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经JA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
1
作者 陈凤霞 浦飞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554-560,共7页
目的探讨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处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 目的探讨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处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P=0.023)、促进其凋亡(P<0.001),促进MDA-MB-23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坍塌(P=0.003),提升MDA-MB-231细胞内ROS水平(P=0.034),抑制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P<0.001),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P=0.037,0.028),上调促凋亡蛋白Bax、Bak、Cyt C、Cleaved-Caspase-3表达(P<0.001)。结论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 线粒体凋亡途径 JAK2/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脂质体槲皮素抑制热休克后人肝癌HEPG-2和肾癌ORSC-2细胞系HSP70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浩 段旭华 +4 位作者 韩新巍 任建庄 陈鹏飞 李凤尧 琚书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脂质体槲皮素(LQ)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肾癌ORSC-2细胞热疗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旋转蒸发法制备LQ。将细胞分为37℃培养组、42℃培养组和槲皮素干预组。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优选出合适浓度。...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脂质体槲皮素(LQ)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肾癌ORSC-2细胞热疗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旋转蒸发法制备LQ。将细胞分为37℃培养组、42℃培养组和槲皮素干预组。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优选出合适浓度。用10、15和30 mg/L的LQ处理上述两种肿瘤细胞,于热休克后2、4、6、8和10 h取出细胞。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HSP70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42℃热疗后人肝癌HEPG-2细胞和肾癌ORSC-2细胞的HSP70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明显升高(P<0.05)。随着脂质体槲皮素浓度的增加,HSP70表达逐渐降低。结论脂质体槲皮素能通过抑制热休克状态肿瘤细胞HSP70的表达诱导肝癌和肾癌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槲皮素 热休克蛋白70 HEPG-2细胞系 ORSC-2细胞系
下载PDF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对Eca-9706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裴迎新 赵焕焕 +3 位作者 李金萍 郑乃刚 宫璀璀 吴景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诱导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逆转化及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以氯仿和DMSO为溶剂的脂质体槲皮素,将其超声波破碎并经80nm滤膜过滤制成nLQ,不同浓度(10、20、40、80和100μmol/L)作用...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诱导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逆转化及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以氯仿和DMSO为溶剂的脂质体槲皮素,将其超声波破碎并经80nm滤膜过滤制成nLQ,不同浓度(10、20、40、80和100μmol/L)作用于Eca-9706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Eca-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取Eca-9706细胞,分为nLQ组(加40μmol/LnLQ)和对照组。TUNEL法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处理48h后Eca-9706细胞CyclinD1、PTEN、c-Met、VEGF、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及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Eca-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F分别为128.041、142.683和231.054,P<0.001)和2组细胞凋亡率(t=94.77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EN免疫反应性和印记信号增强(t分别为5.352和4.308,P均<0.05),Cyclin D1、c-Met、VEGF、HDAC1和NF-κB的免疫反应性减弱(t分别为4.006、9.184、13.853、4.698和3.575,P均<0.05),其印迹信号亦减弱(t分别为3.827、6.399、7.868、4.695和3.406,P均<0.05);以上各细胞蛋白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印迹信号之间呈正相关(rs分别为0.952、0.915、0.927、0.842、0.879和0.855,P均<0.05)。结论:nLQ可抑制Eca-9706细胞生长及增殖,逆转Eca-9706细胞PTEN的低表达和c-Met及VEGF的高表达,并通过抑制HDAC1和NF-κB及激活PTEN表达的HDAC抑制信号途径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物 凋亡 Eca-9706细胞
下载PDF
脂质体槲皮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裴迎新 王莎莎 高涵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2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脂质体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109和Eca9706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氯仿和甲醇溶解类脂物质的脂质体槲皮素LQ1和按同比例的氯仿和DMSO作为溶剂的脂质体槲皮素LQ2,用DMSO直接溶解槲皮素... 目的比较不同脂质体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109和Eca9706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氯仿和甲醇溶解类脂物质的脂质体槲皮素LQ1和按同比例的氯仿和DMSO作为溶剂的脂质体槲皮素LQ2,用DMSO直接溶解槲皮素制备非脂质体槲皮素nLQ,分别作用于Eca109和Eca9706细胞(分别作为LQ1、LQ2及nLQ组),同时设立对照组。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酶基因(PTEN)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上调PTEN和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效应呈现同一趋势,即LQ2组>LQ1组>nLQ组>对照组,P<0.05。结论脂质体槲皮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LQ2的抑制率高于LQ1;上调PTEN表达、下调Cyclin D1表达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基因 细胞周期素D1 脂质体槲皮素 Eca-109细胞系 Eca-9706细胞系
下载PDF
脂质体槲皮素对小鼠结肠腺异位实体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波 李嘉兰 +4 位作者 邓强 黄韵蓓 刘瑞 赵晓翔 王发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目的考察脂质体槲皮素对人结肠癌腺细胞株HT29 BALB/c小鼠异位实体瘤的作用。方法建立HT29结肠腺癌BALB/c小鼠肿瘤模型,将48只成模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脂质体槲皮素组、槲皮素组、5-氟尿嘧啶组,每组12只。接种后4 d,模型组小鼠腹腔注... 目的考察脂质体槲皮素对人结肠癌腺细胞株HT29 BALB/c小鼠异位实体瘤的作用。方法建立HT29结肠腺癌BALB/c小鼠肿瘤模型,将48只成模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脂质体槲皮素组、槲皮素组、5-氟尿嘧啶组,每组12只。接种后4 d,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 mL,脂质体槲皮素组腹腔注射脂质体槲皮素50 mg/kg,槲皮素组腹腔注射槲皮素50 mg/kg,5-氟尿嘧啶组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15 mg/kg,每隔3 d注射1次,共注射8次。干预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和体质量;末次注射后3 d处死各组小鼠,剥离肿瘤,称质量,测肿瘤体积,计算瘤体积抑制率和瘤质量抑制率,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表现。结果各组小鼠均无死亡,脂质体槲皮素组、槲皮素组的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均<0.05),但各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脂质体槲皮素组、槲皮素组、5-氟尿嘧啶组的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25.43%,22.27%,26.06%,瘤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5.47%,13.37%,16.66%,脂质体槲皮素组和5-氟尿嘧啶组均明显高于槲皮素组(P均<0.05),脂质体槲皮素组与5-氟尿嘧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E染色显示脂质体槲皮素组与5-氟尿嘧啶组肿瘤坏死区域较模型组小,2组病理表现相似。结论脂质体槲皮素对HT29实体瘤有较好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素 脂质体槲皮素 结肠癌细胞株HT29 肿瘤 BALB/C小鼠
下载PDF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诱导人食管癌癌干样细胞凋亡的研究
6
作者 裴迎新 李金萍 +2 位作者 郑乃刚 宫璀璀 吴景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3期14-16,共3页
目的检测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对人食管癌癌干样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氯仿-DMSO预溶的脂质体槲皮素经负压旋转蒸发、超声破碎及80nm过滤制备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将其作用于人食管癌细胞系Eca 109/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MT... 目的检测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对人食管癌癌干样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氯仿-DMSO预溶的脂质体槲皮素经负压旋转蒸发、超声破碎及80nm过滤制备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将其作用于人食管癌细胞系Eca 109/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MTT法),及作用后食管癌细胞中羟自由基(OH.)、NO、PTEN、NF-κB及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及凋亡率(采用TUNEL法)。检测Eca 109/9706细胞中CD133、MDR1的单/双免疫酶标及单、双荧光标记的复合率。结果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处理的Eca 109/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OH.、NO、PTEN、NF-κB及Caspase-3表达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ca 109/9706细胞的的单免疫荧光/单免疫酶标率各为80%及70%,双免疫荧光/双免疫酶标的复合率为30%~43%。结论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可诱导Eca 109/9706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并激活PTEN、NF-κB的转导途径,最终通过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CD1+33、MDR1+可作为癌干样细胞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干样细胞 细胞凋亡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 食管肿瘤
下载PDF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联合8-Br-cAMP对Rb44细胞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郭慧丽 张明昌 +2 位作者 郑乃刚 吴景兰 王爱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和8-Br-cAMP(Br)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44细胞凋亡和p53、p21waf1mRNA表达及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Rb44细胞分为4组:nLQ组给予终浓度为40μmol/LnLQ;Br组给予终浓度为2×10-5mol...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和8-Br-cAMP(Br)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44细胞凋亡和p53、p21waf1mRNA表达及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Rb44细胞分为4组:nLQ组给予终浓度为40μmol/LnLQ;Br组给予终浓度为2×10-5mol/LBr,联合用药组给予同上浓度的nLQ和Br,对照组不给药。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53、p21waf1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用nLQ或Br均可增高凋亡率,上调p53和p21waf1mRNA的表达及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01);nLQ及Br联用呈现协同效应(P<0.001)。结论:nLQ和8-Br-cAMP可能通过上调p53和p21waf1基因的表达,诱导线粒体途径和Caspase-3的最终共同凋亡途径而诱导Rb44细胞趋向凋亡,且两药联用呈现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 8-BR-CAMP Rb44细胞
下载PDF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联合8-Br-cAMP诱导人Rb44细胞恶性逆转化效应
8
作者 郭慧丽 张明昌 +2 位作者 李宝华 李金萍 吴景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3-636,643,共5页
目的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anoliposomal quercetin,nLQ)可抑制PI3K/AKt信号途径,8-Br-cAMP为PKAII型激动剂,探讨二者协同诱导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44细胞的恶性逆转化效应。方法将培养的Rb44细胞分为4组:(1)加纳米脂质体... 目的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anoliposomal quercetin,nLQ)可抑制PI3K/AKt信号途径,8-Br-cAMP为PKAII型激动剂,探讨二者协同诱导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44细胞的恶性逆转化效应。方法将培养的Rb44细胞分为4组:(1)加纳米脂质体槲皮素(终浓度为40μmol.L-1)组(nLQ组);(2)加8-Br-cAMP(终浓度为20μmol.L-1)组(Br组);(3)联合药物组(nLQ+Br组);(4)不加药物培养的对照组。以MTT实验检测培养的各组Rb44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PTEN、cyclinD1、c-myc、p21waf1、MMP9及VEGF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16、Rb抑癌基因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显示联合药物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任何单个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nLQ和8-Br-cAMP组明显抑制培养的Rb44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协同抑制效应。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质免疫斑点印迹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yclinD1、c-myc、MMP9、VEGF的表达下调,PTEN、p21waf1表达上调。原位杂交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的p16及Rb抑癌基因的表达上调。结论 nLQ或8-Br-cAMP可诱导人Rb44细胞恶性逆转化,且呈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逆转化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 8-BR-CAMP Rb44细胞
下载PDF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联合8-Br-cAMP对人Rb44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效应的探讨
9
作者 郭慧丽 王予伟 +1 位作者 郑乃刚 吴景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anoliposomal quercetin,nLQ)联合8-Br-cAMP对培养的人Rb44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化酶的抑制效应。方法将培养的Rb44细胞分为4组:nLQ组,以40μmol·L-1nLQ培养;8-Br-cAMP组:以20μmol·L-18-Br-cAMP培养;n...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anoliposomal quercetin,nLQ)联合8-Br-cAMP对培养的人Rb44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化酶的抑制效应。方法将培养的Rb44细胞分为4组:nLQ组,以40μmol·L-1nLQ培养;8-Br-cAMP组:以20μmol·L-18-Br-cAMP培养;nLQ+8-Br-cAMP组;以40μmol·L-1nLQ和20μmol·L-18-Br-cAMP共培养;对照组:不加nLQ或8-Br-cAMP。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GSR)。应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氉测脱乙酰化酶抑制物、NF-κBp65、磷酸化IκBα及c-myc的表达。对表达的靶信号以图像分析仪扫描灰度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LQ组和8-Br-cAMP组GSR达44%±1%和40%±1%,均为P<0.05;nLQ+8-Br-cAMP组GSR达60%±1%,P<0.01。nLQ组、8-Br-cAMP组、nLQ+8-Br-cAMP组与对照组相比,脱乙酰化酶抑制物、NF-κBp65及c-myc的表达均减低,均为P<0.05;而磷酸化IκBα的表达均增强,均为P<0.05。结论 nLQ联合8-Br-cAMP可下调脱乙酰化酶抑制物表达,上调磷酸化IκBα的表达同时可抑制NF-κBp6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 8-Br—cAMP 人Rb44细胞
下载PDF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瑜 杨小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研究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nLQ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大鼠脑缺血... 目的研究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nLQ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48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实验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LQ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小,脑水肿程度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nLQ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LQ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及降低血中炎性反应因子TNF-α和IL-10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对肝癌腹水抑制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袁志平 陈俐娟 +3 位作者 魏于全 范琳玉 汤明海 杨光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1-945,共5页
背景与目的:槲皮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潜在的化疗药物,但由于不溶于水限制了其临床运用。本研究探讨用纳米脂质体包裹的槲皮素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对肝细胞癌腹水生成的影响。方法:用旋转蒸发法制备纳米脂质体槲皮素,于BALB/c小鼠右... 背景与目的:槲皮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潜在的化疗药物,但由于不溶于水限制了其临床运用。本研究探讨用纳米脂质体包裹的槲皮素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对肝细胞癌腹水生成的影响。方法:用旋转蒸发法制备纳米脂质体槲皮素,于BALB/c小鼠右前腋下接种肝癌细胞H2212天后,每只小鼠静脉给纳米脂质体槲皮素1.5mg,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pressur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槲皮素含量。观察不同浓度的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对腹水生成的抑制作用。100mg/kg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处理肝癌腹水小鼠模型,观察小鼠存活期、体重及腹腔渗透性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腹水中凋亡细胞比例。结果:纳米脂质体槲皮素粒径为(130±20)nm,含药量为25%(重量比)。纳米脂质体槲皮素能有效聚集在肿瘤组织,在BALB/c小鼠体内半衰期为4h。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在体内抑制腹水形成与药物浓度有关。100mg/kg的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可延长肝癌小鼠的存活时间,减少腹膜的通透性,增加腹水内凋亡细胞比例。结论:纳米脂质体槲皮素能有效积聚在肿瘤组织中并抑制癌性腹水生成,是一种有希望的抗肿瘤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素 纳米脂质体/药理学 癌性腹水 肝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对三阴性乳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凤霞 杜秋丽 浦飞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研究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FLQ)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模型小鼠的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用60只5周龄BALB/c雌性小鼠,使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FLQ组(50 mg/kg),每组各20只。构建小鼠乳腺原位TNBC模型,干预2周后观察... 目的研究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FLQ)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模型小鼠的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用60只5周龄BALB/c雌性小鼠,使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FLQ组(50 mg/kg),每组各20只。构建小鼠乳腺原位TNBC模型,干预2周后观察小鼠生存状态并测量肿瘤大小,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IL-4、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两独立样本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FLQ组小鼠肿瘤生长趋势变缓,肿瘤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FLQ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组(6.72±0.57比3.25±0.31,t=12.923,P<0.05;2.08±0.23比1.34±0.12,t=5.569,P<0.05);FLQ组小鼠血清IL-2、TNF-α和IFN-γ水平均高于模型组[(221.37±10.51)pg/ml比(136.45±8.72)pg/ml,t=6.726,P<0.05;(75.24±5.18)pg/ml比(48.32±4.37)pg/ml,t=6.875,P<0.05;(293.55±11.83)pg/ml比(204.39±13.04)pg/ml,t=8.042,P<0.05],IL-4、IL-10和TGF-β水平均低于模型组[(118.29±6.22)pg/ml比(167.12±8.35)pg/ml,t=4.350,P<0.05;(205.64±18.59)pg/ml比(273.48±17.62)pg/ml,t=4.505,P<0.05;(193.45±9.42)pg/ml比(252.46±12.58)pg/ml,t=3.550,P<0.05];FLQ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48.53±4.86)%比(35.26±2.41)%,t=5.127,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10.14%±2.03)%比(17.45%±1.78)%,t=3.938,P<0.05],CD4+/CD8+比例高于模型组(4.12±0.27比2.34±0.15,t=5.099,P<0.05)。FLQ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8.52±2.54)%比(78.29±4.01)%,t=9.900,P<0.05],细胞活力随着时间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FLQ可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叶酸修饰脂质体槲皮素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脂质体槲皮素对Eca109/9706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met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裴迎新 杜晓燕 +2 位作者 李金萍 高涵昌 王莎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9-602,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脂质体槲皮素对食管癌Eca109/9706细胞增殖及c-me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MTT实验检测脂质体槲皮素和非脂质体槲皮素对Eca109/9706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印迹检测脂质体槲皮素处理48h... 目的检测不同脂质体槲皮素对食管癌Eca109/9706细胞增殖及c-me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MTT实验检测脂质体槲皮素和非脂质体槲皮素对Eca109/9706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印迹检测脂质体槲皮素处理48h后Eca109/9706细胞中c-met,VEGF表达的改变。结果MTT检测表明,Eca109/9706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依次为脂质体槲皮素(LQ2)组>脂质体槲皮素(LQ1)组>非脂质体槲皮素(nLQ)组>对照组(P<0.05);在人食管癌Eca109/9706细胞中,c-met及VEGF的免疫组织化学图像扫描灰度均值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nLQ组>LQ1组>LQ2组(P<0.05)。c-met和VEGF的免疫印迹信号数值为各主带扫描灰度均值与各β-actin扫描灰度均值的比值,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nLQ组>LQ1组>LQ2组(P<0.05)。结论脂质体槲皮素可抑制Eca109/9706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可能与降低c-met及VEGF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槲皮素 ECA 109/9706 细胞增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MET 食管肿瘤
原文传递
槲皮素脂质体对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和TGF-β1/Smad7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朱开梅 唐丽霞 +4 位作者 赵文鹏 陆光辉 许有瑞 王丹 顾生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脂质体(LQ)对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通路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槲皮素脂质体组(LQ组)和厄贝沙坦... 目的观察槲皮素脂质体(LQ)对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通路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槲皮素脂质体组(LQ组)和厄贝沙坦组(IRB组),另设正常组。8周后生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脏TGF-β1和Smad7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和Smad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M组大鼠血清中HDL、SOD、GSH-Px活性水平显著下降,TC、TG、LDL、MDA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TGF-β1蛋白及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Smad7蛋白及Smad7 mRNA表达减少。与DM组比较,LQ组和IRB组HDL、SOD、GSH-Px活性水平升高,TC、TG、LDL、MDA含量降低,肾组织TGF-β1蛋白及TGF-β1mRNA减少,Smad7蛋白及Smad7 mRNA表达增加。结论 LQ通过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干预TGF-β1和Smad7通路从而对糖尿病肾病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皮素脂质体 TGF-Β1 SMAD7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纳米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秀珍 丁燕飞 +1 位作者 李新 姚瑶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6-558,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槲皮素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 RP—HPLC 法。方法:采用 Diamonsil^(TM)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55:45);柱温:30℃;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60 nm。采用透析法分离槲... 目的:建立测定槲皮素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 RP—HPLC 法。方法:采用 Diamonsil^(TM)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55:45);柱温:30℃;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60 nm。采用透析法分离槲皮素脂质体中的游离药物。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槲皮素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槲皮素在1.2~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回收率在99.7%~101.2%之间,日内 RSD 及日间 RSD 均小于2%(n=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素纳米脂质体 含量测定 包封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龙白 张阳德 +1 位作者 张洋 刘祥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1-913,共3页
目的比较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化后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是否优于纯槲皮素。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悬液与采用薄膜蒸发-高压均质法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空白脂质体纳米粒槲皮素,加入到肝癌HepG2细胞悬液中进行培养,24h,48h后,... 目的比较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化后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是否优于纯槲皮素。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悬液与采用薄膜蒸发-高压均质法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空白脂质体纳米粒槲皮素,加入到肝癌HepG2细胞悬液中进行培养,24h,48h后,加入MTT,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分析抑制情况。结果48h光密度值:同浓度的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明显较槲皮素,空白脂质体纳米粒小,与5-Fu比较,明显较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所使用的浓度范围内,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对体外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优于纯槲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皮素 空白脂质体纳米粒 皮素脂质体纳米粒 脂质体
下载PDF
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对大鼠肝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洋 邓展生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3-36,共4页
目的比较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对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是否优于槲皮素。方法采用薄膜高压均质-负压蒸发法备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测量其粒径、药物含量及包封率。将肝损伤模型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后按不同剂量给药,比较各组大鼠血清... 目的比较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对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是否优于槲皮素。方法采用薄膜高压均质-负压蒸发法备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测量其粒径、药物含量及包封率。将肝损伤模型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后按不同剂量给药,比较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i和TBA,比较各组大鼠肝脏LN、HA、PCIII和IV-C,同时通过各组大鼠肝脏Bcl-2蛋白表达的比较,探讨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保护肝脏的机制。结果采用本实验方法制得的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粒径为(133±21)nm,载药量为(0.61±0.08)mg/mg,,包封率为(91.18±0.78)%。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在血清AST、ALT、TBiLi、TBA及肝脏LN、HA、PCIII、IV-C等指标总体较槲皮素及空白脂质体纳米药物有所提高,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可使大鼠肝脏Bcl-2蛋白的表达升高。结论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对模型大鼠的肝脏保护优于未纳米化的槲皮素及空白脂质体纳米药物,且呈正相量效关系。槲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保护肝脏的机制是增强了肝脏Bcl-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素 脂质体 皮素脂质体纳米药物 复合型肝损伤
下载PDF
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针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刚 余学英 +5 位作者 常明泉 曾南 王佳 杜士明 杨光义 刘文嘉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针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方法: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槲皮素纳米脂质体(QUE-NL)冻干粉,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并... 目的:研究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针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方法: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槲皮素纳米脂质体(QUE-NL)冻干粉,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筛选出最佳配方。并对冻于粉针进行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该法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较佳;制备过程中,槲皮素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受药脂比影响较大,受胆固醇磷脂比影响较小;采用5%甘露醇+5%麦芽糖作为冻干保护剂冻干效果更好;所得冻于粉针对温度、光照较为敏感,也易受湿度影响。结论:5%甘露醇+5%麦芽糖是槲皮素纳米脂质体较合适的冻干保护剂,初步的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针宜低温、避光、密封保存。以本试验方法制备的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粒径较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素纳米脂质体 冻干粉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和冷冻干燥法 稳定性
下载PDF
IP-10前炎症因子和纳米脂质体槲皮素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效应
19
作者 余斌 李红文 吴景兰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IP-10及干扰素-γ(IFN-1)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机制,对比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Q)及地塞米松(Dex)对银屑病样角质形成细胞的效应。方法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①nQ组(40、50、60μmol/L)、②Dex组(10^-7、10^-6、10^-5moL/... 目的探讨IP-10及干扰素-γ(IFN-1)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机制,对比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Q)及地塞米松(Dex)对银屑病样角质形成细胞的效应。方法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①nQ组(40、50、60μmol/L)、②Dex组(10^-7、10^-6、10^-5moL/L)、③IFN-1组(50、100、150U/ml)、④IP-10组(20、30、40ng/μl)以及⑤不加药的对照组(C)。应用MTT实验确定各药物对HaCaT细胞的生长率(GR)及生长抑制率(GSR)。应用IP-10和c-myc的DNA/RNA斑点原位杂交技术对比检测各组RNA及DNA的杂交信号。结果各组的GR/GSR均呈剂量依赖性,nQ组的GSR高于D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IFN-1及IP-10的杂交信号增强,nQ及Dex的杂交信号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FN-1及IP-10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nQ及Dex抑制其生长,nQ的作用且优于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 IP-10 c—myc DNA RNA斑点原位杂交 MTT HACAT细胞
原文传递
槲皮素脂质体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云龙 朱开梅 +2 位作者 张冬冬 李鹤 顾生玖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槲皮素脂质体(LQ)对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6组:NC组、DN组、IRB组及LQ低(LQ-1)、中(LQ-2)、高(LQ-3)组。造模后给予药物干预,检测FBG、BUN、Scr、UPr、SOD、GSH-Px、MDA含量变化;PAS染色观察肾结构变化;检测... 目的:探究槲皮素脂质体(LQ)对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6组:NC组、DN组、IRB组及LQ低(LQ-1)、中(LQ-2)、高(LQ-3)组。造模后给予药物干预,检测FBG、BUN、Scr、UPr、SOD、GSH-Px、MDA含量变化;PAS染色观察肾结构变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mRNA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FBG、Scr、BUN、UPr、MDA含量升高,SOD、GSH-Px含量降低,TGF-β_1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1),肾脏结构显著改变;与DN组比较,IRB组及LQ组大鼠FBG、Scr、BUN、UPr、MDA水平均降低,SOD、GSH-Px升高,TGF-β_1及mRNA表达下调(P<0.05),肾脏结构改变有所改善。结论:LQ能改善DN大鼠肾功能减退,对DN产生治疗作用,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和抑制TGF-β_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转化生长因子-Β1 皮素脂质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