层心型缝合在初产妇剖宫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行剖宫产的6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筋膜层连续缝合、脂肪层间断缝合)... 目的探讨筋膜层与脂肪层心型缝合在初产妇剖宫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行剖宫产的6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筋膜层连续缝合、脂肪层间断缝合),试验组采用筋膜层与脂肪层心型缝合。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切口愈合等级、皮下硬结情况(皮下硬结数量、表面积及消失时间)、瘢痕增生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切口瘢痕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切口愈合等级优于对照组,皮下硬结数量少于对照组,表面积小于对照组,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VSS、VAS评分及切口瘢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层与脂肪层心型缝合可有效促进初产妇剖宫产切口愈合,改善皮下硬结情况,有效避免瘢痕增生,改善切口瘢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型缝合 筋膜 脂肪 初产妇 剖宫产 切口缝合
下载PDF
切口脂肪层下引流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建军 李爱林 +2 位作者 王比男 周燕飞 刘长江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切口脂肪层下引流 腹部手术 临床应用 硬膜外麻醉
原文传递
切口脂肪层下引流在妇科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继 刘瑞敏 王素梅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2期226-227,共2页
腹部手术切口延期愈合,不仅给受术者带来痛苦和精神压力,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增加了医疗纠纷。为了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笔者对40例接受妇科手术者,行腹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橡皮引流片引流,无... 腹部手术切口延期愈合,不仅给受术者带来痛苦和精神压力,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增加了医疗纠纷。为了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笔者对40例接受妇科手术者,行腹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橡皮引流片引流,无一例切口延期愈合,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脂肪层下引流 腹部手术 妇科 手术中 切口延期愈合 医患关系紧张 精神压力 医疗费用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赵欢 欧阳征鹏 +4 位作者 罗安果 左明良 邓燕 李春梅 尹立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intervention,ACS)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28例及对照组19...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层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3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intervention,ACS)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28例及对照组19例。采集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分别测量舒张末期冠状沟与心尖切迹中间的右室前壁前、左心室后壁后以及心尖切迹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picardial fat thickness,EFT)。比较3组患者PET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 ACS组EFT较SA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厚(P<0.001),且S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以EFT≥3.25 mm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9.5%;以EFT≥3.35 mm作为诊断ACS的标准,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68.1%。结论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层厚度是一种简便、无创预测冠心病和AC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外膜脂肪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头皮帽状腱膜及部分脂肪层切除治疗脂肿性头皮一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琪海 黎冻 +3 位作者 周翔 莫海雁 肖翔辕 李翅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596-1597,共2页
脂肿性头皮(lipedematous scalp,L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弥漫性增厚,触之似吸水海绵或装满水的水囊。头皮的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可见皮下脂肪组织增生。目前国外英文文献检索仅见报道14例的Ls,... 脂肿性头皮(lipedematous scalp,L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弥漫性增厚,触之似吸水海绵或装满水的水囊。头皮的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可见皮下脂肪组织增生。目前国外英文文献检索仅见报道14例的Ls,而国内文献罕见报道。现将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一例脂肿性头皮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治疗 头皮 帽状腱膜 脂肪 组织病理学检查 脂肪组织增生 影像学检查 病因不明
下载PDF
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志凌 张怡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2-53,共2页
该院妇产科自 1998年 8月~ 1999年 4月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不缝合腹壁皮下脂肪层 ,直接用于不可吸收的滑线连续皮内缝合腹壁皮肤的方法共 10 0例 ,效果良好。与传统的缝合腹壁皮下脂肪的方法相比 ,并不增加腹部伤口的感染率及皮下血肿... 该院妇产科自 1998年 8月~ 1999年 4月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不缝合腹壁皮下脂肪层 ,直接用于不可吸收的滑线连续皮内缝合腹壁皮肤的方法共 10 0例 ,效果良好。与传统的缝合腹壁皮下脂肪的方法相比 ,并不增加腹部伤口的感染率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 ,并能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皮下硬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 剖宫冰 腹壁缝合
下载PDF
超声评价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动脉血管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兴 李金生 王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85-790,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评价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AT)与右侧颈总动脉弹性及其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1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CHD的中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超声评价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AT)与右侧颈总动脉弹性及其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1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CHD的中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31例)、双支(36例)和三支病变组(33例);另选取同期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无CHD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四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超声检测参数。通过Pearson分析EAT与右侧颈总动脉弹性、CIMT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AT、右侧颈总动脉弹性和CIMT预测CHD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的血管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CIMT和EAT均显著增加(均P<0.05),顺应性(AC)显著降低(均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EAT与β、Ep、PWV-β及CIMT均呈正相关(P<0.05),与AC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AT、CIMT以及右侧颈总动脉弹性三者联合预测CHD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分别为89%、82%和71%。[结论]中老年CHD患者的EAT与右侧颈总动脉弹性变化、CIMT均具有良好相关性;EAT与右侧颈总动脉弹性变化以及CIMT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预测CHD提供较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 心外膜脂肪厚度 颈动脉 血管弹性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