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1、正五聚蛋白3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丽娟 关晓燕 +2 位作者 余梦思 秦文沛 李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4期3009-3013,30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T2DM合并NAFLD患者(NAFLD组),53例T2DM未合并NAFLD患者(无NAFLD组),61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T2DM合并NAFLD患者(NAFLD组),53例T2DM未合并NAFLD患者(无NAFLD组),61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清FABP1、PTX3、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肝酶指标水平,并收集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FABP1、PTX3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肝酶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FABP1、PTX3与T2DM合并NAFLD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ABP1、PTX3诊断T2DM合并NAFLD的价值。结果NAFLD组血清FABP1、PTX3水平高于无NAFL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BP1、PTX3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高BMI、HOMA-IR及高FABP1、PTX3水平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BP1、PTX3诊断T2DM合并NAFLD的AUC(95%CI)分别为0.693(0.598~0.789)、0.700(0.607~0.793)。联合检测AUC(95%CI)为0.894(0.828~0.959),联合检测的AUC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FABP1、PTX3水平均升高,高水平FABP1、PTX3与T2DM合并NAFLD的发生关系密切,可作为T2DM患者发生NAFLD的潜在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1 正五聚蛋白3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肝酶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思雨 王学红 李文茜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8期1857-1860,1886,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系统肿瘤已经成为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在国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由于其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许多患者在发现疾病时已进入晚期,常已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时机,因此寻找消化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系统肿瘤已经成为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在国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由于其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许多患者在发现疾病时已进入晚期,常已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时机,因此寻找消化系统肿瘤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及早期转移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是一种脂质结合蛋白,具有调节脂肪酸代谢、促进细胞生长及促进肿瘤发展等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增殖、转移、侵袭等密切相关,其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表达。本文对FABP1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1 消化系统肿瘤 脂肪酸代谢
下载PDF
十二指肠钩虫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Ad-FAR-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彭礼飞 胡晶晶 +4 位作者 邓莉 杨陈 甘伟琼 吴亚敏 付汉维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克隆十二指肠钩虫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Ad-FAR-1)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运用3′RACE及RT-PCR技术分别扩增Ad-FAR-1 cDNA部分片段,获得序列经拼接后利用在线BLAST程序检索GenBank中相似的核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设计... 目的克隆十二指肠钩虫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Ad-FAR-1)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运用3′RACE及RT-PCR技术分别扩增Ad-FAR-1 cDNA部分片段,获得序列经拼接后利用在线BLAST程序检索GenBank中相似的核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将Ad-FAR-1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到Ad-FAR-1全长cDNA序列并构建了pET32a/Ad-FAR-1原核表达重组质粒,Ad-FAR-1融合蛋白在大肠中得到了高效表达。结论成功获得并表达了十二指肠钩虫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蛋白(Ad-FAR-1)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特性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钩虫 脂肪酸和视黄醇结合蛋白(Ad-FAR-1)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健脾疏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X受体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脂肪酸合成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朱达 孙凤霞 +3 位作者 李晓玲 徐春军 李杰 王傲然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2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疏肝丸组和易善复组,每组8只。正常组进食普通饲料,其他组进食高脂饲料,健脾疏肝丸组给予4.86 g/(kg·d)灌胃,易善复组给予0.123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灌胃与造模同时进行,共8周。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对大鼠肝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大鼠LXRα、SREBP-1及FAS的表达水平。结果 (1)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疏肝丸组和易善复组大鼠ALT[(3.40±0.81)U/L vs(9.98±2.27)U/L vs(7.80±1.52)U/L vs(6.43±1.89)U/L]、AST [(10.61±1.17)U/L vs(23.63±4.82)U/L vs(18.04±2.98)U/L vs(16.42±3.30)U/L]、TNF-α[(2.40±0.96)×10-3μg/L vs(6.64±0.92)×10-3μg/L vs(4.87±1.35)×10-3μg/L vs(4.45±1.39)×10-3μg/L]、IL-6 [(0.95±0.81)pg/ml vs(7.88±3.08)pg/ml vs(3.17±1.26)pg/ml vs(1.64±0.55)pg/ml]、TG [(0.33±0.13)mmol/L vs(0.90±0.24)mmol/L vs(0.62±0.37)mmol/L vs 0.62(0.46,0.66)mmol/L]、TC [(2.10±0.42)mmol/L vs 5.34(5.17,6.12)mmol/Lvs(3.68±0.63)mmol/Lvs(3.41±0.81)mmol/L]、HDL-C [(1.07±0.17)mmol/Lvs(0.62±0.14)mmol/Lvs(0.78±0.13)mmol/Lvs(0.79±0.12)mmol/L]及LDL-C[0.38(0.26,0.41)mmol/L vs(0.69±0.11)mmol/L vs(0.41±0.13)mmol/L vs(0.43±0.10)mmol/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ST、ALT、LDL-C、TG、TC、IL-6及TNF-α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疏肝丸组和易善复组AST、ALT、LDL-C、TG、TC、IL-6、TNF-α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与健脾疏肝丸组相比,易善复组大鼠血清TC显著降低(P <0.05),其他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肝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严重;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疏肝丸组大鼠肝脏脂肪变减轻。(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疏肝丸组和易善复组大鼠LXRα(345872±52737 vs 544998±55506 vs 436319±65076 vs 448588±104641)、SREBP-1(259408±71143 vs 538701±62336vs 399705±102395 vs 394167±158047)和FAS(201683±48205 vs 466884±74934 vs 425589±63672 vs417852±84373)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疏肝丸组与易善复组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健脾疏肝丸组与易善复组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疏肝丸组和易善复组大鼠LXRα[0.80±0.29 vs 1.57(1.30,1.67) vs 1.09±0.30 vs 1.10±0.36]、SREBP-1(0.42±0.12 vs 1.15±0.45 vs 0.86±0.20 vs 0.84±0.20)和FAS(0.43±0.12 vs 1.10±0.40 vs 0.81±0.26 vs 0.80±0.28)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小鼠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对比,健脾疏肝丸组及易善复组小鼠LXR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健脾疏肝丸组与易善复组相比,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疏肝丸组和易善复组大鼠肝组织LXRα[1.13±0.38 vs 4.14(4.01,4.35) vs 2.65±1.85 vs 1.35(0.54,4.23)]、SREBP-1、FAS[1.37±0.49 vs 4.35±1.97 vs 1.98(1.88,3.22)m 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LXRα[1.46±0.51 vs 6.13±1.17 vs 3.82±2.06 vs 1.56(1.19,4.74)]、SREBP-1、FAS vs1.83(1.64,4.29)]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对比,健脾疏肝丸组及易善复组LXRα、SREBP-1、FAS m 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健脾疏肝丸组与易善复组相比,LXRα、SREBP-1、FAS m 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疏肝丸对大鼠NAFLD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LXRα-SREBP-1-FAS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疏肝丸 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 肝X受体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脂肪酸合成酶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基于FXR-Srebp1c-FAS通路及CD36探讨祛痰活血方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机制
5
作者 薛欣 陈冰 +4 位作者 马娟 李玉梅 李海玉 张立石 马雅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92-997,共6页
目的 以内源性脂肪酸合成相关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protein-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通路及外源性脂肪酸摄入相关的白细胞分... 目的 以内源性脂肪酸合成相关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protein-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通路及外源性脂肪酸摄入相关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CD36)为切入点,探讨祛痰活血方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祛痰活血方组和易善复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祛痰活血方组和易善复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祛痰活血方组和易善复组开始给药干预,给药8周后取各组小鼠血清用于生化检测;肝组织用于病理、肝脏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及FXR、Srebp1c、FAS、CD36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质量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病理结果及肝脏TC、TG含量的升高(P<0.01)均提示明显脂肪变性;肝组织FXR、Srebp1c的m RNA表达水平,以及CD36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P<0.01),FAS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痰活血组小鼠体质量、肝质量均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中FXR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Srebp1c、FAS、CD36的m 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外源性脂肪酸摄入增加可能是高脂引起的NAFLD的主要成因,祛痰活血方既抑制外源性脂肪酸摄入,亦减少内源性脂肪酸合成,双向调节改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祛痰活血方 法尼醇X受体-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脂肪酸合成酶通路 白细胞分化抗原36
下载PDF
平糖方抑制NAFLD大鼠肝脏脂质合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岩 刘涛 +2 位作者 李学军 刘长勤 杨叔禹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平糖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高脂喂养诱导NAFLD大鼠模型,观察平糖方对NAFLD模型大鼠血脂、转氨酶、肝脏形态学的影响,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 目的:探讨平糖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高脂喂养诱导NAFLD大鼠模型,观察平糖方对NAFLD模型大鼠血脂、转氨酶、肝脏形态学的影响,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等与脂质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结果:与NAFLD组相比,平糖方组大鼠的血脂及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脂肪变性肝细胞数目显著下降,肝脏SREBP-1c和FAS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平糖方对NAFLD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成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 平糖方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脂肪酸合成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青钱柳总皂苷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4-ⅡE细胞脂肪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许光远 孙文 +5 位作者 郭璇 吴丽丽 秦灵灵 宋紫临 田硕 刘铜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4-129,共6页
目的:研究青钱柳总皂苷(CPS)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H4-ⅡE肝细胞脂肪代谢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FFA诱导的H4-ⅡE大鼠肝细胞为模型,培养72 h后,采用Neutral red法检测CPS(0,0.05,0.10,0.20,0.40 g·L^(-1))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青钱柳总皂苷(CPS)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H4-ⅡE肝细胞脂肪代谢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FFA诱导的H4-ⅡE大鼠肝细胞为模型,培养72 h后,采用Neutral red法检测CPS(0,0.05,0.10,0.20,0.40 g·L^(-1))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细胞活性检测结果选择CPS低剂量组(CPS-L,0.10 g·L^(-1))和高剂量组(CPS-H,0.20 g·L^(-1))干预,油红O(Oile red)染色并测定细胞内脂质含量;药物干预2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肝细胞相应基因表达,药物干预30 min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应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0.10,0.20 g·L^(-1)CPS干预后肝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干预72 h后,Oile red染色显示FFA(20μmol·L^(-1))诱导后呈现大片红染的脂滴,细胞脂质含量显著增加(P<0.01),CPS干预后细胞中红染的脂滴减少,细胞脂质含量较FFA(20μmol·L^(-1))诱导组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CPS-L和CPS-H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Co A羧化酶(ACC)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胆固醇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CPS能够显著降低体外FFA诱导肝细胞脂质沉积,可能是通过上调AMPK,ACC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SREBP1c,FAS mRNA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总皂苷 脂质沉积 活化蛋白激酶/乙酰CoA羧化酶 胆固醇应答元件结合蛋白1c/脂肪酸合成酶
原文传递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预后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筛选和鉴定
8
作者 余祖虎 陆斌 +3 位作者 高鸿 梁荣芳 刘京平 向五星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4期775-783,共9页
目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是肾细胞癌的主要亚型,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并鉴定出ccRCC的预后标志物。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3个基因数据集(GSE6344、GSE53757和GSE66270)筛选出ccRCC组织与相邻正... 目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是肾细胞癌的主要亚型,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并鉴定出ccRCC的预后标志物。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3个基因数据集(GSE6344、GSE53757和GSE66270)筛选出ccRCC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网络并获取枢纽基因。利用UALCAN和GEPIA数据库对枢纽基因进一步筛选,获得与ccRCC预后相关的基因。利用GEPIA、UALCAN、CPTAC和HPA等数据库网站对候选基因进行mRNA和蛋白水平验证。结果经过筛选,共获得了163个在透明细胞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有明显差异的基因。通过进一步筛选及分析发现,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ccRCC患者癌组织中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B(ALDOB)、溶质载体家族34成员A1(SLC34A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和重组人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等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这些基因的低表达水平与ccRCC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不良有关。结论ALDOB、SLC34A1、PCK1和FABP1在ccRCC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果糖-1 6-二磷酸醛缩酶B 溶质载体家族34成员A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 重组人脂肪酸结合蛋白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