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示踪法测定烟丝在滚筒加工设备中的停留时间分布
1
作者 邓国栋 堵劲松 +5 位作者 朱文魁 刘栋 李华杰 徐大勇 李斌 张玉海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6,44,共5页
为了能够使滚筒加工设备中烟丝停留时间分布测定真实准确,选用CO2膨胀烟丝作为示踪物,通过示踪物添加量及方法重复性研究,建立了采用脉冲示踪法研究滚筒加工设备中烟丝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利用CO2膨胀烟丝回收率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 为了能够使滚筒加工设备中烟丝停留时间分布测定真实准确,选用CO2膨胀烟丝作为示踪物,通过示踪物添加量及方法重复性研究,建立了采用脉冲示踪法研究滚筒加工设备中烟丝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利用CO2膨胀烟丝回收率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并分析了滚筒转速和介质流向对烟丝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方法具有测试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2物料在滚筒中的平均停留时间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少,无因次方差随着滚筒转速的增加而增大;3物料在滚筒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与介质流向有关,介质顺流时物料停留时间与逆流时相比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脉冲示踪法 烟丝 滚筒加工设备
下载PDF
脉冲示踪法实验误差分析
2
作者 张谋真 王继武 李稳宏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3-77,共5页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脉冲示踪法中脉冲时间、示踪剂输入和记录仪记录时间差、示踪剂纯度与用量和实验温度对反应器内物料停留时间分布和流动模型参数测定误差的影响,以便在实验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小或消除误差,获得准确的实验...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脉冲示踪法中脉冲时间、示踪剂输入和记录仪记录时间差、示踪剂纯度与用量和实验温度对反应器内物料停留时间分布和流动模型参数测定误差的影响,以便在实验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小或消除误差,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模型 停留时间分布 脉冲示踪法 反应器 物料
下载PDF
^(14)CO_2脉冲示踪法测C_4光合作用期间CO_2的泄漏量
3
作者 高志崇 《岱宗学刊》 1997年第4期15-16,共2页
CO_2泄漏是指C_4光合作用期间叶片维管束鞘细胞内脱羧形成的CO_2部分返回叶肉细胞.1995年,Hatch MD等人首次利用^(14)CO_2脉冲示踪法对禾本科C_4植物CO_2泄漏量进行测定.经测试的所有C_4植物(Flaveria属的两种C_4双子叶植物除外)CO_2泄... CO_2泄漏是指C_4光合作用期间叶片维管束鞘细胞内脱羧形成的CO_2部分返回叶肉细胞.1995年,Hatch MD等人首次利用^(14)CO_2脉冲示踪法对禾本科C_4植物CO_2泄漏量进行测定.经测试的所有C_4植物(Flaveria属的两种C_4双子叶植物除外)CO_2泄漏量均在8.3—14.2%范围内,这一范围与Jenkins CLD等人1989年利用各种参数最佳估算值进行综合评估得到的值0.14较为按近.该法较为简便,结果仅需一次小的校正.下面就^(14)CO_2脉冲示踪法测CO_2泄漏量程序及其校正方法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脉冲示踪法 碳4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泄漏量
下载PDF
规整填料特征单元内混合过程的计算流体力学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春江 黄莹 +3 位作者 李莹珂 陈江波 袁希钢 余国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62-1168,共7页
针对M ellapak 350Y型规整填料特征单元内的流动及混合现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单元内的液相单相流流动,并结合脉冲示踪法研究其混合行为,考察了不同流速下特征单元的返混程度.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在室温下以甘油水溶液... 针对M ellapak 350Y型规整填料特征单元内的流动及混合现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单元内的液相单相流流动,并结合脉冲示踪法研究其混合行为,考察了不同流速下特征单元的返混程度.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在室温下以甘油水溶液(质量分数为6500/)为测试液体,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不同流速下,规整填料中特征单元内的液相流场进行了测量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与实验结果的速度分布趋势及其数值大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填料 特征单元 计算流体力学 混合 脉冲示踪法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下载PDF
加压下板波纹规整填料塔中液相混合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利东 刘春江 +1 位作者 袁希钢 余国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8-372,共5页
采用脉冲示踪法测量了在0.3MPa、0.5MPa和0.6MPa压力下以及在一系列液速和气速下250Y型孔板波纹规整填料内液相的混合行为。应用时域最小二乘法由实验数据得到了液相的轴向返混系数和轴向有效流速等参数,并以的形式对轴向Peclet准数进... 采用脉冲示踪法测量了在0.3MPa、0.5MPa和0.6MPa压力下以及在一系列液速和气速下250Y型孔板波纹规整填料内液相的混合行为。应用时域最小二乘法由实验数据得到了液相的轴向返混系数和轴向有效流速等参数,并以的形式对轴向Peclet准数进行了关联。本研究补充了目前缺乏的加压操作下规整填料液相混合行为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波纹规整填料 轴向返混系数 液相混合行为 填料塔 传质 脉冲示踪法 加压
下载PDF
刮膜式分子蒸发器上液体的停留时间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松林 王玲 郭凯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4,共5页
以水及质量分数分别为50%、70%的丙三醇-水溶液为介质,采用脉冲示踪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刮膜式分子蒸馏器上液体的停留时间分布(RTD)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进料速率、转子转速及物料黏度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停... 以水及质量分数分别为50%、70%的丙三醇-水溶液为介质,采用脉冲示踪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刮膜式分子蒸馏器上液体的停留时间分布(RTD)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进料速率、转子转速及物料黏度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停留时间随着进料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进料速率增大时,分子蒸发器上的液膜混合程度也随之增强;随着转子转速增大,停留时间先增大,当达到一定转速后,停留时间反而减小;停留时间随物料黏度的增大而增大,液膜轴向返混程度也随之增强.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与分析,采用2种不同的组合流动模型对刮膜式分子蒸馏过程进行描述,经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可知,模型2(2个N级全混流串联模型进行并联,其中一个区域中每个全混流模型分别与一个平推流区域进行交换)在实验条件下较为适用,模型的模拟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膜式分子蒸馏 脉冲示踪法 停留时间分布 流动模型
下载PDF
气-液撞击流过程中液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勤 杨阿三 +1 位作者 程榕 郑燕萍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气-液撞击流接触器中液相平均停留时间及停留时间分布是重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参数.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定了气-液撞击流过程中,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以水为介质,黑色碳素墨水作示踪剂,采用光电非接触法检测,经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得到撞... 气-液撞击流接触器中液相平均停留时间及停留时间分布是重要的性能指标和设计参数.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定了气-液撞击流过程中,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以水为介质,黑色碳素墨水作示踪剂,采用光电非接触法检测,经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得到撞击流过程中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初步考察了不同气体流量,液体流量,对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影响;并与无撞击流的气液过程作对比.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利于后期数据处理;液体流量的增加使液相的停留时间减小,而气体流量的改变对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影响不大.撞击流过程使液相在撞击区的平均停留时间增加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撞击流 气-液 液相 实验测定 平均停留时间 计算机数据采集 气体流量 分布曲线 液体流量 脉冲示踪法 设计参数 性能指标 非接触 实验方 数据处理 分布影响 接触器 示踪 碳素
下载PDF
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性能的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向京 赵焕祺 赵瑞红 《河北工业科技》 CAS 1999年第3期4-7,共4页
利用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介绍了检验理想混合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催化剂厚度1m m ,气体流量80 m L/m in),反应器达到无梯度状态的最小转速为1 80... 利用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介绍了检验理想混合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催化剂厚度1m m ,气体流量80 m L/m in),反应器达到无梯度状态的最小转速为1 800 r/m in,随着气体流量和催化剂装填量的增加,相应的最小转速也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无梯度反应器 性能检验 脉冲示踪法
下载PDF
微波场薄膜蒸发器开发及液膜流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洪 刘佳惠 +1 位作者 李鑫钢 高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184,共5页
为有效利用微波实现混合物高效分离,依据微波场强化分离的特点开发了适用于微波场的薄膜蒸发分离装置,并分析了蒸发器内液膜流动特性。采用脉冲示踪法探究了进料流量和转速对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流量越大,蒸发器的平均停留时... 为有效利用微波实现混合物高效分离,依据微波场强化分离的特点开发了适用于微波场的薄膜蒸发分离装置,并分析了蒸发器内液膜流动特性。采用脉冲示踪法探究了进料流量和转速对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流量越大,蒸发器的平均停留时间越短,停留时间分布密度曲线均向左移,且分布密度峰值升高、曲线变窄。在小流量下,转速增大,平均停留时间也增大,而在较大流量下,转速对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不明显,且转速对分布密度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蒸发器 停留时间分布 液膜流动 脉冲示踪法 微波场
下载PDF
5种泵停留时间分布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修纲 吴凤超 +2 位作者 田冰虎 沈阳 吴剑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39,共6页
采用脉冲示踪法对轴流泵、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液压隔膜泵、三柱塞计量泵的停留时间分布(RTD)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轴流泵RTD呈单峰分布,无死区,返混程度与等径空管接近;离心泵RTD呈单峰分布,有死区,多级离心泵返混程度... 采用脉冲示踪法对轴流泵、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液压隔膜泵、三柱塞计量泵的停留时间分布(RTD)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轴流泵RTD呈单峰分布,无死区,返混程度与等径空管接近;离心泵RTD呈单峰分布,有死区,多级离心泵返混程度大于单级,单级大于等径空管;隔膜泵RTD呈单峰分布,三柱塞泵呈三峰分布,二者都有死区存在;各类泵RTD特征均由其机械结构和运转方式决定;各类泵的返混均受流量影响,其返混程度随流量的减小而增大,叶片式泵较容积式泵更明显;各类泵的平均停留时间均与流量成反比,并与空时吻合较好;各类泵中,轴流泵返混最小,其他4种泵均存在一定死区,流型介于平推流和全混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脉冲示踪法 轴流泵 离心泵 往复泵 三柱塞泵 隔膜泵
下载PDF
多级搅动床的流体力学特性
11
作者 阎承伟 韩威 +1 位作者 郭树才 聂恒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采用脉冲示踪法对物料在多级搅动床(STB)冷模实验装置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和混合均匀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动气体流速、物流通量及塔板构件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多级流化移动床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STB床内物料流动的特性。
关键词 多级搅动床 流体力学 脉冲示踪法
下载PDF
回转窑中固体颗粒停留时间的研究
12
作者 廖学品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32-37,共6页
采用脉冲示踪法研究了回转窑内固体颗粒物料的流动模型,用正交实验法安排实验,实验证明固体颗粒在回转窑中的运动接近于平推流,用因次分析法建立了平均停留时间与影响因素间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回转窑 脉冲示踪法 固体颗粒 停留时间 流动模型
下载PDF
流量控制方式对离心泵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13
作者 王修纲 田冰虎 +2 位作者 吴凤超 沈阳 吴剑华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8,共5页
采用脉冲示踪法研究离心泵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将离心泵与等径等体积空管对比,定性描述了离心泵的返混特征,考察了泵前阀控、泵后阀控、转速控制对RTD的影响.结果表明,RTD曲线呈单峰分布,泵内有死区存在,返混大于等径等体积空管,无因... 采用脉冲示踪法研究离心泵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将离心泵与等径等体积空管对比,定性描述了离心泵的返混特征,考察了泵前阀控、泵后阀控、转速控制对RTD的影响.结果表明,RTD曲线呈单峰分布,泵内有死区存在,返混大于等径等体积空管,无因次方差为0.39?0.61;离心泵的返混程度既不靠近平推流,也不靠近全混流,受流量影响显著,随流量增大,返混显著减小.3种流量控制方式对离心泵返混有一定影响,转速控制的返混情况明显大于2种阀控方式,2种阀控方式的影响较接近;随流量减小,流量控制方式引起的RTD差异更显著,3种方式的无因次方差的最大相对偏差达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停留时间分布 脉冲示踪法 流量控制方式 返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