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质体凝胶负载油酸促进慢性烧伤创面的修复
1
作者 王毛毛 张庆 +1 位作者 吴博文 谢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24-3531,共8页
背景:油酸能够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具有修复皮肤创面的潜力,但油酸在病灶处滞留时间短、在空气中易自氧化而变质,需要合适的药物载体才能充分发挥疗效。目的:探究油酸脂质体凝胶修复慢性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油酸脂... 背景:油酸能够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具有修复皮肤创面的潜力,但油酸在病灶处滞留时间短、在空气中易自氧化而变质,需要合适的药物载体才能充分发挥疗效。目的:探究油酸脂质体凝胶修复慢性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油酸脂质体溶液,随后溶于泊洛沙姆凝胶基质中制备油酸脂质体凝胶。①体外实验:将不同体积油酸脂质体凝胶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制备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体积比分别为1∶3、1∶9、1∶27),应用阿尔玛蓝染色检测不同体积比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②体内实验:取成年SD大鼠,采用背部全层烧伤叠加创面皮下注射表柔比星复合因素构建慢性烧伤创面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6只:油酸脂质体凝胶组、油酸组、脂质体凝胶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创面分别外敷涂抹油酸脂质体凝胶、油酸、脂质体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与生理盐水的纱布,隔日换药一次,总共给药16次,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阿尔玛蓝试剂检测与结晶紫染色显示,体积比为1∶9的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可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②体内实验: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其他4组(P<0.01),用药第4,8,12,16,20天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4组(P<0.01)。给药结束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5组创面均上皮化愈合,其中油酸脂质体凝胶组表皮厚度最接近于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中细胞角蛋白10、肿瘤蛋白63、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最接近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用药第12,32天,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匀浆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最接近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③结果表明:油酸脂质体凝胶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促进慢性烧伤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烧伤创面 脂质体凝胶 油酸 创面愈合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工艺
2
作者 夏清瑶 魏新尧 +1 位作者 张爱民 刘成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优化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卡波姆用量、甘油用量、三乙醇胺用量为考察因素,均匀度、透明度、流动性为质量评价标准,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工艺。结果: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最佳制备... 目的:优化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卡波姆用量、甘油用量、三乙醇胺用量为考察因素,均匀度、透明度、流动性为质量评价标准,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工艺。结果: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最佳制备工艺的卡波姆用量为2 g,甘油用量为90 g,三乙醇胺用量为30 g。结论:优化后的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制备出的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外观均匀、透明度高、流动性好。优化后的白芍总苷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以代替现有的传统制备工艺,应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TGP) 脂质体凝胶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制备技术
下载PDF
尼美舒利脂质体凝胶的研制及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考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咸希 何杨虎 +3 位作者 何文 肖礼海 李勇 何平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制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脂质体凝胶,并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研究。方法通过均匀实验设计筛选NIM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NIM脂质体,再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成脂质体凝胶;以影响因素试验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并... 目的研制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脂质体凝胶,并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研究。方法通过均匀实验设计筛选NIM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NIM脂质体,再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成脂质体凝胶;以影响因素试验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并用Franz扩散池研究NIM脂质体凝胶与NIM凝胶的经皮渗透规律。结果NIM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56.6±14.3)nm,Zeta电位为(-13.87±5.3)mV,平均包封率为(77.7±1.4)%(n=3);室温下,NIM脂质体凝胶为黄色细腻黏稠胶体,对湿度及室温条件稳定,但对光照和40℃与60℃不稳定;体外透皮试验表明,NIM脂质体凝胶的累积透过量显著大于NIM凝胶(P<0.05),药物透皮速率与皮肤蓄积量非常显著地大于NIM凝胶(P<0.01)。结论NIM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能促进药物透皮渗透,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关舒利 脂质体凝胶 均匀设计 经皮渗透
下载PDF
RP-HPLC测定硝酸益康唑脂质体凝胶中硝酸益康唑的含量 被引量:13
4
作者 齐宪荣 刘海燕 +2 位作者 刘明辉 张强 魏树礼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硝酸益康唑脂质体凝胶中药物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ODS为固定相 ,甲醇 水 (80∶2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30nm ,硝酸咪康唑为内标。结果 :硝酸益康唑在 4~ 12 0 μg·mL-1(r =0 .99998,n ... 目的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硝酸益康唑脂质体凝胶中药物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ODS为固定相 ,甲醇 水 (80∶2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30nm ,硝酸咪康唑为内标。结果 :硝酸益康唑在 4~ 12 0 μg·mL-1(r =0 .99998,n =7)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硝酸益康唑的平均回收率为 98.0 %~ 10 0 .3 % ;RSD为 0 .2 4%~1.43% (n =5 )。结论 :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硝酸益康唑 脂质体凝胶 抗真菌药
下载PDF
补骨脂素及醋酸地塞米松脂质体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文 雷嘉川 +1 位作者 杨健 罗顺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18-821,共4页
目的 制备含有补骨脂素及醋酸地塞米松的脂质体凝胶并研究其经皮吸收后体内分布 ,为临床新制剂的开发打下基础。方法 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凝胶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并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 ,用分子筛法结合HPLC测定其包... 目的 制备含有补骨脂素及醋酸地塞米松的脂质体凝胶并研究其经皮吸收后体内分布 ,为临床新制剂的开发打下基础。方法 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凝胶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并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 ,用分子筛法结合HPLC测定其包封率 ,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 ,并以家兔为试验对象研究其皮肤刺激性 ,用豚鼠研究其经皮传递后主药体内分布情况。结果 由优选出的处方及工艺制备的脂质体凝胶外观圆整 ,分布较均匀 ,包封率理想 ,稳定性良好 ,与对照品相比对家兔皮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在豚鼠皮肤内的滞留量显著增加 ,是对照品的 4.2倍 (P <0 .0 1) ,而全身吸收量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含有补骨脂素及醋酸地塞米松的脂质体凝胶高效低毒 ,可望成为临床治疗白癫疯的新型外用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醋酸地塞米松 脂质体凝胶
下载PDF
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26
6
作者 何文 吴宏霞 +1 位作者 蔡鸿生 罗顺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制备 8 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 (LMOP)凝胶 ,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以均匀设计法优化工艺制得LMOP凝胶 ,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 ,用凝胶柱层析法结合HPLC测定其包封率及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 :所制脂质体形态圆整 ,分布较均匀 ,平均粒... 目的 :制备 8 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 (LMOP)凝胶 ,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以均匀设计法优化工艺制得LMOP凝胶 ,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 ,用凝胶柱层析法结合HPLC测定其包封率及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 :所制脂质体形态圆整 ,分布较均匀 ,平均粒径为 5 5 0nm ,粒径范围为 15 0~ 10 0 0nm ,平均包封率为 90 .13% ,于 4 0℃贮存 3个月 ,脂质体形态及包封率无显著改变。结论 :该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可行 ,稳定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氧补骨脂素 脂质体凝胶 均匀设计法
下载PDF
斑蝥素脂质体凝胶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姜义娜 于香安 +1 位作者 焦海胜 刘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 :研究斑蝥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工艺 ,并初步评价其质量。方法 :用均匀设计法优选斑蝥素脂质体 (LC)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 ,借助数字显微镜及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MoticB5 professionalseries)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 ;用离心法结合GC... 目的 :研究斑蝥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工艺 ,并初步评价其质量。方法 :用均匀设计法优选斑蝥素脂质体 (LC)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 ,借助数字显微镜及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MoticB5 professionalseries)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 ;用离心法结合GC法测定其包封率及渗漏率 ;并进一步将其制成凝胶剂 ,初步观察其稳定性 ,并以家兔为试验对象与对照品 (较膏剂 )比较其皮肤刺激性 ,用大鼠离体皮肤的扩散实验与对照品比较斑蝥素的透皮扩散情况。结果 :所得脂质体外观圆整 ,粒径分布均匀 ,平均包封率为 (79.7± 1 .2 ) %(n =5 ) ,稳定性良好 ;所得凝胶剂为半透明粘稠状胶体 ,与对照品相比皮肤刺激性显著减小 ,2 4h后皮肤内斑蝥素的滞留量显著增加 (为对照组的 2 .6倍 ) ,而透皮扩散的量极微。结论 :该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稳定 ,检测方法可靠 ,高效、低毒 ,可望成为临床治疗斑秃的新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脂质体凝胶 制备 质量评价
下载PDF
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的皮肤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宏霞 何文 +2 位作者 蔡鸿生 罗顺德 张先洲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55-657,共3页
目的 :研究8 -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的皮肤渗透性。方法 :以凝胶与敏白灵酊为对照 ,将8 -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应用于离体及在体大鼠皮肤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收介质、皮肤、血液及其它组织中8 -甲氧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 ... 目的 :研究8 -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的皮肤渗透性。方法 :以凝胶与敏白灵酊为对照 ,将8 -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应用于离体及在体大鼠皮肤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收介质、皮肤、血液及其它组织中8 -甲氧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 :离体条件下 ,脂质体凝胶具有最小的透皮速率和最大的皮内滞留量 ;在体条件下 ,包封于脂质体中的药物在皮肤中滞留量分别是凝胶和酊剂的 (4 37±0 91)倍和 (3 36±0 58)倍。结论 :8 -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具有显著的局部皮肤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氧补骨脂素 脂质体凝胶 渗透性
下载PDF
双丹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小灵 郭嘉俊 +2 位作者 时军 张慧迪 黄嗣航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2-407,共6页
目的:优化双丹脂质体凝胶剂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透皮性能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双丹脂质体,分别以脂药比(X_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X_2)、磷脂与十八胺质量比(X_3)、水化温度(X_4)为自变量,以丹参素包封率(Y_1)、丹皮酚包封率(... 目的:优化双丹脂质体凝胶剂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透皮性能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双丹脂质体,分别以脂药比(X_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X_2)、磷脂与十八胺质量比(X_3)、水化温度(X_4)为自变量,以丹参素包封率(Y_1)、丹皮酚包封率(Y_2)、丹参酮Ⅱ_A包封率(Y_3)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双丹脂质体凝胶剂制备工艺,进行脂质体表征及考察凝胶剂体外透皮性能。结果:最优制备工艺为X_1=13.82,X_2=4.57,X_3=13.28,X_4=50.10;丹参素包封率为(30.62±2.17)%,丹皮酚包封率为(51.16±2.54)%,丹参酮Ⅱ_A包封率为(80.47±3.24)%,双丹脂质体平均粒径240.8 nm,分散均匀,Zata电位+16.2 m V。双丹脂质体凝胶剂的透皮速率与双丹普通凝胶剂比较有所降低,凝胶层残留量较低,真皮滞留量明显增加。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双丹脂质体凝胶剂制备工艺具有可行性,其缓释作用明显,药物主要蓄积在皮肤真皮层,减少全身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丹脂质体凝胶 BOX-BEHNKEN效应面法 包封率 体外透皮
下载PDF
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文 韩瑞玲 罗顺德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比较8 -甲氧补骨脂素 (8 -MOP)脂质体凝胶与其等浓度的其它剂型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疗效。方法 :将豚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8 -MOP酊剂组、8 -MOP凝胶组和8 -MOP脂质体凝胶组。除正常组外 ,其余各组均用化学脱色法造模 ,并给以相... 目的 :比较8 -甲氧补骨脂素 (8 -MOP)脂质体凝胶与其等浓度的其它剂型对白癜风模型豚鼠的疗效。方法 :将豚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8 -MOP酊剂组、8 -MOP凝胶组和8 -MOP脂质体凝胶组。除正常组外 ,其余各组均用化学脱色法造模 ,并给以相应药物治疗 ,之后比较各组疗效 ,同时考察各组表皮毛囊黑色素生成、血清胆碱酯酶及皮肤丙二醛 (MDA )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其它各组比较 ,8 -MOP脂质体凝胶组总有效率更高 ,该组的毛囊黑色素生成、血清胆碱酯酶及MDA含量等指标 ,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01) ,与凝胶组及酊剂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8 -MOP脂质体凝胶较其酊剂和凝胶对白癜风模型豚鼠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氧补骨脂素 脂质体凝胶 白癜风豚鼠模型 疗效
下载PDF
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卫红 徐宏峰 +1 位作者 张耕 成薇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049-2053,共5页
目的:优化高乌甲素脂质体的处方与工艺,制备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高乌甲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卵磷脂-胆固醇质量比、药脂质量比、水化温度为考察因素设计L_9(3~4)正交试验,优化高... 目的:优化高乌甲素脂质体的处方与工艺,制备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高乌甲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卵磷脂-胆固醇质量比、药脂质量比、水化温度为考察因素设计L_9(3~4)正交试验,优化高乌甲素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验证。以最优处方工艺制备高乌甲素脂质体,观察其形态并测其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以1.0%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并采用透析袋扩散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并与高乌甲素凝胶比较。结果:高乌甲素脂质体最优处方工艺为卵磷脂-胆固醇质量比8∶1,药脂质量比1∶10,水化温度55℃。最优处方所制乌甲素脂质体外观呈球状,结构完整,平均粒径为(379.6±0.71)nm(RSD=0.18%,n=3);多分散系数为(0.171±0.003)(RSD=1.58%,n=3);Zeta电位为(-23.1±0.02)m V(RSD=0.85%,n=3);包封率为(63.84±0.36)%(RSD=0.57%,n=3)。所制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呈黏稠状乳白色半固体;体外释放试验结果显示,高乌甲素凝胶与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分别在9、15 h左右药物释放达到平衡,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0.2%、63.9%,两者释药均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采用优化后的高乌甲素脂质体的处方及工艺所制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质量较好,可有效延缓药物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 薄膜分散法 正交试验 处方工艺 制备 体外释药
下载PDF
阿昔洛韦棕榈酸酯脂质体凝胶剂的局部透皮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鹰 汤韧 +2 位作者 刘辉 彭朝霞 丁明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4-327,共4页
对阿昔洛韦前体药物即阿昔洛韦棕榈酸酯所制得的脂质体凝胶剂的透皮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离体鼠皮的透皮实验方法 ,并以阿昔洛韦脂质体凝胶、阿昔洛韦凝胶、阿昔洛韦水溶液、阿昔洛韦软膏剂作比较。结果 :阿昔洛韦前药脂质体凝... 对阿昔洛韦前体药物即阿昔洛韦棕榈酸酯所制得的脂质体凝胶剂的透皮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离体鼠皮的透皮实验方法 ,并以阿昔洛韦脂质体凝胶、阿昔洛韦凝胶、阿昔洛韦水溶液、阿昔洛韦软膏剂作比较。结果 :阿昔洛韦前药脂质体凝胶在皮肤内的滞留多 (74.82 % ) ,透皮率小 (15 .6 2 % )。结论 :阿昔洛韦棕榈酸酯脂质体凝胶有望成为高效、安全的新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棕榈酸酯 脂质体凝胶 透皮试验
下载PDF
双丹脂质体凝胶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时军 张小灵 +2 位作者 郭波红 张慧迪 吴艳婷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考察双丹脂质体凝胶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21 d后给药,持续42 d。采集兔耳缘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IL-1β、TGF-β_1含量测定,采集瘢痕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同时... 目的考察双丹脂质体凝胶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21 d后给药,持续42 d。采集兔耳缘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IL-1β、TGF-β_1含量测定,采集瘢痕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同时测量瘢痕增生指数和成纤维细胞密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双丹脂质体凝胶组瘢痕内炎性细胞显著减少,成纤维细胞呈梭形,细长,呈疏松状有序排列;双丹脂质体凝胶剂组的成纤维细胞密度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兔血清IL-1β、TGF-β_1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与模型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丹脂质体凝胶有良好的抑瘢效果,可能通过调节IL-1β和TGF-β_1的表达来发挥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丹脂质体凝胶 增生性瘢痕 TGF-Β1 兔耳瘢痕增生模型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和刺激性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玮 周建平 +2 位作者 任逢晓 张勇 霍美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DS)脂质体凝胶,考察其肌注后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及对肌肉的刺激性。方法醋酸钙梯度法制备DS脂质体,再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成脂质体凝胶剂;家兔分别肌注DS溶液、DS凝胶、DS脂质体及DS脂质体凝胶后,HPLC检...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DS)脂质体凝胶,考察其肌注后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及对肌肉的刺激性。方法醋酸钙梯度法制备DS脂质体,再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成脂质体凝胶剂;家兔分别肌注DS溶液、DS凝胶、DS脂质体及DS脂质体凝胶后,HPLC检测血药浓度;并以血浆肌酸激酶(CPK)变化和给药部位的组织病理改变对肌肉刺激性进行评价。结果制得DS脂质体粒径为40.2nm,平均包封率为81.2%;与DS溶液剂相比,肌注DS凝胶、DS脂质体及DS脂质体凝胶后tmax推迟,ρmax降低,MRT,t1/2延长,AUC增加,其中肌注DS脂质体凝胶后的tmax,MRT,t1/2和AUC相应延长了11.76,3.86,3.02和1.40倍,而ρmax仅为溶液组的36.2%,且该制剂能显著降低DS肌注后所致的CPK活性升高和病理性损伤。结论脂质体凝胶制剂是DS肌注给药的优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醋酸钙梯度法 脂质体凝胶 药动学 刺激性
下载PDF
白鲜皮脂质体凝胶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淑华 林强 +2 位作者 周晶 李可意 马晓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制备白鲜皮提取物的脂质体凝胶,并进行质量初步评价。方法:用正交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微型凝胶柱以白鲜碱为指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进一步制备成凝胶,初步考察... 目的:制备白鲜皮提取物的脂质体凝胶,并进行质量初步评价。方法:用正交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微型凝胶柱以白鲜碱为指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进一步制备成凝胶,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外观圆整,分布较均匀,平均包封率(80.54±1.6)(n=3),所得凝胶剂为半透明黏稠状胶体,稳定性良好。结论:含有白鲜皮提取物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简便,脂质体制备的包封率较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开发成为新型外用治疗皮肤感染的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脂质体凝胶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利多卡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咸希 何文 罗云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04-506,共3页
目的:制备利多卡因脂质体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利多卡因脂质体,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利多卡因脂质体凝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含量,以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利多卡因检... 目的:制备利多卡因脂质体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利多卡因脂质体,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利多卡因脂质体凝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含量,以离心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结果:利多卡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5~25.0m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83±0.53)%;包封率为(82.7±1.83)%。结论:该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脂质体凝胶 制备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全缘千里光碱脂质体凝胶剂的HPLC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华 郑杭生 +2 位作者 张亚军 熊阳 徐莲英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7-558,共2页
建立了HPLC法测定全缘千里光碱脂质体凝胶剂的含量。采用C_(18)柱,流动相为水-乙腈(70:30,pH 8.6),检测波K213nm。全缘千里光碱在20~1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9%,RSD为1.2%。
关键词 全缘千里光碱 脂质体凝胶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下载PDF
美洛昔康脂质体凝胶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淑华 李可意 +1 位作者 张彦文 李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制备含有美洛昔康的脂质体凝胶,并进行质量初步评价。方法用正交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微型凝胶柱测定其包封率,并进一步制备成凝胶,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外... 目的制备含有美洛昔康的脂质体凝胶,并进行质量初步评价。方法用正交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微型凝胶柱测定其包封率,并进一步制备成凝胶,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外观圆整,分布较均匀,平均包封率(67.8±1.2)%(n=3),所得凝胶剂为半透明黏稠状胶体,稳定性良好。结论该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可行,具有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脂质体凝胶 质量评价
下载PDF
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皮肤渗透性实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阳长明 冯长根 +3 位作者 向大雄 邓霞飞 赵梦丹 董丽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体外皮肤渗透性,为剂型选择和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观察8-甲氧补骨脂素酊剂、脂质体、脂质体凝胶、凝胶对离体小鼠皮肤的渗透性能,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加药0.5,1.0,2.0,3.0,5.0,7... 目的研究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体外皮肤渗透性,为剂型选择和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观察8-甲氧补骨脂素酊剂、脂质体、脂质体凝胶、凝胶对离体小鼠皮肤的渗透性能,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加药0.5,1.0,2.0,3.0,5.0,7.0,11.0,13.0h后接收池中8-甲氧补骨脂素浓度,并在实验末期将皮肤组织匀浆,测定皮肤组织中的药物滞留量,同时在不同时间点取少量接收液,透射电镜观察透皮液有无脂质体存在及形态。结果接收液中药物浓度在前3h以脂质体组最高,酊剂次之,脂质体凝胶第三,测得滞留于皮肤内的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组、脂质体凝胶组分别是酊剂组2.7倍、1.8倍,是凝胶组的6.2倍和4.1倍,在接收池中没有观察到完整的脂质体形态。结论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脂质体凝胶和酊剂均有较强的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性,凝胶剂渗透性较弱;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脂质体凝胶对于皮肤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有助于药物在皮肤聚集;脂质体可能不是直接透过皮肤进入血液,而是在皮肤中释放药物,然后药物再渗透、穿过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氧补骨脂素 脂质体 脂质体凝胶 皮肤渗透性
下载PDF
愈烧伤脂质体凝胶与软膏中盐酸小檗碱的体外释放特性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卫琼 欧阳荣 +2 位作者 陈迎春 李珊 黄雍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比较愈烧伤脂质体凝胶与软膏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释放介质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以此为指标,采用透析法研究凝胶与软膏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凝胶中盐酸小檗碱在24 h已基本全部释放,释放过程以Weibull模型... 目的比较愈烧伤脂质体凝胶与软膏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释放介质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以此为指标,采用透析法研究凝胶与软膏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凝胶中盐酸小檗碱在24 h已基本全部释放,释放过程以Weibull模型拟合最佳。与软膏比较,凝胶释放速率快,释放完全。结论愈烧伤脂质体凝胶具有速释作用,考察方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烧伤脂质体凝胶 小檗碱 盐酸 体外释放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