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多脉冲烧蚀过程中飞秒时间分辨电子状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谦豪 赵华龙 +2 位作者 杨小君 温文龙 李益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1,共11页
为研究飞秒激光加工硬脆透明材料时存在的“微裂纹”与“诱导条纹”等共性工艺问题,利用飞秒时间分辨泵浦探测阴影成像技术,对飞秒激光多脉冲烧蚀石英玻璃过程中的电子动力学过程进行成像,分析了激光脉冲电离材料初期(700 fs之前)等离... 为研究飞秒激光加工硬脆透明材料时存在的“微裂纹”与“诱导条纹”等共性工艺问题,利用飞秒时间分辨泵浦探测阴影成像技术,对飞秒激光多脉冲烧蚀石英玻璃过程中的电子动力学过程进行成像,分析了激光脉冲电离材料初期(700 fs之前)等离子体丝的演化情况。多脉冲诱导微结构的存在使成丝区域分布在微结构的两侧与光脉冲传播的轴线方向,前者主要是由微结构侧壁对光脉冲的折射造成的,而后者则是由微结构底面与侧壁形貌不同导致的光程差引起的。实验结果揭示了多脉冲加工过程中脉冲串诱导微结构对后续光场的重塑效应,该效应影响了等离子体成丝区域与能量沉积的分布,这是共性工艺问题产生的核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微加工 泵浦探测阴影成像 脉冲烧蚀 等离子体
原文传递
C/C-SiC-ZrB_(2)-ZrC复合材料在等离子体高频脉冲达2000次过程中的烧蚀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薇 张妍 +7 位作者 刘磊 李博岩 张佳平 陈曦 何子博 唐成伟 张海军 韩秦鑫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553-562,共10页
研究等离子体单次毫秒级加载条件下C/C-SiC-ZrB_(2)-ZrC复合材料在不同次数高频脉冲过程中的烧蚀行为与机理。烧蚀试验在自研台架上进行,测试过程中等离体子体-空气射流交替冲击试样表面。结果表明,随冲击次数增加,前1000次内烧蚀率迅... 研究等离子体单次毫秒级加载条件下C/C-SiC-ZrB_(2)-ZrC复合材料在不同次数高频脉冲过程中的烧蚀行为与机理。烧蚀试验在自研台架上进行,测试过程中等离体子体-空气射流交替冲击试样表面。结果表明,随冲击次数增加,前1000次内烧蚀率迅速下降,随后在达2000次过程中烧蚀率缓慢降低。微结构、物相及烧蚀表面温度特征说明烧蚀试样表面形成一层不完整的混合陶瓷烧蚀产物层,且裸露的碳含量在1000次冲击烧蚀以后趋于稳定。烧蚀产物层削弱了热应力诱发的机械剥蚀并保护其亚层的碳不被侵蚀,进而导致烧蚀率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烧蚀 脉冲烧蚀 C/C复合材料 SiC-ZrB_(2)-ZrC 循环次数
下载PDF
SiC的纳秒脉冲激光烧蚀特性
3
作者 张黎 陶彦辉 +4 位作者 黄元杰 殷乾峰 陈加政 张永强 谭福利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4,共6页
建立了纳秒脉冲激光烧蚀SiC的实验平台和激光烧蚀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测量系统,并采用一维流体力学程序模拟了高功率激光烧蚀SiC的过程和烧蚀过程中产生等离子体射流的动力学过程,获得了纳秒激光对SiC的烧蚀规律,研究了激光烧蚀过程中产... 建立了纳秒脉冲激光烧蚀SiC的实验平台和激光烧蚀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测量系统,并采用一维流体力学程序模拟了高功率激光烧蚀SiC的过程和烧蚀过程中产生等离子体射流的动力学过程,获得了纳秒激光对SiC的烧蚀规律,研究了激光烧蚀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对烧蚀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纳秒激光烧蚀材料的相关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纳秒脉冲激光烧蚀 激光辐照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下载PDF
辅热对纳秒脉冲激光作用铝合金蒸气反冲压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雪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当较低能量密度的纳秒激光照射靶材表面时,激光能量被吸收,导致瞬时的温度升高。当靶材表面温度升高至熔点时,金属开始熔化,形成液态相。当纳秒激光能量足够高时,会引起金属的蒸发,这种蒸发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损失和去除。同时金属由于强... 当较低能量密度的纳秒激光照射靶材表面时,激光能量被吸收,导致瞬时的温度升高。当靶材表面温度升高至熔点时,金属开始熔化,形成液态相。当纳秒激光能量足够高时,会引起金属的蒸发,这种蒸发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损失和去除。同时金属由于强蒸发会产生蒸气反冲压力。当过热液体温度上升至0.9 Tc (Tc为热力学临界温度)时,达到相爆炸阈值,过热液体内部开始均匀地形成微小的气泡核,这最终导致了相爆炸的发生。本文基于激光烧蚀金属靶材理论,建立辅热下纳秒脉冲激光烧蚀铝合金的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不同辅热温度下,纳秒激光烧蚀铝合金的蒸气反冲压力。结果表明:在辅热下的高温靶材对激光的吸收率较高,导致较低能量激光就可以使靶材达到熔融和气化过程,提高了纳秒脉冲激光的能量利用率,增强了激光诱导表面饱和蒸气压和蒸气反冲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热 蒸气反冲压力 纳秒脉冲烧蚀 吸收率
下载PDF
不同能量密度下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成核生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泽超 罗青山 +6 位作者 胡自强 丁学成 褚立志 梁伟华 陈金忠 傅广生 王英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47-1551,共5页
在室温、10 Pa氩气环境下,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在烧蚀点正下方、与烧蚀羽辉轴线平行放置的衬底上沉积制备了一系列纳米Si晶薄膜。采用SEM、Raman散射谱和XRD对纳米Si晶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在衬... 在室温、10 Pa氩气环境下,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在烧蚀点正下方、与烧蚀羽辉轴线平行放置的衬底上沉积制备了一系列纳米Si晶薄膜。采用SEM、Raman散射谱和XRD对纳米Si晶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在衬底上的纳米Si晶粒分布在距靶一定的范围内,晶粒尺寸随与靶面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晶粒在衬底上的沉积范围双向展宽,但沉积所得最大晶粒尺寸基本保持不变,只是沉积位置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相应后移。结合流体力学模型、成核分区模型和热动力学方程,通过模拟激光烧蚀靶材的动力学过程,对纳米Si晶粒的成核生长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Si纳米晶粒 能量密度 成核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Ge产生等离子体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许媛 吴东江 刘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61-1566,共6页
针对激光烧蚀半导体材料Ge初期的特点,建立了1维的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对波长为248 nm、脉宽为17 ns、峰值功率密度为4×108W/cm2的KrF脉冲激光在133.32 Pa氦气环境下烧蚀Ge产生等离子体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个... 针对激光烧蚀半导体材料Ge初期的特点,建立了1维的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对波长为248 nm、脉宽为17 ns、峰值功率密度为4×108W/cm2的KrF脉冲激光在133.32 Pa氦气环境下烧蚀Ge产生等离子体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个激光脉冲对靶的烧蚀深度达到55 nm,蒸气膨胀前端由于压缩背景气体产生压缩冲击波,波前的速度最大,温度很高。从不同时刻的电离率分布图中得出,在靶面附近区域,Ge的1阶电离始终占优势;在中心区域,脉冲作用时间内,Ge的2阶电离率比1阶电离率大,脉冲结束后,Ge的2阶电离率下降,1阶电离率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脉冲激光烧蚀 等离子体 晶体锗
下载PDF
外加气流对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尺寸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英龙 罗青山 +5 位作者 邓泽超 褚立志 丁学成 梁伟华 陈超 傅广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99-2202,共4页
提出一种控制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尺寸分布的新方法。在10Pa的Ar环境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高阻抗单晶硅靶沉积制备了纳米Si晶薄膜。在羽辉正上方2.0cm,距靶0.3~3.0cm范围内的不同位置引入氩气流,在烧蚀点正下方2.0cm处水平放置单... 提出一种控制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尺寸分布的新方法。在10Pa的Ar环境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高阻抗单晶硅靶沉积制备了纳米Si晶薄膜。在羽辉正上方2.0cm,距靶0.3~3.0cm范围内的不同位置引入氩气流,在烧蚀点正下方2.0cm处水平放置单晶Si(111)衬底来收集制备的纳米Si晶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并对衬底不同位置上纳米Si晶粒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不引入气流时,晶粒的尺寸随靶衬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晶粒尺寸峰值出现在距靶1.7cm处;引入气流后,晶粒尺寸分布发生变化,在距靶1.7cm引入气流时晶粒尺寸峰值最大,在距靶3.0cm引入气流时晶粒尺寸峰值最小,且出现晶粒尺寸峰值的位置随着引入气流位置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晶粒 脉冲激光烧蚀 环境气体 气流 尺寸分布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兵 宋仁国 +1 位作者 戴丽娜 邓小雷 《光电子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介绍了脉冲激光烧蚀技术的原理、特性及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将该项技术分为纳秒激光烧蚀、皮秒激光烧蚀和飞秒激光烧蚀这三个阶段。并且介绍了该项技术在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现状 前景
下载PDF
激光烧蚀-快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分析土壤中的Sn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科学 周卫东 +4 位作者 沈沁梅 郑毅 李霞芬 钱惠国 邵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49-2252,共4页
采用一种新发展中的激光烧蚀-快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光谱技术首次检测土壤中Sn元素的浓度。与传统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相比,采用激光烧蚀-快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光谱技术所产生的Sn(284.0nm)元素辐射光谱强度有很大提高,并应用该技术获得... 采用一种新发展中的激光烧蚀-快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光谱技术首次检测土壤中Sn元素的浓度。与传统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相比,采用激光烧蚀-快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光谱技术所产生的Sn(284.0nm)元素辐射光谱强度有很大提高,并应用该技术获得了土壤中Sn元素的校准曲线,使土壤中Sn元素检测极限降低到0.16μg.g-1。与各文献报道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中Sn元素的检测极限8.2~54μg.g-1相比有很大的改进,表明该技术可能在土壤元素快速定量检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烧蚀-快脉冲放电 定量检测 土壤
下载PDF
Ar环境下脉冲激光烧蚀粒子阻尼系数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英龙 胡自强 +4 位作者 邓泽超 翟小林 褚立志 丁学成 傅广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65-1969,共5页
在10 Pa的Ar环境气体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分别在半径为2.0,2.5,3.0,3.5和4.0 cm的半圆环不同角度处的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纳米晶粒的Si晶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 在10 Pa的Ar环境气体中,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分别在半径为2.0,2.5,3.0,3.5和4.0 cm的半圆环不同角度处的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含有纳米晶粒的Si晶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晶粒的平均尺寸和烧蚀粒子的阻尼系数均相对于羽辉轴向呈对称分布,并随着与羽辉轴向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同时,随着衬底半径的增加,晶粒平均尺寸和阻尼系数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平均尺寸 烧蚀粒子 阻尼系数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真空中脉冲激光烧蚀制备银纳米晶粒在水平衬底上的分布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泽超 王旭 +4 位作者 刘建东 孟旭东 丁学成 褚立志 王英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在室温、真空环境中,通过XeCl准分子脉冲激光烧蚀银靶,烧蚀产物沉积在水平放置的Si(111)衬底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探针式表面轮廓(PTSP)仪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沉积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主... 在室温、真空环境中,通过XeCl准分子脉冲激光烧蚀银靶,烧蚀产物沉积在水平放置的Si(111)衬底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探针式表面轮廓(PTSP)仪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沉积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主要由具有不同尺寸的银纳米晶粒组成;随着衬底与靶面水平距离的增加,样品厚度和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样品的(111)和(200)晶面的XRD特征谱线强度,随着衬底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在增加激光能量密度、衬底与烧蚀焦点垂直距离的情况下,晶粒尺寸及样品XRD特征谱线变化规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结合银纳米晶粒传输特性和沉积样品沿不同晶面生长所需表面能的差异,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晶粒 脉冲激光烧蚀 真空 表面能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窄发光带的分散Si纳米颗粒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磊 屠海令 +2 位作者 朱世伟 陈兴 杜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4-729,共6页
采用KrF脉冲准分子激光器烧蚀高阻多晶Si靶,分别在液氮冷却至200K的高定向石墨(HOPG)和单晶Si(100)衬底上制备分散单晶Si纳米颗粒。采用拉曼谱(Raman)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证实Si纳米晶粒的形成。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纳米Si颗粒具... 采用KrF脉冲准分子激光器烧蚀高阻多晶Si靶,分别在液氮冷却至200K的高定向石墨(HOPG)和单晶Si(100)衬底上制备分散单晶Si纳米颗粒。采用拉曼谱(Raman)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证实Si纳米晶粒的形成。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纳米Si颗粒具有均匀分散性,相应的光致发光峰位出现在585nm,峰值半高宽为70nm;与相同参数下常温衬底的结果相比,所形成的纳米Si颗粒具有较窄的光致发光谱,并显示出谱峰蓝移现象;Si纳米颗粒尺寸的均匀分布是窄发光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颗粒 窄发光带 脉冲激光烧蚀 尺寸分布 光致发光
下载PDF
电场条件下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泽超 胡自强 +4 位作者 丁学成 褚立志 秦爱丽 傅广生 王英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0,共4页
在室温、10Pa氩气环境氛围中,引入垂直于烧蚀羽辉轴线的外加直流电场,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纳米硅晶薄膜,衬底分布于以烧蚀点为圆心的弧形支架上.扫描电子显微镜、喇曼散射谱和X射线衍射谱检测结果表明:晶粒平均尺寸随着电... 在室温、10Pa氩气环境氛围中,引入垂直于烧蚀羽辉轴线的外加直流电场,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纳米硅晶薄膜,衬底分布于以烧蚀点为圆心的弧形支架上.扫描电子显微镜、喇曼散射谱和X射线衍射谱检测结果表明:晶粒平均尺寸随着电压的增加逐渐变大,且靠近接地极板处的晶粒尺寸比与之对称角度处的略大;薄膜中晶粒面密度随着电压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而后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粒 成核生长动力学 脉冲激光烧蚀 外加电场
下载PDF
外加氩气流下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泽超 王世俊 +6 位作者 丁学成 褚立志 梁伟华 赵亚军 陈金忠 傅广生 王英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8-192,共5页
为研究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动力学过程,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在室温,50~200 Pa的氩气氛围中,通过引入垂直于烧蚀羽辉轴线的外加气流,在水平放置的衬底上沉积了一系列纳米Si晶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Raman)散射和X射线衍... 为研究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动力学过程,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在室温,50~200 Pa的氩气氛围中,通过引入垂直于烧蚀羽辉轴线的外加气流,在水平放置的衬底上沉积了一系列纳米Si晶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Raman)散射和X射线衍射(XRD)检测结果表明,未引入气流时,衬底上相同位置处晶粒尺寸随气体压强的增大逐渐减小;在距靶1~2 cm范围内引入气流后,尺寸变化规律与未引入气流时相反。通过分析晶粒尺寸及其在衬底上的位置分布特点,结合流体力学模型和热动力学方程,分析得出在激光能量密度一定的条件下,环境气体压强、烧蚀粒子温度和密度共同影响着纳米晶粒的成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硅纳米晶粒 外加气流 成核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沉积纳米Si膜动力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荣梅 王英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29-333,共5页
Si基纳米材料在半导体光电集成领域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 ,脉冲激光烧蚀技术是目前材料界和分析界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介绍了脉冲激光烧蚀沉积Si基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 。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沉积 动力学 纳米Si膜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强流脉冲离子束烧蚀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化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显秀 马腾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62-1265,共4页
采用强流脉冲离子束 (High-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HIPIB)烧蚀技术在 Si(1 0 0 )基体上沉积类金刚石 (Diamond-like carbon,DLC)薄膜 ,衬底温度的变化范围为 2 98~ 6 73K.利用 Raman光谱和 X射线光电子谱 (XPS)对 DLC薄膜的化学结... 采用强流脉冲离子束 (High-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HIPIB)烧蚀技术在 Si(1 0 0 )基体上沉积类金刚石 (Diamond-like carbon,DLC)薄膜 ,衬底温度的变化范围为 2 98~ 6 73K.利用 Raman光谱和 X射线光电子谱 (XPS)对 DLC薄膜的化学结合状态与衬底温度之间关系进行研究 .薄膜 XPS的 C1 s谱的解谱分析得出薄膜中含有 sp3 C(结合能为 2 85 .5 e V)和 sp2 C(结合能为 2 84 .7e V)成分 ,根据解谱结果评价薄膜中 sp3 C含量 .根据 XPS分析可知 ,衬底温度低于 4 73K时 ,sp3 C的含量大约为 4 0 %左右 ;随着沉积薄膜时衬底温度的提高 ,sp3 C的含量降低 ,由 2 98K时的 4 2 .5 %降到 6 73K时的 8.1 % ,从 5 73K开始发生 sp3 C向 sp2 C转变 .Raman光谱表明 ,随着衬底温度的提高 ,Raman谱中 G峰的峰位靠近石墨峰位 ,G峰的半峰宽降低 ,D峰与G峰的强度比 ID/IG 增大 ,说明薄膜中的 sp3 C的含量随衬底温度增加而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底温度 强流脉冲离子束烧蚀 沉积技术 类金刚石薄膜 化学结构 化学结合状态
下载PDF
基片温度对强流脉冲离子束烧蚀等离子体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梅显秀 刘振民 马腾才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30,234,共6页
利用强流脉冲离子束 (High intensitypulsedionbeam HIPIB)烧蚀等离子体技术在Si(1 0 0 )基体上沉积类金刚石 (Dia mond likecarbon DLC)薄膜 ,基片温度的变化范围从 2 5℃ (室温 )到 40 0℃。利用Raman谱、X射线光电子谱 (XPS)、X射线... 利用强流脉冲离子束 (High intensitypulsedionbeam HIPIB)烧蚀等离子体技术在Si(1 0 0 )基体上沉积类金刚石 (Dia mond likecarbon DLC)薄膜 ,基片温度的变化范围从 2 5℃ (室温 )到 40 0℃。利用Raman谱、X射线光电子谱 (XPS)、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基片温度对DLC薄膜的化学结合状态、表面粗糙度、薄膜显微硬度和薄膜内应力的影响。根据XPS和Raman谱分析得出 ,基片温度低于 30 0℃时 ,sp3C杂化键的含量大约在 40 %左右 ;从 30 0℃开始发生sp3C向sp2 C的石墨化转变。随着沉积薄膜时基片温度的提高 ,DLC薄膜中sp3C的含量降低 ,由 2 5℃时 42 .5 %降到 40 0℃时 8.1 % ,XRD和AFM分析得出 ,随着基片温度的增加 ,DLC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大 ,薄膜的纳米显微硬度降低 ,摩擦系数提高 ,内应力降低。基片温度为 1 0 0℃时沉积的DLC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纳米显微硬度 2 2GPa ,表面粗糙度为 0 75nm ,摩擦系数为 0 .1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离子束烧蚀等离子体沉积 类金刚石薄膜 结构和性能 基片温度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过程中阻尼系数的角度分布
18
作者 王英龙 翟小林 +5 位作者 丁学成 王世俊 梁伟华 邓泽超 褚立志 傅广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1期825-827,831,共4页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在半圆环衬底上制备了含有纳米晶粒的硅(Si)晶薄膜。分析了纳米Si晶粒尺寸和阻尼系数随角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在半圆环衬底上制备了含有纳米晶粒的硅(Si)晶薄膜。分析了纳米Si晶粒尺寸和阻尼系数随角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纳米Si晶粒的尺寸和阻尼系数均相对于轴向呈对称分布,并随着偏离轴向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随着压强增大,晶粒尺寸和阻尼系数在各个角度处的值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晶粒 脉冲激光烧蚀 平均尺寸 阻尼系数
下载PDF
脉冲时间间隔对激光烧蚀Si粒子密度分布的影响
19
作者 褚立志 李艳丽 +4 位作者 邓泽超 丁学成 赵红东 傅广生 王英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9-1052,共4页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脉冲激光烧蚀所产生的烧蚀粒子在环境气体中的输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脉冲时间间隔与交叠区位置振荡幅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脉冲时间间隔影响了交叠区的振荡强弱,随着脉冲时间间隔的增加,交叠区的...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脉冲激光烧蚀所产生的烧蚀粒子在环境气体中的输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脉冲时间间隔与交叠区位置振荡幅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脉冲时间间隔影响了交叠区的振荡强弱,随着脉冲时间间隔的增加,交叠区的振荡幅度减小,脉冲时间间隔为10μs时达到最小值,而后开始增大。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烧蚀粒子在环境气体中的输运动力学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MONTE CARLO模拟 纳米SI晶粒 交叠区
下载PDF
外加电场下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硅晶粒成核生长
20
作者 王英龙 张晓龙 +2 位作者 邓泽超 秦爱丽 丁学成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0,26,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在引入垂直于烧蚀羽辉轴线外加直流电场的前后,分别在1,3,5Pa的室温氩气环境下沉积制备了一系列纳米硅晶薄膜,其中衬底与羽辉轴线平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同一直流电压下制备的纳米Si晶粒平均...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在引入垂直于烧蚀羽辉轴线外加直流电场的前后,分别在1,3,5Pa的室温氩气环境下沉积制备了一系列纳米硅晶薄膜,其中衬底与羽辉轴线平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同一直流电压下制备的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和面密度均随气体压强的增加而增大.保持气压不变,引入电场后所制备的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相对于无外加电场时增大,而面密度减小.结合纳米晶粒气相成核生长动力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烧蚀 电场 纳米硅晶粒 成核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