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蛋白亚组分型技术进展及其在脂代谢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凌燕 王绿娅 蔺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52-654,共3页
血浆脂蛋白包括LDL、HDL、乳糜微粒(chylomicrons,CM)及VLDL-C。近年来对LDL亚组分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2],认为小而密LDL比大而轻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1]。
关键词 脂蛋白亚组快速分析系统 低密度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 冠心病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亚组份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绍忞 丁祖则 +4 位作者 蔡海江 何熹延 金豫 沈风新 陈毓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1985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组份。发现冠心病患者HDL2-胆固醇(HDL2-C)含量及HDL2-C/HDL3-C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测定其变化,为观察冠心病和研究HDL抗动粥机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冠心病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高密度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
下载PDF
中国和日本国健康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组份含量的调查
3
作者 费华 张煜华 +1 位作者 前田悟司 野间昭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应用自制的琼脂糖凝胶板对中国健康人(上海市人107名,男59名,女48名)和日本健康人(岐阜县人109名,男40名,女69名)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组份脂蛋白A-I(LpA-I)和载脂蛋白A-I(apoA-I... 应用自制的琼脂糖凝胶板对中国健康人(上海市人107名,男59名,女48名)和日本健康人(岐阜县人109名,男40名,女69名)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组份脂蛋白A-I(LpA-I)和载脂蛋白A-I(apoA-I)的含量进行了火箭免疫电泳测定,计算求得脂蛋白A-I∶A-II(LpA-I∶A-I)的含量和LpA-I与apoA-I的含量比(%)。结果表明,两组健康人群上述各项目的国别之间、两国同性别之间以及同一国家的男女性别之间各组数据的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中、日健康人的LpA-I、LpA-I∶A-I均与apoA-I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日本国健康人的LpA-I还与LpA-I∶A-Ⅱ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本次测得的中、日健康人HDL亚组份含量的相近可能与两国疾病模式和心脏病死亡率的相近具有内在的联系。LpA-I∶A-II与LpA-I的显著正相关,提示了LpA-I∶A-I可能在脂代谢中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 蛋白A-I 蛋白A-Ⅱ 蛋白A-Ⅰ
下载PDF
利用微流芯片技术探讨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高密度脂蛋白及亚组份的变化
4
作者 王宇辉 冼勋德 +3 位作者 David Deng Conan Li 王绿娅 刘国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36-536,共1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微流芯片技术 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
下载PDF
不同脂蛋白亚组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潘占海 郭慧雯 +2 位作者 王青青 张晓璇 马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323-325,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不稳定斑块影响更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蛋白对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具不同的影响,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血浆中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不稳定斑块影响更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蛋白对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具不同的影响,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血浆中血脂水平正常的患者其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也存在差异,目前随着检验方法的发展,不同类型的脂蛋白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组。笔者围绕不同类别脂蛋白的不同亚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样硬化斑块 脂蛋白亚组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亚组份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6
作者 殳雪怡 杨永年 +2 位作者 石凤英 张忆文 吴丹 《中国临床医学》 199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LDL亚组份改变与糖尿病肾病及其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测定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亚组份与UANR,比较不同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LDL亚组份变化。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LDL亚组份改变与糖尿病肾病及其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测定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亚组份与UANR,比较不同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LDL亚组份变化。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亚组份以小颗粒LDL者较多(19/24比6/30,P<0.0001),小颗粒LDL和UAER及ACR有显著相关性。讨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主要含有小颗粒的LDL,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
下载PDF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较其它指标相比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本文概述了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的组成、形成及其同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与...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较其它指标相比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本文概述了低密度脂蛋白亚组份的组成、形成及其同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与其它有关脂蛋白的关系,以及遗传、环境和行为因素对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脂亚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欣怡 彭琰君 +1 位作者 韩雪晶 贾克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35-1441,共7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s,LDL-P)与其他脂蛋白指标相关性,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LDL-P及其亚组颗粒(LDL1-P~LDL6-P)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s,LDL-P)与其他脂蛋白指标相关性,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LDL-P及其亚组颗粒(LDL1-P~LDL6-P)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探索脂蛋白亚组颗粒预防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9年8至12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3个月内未服用降脂药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59例患者,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2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S)检测血浆LDL-P、LDL1-P~LDL6-P及其他生化指标,分析各生化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Pearson相关判断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s,LDL-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具有高度相关性(r=0.927,P<0.001;r=0.921,P<0.001;r=0.844,P<0.00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LDL-P、LDL4-P、LDL5-P和LDL6-P水平较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水平高(U=4172.000,Z=4.256,P<0.001;t=2.573,P=0.011;U=3995.000,Z=4.621,P<0.001;t=5.223,P<0.001),LDL-P和LDL6-P水平较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水平高(U=1159.000,Z=2.294,P=0.022;t=2.075,P=0.041)。高水平hs-CRP、LDL5-P、LDL6-P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子(OR=1.095,P=0.036;OR=1.015,P=0.046;OR=1.012,P=0.039)。ROC分析LDL-P、LDL5-P、LDL6-P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鉴定价值,AUC分别为0.67、0.68、0.69,hs-CRP联合LDL5-P与LDL6-P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最大(AUC=0.70)。结论LDL-P与LDL-C、ApoB、TC高度相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LDL-P和LDL6-P水平较轻、中度狭窄患者明显升高,hs-CRP与LDL5-P、LDL6-P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子,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可能进一步成为风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核磁共振波谱法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颗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