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多普勒超声观测胎儿肝内门脉系统的血流改变
1
作者 鄂占森 陈金华 于淑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87-688,共2页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出胎儿时期肝内门脉系统的血流参数。方法 应用EUB 5 65A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 5 0例胎儿门脉主干、门脉右支、门脉左支囊部及静脉导管和 5 0例胎儿脐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流量。结果 各血管血流速度的顺序...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出胎儿时期肝内门脉系统的血流参数。方法 应用EUB 5 65A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 5 0例胎儿门脉主干、门脉右支、门脉左支囊部及静脉导管和 5 0例胎儿脐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流量。结果 各血管血流速度的顺序是静脉导管 >脐静脉 >门脉主干及其左、右支 (P <0 .0 5 ) ,血流量的顺序是脐静脉 >门脉左支 >门脉主干>静脉导管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胎儿 肝内门脉系统 血流参数
下载PDF
浅静脉穿刺电动压脉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
2
作者 任凭 顾婕 +2 位作者 徐砚捷 丁艳 曹洁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9期870-871,共2页
目的研发一款新型浅静脉穿刺电动压脉系统,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医院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应用电动压脉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止血带压脉。观察... 目的研发一款新型浅静脉穿刺电动压脉系统,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医院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应用电动压脉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止血带压脉。观察两组压脉前后的浅静脉横截面积、操作耗时、舒适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血管横截面积提升94%,对照组对血管面积提升70%;实验组平均耗时少于对照组(t=-7.420,P<0.01);实验组平均舒适度高于对照组(Z=-3.366,P=0.001<0.01)。结论使用浅静脉穿刺电动压脉系统,提升采血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压脉系统 穿刺 浅静
下载PDF
从中医脉学的发展谈“系统辨证脉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滕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系统辨证脉学是现代创新脉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中医脉学溯源,梳理从传统脉学到现代脉学的发展脉络,总结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辨证脉学具有系统性和辨证性两大基本特点。从脉体、脉壁、脉搏波和血流四个方面,将25对脉象要素进行... 系统辨证脉学是现代创新脉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中医脉学溯源,梳理从传统脉学到现代脉学的发展脉络,总结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辨证脉学具有系统性和辨证性两大基本特点。从脉体、脉壁、脉搏波和血流四个方面,将25对脉象要素进行归类,形成系统辨证脉学的整体架构。手指感觉系统开发和诊查区域是其特色技术要点。从脉象要素到层次到系统形成明晰的思维过程,进而构建出脉治相应的辨证诊疗模式。系统辨证脉学丰富了中医脉学的体系内涵,为实现多学科汇通及中医药现代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 理论溯源 系统 辨证性 搏波 血流 治相应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的经方临床应用
4
作者 许希迎 齐向华 滕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经方具有药味精简、配伍严谨、力专效显的特点,为后世所推崇,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难点,使得临床应用受限。系统辨证脉学将脉象要素与经方方证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疾病病因病机,为经方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介绍1例头晕案... 经方具有药味精简、配伍严谨、力专效显的特点,为后世所推崇,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难点,使得临床应用受限。系统辨证脉学将脉象要素与经方方证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疾病病因病机,为经方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介绍1例头晕案例,详细描述其脉象要素特征及有辨证意义的“证”,将脉象要素与“方证”使用相结合,处方经典方剂,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将脉诊与经方相结合,可以提高经方的临床应用效果,此临床辨证思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 经方 方证 象要素 头晕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脉动灌浆系统建模与特性分析
5
作者 李凤玲 游庆如 彭春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38,共6页
为了了解脉动灌浆系统的力学特性以及压力等参数的控制特性,通过对脉动灌浆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基于AMESim仿真平台建立了脉动灌浆系统仿真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施工现场监测的输浆管道压力和流量数据与仿真模型的输... 为了了解脉动灌浆系统的力学特性以及压力等参数的控制特性,通过对脉动灌浆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基于AMESim仿真平台建立了脉动灌浆系统仿真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施工现场监测的输浆管道压力和流量数据与仿真模型的输出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系统的动态曲线变化规律,压力及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4%、7.6%,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灌浆条件的变化,通过仿真模型分析,得到了不同的泵送频率、浆液黏度、管道长度等条件下的浆液管道内压力和流量特性的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灌浆系统 仿真建模 压力特性 流量特性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对《黄帝内经》脉诊命题的继承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向华 王元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系统辨证脉学遵循《黄帝内经》脉诊“可诊有过之脉”原则建立脉象信息系统,对传统脉诊定义模糊及歧义之处进行明晰,完善了脉诊信息采集的维度,形成了5个维度、25对脉象要素信息描述系统。遵循《黄帝内经》“凡诊者,必知终始”,建立脉象... 系统辨证脉学遵循《黄帝内经》脉诊“可诊有过之脉”原则建立脉象信息系统,对传统脉诊定义模糊及歧义之处进行明晰,完善了脉诊信息采集的维度,形成了5个维度、25对脉象要素信息描述系统。遵循《黄帝内经》“凡诊者,必知终始”,建立脉象分析系统,依据脉象要素与机体状态的映射关系,耦合形成脉象系统。脉象系统包括体质、病因、病机、西医疾病等,各个脉象系统通过脉象要素之间的联系能够反映疾病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责任因素及内在动力学,即中医临床脉诊的“心智模型”。在脉象系统的指导下,能够灵活、准确地制定临床治疗原则,形成内在逻辑严密的临床综合治疗服务包,实现多层次、多维度指导下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 系统 中医临床心智模型 象信息系统 象分析系统 疾病网络 《黄帝内经》 象要素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脉方相应”新模式的构建
7
作者 丁晓 齐向华 滕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方剂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基本措施之一,其整体功效与疾病的病机相对应,以调节机体整体平衡。脉诊的目的是通过诊察脉象之所得,总结梳理病因、病机,服务于疾病的判断分析和治疗过程。通过脉象特征分析,可以推导疾病的病因、病机、预后转归... 方剂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基本措施之一,其整体功效与疾病的病机相对应,以调节机体整体平衡。脉诊的目的是通过诊察脉象之所得,总结梳理病因、病机,服务于疾病的判断分析和治疗过程。通过脉象特征分析,可以推导疾病的病因、病机、预后转归,从而确定治则治法与方剂药物。脉象和方剂在病机方面存在明确的内在契合关系,通过分析此关系,临床可以达到“证从脉出,方随证立”的目的。系统辨证脉学以其客观实在性,在揭示潜在病因病机、状态性病因病机等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分析推理结果可以直接作为选择方药、调整药味、剂量和配伍关系的依据,从而建立全新的脉方相应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 方剂 象要素 辨治 病因病机 方相应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气郁部位及相应衍化病机辨治
8
作者 杨妮 史俍元 齐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54-659,共6页
气郁作为现代人常见的病理状态可存在于机体各部,产生多种衍化病机,进而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在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气机郁滞的不同部位以及随之产生各种性质的病理变化可通过相应脉象要素予以辨识。通过举证脉象要素的形式,明确气郁的... 气郁作为现代人常见的病理状态可存在于机体各部,产生多种衍化病机,进而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在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气机郁滞的不同部位以及随之产生各种性质的病理变化可通过相应脉象要素予以辨识。通过举证脉象要素的形式,明确气郁的脉象指征,归纳气郁共性脉象特征为郁动、缓、涩、短、凸、刚;针对气郁头颈、胸中、腰腹和下肢部位的寒、热、痰、瘀、虚等常见衍化病机予以具体脉象要素分析,揭示不同脉象所代表的气郁部位与常见衍化病机的含义;举例相应治法方药并附医案1则。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气郁的系统辨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 气郁 部位 衍化病机 辨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网络的系统辨证脉学诊断模式探析
9
作者 王元耕 李春林 +1 位作者 王翠英 齐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30-535,共6页
中医脉诊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人体常变概况,但需要建立一个客观化、逻辑化的诊断模式。将多层网络的概念迁移至脉象与疾病的关系中,通过输入提取25对脉象要素节点构建时空脉象网络,在中医学知识体系指导下对节点建立连边,提取出病... 中医脉诊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人体常变概况,但需要建立一个客观化、逻辑化的诊断模式。将多层网络的概念迁移至脉象与疾病的关系中,通过输入提取25对脉象要素节点构建时空脉象网络,在中医学知识体系指导下对节点建立连边,提取出病因层、体质个性层、心理状态层、功能失调层及结构紊乱层,最终输出对患者一般情况、病因病机及疾病演化过程的认识,从而指导临证辨治,形成以系统辨证脉学脉象要素网络为主导的疾病诊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 时空象网络 象要素 证型 病因层 体质个性层 心理状态层 功能失调层 结构紊乱层
下载PDF
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矿理论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立强 杨伟 +6 位作者 张良 高雪 申世龙 王偲瑞 徐瀚涛 贾晓晨 邓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9-266,共28页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是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系统剖析多重尺度控矿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流变学和热力学对认识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至关重要;而如何实现控矿构造格架、渗透性结构、成矿流体通道和矿化变形网络由静态到多尺...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是热液成矿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系统剖析多重尺度控矿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流变学和热力学对认识矿床成因和预测找矿至关重要;而如何实现控矿构造格架、渗透性结构、成矿流体通道和矿化变形网络由静态到多尺度时-空四维动态的转变,查明流体通道和矿床增量生长过程与控制因素,揭示热液成矿系统的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和定位规律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难题。为此,我们在对已有相关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构建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矿理论的基本要点与对应方法及应用范畴:(1)流体而非构造是构造控矿理论的中心,热液系统的流体流动与成矿作用受控于断裂带格架及其渗透性结构,其中渗透率是将流体流动与流体压力变化联系起来理解控矿构造的核心;(2)不同控矿构造组合的关键控制是构造差应力和流体压力的大小,而矿化类型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构造应力场引起的容矿构造方位的不同和赋矿围岩之间的强度差异所致;(3)流体通道的生长始于超压流体储库上游围岩中孤立的微裂隙沿流体压力梯度最大的方向、随裂隙发育且相互连结而形成新的长裂隙,并最终连通形成断裂网络内的流体通道,矿床的增量生长发生在高流体通量的短爆发期,断层反复滑动驱动其内流体压力、流速和应力快速变化,当由此诱发的流体通道生长破坏了流体系统的动态平衡时,随之而来的流体快速降压就成为金属沉淀成矿的关键驱动因素;(4)以热液裂隙-脉系统野外地质观测和构造-蚀变-矿化网络三维填图为基础,通过宏观与微观各级控矿构造相结合、地质历史与构造应力分析相结合、局部与区域点-线-面相结合、浅部与深部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各种控矿因素开展多学科、多尺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研究,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通过构造-蚀变-矿化网络填图,将蚀变-矿化体与控矿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和间距等几何学特征联系起来,利用热液裂隙-脉系统和断裂网络拓扑学及矿体三维几何结构分析等定量方法查明控矿构造格架和渗透性结构并揭示矿化变形网络的连通性与成矿潜力;(6)合理构建地质模型,选取合适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边界条件,利用HCh和COMSOL等方法,定量模拟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流动、热-质传递、应力变形和化学反应等的时-空变化,是揭示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理和定位规律、预测矿化中心和确定找矿目标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了构造控矿理论的研究流程:聚焦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和定位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选择热液裂隙-脉系统和构造-蚀变-矿化网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几何学描述、运动学判断、流变学分析、动力学解析和热力学综合,厘定控矿构造格架,定位矿化中心,示踪成矿流体通道和多种矿化样式的增量生长过程及其关键控制,揭示渗透性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构造再活化与成矿定位的成因关联,建立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式,服务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以胶东焦家金矿田为例,开展控矿构造理论研究和成矿预测应用实践,证实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裂隙-脉系统 构造-蚀变-矿化网络 渗透性结构与成矿定位 流体通道和矿床增量生长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模式
下载PDF
西藏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蚀变与脉体系统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志 陈毓川 +5 位作者 唐菊兴 李玉彬 高轲 王勤 李壮 李建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8-1286,共19页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是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第一个勘查评价出的大型斑岩铜矿床。文章在对矿区野外地质编录及室内镜下鉴定的基础上,对矿床蚀变与脉体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发育典型斑岩铜矿蚀变系统,且分带性非常明显,从斑...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是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第一个勘查评价出的大型斑岩铜矿床。文章在对矿区野外地质编录及室内镜下鉴定的基础上,对矿床蚀变与脉体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发育典型斑岩铜矿蚀变系统,且分带性非常明显,从斑岩体内部向外具有钾硅酸盐化带(外缘叠加泥化蚀变与绢云母化蚀变)→绢英岩化带(大部分叠加有泥化蚀变)→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的分带特征。根据穿插关系、矿物组合及蚀变晕等特征可划分出21种脉体,早期形成的脉体包括在钾硅酸盐化带发育的磁铁矿细脉(M型脉共1种)、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脉(A型脉共8种)以及具有矿物组合分带特征的石英±磁铁矿±黑云母+钾长石+黄铜矿+黄铁矿脉(EB型脉共2种),中期形成的脉体包括主要在绢英岩化与泥化叠加带发育的石英±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石膏脉(B型脉共5种),晚期形成的脉体包括主要在青磐岩化带发育的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膏±方解石脉(D型脉共5种),以A、B、D型脉最为发育。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带主要是钾硅酸盐化带、绢英岩化与泥化叠加带,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脉体主要为A型脉及B型脉。与国内外典型矿床相比,多不杂矿床蚀变模式及矿物组合与"二长岩"模式相似。多不杂矿床从内部的钾硅酸盐化带至外部的青磐岩化带均发育大量磁铁矿,且在青磐岩化带发育大量无矿石膏网脉,此是多不杂矿床的独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铜矿 蚀变系统 系统 多不杂 西藏
下载PDF
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床热液蚀变及脉体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凯 杨帆 +4 位作者 李峰 坚润堂 孙玉海 杨涛 李芙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7-428,共12页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段,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是印支期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于格咱-中甸微陆块之下,并引发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矿区围岩蚀变及脉体系统的调查和大量的镜下薄片鉴定研究,总...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段,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是印支期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于格咱-中甸微陆块之下,并引发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矿区围岩蚀变及脉体系统的调查和大量的镜下薄片鉴定研究,总结首采区与外围的蚀变分带及脉体特征。结果表明,首采区的围岩蚀变从岩体由内向外,依次为钾硅酸盐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泥化和碳酸盐化多叠加于其它蚀变带之上,不形成独立蚀变带,铜矿化主要发育于钾硅酸盐化带中,以浸染状矿化为主,含矿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北部及东部外围的钾硅酸盐化带缺失或微弱,主要发育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碳酸盐化带,铜矿化多发育于绢英岩化带中,以脉状矿化为主,含矿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及闪长玢岩。首采区与外围的脉体系统具多期次-多类型特征,在A、B、D三大类型脉中,前二者对成矿的贡献大。矿区蚀变特征总体与"二长岩"模式相符合,并与国内西藏玉龙、驱龙、多龙及多不杂等斑岩型铜矿床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床 围岩蚀变 系统 普朗 云南
下载PDF
热脉动系统与局部热敷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薇 郭纯刚 +4 位作者 董宏伟 李上 冉娜 曹志军 刘维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进行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局部热敷治疗,比较二者治疗的有效性及持久性。方法对50例(100眼)MGD患者分别进行1次12 min的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F组)及连续两周每日睡前15 mi... 目的通过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进行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局部热敷治疗,比较二者治疗的有效性及持久性。方法对50例(100眼)MGD患者分别进行1次12 min的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F组)及连续两周每日睡前15 min热敷治疗(C组),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进行主观症状、泪膜稳定性(tear brenk-up time,TBUT)、泪液分泌情况、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和睑板腺开口及评分等方面的临床评估。结果 MGD患者治疗后随访12周,F组与C组相比主观症状均有所缓解,F组治疗后从第8周起优于C组,TBUT、睑板腺开口数量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均有所改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治疗后与C组相比泪膜脂质层厚度只有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睑板腺热脉动系统较局部热敷治疗效果更有效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系统 治疗
下载PDF
滇西北中甸地区铜厂沟斑岩钼铜矿床热液蚀变分带、脉体系统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8 位作者 张娜 卢映祥 梅社华 朱俊 杨富成 李振焕 罗应 陈建航 王帅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5-866,共22页
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地区斑岩成矿带的南端,形成于燕山晚期陆-陆碰撞至造山后伸展构造的转换阶段。文章通过对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和脉体穿切关系的详细研究,系统厘定了矿床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蚀变和脉... 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地区斑岩成矿带的南端,形成于燕山晚期陆-陆碰撞至造山后伸展构造的转换阶段。文章通过对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和脉体穿切关系的详细研究,系统厘定了矿床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蚀变和脉体系统与矿化的关系。根据矿物组合、蚀变类型等因素,将分为A脉、B脉和D脉3大类,共16种不同的脉体类型。其中,A脉和B脉与成矿关系密切,对钼铜资源量贡献最大。早期的A脉,主要以钾长石化为主,矿化较弱;晚期形成的A脉多发育有黑云母化且与钾长石化蚀变叠加,矿化增强,以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钾长石脉为主;B脉主要贡献于辉钼矿矿体的形成,是区内矿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且叠加于钾硅酸盐化,形成于钾硅酸盐化向石英-绢云母化的转变阶段;D脉中铜钼矿化明显减弱,属于矿化体外围的脉体,对矿体影响较小。因此,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规律在空间上表现为钾硅酸盐化(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化)发育于斑岩体核部,向外依次是石英-绢云母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和青磐岩化(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岩化),对应的矿化组合分别为辉钼矿-白钨矿-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钨矿,以及外带的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显示出成矿元素由高温向低温变化的规律。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形成与区内燕山晚期伸展作用相伴的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相关,源自深部的含矿热液在花岗质斑岩体内形成了脉状、网脉状的辉钼矿化,同时沿断裂带运移并扩散,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部位形成了矽卡岩型的铜钼矿化。因此,有利的构造环境、强烈的蚀变作用、多样的脉体类型导致铜厂沟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型钼铜矿床 花岗闪长斑岩 矿化-蚀变分带 系统 铜厂沟 滇西北
下载PDF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热敷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建中 钟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Lipi 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传统的热敷疗法(warm compress)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MGD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单独一次Lipi Flow... 目的:对比分析Lipi 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传统的热敷疗法(warm compress)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MGD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单独一次Lipi 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对照组受试者每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热敷眼罩热敷治疗15min,每天1次,共2wk。对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wk进行包括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TBUT)、脂质层厚度(LLT)、睑板腺缺失情况等8项指标的评估。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对两组的组间差异性及时间差异性进行分析。若两组存在组间差异性,进一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组内存在时间差异性,则采用LSD-t检验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眼表疾病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Schirmer试验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wk,试验组与对照组在OSDI、MGYSS、LLT、眼表染色评分、TBUT这些方面,改善程度的差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不良医疗事件。结论:单独一次睑板腺热脉动系统疗法和热敷疗法均能够有效且安全地治疗MGD。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热系统 热敷 对照研究
下载PDF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对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IL-6、IL-1β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璟 李爽乐 +2 位作者 曾洪波 王思琦 杨秀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968-3971,共4页
目的探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眼部症状、睑板腺分泌功能和泪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MGD患者100例(20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MGD常规治疗(睑缘清洁... 目的探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眼部症状、睑板腺分泌功能和泪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MGD患者100例(20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MGD常规治疗(睑缘清洁、眼部热敷及眼睑按摩,早晚各1次,共3个月),观察组采取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12 min,共1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眼部症状[干眼症状评估问卷(SPEED)评分]、睑板腺分泌功能[睑板腺分泌物性状(MGYSS)评分]、泪液IL-6与IL-1β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分析SPEED评分、MGYSS评分与泪液IL-6、IL-1β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UT、SIT、L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L及SPEED评分、MGY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泪液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PEED评分、MGYSS评分与泪液IL-6、IL-1β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睑板腺热脉动系统可以提高老年MGD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及睑板腺分泌功能,降低泪液IL-6、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热系统 睑板腺分泌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系统辨证脉学”体系的建构与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滕晶 齐向华 刘呈祥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9期1639-1641,共3页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几千年来一直具有无法被取代的地位,但是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自身特点使得其推广和传承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齐向华教授创立了"系统辨证脉学"。"系统...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几千年来一直具有无法被取代的地位,但是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自身特点使得其推广和传承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齐向华教授创立了"系统辨证脉学"。"系统辨证脉学"学术特色独特,与"传统脉学"具有较大区别,具有系统性、辨证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脉诊心理过程明晰的特点,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 体系构建 应用
下载PDF
情境认知视域下“系统辨证脉学”临床实训课程设置与实践 被引量:8
18
作者 滕晶 吴晓迪 王宜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951-953,共3页
详细分析当前脉诊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现状,提出将"情境认知"理论与"系统辨证脉学"相结合,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蓝本,运用"情境认知脉诊教学法"对脉诊教学课程和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以期形成符合脉... 详细分析当前脉诊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现状,提出将"情境认知"理论与"系统辨证脉学"相结合,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蓝本,运用"情境认知脉诊教学法"对脉诊教学课程和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以期形成符合脉诊临床实践教学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和实训课程培训方式,改变既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现状,从而提高临床实习生脉诊操作技能水平,培养出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诊脉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认知 系统辨证 实训课程
下载PDF
运用“系统辨证脉学”诊治眩晕病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健 滕晶 齐向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8期1408-1411,共4页
脉诊作为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有其独特的诊断原理。"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眩晕病因病机复杂,笔者以"系统... 脉诊作为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有其独特的诊断原理。"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眩晕病因病机复杂,笔者以"系统辨证脉学"理论为依据,根据脉象的变化分析眩晕的辨证分型及典型病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辨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证学” 眩晕 辨证分型 病案
下载PDF
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晓迪 滕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949-950,共2页
中医认为,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四大方法,并有"神圣工巧"之说。切,指切,指脉诊。系统辨证脉学来自传统脉学,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要素是整体与元素的关系,辨证脉学是在传统脉学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传统 系统辨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