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添加成分对自体移植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进展与现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音 魏国茜 +1 位作者 顾洛莎 顾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5221-5226,共6页
背景:自体脂肪组织没有排异性,由于其来源相对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移植后外观相对自然,目前已成为近乎理想的组织填充物。目的:文章就近年来不同添加成分对脂肪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以"Autologousadipose tissue;r... 背景:自体脂肪组织没有排异性,由于其来源相对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移植后外观相对自然,目前已成为近乎理想的组织填充物。目的:文章就近年来不同添加成分对脂肪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以"Autologousadipose tissue;rate of survival;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platelet-rich plasma;growth factor;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leptin"为英文检索词,以"脂肪细胞,成活率,自体脂肪移植,基质血管成分,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脂肪来源干细胞,瘦素"为中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有关脂肪细胞活性的文献,保留47篇文献进一步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自体脂肪组织移植还存在一些缺陷,研究发现单纯颗粒脂肪移植后存活率低于60%,移植后脂肪组织吸收率较高,可能出现囊肿、钙化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些都制约着自体脂肪移植的广泛临床应用。国内外学者一直在试图通过改进吸脂方法、冻存条件,或采用不同添加成分如富血小板血浆、血管基质成分等等不同方法,以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其中血管基质成分、富血小板血浆、脂肪来源干细胞、A型肉毒毒素、部分细胞因子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其可行及有效性,瘦素、部分生长因子及药物的研究仍需从动物模型转入临床实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脂肪细胞活性 自体脂肪移植 添加成分
下载PDF
不同获取纯化方法影响脂肪细胞活性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魏国茜 孙音 +1 位作者 顾洛莎 顾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4563-4569,共7页
背景:如何提高移植后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一直是脂肪移植的研究热点。目的:就不同获取和纯化方法对自体脂肪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以"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fat grafting,harvesting,aspiration,centr... 背景:如何提高移植后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一直是脂肪移植的研究热点。目的:就不同获取和纯化方法对自体脂肪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以"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fat grafting,harvesting,aspiration,centrifugation,adipocyte graft survival,water jet-assisted liposuction,Nanofat Grafting"为英文检索词,以"自体脂肪移植、获取、抽吸、离心、脂肪细胞活性、水动力吸脂、纳米脂肪移植"为中文检索词。使用计算机网络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VlP)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有关自体脂肪移植过程中各种获取及纯化方法对脂肪细胞活性影响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及重复文献,筛选出42篇文献进一步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自体脂肪移植因其自身优势已成为修复重建和组织填充的首选材料。但其移植后成活率低,且可能产生囊肿、液化、坏死、钙化、过度吸收等并发症。在进行自体脂肪移植过程中,多个环节均会影响脂肪成活率。了解不同获取、纯化方法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根据情况选择最优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减少术后吸收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自体脂肪移植 获取 纯化 脂肪细胞活性
下载PDF
不同管径注射针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安然 孙家明 王介聪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666-669,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管径注射针注射的脂肪细胞活性,研究注射针管径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负压抽吸方式获得脂肪颗粒悬液200 ml;经双层纱布过滤并漂洗后,转入20支5 ml注射器,随机分为4组,每组5支注射器,其中1组为对照组。余3组以5... 目的检测不同管径注射针注射的脂肪细胞活性,研究注射针管径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负压抽吸方式获得脂肪颗粒悬液200 ml;经双层纱布过滤并漂洗后,转入20支5 ml注射器,随机分为4组,每组5支注射器,其中1组为对照组。余3组以5 ml注射器连接不同管径注射针(12 G、16 G、18 G)匀速推出脂肪颗粒,每组分别注入5个15 ml离心管中。以Calcein-AM/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对照组及注射出的脂肪细胞活性,计算细胞成活率,比较注射针管径大小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经12 G、16 G、18 G注射针注射过程顺利,无明显阻力。通过Calcein-AM/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经不同管径注射针注射的脂肪颗粒中细胞成活率,对照组、12 G、16 G、18 G注射针管组细胞成活率分别为(83.53±7.92)%、(82.62±8.09)%、(75.78±10.94)%、(68.45±11.24)%,注射针管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G注射针管组细胞成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位时间内注射一定量的脂肪颗粒随着注射针管内径减小,脂肪颗粒细胞成活比将随之降低,增大注射针管径可增高注射后细胞成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脂肪细胞活性 注射针管径 Calcein-AM/Hoechst33342荧光染色
原文传递
脂肪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裴进洪 李青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88-390,共3页
脂肪细胞活性检测方法用于在体外判断脂肪细胞的活性,包括一般细胞活性检查法,和脂肪细胞特异性检验法。我们对常用的脂肪细胞活性检测方法的原理、特性,以及相关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脂肪细胞活性检测 特异性
下载PDF
不同配比低温保护剂对冻存人颗粒脂肪裸鼠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音 伍明政 +5 位作者 顾洛莎 白洁 顾劲松 于江 闫润虎 张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5期19-22,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低温保护剂对冻存后人颗粒脂肪裸鼠移植的影响,以优化低温保护剂的选择。方法取人大腿内侧吸脂术后多余的颗粒脂肪,分别等量存入A、B两种不同配比的低温保护剂中,分别为A组和B组,置于-80℃冻存6个月。6个月后将标本复苏...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低温保护剂对冻存后人颗粒脂肪裸鼠移植的影响,以优化低温保护剂的选择。方法取人大腿内侧吸脂术后多余的颗粒脂肪,分别等量存入A、B两种不同配比的低温保护剂中,分别为A组和B组,置于-80℃冻存6个月。6个月后将标本复苏,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各移植点注射0.2 m L颗粒脂肪。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物,进行体积、重量检测,并观察其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透射电镜下的情况。结果 A组剩余脂肪平均体积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染色示A组新生血管多于B组;透射电镜下A组脂肪细胞更加完整,新生脂肪细胞较多。结论 A组低温保护剂长期冻存的脂肪活性较高,且可用小牛血清取代胎牛血清;脂肪组织深低温冻存半年以后依然可以进行有效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颗粒 低温保护剂 小牛血清 脂肪细胞活性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 被引量:8
6
作者 曹一翀 刘卫鹏 +12 位作者 王凤 王倩 汪兆艳 杨印祥 杨巧芝 张茜 刘芳 刘利军 吕红艳 唐仕芳 张家洁 温志杰 栾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ASCBS)鞘内注射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统一标准在多个医疗中心分3个胎龄组募集63例WMI早产儿,A组:胎龄24~28^+6周,21例;B组:胎龄29~32^+6周,20例;C组:胎...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ASCBS)鞘内注射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统一标准在多个医疗中心分3个胎龄组募集63例WMI早产儿,A组:胎龄24~28^+6周,21例;B组:胎龄29~32^+6周,20例;C组:胎龄33~36^+6周,22例。各胎龄组以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连续3 d每天1次腰椎穿刺并鞘内注射ASCBS。于矫正胎龄足月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于矫正月龄6个月通过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进行神经发育评估,比较2组间早产儿存活率、NBNA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及PDMS-2发育商。结果63例中包括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例中只有治疗组1例失访。治疗组未发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所有胎龄组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存活率及早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A组的纠正6月龄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及总运动发育商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粗大运动发育商:治疗A组98.330±6.282、对照A组90.330±3.777,P=0.040;总运动发育商:治疗A组97.330±4.803、对照A组91.000±4.472,P=0.023),其余结果未发现组间差异。结论ASCBS治疗早产儿WMI具有较好安全性,并能促进24~28周出生胎龄早产儿的运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婴儿 早产 脑白质损伤 脂肪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
原文传递
人不同部位冻存颗粒脂肪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音 伍明政 +5 位作者 顾洛莎 白洁 顾劲松 于江 闫润虎 张怡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部位冻存颗粒脂肪活性的差异,为临床脂肪移植供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6年6~10月,常规收集45例行大腿内侧、大腿外侧、腹部吸脂术患者术后的颗粒脂肪。将标本添加等量冻存保护液后,于-80℃深低温冰箱中冻存6个月;之... 目的探索不同部位冻存颗粒脂肪活性的差异,为临床脂肪移植供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6年6~10月,常规收集45例行大腿内侧、大腿外侧、腹部吸脂术患者术后的颗粒脂肪。将标本添加等量冻存保护液后,于-80℃深低温冰箱中冻存6个月;之后将标本复苏,用HE染色并观察组织形态,计算完整细胞比率;用锥虫蓝染色,计算脂肪细胞拒染率;通过肌酸激酶实验来测定标本活性。结果 HE染色:大腿内侧脂肪细胞完整率为(78.30±2.03)%;大腿外侧为(70.50±4.53)%;腹部为(65.10±4.63)%。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虫蓝染色、肌酸激酶结果与HE染色一致。结论冻存6个月后,大腿内侧颗粒脂肪活性高于大腿外侧及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颗粒 冻存 吸脂部位 脂肪细胞活性
原文传递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和机理研究
8
作者 朱露露 陈思雨 +4 位作者 农雅萍 孙梅梅 赵炬禹 黄思敏 兰蕾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12-17,共6页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机理。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疗法组和传统疗法组,每组均33例,最终经筋疗法组完成31例,传统疗法组完成32例。经筋疗法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方法包括经筋推拿解结、经筋...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机理。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疗法组和传统疗法组,每组均33例,最终经筋疗法组完成31例,传统疗法组完成32例。经筋疗法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方法包括经筋推拿解结、经筋针刺解结和拔罐解结;传统疗法组采用传统针刺和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肥胖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含量。结果:经筋疗法组总有效率93.55%(29/31),传统疗法组总有效率71.88%(23/32)(P<0.05)。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体重指数(BMI)、体质量、腰围、腰臀比(WHR)和体脂率(F%),治疗后及随访时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筋疗法组与传统疗法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瘦素、游离脂肪酸(FF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抵抗素、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筋疗法组与传统疗法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疗法可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肥胖程度,调节脂肪细胞活性因子和改善糖脂代谢,抑制炎症微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经筋疗法 单纯性肥胖 形态学 炎性因子 脂肪细胞活性因子
下载PDF
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对移植脂肪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谈希 雷肖璇 +4 位作者 郑志芳 程飚 邹彦龙 王红霞 王珍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3-368,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抽取脂肪对移植后脂肪成活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女性患者,其左、右侧腹部分别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实验组)和传统侧孔抽脂针(对照组)抽取脂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葡萄糖转移实验...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抽取脂肪对移植后脂肪成活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女性患者,其左、右侧腹部分别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实验组)和传统侧孔抽脂针(对照组)抽取脂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葡萄糖转移实验,比较两组脂肪细胞体外活性差异。于20只裸鼠背部左、右侧各取1处,分别注射两组脂肪至皮下,每处注射400 mg脂肪。注射后4、12周,观察注射区反应后,取出移植物行大体观察、残留质量测量,组织学观察脂肪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饱满均一、脂肪血管结构更丰富;实验组葡萄糖转移量为(3.049±0.26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8±0.250)mmol/L(t=2.956,P=0.010)。裸鼠体内注射后4周,仅对照组1处注射区发生脂肪液化;注射后4、12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形态更清晰、血管更丰富、坏死更少;实验组移植物残留质量、MVD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能减少抽吸过程中对脂肪细胞的损害,进而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 脂肪细胞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