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冠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成像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刘晓辉 邓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斜冠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成像(PDWI)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临床疑似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斜矢状位MRI、斜冠状位PDWI。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 目的探讨斜冠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成像(PDWI)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临床疑似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斜矢状位MRI、斜冠状位PDWI。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比较常规斜矢状位MRI与斜冠状位PDWI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效能及准确度。结果斜冠状位PDWI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均高于常规斜矢状位MR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冠状位PDWI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准确度高于常规斜矢状位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冠状位PDW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的准确度为78.05%,高于常规斜矢状位MRI的6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斜矢状位MRI的基础上应用斜冠状位PDWI对前交叉韧带撕裂及损伤分级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冠状位 质子加权脂肪抑制成像 前交叉韧带撕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RI脂肪抑制技术STIR序列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检测的价值
2
作者 王国庆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735-273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技术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技术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T2加权脂肪抑制(FS-T2WI)及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记录各序列扫描的异常信号,并对比两种脂肪抑制序列骶髂关节左右两侧影像均匀性、两侧臀部肌肉的SNR及CNR、骨髓水肿患者的SNR与CNR、两种脂肪抑制序列图像质量相关评分。结果:经MRI检测,60例AS患者中发现信号异常患者:T1WI 51例(85.00%),T2WI 48例(80.00%),脂肪抑制(FS-T2WI及STIR)59例(98.33%);60例患者中,FS序列右侧图像均匀性较左侧高,FS序列右侧SNR较左侧高,CNR较左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9.047、19.022、21.410,P<0.05);32例骨髓水肿患者STIR序列SNR及CNR均较FS序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7、6.330,P<0.05);STIR序列脂肪抑制均匀性、病变明显性、伪影、整体质量较FS序列高,解剖结构评分较FS序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74、73.891、34.326、25.544、20.440,P<0.05)。结论:采用MRI脂肪抑制技术能够早发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且脂肪抑制序列中的STIR序列图像质量更好,尤其对于骨髓水肿患者显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髓水肿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艳 潘小文 +1 位作者 董晚亭 肖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BME)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位PDWI-FS序列扫描及MRI常规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BME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图像质量、... 目的:分析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BME)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位PDWI-FS序列扫描及MRI常规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BME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图像质量、病灶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显示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中134例存在225处BME征象,以膝关节外伤患者中多见。PDWI-FS序列显示病灶信号强度主要为3级,占比97.78%(220/225),MRI常规序列显示主要为2级,占比43.11%(97/225),且两种检查方法显示不同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15.919,P<0.05)。PDWIFS序列显示病灶清晰程度、空间分辨力、图像变形及诊断信心评分[(4.09±0.45)分、(3.65±0.42)分、(3.25±0.37)分、(4.21±0.38)分]均高于常规序列[(3.88±0.39)分、(3.41±0.36)分、(3.14±0.35)分、(3.97±0.34)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9,t=5.314,t=2.645,t=5.765;P<0.05)。PDWI-FS序列显示病灶信噪比及周围组织对比噪声比[(2.07±0.23)、(5.52±0.64)]均大于常规序列[(2.01±0.22)、(5.17±0.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9,t=4.925;P<0.05)。结论:较MRI常规序列而言,磁共振PDWI-FS序列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效果,可为骨关节外伤性BME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 骨关节外伤 骨髓水肿 信号强度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脂肪抑制序列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华 侯金文 +3 位作者 李传福 王青 陶慕圣 马祥兴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2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研究脂肪抑制序列 (fat suppression ,FS)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 30例行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urboSE)T1WI、T2 WI和FS扫描 ,后者采用光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 (spectralpresaturationinver... 目的 :研究脂肪抑制序列 (fat suppression ,FS)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 30例行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urboSE)T1WI、T2 WI和FS扫描 ,后者采用光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 (spectralpresaturationinversionrecov ery ,SPIR) ,包括T1/SPIR和T2 /SPIR。结果 :单独根据T2 WI或T2 /SPIR像对子宫腺肌病进行诊断 ,两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均可作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常规序列。T2 WI的表现更接近于病理 ,T2 /SPIR像则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边界 ,因而有利于病变径线的测量。单独根据T1WI或T1/SPIR像无助于发现子宫腺肌病低信号病变 ,对出血性异位子宫内膜岛的发现却有特异性 ,且T1/SPIR像显示得更为清晰。结论 :4种扫描序列结合有利于全面显示病变。FS在子宫腺肌病的MRI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抑制序列 子宫腺肌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眼眶MR成像IDEAL技术脂肪抑制效果和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静 李婷 鲜军舫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5-69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眼眶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成像(IDEAL)与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化学饱和法的脂肪抑制效果和图像质量,探讨IDEAL在眼眶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260例患者进行眼眶MRI扫描,包括143例分别采用化学饱和法(41例)... 目的:对比分析眼眶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成像(IDEAL)与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化学饱和法的脂肪抑制效果和图像质量,探讨IDEAL在眼眶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260例患者进行眼眶MRI扫描,包括143例分别采用化学饱和法(41例)、STIR(52例)和IDEAL(50例)序列行冠状面T2WI,以及50例和67例分别采用化学饱和法和IDEAL序列行增强后冠状面T1WI扫描。对眼眶、鼻窦各解剖部位的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进行主观评分,并且测量颞肌、内直肌和外直肌的信噪比,比较三种脂肪抑制技术的脂肪抑制效果和图像质量。结果:IDEAL组T2WI对外直肌、内直肌、视神经和海绵窦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化学饱和法T2WI(P<0.05),对眼眶及邻近骨骼的脂肪抑制效果评分高于化学饱和法T2WI(P<0.05),但对颞肌间隙脂肪抑制效果的评分低于化学饱和法T2WI(P=0.004)。IDEAL T2WI对眼外肌、视神经、海绵窦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STIR序列(P<0.05),对鼻甲、上颌窦内壁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STIR序列(P<0.05);对眼眶、蝶骨大翼和颧骨的脂肪抑制效果评分高于STIR序列(P<0.05),对颞肌间隙脂肪抑制效果评分低于STIR序列(P=0.000)。IDEAL T2WI上颞肌的信噪比高于化学饱和法T2WI(P=0.013),颞肌、内直肌和外直肌的信噪比高于STIR序列(P=0.000)。增强后IDEAL T1WI对内直肌、下直肌、上颌窦内壁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化学饱和法T1WI(P<0.05),对中鼻甲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化学饱和法(P<0.05);对颞肌间隙和翼腭窝的脂肪抑制效果评分高于化学饱和法(P<0.05),对肌锥外间隙脂肪抑制效果评分低于化学饱和法(P<0.05)。结论:IDEAL对眶内及眶周结构的显示效果优于化学饱和法和STIR序列,是目前眼眶MRI的最佳脂肪抑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 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成像
下载PDF
脂肪抑制质子加权成像和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永克 赵骏 +4 位作者 王健 陈伟 杨柳 郭林 周代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86-2589,共4页
目的比较脂肪抑制质子加权成像(fat-suppression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FS-P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效果。方法 83例关节中心怀疑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术前行3T ... 目的比较脂肪抑制质子加权成像(fat-suppression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FS-P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效果。方法 83例关节中心怀疑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术前行3T MR FS-PDWI和SWI序列扫描,2名副高以上医师行影像诊断,以关节镜为金标准对照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图像质量进行半定量评分。对比FS-PDWI和SWI半月板撕裂处的信号噪声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和与腓肠肌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定量分析半月板撕裂处图像质量。结果 91处病变区2名医师的SWI诊断结果有极好的一致性(κ=0.839),综合其诊断结果得FS-PDW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平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5%、83.3%、90.7%、98.0%和51.7%,SWI诊断的平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3%、83.3%、95.1%、98.1%和71.4%。两序列诊断半月板撕裂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图像半定量评分FS-PDWI和SWI无显著性差异(P>0.05)。FS-PDWI和SWI的SNR分别为(26.25±6.47)和(33.94±6.41),有显著性差异(P<0.05);CNR分别为(4.86±3.61)和(6.38±3.3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检出率稍高于脂肪抑制质子加权成像,且有更好的信号噪声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抑制质子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半月板撕裂 关节镜 信号噪声比 对比噪声比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根三维磁共振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丽艳 周顺科 +2 位作者 郭云志 郭薇 高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48-285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PROSE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神经根的显示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9月在本院行脊神经根MR PROSET成像者47例,其中正常者20例,LDH患者27例,分析所有受检者MR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位腰... 目的探讨磁共振(MR)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PROSE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神经根的显示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9月在本院行脊神经根MR PROSET成像者47例,其中正常者20例,LDH患者27例,分析所有受检者MR常规扫描和PROSET冠状位腰神经根成像,并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三维重组处理,观察脊神经根形态、走行及其与椎间盘突出髓核的关系。结果 20例正常者MR PROSET成像均清楚显示硬膜囊、硬脊膜鞘外形及脊神经根节前段、神经节和节后段的走行。27例LDH患者中,共计30个椎间盘突出,其中中央型16个,侧旁型11个,椎间孔型3个。各型LDH神经根三维PROSET成像特征表现为:椎间孔型突出的髓核向外上推压同侧上位神经根,向内侧推压下位神经根;侧旁型仅推压下位神经根;中央型多数无神经根受压征象。结论 MR PROSET成像能清晰显示各型LDH患者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压迫的特征,尤其对椎间孔型更有优势,故MR PROSET可以为LDH患者神经根受压情况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脊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和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成像在腹部含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雷立存 杜亚强 +3 位作者 王伟秀 何丽 胡宏亮 刘连祥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2299-230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和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成像在腹部含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41个腹部含脂病变分别行化学位移成像和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成像,分析病变在各个序列中的信号变化。结果腺瘤及肝癌脂肪变性中16个病灶(80%)在化学位... 目的探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和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成像在腹部含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37例41个腹部含脂病变分别行化学位移成像和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成像,分析病变在各个序列中的信号变化。结果腺瘤及肝癌脂肪变性中16个病灶(80%)在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出现信号明显降低,1个病灶信号未见变化;畸胎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20个病灶(95.23%)在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成像中均出现信号明显降低。结论化学位移成像和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成像在检测病变内的脂肪及其存在方式方面可以提供有效的信息,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腹部含脂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位移成像 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成像 腹部含脂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在老年人椎体骨水泥成形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吕东方 宋玉民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在老年人椎体病变骨水泥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57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计划行骨水泥成形术,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区别陈旧性骨折、新鲜骨折和骨挫伤,对新鲜骨折和骨挫伤的6...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在老年人椎体病变骨水泥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57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计划行骨水泥成形术,术前行螺旋CT扫描,并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区别陈旧性骨折、新鲜骨折和骨挫伤,对新鲜骨折和骨挫伤的61个椎体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CT扫描确诊64个椎体压缩骨折,MRI共检查出83个椎体病变,包括新鲜骨折42个、陈旧骨折22个、骨挫伤19个,对照术前CT和MRI检查结果,64个CT扫描确诊的椎体压缩骨折,通过MRI检查均认为有治疗意义的椎体仅为42个,占治疗的68.85%(42/61),57例患者61个椎体手术均成功,疼痛完全缓解53例,显著缓解4例,无效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计划行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前,进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成像检查至关重要,应该作为术前的必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序列 放射学 介入性 聚甲基丙烯酸类 脊柱疾病 骨成形术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术(STIR序列)在腰椎外伤性骨挫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立章 王会轩 +1 位作者 张德华 王俊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22期45-46,共2页
目的分析腰椎外伤所致椎体骨挫伤的MRI表现,探讨其形成的病理学机制,及讨论STIR序列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MRI检查发现腰椎外伤性骨挫伤的资料,除常规T1,T2加权像检查外,均行矢状面脂肪抑制术检查。结果 MRI脂... 目的分析腰椎外伤所致椎体骨挫伤的MRI表现,探讨其形成的病理学机制,及讨论STIR序列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MRI检查发现腰椎外伤性骨挫伤的资料,除常规T1,T2加权像检查外,均行矢状面脂肪抑制术检查。结果 MRI脂肪抑制T2WI像能准确显示腰椎外伤性骨挫伤。结论 MRI脂肪抑制术(STIR序列)在腰椎外伤性骨挫伤的诊断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骨挫伤 低场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脂肪抑制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棠 刘起旺 +4 位作者 张辉 张锁旺 梁力 孙少杰 徐坚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脂肪抑制技术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7例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Vater’s壶腹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分别进行T1WI/SE、T2WI/TSE、脂肪抑制技术 (FST)序列和MRCP检查 ,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脂肪抑制技术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7例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Vater’s壶腹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分别进行T1WI/SE、T2WI/TSE、脂肪抑制技术 (FST)序列和MRCP检查 ,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MRCP在壶腹周围癌定位的准确率为 86.49% ,定性的准确率为 78.3 8% ;MRCP结合脂肪抑制技术可使胰头癌定性的准确率达 10 0 %。胰头癌的“双管征”多呈分离状态 (占 5 7.14 % ) ,壶腹癌的“双管征”多呈并行状态 (占75 % )。 2 1例胰头癌脂肪抑制技术所有肿瘤均呈低信号改变。结论 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定位准确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抑制技术 临床应用 壶腹周围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比较优化STIR和IDEAL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金属植入物MRI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杰 王传兵 陈晓宇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0期59-62,89,共5页
目的比较优化短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STIR)和三点非对称法脂肪抑制技术(Iterative Dixon of Water-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IDEAL)对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目的比较优化短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STIR)和三点非对称法脂肪抑制技术(Iterative Dixon of Water-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IDEAL)对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金属内固定术后需行MRI检查的患者30例,行常规序列以及优化STIR、IDEAL序列扫描,通过对感兴趣区信号的强度值分别计算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信噪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对数据结果做统计学分析;对脂肪抑制均匀性、金属伪影大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优化STIR和IDEAL两种方法图像信噪比分别为:19.26±0.96、20.26±1.24(t=-2.94,P<0.01);图像噪声比分别为:7.03±0.94、8.28±0.97(t=-6.07,P<0.01);主观评分脂肪抑制的均匀性分别为:3.47±0.51、3.63±0.50(t=1.37,P>0.05);金属伪影的大小分别为:3.68±0.67,3.74±0.65(t=-0.57,P>0.05)。结论IDEAL技术在脂肪抑制均匀性、金属伪影、图像信噪比等图像质量方面和优化STIR脂肪抑制技术相当,并且可以得到更好的SNR和CNR。因此在机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以选择IDEAL脂肪抑制技术进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 三点非对称法脂肪抑制技术 金属植入物 金属伪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 T_1WI与STIR脂肪抑制序列对脊柱转移瘤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向荣 张少平 +1 位作者 许淑惠 陈杰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通过对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STIR(短时间反转恢复)和FE/Fsat(场回波/脂肪抑制)两种不同方法的脂肪抑制序列进行检查对比,评价二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3月,经MR检查病理证实的40例脊柱转移性病变,采用日... 目的通过对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STIR(短时间反转恢复)和FE/Fsat(场回波/脂肪抑制)两种不同方法的脂肪抑制序列进行检查对比,评价二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3月,经MR检查病理证实的40例脊柱转移性病变,采用日本东芝FLEXART0.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常规采用矢状位SE:T1WI、FSE:T2WI序列,同时进行STIR和FE/Fsat两种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必要时加做轴位和冠状位扫描。结果40例累及66个椎体,椎体形态改变29例,42个椎体,表现为椎体变扁,前后径增宽;24个椎体形态表现正常。单椎体转移9例,其中形态正常3例。向椎管内生长且压迫相应硬膜囊和脊髓5例。经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学处理,P值<0.001,病灶边界情况及信号强度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TIR脂肪抑制序列对脊柱转移性病灶的发现比FE/Fsat脂肪抑制序列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转移瘤 脂肪抑制技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脂肪抑制序列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跃建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5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序列对急性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及CT检查为阴性的120例骨挫伤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各序列的检出率。结果 STIR序列敏感性高于SE序列,STIR、T1WI、T2WI...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序列对急性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及CT检查为阴性的120例骨挫伤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各序列的检出率。结果 STIR序列敏感性高于SE序列,STIR、T1WI、T2WI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2.8%和43.9%,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 MRI对骨髓变化具有很高敏感性,尤其是MRI脂肪抑制序列能清晰显示常规X线难以显示的骨髓水肿、出血和骨小梁微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挫伤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序列
下载PDF
磁共振T2WI饱和脂肪抑制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视神经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爱杰 孟凡莲 +1 位作者 王永奇 李伟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7-78,F0003,共3页
目的 研究磁共振T2WI饱和脂肪抑制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视神经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视神经炎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眶MRI轴位、矢状位成像及眶部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和横轴位DWI检查.结果 17例患者... 目的 研究磁共振T2WI饱和脂肪抑制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视神经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视神经炎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眶MRI轴位、矢状位成像及眶部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和横轴位DWI检查.结果 17例患者在眼眶常规MRI检查中视神经未发现病变,而在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发现视神经信号增高,轴位DWI序列示视神经信号弥散受限.结论 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和轴位DWI是视神经炎无创易行、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磁共振成像(MRI) T2WI饱和脂肪抑制 弥散加权成像(DWI)
下载PDF
软组织内血管瘤的MRI脂肪抑制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闵祥强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MRI脂肪抑制成像技术(STIR)在诊断肌肉软组织内血管瘤的作用。方法:选择了经临床手术病理或血管造影证实的127例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选病例均作了MRI常规T1和T2加权像、脂肪抑制成像STIR检查,其中20例行磁共振... 目的:探讨MRI脂肪抑制成像技术(STIR)在诊断肌肉软组织内血管瘤的作用。方法:选择了经临床手术病理或血管造影证实的127例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选病例均作了MRI常规T1和T2加权像、脂肪抑制成像STIR检查,其中20例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37例作过水脂分离成像WFS检查,25例做过血管造影检查,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找出脂肪抑制成像对软组织内血管瘤的诊断优势。结果:软组织内血管瘤在MRI的表现上具有特征性,脂肪抑制成像(STIR)与常规T1和T2加权像对血管瘤的发现率分别为99.21%、79.53%和88.19%,前者与后两者在血管瘤发现率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脂肪抑制成像对肿瘤的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论:MRI对软组织内血管瘤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线平片和CT,脂肪抑制成像(STIR)在软组织内血管性病变的检查中应作为常规序列,扫描参数的选择应合适,特别是T1(反转时间)对于脂肪抑制的效果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MRI) 脂肪抑制成像(stir) 水脂分离成像(WFS)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T2加权脂肪抑制在骨骼外伤诊断方面的技术应用
17
作者 朱华浩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6期521-523,共3页
我们对骨骼外伤后X线拍片及CT检查阴性或过去有骨折现在又受伤,且有疼痛、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的患者行MRI扫描,以探讨在低场强磁共振STIR序列T2加权脂肪抑制在骨骼外伤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stir序列 临床诊断价值 骨骼外伤 脂肪抑制 T2加权 低场磁共振 应用 低场强磁共振
下载PDF
MRI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在滑膜炎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祥龙 王雪源 +3 位作者 房凌宇 李燕 肖新广 上官建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FS)在滑膜炎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9例于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滑膜炎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FLAIR-FS对滑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级,并与脂肪抑制...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FS)在滑膜炎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9例于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滑膜炎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FLAIR-FS对滑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级,并与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FS)进行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差异。对患者各观察部位滑膜厚度评级、病理评分以及病理指标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滑膜厚度评级与病理评分、病理指标、膝关节疼痛以及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以及膝关节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滑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LAIR-FS以2~3分为主,.PDWI-FS以1~2分为主,二者评分的差异显.著(P<005)。1级与2级的滑膜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1、2级与3级的滑膜厚度的差异显著(P<005)。各观察部位滑膜厚度评级、.病理评分以及滑膜病理指标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滑膜厚度评.级与病理评分、滑膜病理指标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膝关节疼痛以及功能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滑膜炎患者的滑膜厚度有明显增高。MRI的FLAIR-FS序列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诊断以及分级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临床上滑膜炎的诊断工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且滑膜厚度评级与病理评分、滑膜病理指标评分均呈正相关,与膝关节疼痛以及功能评分均无相关性。表明MRI可用于检查滑膜炎患者的治疗疗效,但不能用主观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 滑膜炎 膝关节 滑膜厚度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在磁共振成像中频率选择和短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凯 关晓力 +1 位作者 孙惠苗 徐树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5期453-454,共2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CARM)为胚胎早期尾端发育不全综合征,常见于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的一种发生在消化道末端发育畸形,是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胃肠道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2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CARM)为胚胎早期尾端发育不全综合征,常见于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的一种发生在消化道末端发育畸形,是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胃肠道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2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先天畸形常规监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脂肪抑制技术 磁共振成像 反转恢复 先天性胃肠道疾病 频率 世界卫生组织 发育不全
下载PDF
对比水-脂分离成像技术与频率选择饱和法在头颈部增强MRI中的脂肪抑制效果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文明 康文焱 +5 位作者 文洁 刘周 黄华 王云飞 张艳 罗德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水-脂分离技术(Dixon技术)与频率选择饱和法(FS)在头颈部增强MRI中的脂肪抑制效果。方法对接受头颈部增强MR检查的49例患者行Dixon和FS脂肪抑制T1WI。由2名放射科医师评价其脂肪抑制效果,计算并比较2种图像间CNR和磁场中心... 目的对比分析水-脂分离技术(Dixon技术)与频率选择饱和法(FS)在头颈部增强MRI中的脂肪抑制效果。方法对接受头颈部增强MR检查的49例患者行Dixon和FS脂肪抑制T1WI。由2名放射科医师评价其脂肪抑制效果,计算并比较2种图像间CNR和磁场中心层面(小脑、延髓)、偏离磁场中心层面(颞叶、咬肌、锁骨)的SNR。结果 49例患者的Dixon图像中,2名医师分别记录了14处和17处脂肪抑制效果不佳的区域,一致性好(Kappa=0.858,P<0.001);FS图像中分别记录192处和175处脂肪抑制效果不佳区域,一致性好(Kappa=0.890,P<0.001)。在磁场中心层面,Dixon图像噪声小于FS图像(P<0.001),小脑SNR、延髓SNR及CNR优于FS组(P均<0.05)。在偏离磁场中心层面,Dixon图像噪声小于FS图像(P=0.010),咬肌SNR优于FS图像(P=0.010),锁骨SNR小于FS图像(P<0.001);2种图像颞叶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头颈部增强MRI,应用Dixon技术较FS能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水-脂分离 频率选择饱和 脂肪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