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检测技术对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钟春妍 贾文钗 +4 位作者 王征 宁辉 贺春晖 张晓燕 骆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检测(PiCCO)技术指导液体管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1例,应用PiCCO技术指导液体管理的57例患者作为PiCCO组,同期选择基础情况类似的应用中心静脉压指导...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检测(PiCCO)技术指导液体管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1例,应用PiCCO技术指导液体管理的57例患者作为PiCCO组,同期选择基础情况类似的应用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管理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PiCCO组患者的0~12 h液体出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24~48 h、48~72 h 2组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3d时,PiCCO组患者的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但CPIS评分2组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Pi CCO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血液净化率、机械通气时间等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均P<0.05),但2组住院期间和28d生存均无显著差别(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3)、APACHEⅡ评分(P=0.01)、SOFA评分(P=0.02)和机械通气时间(P=0.002)为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7岁、SOFA≥6分、APACHEⅡ≥23分和机械通气时间≥7 d为相应危险因素的阈值。结论:PiCCO技术可以精确指导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但对短期病死率无明显影响。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为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检测 重症肺炎 重度心力衰竭 液体管理 预后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杨淑贞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PiCCO)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PiCCO管理,对照组则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PiCCO)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PiCCO管理,对照组则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结合桡动脉有创动脉压测定,根据外周血压与中心静脉压变化制定补液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房钠尿肽(pro-BNP)水平和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水平、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28天病死率,统计2组患者临床预后。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28天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iCCO技术能更精确的指导临床液体管理,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脉搏指示连续心搏出量 预后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复苏达标后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指导下不同液体管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孟东亮 茅尧生 +3 位作者 应利君 吕铁 周蕾 金烈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后,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HCCO)指导下采取不同液体管理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一01—2011—12入住我院ICU,确诊感染性休克且6h内EGDT达标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液体... 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后,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HCCO)指导下采取不同液体管理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一01—2011—12入住我院ICU,确诊感染性休克且6h内EGDT达标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液体限制组和液体非限制组,在PiCCO监测下执行液体管理,并采集病例相关数据。观察28d,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等。结果液体限制组与液体非限制组28d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达标后,在HCCO指导下实施限制性补液可以尽早脱机,缩短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液体管理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 预后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技术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在烧伤早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江家树 汤展宏 +2 位作者 胡军涛 张驰 潘熠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51-2155,共5页
目的:评估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和传统补液公式方案在烧伤早期液体复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烧伤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评估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和传统补液公式方案在烧伤早期液体复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烧伤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例)和对照组(6例)。研究组在 PiCCO 技术目标导向下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依据传统补液公式,在传统生命体征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CVP)的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日均补液总量、日均尿量、日均心率、日均平均动脉压(MAP)、日均 CVP、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第1~3天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心脏指数(CI)、CVP,第 3天血肌酐水平、第 3天血尿素氮水平、ICU 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日均补液总量、日均尿量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日均心率、日均 MAP、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日均 CV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第2天、第 3天 ITBI、CI 高于第1天,第 3天 ITBI、CI 高于第2天(P 〈0.05)。研究组患者第1~ 3天 CV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第 3天血肌酐水平、第 3天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 ICU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病死率为3/7,对照组为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结论采用 PiCCO 技术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烧伤早期更有利于精准判断患者所需液体量,以尽早达到复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目标导向 液体复苏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和无创胸阻抗法监测与经胸超声心动图法测量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祁莉萍 刘宏伟 +2 位作者 洪昌明 白永怿 李昂 《中国医药》 2020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 CCO)监测和无创胸阻抗法监测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法测量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内科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 CCO)监测和无创胸阻抗法监测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法测量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内科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45例。分别用Pi CCO、无创胸阻抗法、TTE检测患者心功能,其中Pi CCO监测包括心排血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等。无创胸阻抗法测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SVR)、加速指数和胸部液体含量(TFC)等。统一行TTE测量,所有患者检测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几种方法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5例患者NT-proBNP 3276.5(1591.5,11372.5)ng/L,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4±8)%。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 CCO指标中CI与TTE的LVEF相关(r=0.885,P=0.022)。Pi CCO指标中CI与胸阻抗无创指标TFC相关(r=0.683,P=0.005),中心静脉压(CVP)与胸阻抗无创指标SVR相关(r=0.346,P=0.045),平均动脉压与胸阻抗无创指标收缩时间比率(STR)、预射血期相关(r=0.448,P=0.008;r=0.683,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时间与Pi CCO指标中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P=0.022),与CVP呈负相关(P=0.002),与胸阻抗法测量指标中TFC呈正相关(P=0.011);NT-proBNP与Pi CCO法测量指标中CVP呈正相关(P=0.025)。胸阻抗无创指标CI、心输出量与NT-proBNP呈负相关(P=0.007、0.006),TFC、STR与NT-proBNP呈正相关(P=0.044、0.049)。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Pi CCO监测指标与NT-proBNP水平及TTE评价的心功能指标相关,胸阻抗监测指标与NT-proBNP水平及TTE评价的心功能指标相关,无创胸阻抗法可以作为Pi CCO的替代方法评估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胸阻抗 经胸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丽芝 肖昌武 +4 位作者 周青山 余追 姚兰 邵佳丽 侯果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SAP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率、血压、尿量及中心静脉...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SAP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率、血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指导液体管理,观察组采用PiCCO监测技术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效果及转归。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0~6h、6~12h时的液体入量多于对照组,复苏24~48h、48~72h时的液体入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率、血液净化率、机械通气率、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指标相比,PiCCO监测指标指导SAP合并ARDS患者的液体复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 监测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液管理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技术在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应军 孟繁甦 +3 位作者 王国军 刘八一 岑英文 周丹丹 《中国医药》 2013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对ICU内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内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期间采用PiCCO技术的15例重症肺炎患者(PiCCO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仅CVP监测的重症肺炎患者15例...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对ICU内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内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期间采用PiCCO技术的15例重症肺炎患者(PiCCO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仅CVP监测的重症肺炎患者15例为CVP组。分别记录各组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s),记录监测第24、48、72小时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量(ITBV)、脉压变异率(PPV)、血管外肺水(EVLW)及中心静脉压(CVP);进行GEDV、IrrBV与CVP及EVLW与氧合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PiCCO组第48、72小时氧合指数明显高于CVP组[分别为(157±43)比(83±39),(216±40)比(163±37)],血乳酸及CPIS明显低于CVP组[血乳酸:分别为(2.4±0.6)mmol/L比(3.0±1.1)mmol/L,(1.1±0.5)mmol/L比(2.5±0.8)mmol/L;CPIS:分别为(5.3±1.7)分比(6.4±2.1)分,(3.1±1.5)分比(5.3±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CCO组第48、72小时总入量及液体出入平衡量明显少于CVP组[总入量:分别为(2836±291)ml比(3351±510)ml,(2510±203)ITll比(29814-301)ml;液体平衡量:分别为(251±147)ml比(764±211)ml,(217±212)ml比(443±176)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CCO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问均明显少于CVP组[分别为(11±4)d比(18±5)d,(13±5)d比(19±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DV与CVP及11rBV与CVP相关系数分别为-0.134、-0.145,相关性较弱(P〉0.05)。第48、72小时的EVLw与相应点氧合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0.465,相关性强(P〈0.05)。结论PiCCO技术有助于了解重症肺炎患者液体复苏情况,能明显降低总人液量,明显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减少呼吸机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不增加患者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 中心静脉测压 肺炎 重症 液体管理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与脉搏指示连续性心输出量监护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输出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袁静 陈勇 +5 位作者 马勇 陈银花 杨菲 于海迪 郑瑞强 邵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84-86,共3页
目的比较脉搏指示的连续性心输出量(Pi CCO)监测技术以及超声心动图(UCG)测定ICU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输出量(CO)的效果。方法选择心源性休克患者共40例,均进行Pi CCO及超声心动图测定CO。结果 3例患者因未获得满意的图像而放弃。超声心动图... 目的比较脉搏指示的连续性心输出量(Pi CCO)监测技术以及超声心动图(UCG)测定ICU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输出量(CO)的效果。方法选择心源性休克患者共40例,均进行Pi CCO及超声心动图测定CO。结果 3例患者因未获得满意的图像而放弃。超声心动图和Pi CCO测定的CO分别为(3.19±0.66)、(3.35±0.67)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测定CO具有快速、准确、无创等优势,适合于ICU心源性休克患者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输出量 超声心动图 重症监护病房 脉搏指示连续性心输出量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郭飞鹤 胡春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提供了包括胸廓内血容量(ITB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血管外肺水(EVLW)、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提供了包括胸廓内血容量(ITB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血管外肺水(EVLW)、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每搏量变异(SVV)、脉压变异(PVV)、心输出量(CO)、全心射血分数(GEF)、心脏功能指数(CFI)、体循环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PiCCO 技术可以对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前负荷、后负荷、心脏收缩能力、肺水状况进行较全面的监测,与目前其他同类监测技术相关性好[1]。PiCCO 操作过程简便,只需置入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及特制的动脉热稀释导管,留置时间可达10 d,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在手术及重症监护室中使用。本文就 PiCCO 目前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血流动力学监测 综述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血流动力学监测和临床评估预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军 丛鲁红 +3 位作者 李刚 李敏 王书鹏 柯元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评估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符合率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性。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拟行PiCCO监测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由各... 目的:探讨临床评估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符合率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性。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拟行PiCCO监测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由各级临床医师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选择治疗方案,在得到监测结果后决定是否更改治疗方案。统计临床评估的预测符合率和治疗方案更改率。结果:临床评估预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符合率为50.2%~71.3%,其中预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符合率较其他3项参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根据PiCCO监测结果,41%医师更改了治疗方案。SOFA评分6~12的患者,临床预测符合率较评分〈6和≥12者均显著降低(均P〈0.05)。中高级职称医师预测符合率显著高于住院医师(P〈0.05),且更少更改治疗方案(P〈0.05)。结论:临床评估预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符合率较低,PiCCO监测能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临床评估 监测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贺芙云 张成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6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6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根据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进行液体管理,观...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6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根据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进行液体管理,观察组根据PiCCO监测结果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6h复苏治疗后的ScvO_2水平、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时补液量较对照组更多,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天数、肺水肿发生率和28d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在PiCCO监测指导下的液体复苏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脓毒性休克 液体治疗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评价的多巴胺治疗反应与心原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祖凌云 徐昕晔 +3 位作者 任川 张媛 高炜 郭丽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评价心原性休克患者使用多巴胺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使用Pi CCO评价患者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将15例接受Pi CCO监测的心原性休克患者分为生存组8例和死亡组7例... 目的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评价心原性休克患者使用多巴胺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使用Pi CCO评价患者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将15例接受Pi CCO监测的心原性休克患者分为生存组8例和死亡组7例,收集患者的病史和一般资料,并在基线和多巴胺治疗6 h后测定Pi CCO指标。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基线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显著高于生存组(9.20 ml/kg比15.40 ml/kg,Z=1.415,P=0.037);多巴胺治疗6 h后,生存组患者的心指数(CI)改善率显著高于死亡组患者(51.13%比8.10%,Z=-2.315,P=0.021);生存组患者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显著降低,而死亡组则轻度升高(-27.05%比0.90%,Z=-2.777,P=0.004)。以EVLWI>10.90 ml/kg为界值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62.5%;以治疗后SVRI下降率>17.85%为界值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5.0%;以治疗后CI增加率<16.16%为界值,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87.5%。结论心原性休克患者经多巴胺治疗前的EVLWI水平、治疗后的CI改善程度和SVRI降低幅度可能作为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指标,Pi CCO用于实时评价多巴胺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原性休克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 多巴胺 死亡率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及其在心脏外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胜中 郭应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166-168,共3页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 CCO)监测是一项微创、简便、精确、连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连续脉搏波形测量技术,获取患者心功能、容量、血管外肺水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指...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 CCO)监测是一项微创、简便、精确、连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连续脉搏波形测量技术,获取患者心功能、容量、血管外肺水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尤其有助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判断。本文就Pi CCO的监测原理、监测指标及其在心脏外科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血流动力学 心脏外科 进展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心血管术后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杰 魏诗文 邓澜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5期1385-1386,共2页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PICCO监测仪只需置1根特殊的动脉导管和1根中心静脉导管...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PICCO监测仪只需置1根特殊的动脉导管和1根中心静脉导管即可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出量(c0)、胸腔内血容量(IT~BV)及指数(ITBI)、血管外肺水(EVLw)及指数(EL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心血管术后 监测 护理
下载PDF
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应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熊梅凤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1768-177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对危重患者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期间进行容量监测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对43例需行CRRT治疗的危重患者应用PiCCO技术进行容量监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对危重患者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期间进行容量监测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对43例需行CRRT治疗的危重患者应用PiCCO技术进行容量监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43例患者行CRRT治疗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明显降低;28例血流动力学平稳,39例好转,2例死亡,2例因经济等原因自动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危重患者CRRT治疗期间应用PiCCO技术进行容量监测,可有效指导超滤量调节,实现液体管理的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医疗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柳颖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8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的重症患者42例,根据其入院序号的奇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中心静脉压监测,观察组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比...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液体复苏治疗的重症患者42例,根据其入院序号的奇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中心静脉压监测,观察组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时间、入住ICU时间、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结果:观察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时间、入住ICU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C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TBVI、EVLWI和SVR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中心静脉压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液体复苏治疗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恩宇 唐忠平 +1 位作者 王河焱 王迪芬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对指导重症患者血液净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重症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CBP治疗期间,对照组使用基础监护联合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对指导重症患者血液净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重症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CBP治疗期间,对照组使用基础监护联合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增加PICCO监测;比较CBP治疗前(0 h),治疗后24及72 h时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II)评分、氧合指数(PaO_2/FiO_2),治疗后24、72 h时的低血压发生率,在0~24 h、0~72 h时段液体平衡量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比较CBP治疗前(0 h),治疗后24、48 h及72 h时观察组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心指数(CI)、每搏变异率(SVV)、调整脱水量及CVP的变化情况。结果:CBP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P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O_2/Fi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24 h、0~72 h的液体负平衡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CVP在治疗前(0 h)、治疗后24、48及72 h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ITBI、GEDVI、CI、SVV在治疗前(0 h)、治疗后24、48及72h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P<0.05)。结论:PICCO监测可用于指导重症患者CBP期间的容量管理,效果优于单一CVP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 血液 危重病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下人参四逆汤早期目标治疗感染性休克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建强 吴疆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1期96-99,共4页
目的: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下,研究人参四逆汤早期目标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安装PICCO装置,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 目的: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下,研究人参四逆汤早期目标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安装PICCO装置,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参四逆汤;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I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 O2)、血乳酸(Lac)、心排血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以及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R、IMAP、CVP、Sp O2、Lac、CI、ITBVI以及SVRI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观察组La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四逆汤可用于早期目标治疗感染性休克,进一步改善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人参四逆汤 感染 休克
下载PDF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监测在4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继圣 金大植 +3 位作者 王桂英 李先燕 类延娜 金明根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5-48,共4页
[背景]观察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在优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病例报告]收集ARDS患者42例(氧合指数<200 mmHg),根据是否接受PiCCO监测分为对照组和PiCCO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背景]观察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在优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病例报告]收集ARDS患者42例(氧合指数<200 mmHg),根据是否接受PiCCO监测分为对照组和PiCCO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PiCC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PiCCO监测指导下实施液体管理措施.通过比较两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评估PiCCO监测指导下液体管理策略对ARDS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可见,PiCCO监测有利于优化ARDS患者的液体摄入量,PiCCO组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肌酸激酶同工酶、氧合指数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较对照组更早出现改善(P<0.05,P<0.01);治疗后PiCCO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讨论] PiCCO监测指导下的液体管理有利于实施ARDS患者的液体负平衡策略,可更早地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及心肺功能状态,缩短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液体管理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
下载PDF
床旁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的比较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哈迎鹏 黄之娇 李吉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床旁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PiCCO组和床旁超声组... 目的:比较分析床旁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PiCCO组和床旁超声组,每组52例,PiCCO组以PiCCO监测为依据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床旁超声组以床旁超声为依据指导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患者在不同的模式下进行液体管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量表评分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参数指标。结果:PiCCO组和床旁超声组治疗后24 h心输出量指数(CI)值分别为3.11±0.81和3.45±0.76、全心射血分数(GEF)(15.87±4.11)%和(17.78±5.03)%、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值824.55±145.14和890.24±160.88、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值1057.84±156.98和1173.22±160.77、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值10.87±3.24和12.11±2.99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iCCO=3.635,t=4.025,t=3.998,t=4.364,t=2.998;t床旁超声组=21.459,t=20.838,t=25.925,t=25.955,t=18.214;P<0.05);治疗后24 h床旁超声组CI值、GEF值、GEDVI值、ITBVI值和EVLWI值均高于PiCC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07,t=2.120,t=2.186,t=3.702,t=2.028;P<0.05)。床旁超声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PiCC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52,t=9.739;P<0.05)。两组治疗后24 h与治疗前相比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较低,治疗后24 h床旁超声组与PiCCO组相比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8,t=5.687;P<0.05)。两组感染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30 d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与PiCCO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液体复苏的治疗均可获得显著的效果,且在预后表现上并无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